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水汽已经冻死,但二氧化碳还没有。这句话的笑点或原理在哪里

时间: 2022-06-30 19:01: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水汽已经冻死,但二氧化碳还没有。这句话的笑点或原理在哪里

人呼出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占多少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

解答 解:在空气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氮气占78%,剩余的是水蒸气等其他气体.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份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等,其中氧气多于二氧化碳.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吸人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

猜想与假设】 3. CO2、H2O(或H2CO3)
【实验验证】实验I:理由是:制得的CO2中混有H2O 、HCl气体,也可能与Na2O2发生反应产生O2。
【解释与结论】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3.浓硫酸,除去CO2中混有的H2O
实验II:取适量Na2O2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观察到锥形瓶壁上有大量水雾产生,说明H2O与Na2O2反应释放出热量;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中,木条复燃,说明H2O与Na2O2反应产生O2。(2分,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猜想与假设】3也可能是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水共同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用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会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所以可能是二者中的物质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
【解释与结论】1.装置A中发生反应是稀盐酸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为排除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影响,装置B需要除去的是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3.为排除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影响,装置C需要除去的是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应盛放的药品是浓硫酸。
实验II:为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可将适量Na2O2置于一容器(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如观察到瓶壁上有水雾或触摸瓶壁感觉到热,则证明二者反应会放热。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会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二者反应会生成氧气。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两点:1、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二者反应会放出热量;2、能验证二者反应的生成物为氧气。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b,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气体成份及比例与空气的相同,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其它气体及杂质占0.03%.

人在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成份发生了变化,但氮气仍占78%左右,氧气下降至16%左右,二氧化碳上升至4%左右,水蒸气含量也大大增加.

但是CO2还是远远没有氧气多。

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一个呼吸分为三个部分:呼气、屏息、吸气。

扩展资料:

虽然空气主要由气体组成,但空气中也有许多微小的颗粒和微生物。这些小颗粒和微生物平时悬浮在空气中,做着不规则的运动。

人和动物在呼吸的时候,会呼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而植物就刚好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并释放氧气。
人在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成份发生了变化,但氮气仍占78%左右,氧气下降至16%左右,二氧化碳上升至4%左右,水蒸气含量也大大增加.
但是CO2还是远远没有氧气多。
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一个呼吸分为三个部分:呼气、屏息、吸气。
扩展资料:
虽然空气主要由气体组成,但空气中也有许多微小的颗粒和微生物。这些小颗粒和微生物平时悬浮在空气中,做着不规则的运动。
人和动物在呼吸的时候,会呼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而植物就刚好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并释放氧气。
但是由于发电厂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以及使用汽车等场景,也会释放二氧化碳,使得二氧化碳量过多,导致了温室效应加剧,造成了全球变暖等问题。
,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气体成份及比例与空气的相同,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其它气体及杂质占0.03%.

人在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成份发生了变化,但氮气仍占78%左右,氧气下降至16%左右,二氧化碳上升至4%左右,水蒸气含量也大大增加.

但是CO2还是远远没有氧气多。

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一个呼吸分为三个部分:呼气、屏息、吸气。
人呼出的混合气体中,成分最多的是哪一种气体
人呼出的混合气体中,成分最多的是哪一种气体

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可以说,呼吸作用是人类最密切的伙伴。

然而,当我问及“人呼出的混合气体中,成分最多的是哪一种气体”时,可能一百人中,不足10人知道答案。

当我问及“请把以下人呼出的气体(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按照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时,(不翻阅资料的话)可能一百人中,只有一个人知道答案。

而其中超过一半人,认定了二氧化碳肯定排首位。

由小学的自然课开始,我们就被灌输了一种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惯性思维,就是“人和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不变的真理。

不错,从微观的角度看,这种说法确实反映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原理,但却忽略了量的问题。以至误导了受教育者甚至教育者本身的思维。

其实只要想仔细一点,就不难发现选二氧化碳排第一位的问题所在。

试想一想,加入一间课室,或者一辆空调公共汽车,里面有三四十人,每人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且呼出的二氧化碳比氧气的百分含量还多的话,那空气里面的二氧化碳就会快速的增长,那么氧气在短时间内从何而来呢?要知道,如果人生活在含二氧化碳10%的空气环境中,那已经是不得了了。

还记得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吗?“光光禁止男女同泳是不够的,空气由男生的鼻孔出来,进入一位女生的鼻孔,又从这一位女生的鼻孔出来,进入另一位男生的鼻孔。因此,我建议每人配置一个氧气筒,这样就可以彻底地隔离了。”

事实上,在拥挤的街上,我们每个人都呼吸着别人呼出来的空气,而这样形成的空气也叫空气,只不过二氧化碳的含量稍高而已。而且,公共场合的空气中,毫无意外的漂浮着数以千万计的病毒,很可能包括肺结核病菌。不过大家可以放心,如此低浓度的传染病菌,加上身体本身免疫能力,绝大部分人是不会致病的(“非典”的致病机制还没弄明白)。

再者,同样是在小学自然课,或者初中化学高中化学,教科书清楚地写明,“空气中,氮气的成分占近四分之三,氧气占近四分之一。”既然大家都知道氮气不参加呼吸作用,那么呼吸之后,近四分之三的氮气派到哪里去了呢?不会是从后面放了出来了吧?

另外,假如近四分之一的氧气,呼吸作用之后出来的是近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的话,那人类岂不是成了“吸氧精”?那么人体生产的二氧化碳不知道要比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多出多少倍了。

题目的第一问本来是出自于两年前香港电视台陈启泰“百万富翁”的一个百万大关(可能是几十万,我记不清楚),可惜参赛者三个锦囊用光了,最后自己选了二氧化碳,错失了拿一百万元的机会。

当时我怀疑是不是香港的教育有问题,或许是因为参赛者的教育水平有限。后来我发现并非如此。我曾经问了数十位医学、化工和师范的本科生和毕业生,第一次答对第一问的为数不多。而对于第二问,我给他们每人十次机会,很可惜无人能中。

而最近两天,我在搜狐网和人民网论坛提出了这一道问题。

回答者众。然而只是各有仅仅一位强者胜出。相信回答者不乏有硕士以上学历,资格和学历比我高的人数不胜数,然而几乎都上当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学医学的本科生,难道生理学教科书上没有详细地分析人体吸入和呼出的各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学化工的本科生,难道不清楚地知道氮气是很稳定的,不参加呼吸作用?

学生物的本科生,难道不知道一般环境下空气各种气体的含量,而人和动物适宜在哪一种环境下生活?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没有人注意。

忠于权威,不敢怀疑权威,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我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最后引伸一下,我们都生活在同一天空下,呼吸着同一种空气,愿我们都尊重和爱护多一点身边的人,身边的万物生灵。

附:两道题的答案(BACD, BACD)
吸入:氮气(约75%,)氧气,(约24%,)水蒸气(不到1%),二氧化碳(不到1%)。
呼出:氮气(约75%,)氧气,(约24%,比吸入时稍低)水蒸气(不到1%),二氧化碳(不到1%比吸入时稍高)。

理由:
空气成分中,氮气约占75%,氧气约占24%,其他所有气体一共约占1%。因此,吸入的空气中,氮气第一,氧气第二,是绝无争议的。而通常情况下,水蒸气的体积百分含量比二氧化碳高。所以第二题的答案是BACD。这一点在初中化学和小学自然中有提过。

回到第一题。人吸入的空气(混合气体)被人体利用的主要是氧气,氮气不发生作用。气体经过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及其分支,最后到达肺泡毛细血管网。氧气从回流的肺动脉血(体静脉血)中交换出二氧化碳,使肺静脉输出氧分较高的动脉血供全身使用。

然而,人每次呼吸作用参与交换的氧气以及交换出来的二氧化碳的量是很微量的,前后变化不超过1%,根本影响不了原来气体的百分比排名。因而答案不变,是BACD。

哈哈,假如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比氧气还多的话,那么地球上一早就没有氧气了。

错误原因:受“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原理的影响。

所以,认定了二氧化碳排第一位的人,即使给他100次机会,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有没有比较详细介绍CO2焊接工艺的资料

CO2焊接工艺及设备(1)2008-09-23 22:591 CO2电弧焊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CO2电弧焊是利用CO2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电弧焊。

CO2电弧焊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给出了CO2焊所需要的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与其他的气体保护电弧焊一样,

焊接设备主要由焊枪、送丝机构和平特性直流电源组成。焊接材料主要由焊丝和CO2气体组成。
当焊丝与工件短路引燃电弧后,电弧及其周围区域得到CO2气体的保护,避免了熔滴和熔池金属被空气氧化和氮化。同时,在电弧高温下,CO2气体发生分解:

CO2==CO+½O2-Q

分解产物的体积比分解前增加一半,这有利于增强保护效果;另一方面,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对电弧产生强烈的冷却作用,引起弧柱收缩,使电弧热量集中,焊丝的熔化率高,母材的熔透深度大,焊接速度快,能够显著地提高焊接效率。

CO2保护电弧焊时,根据焊丝直径和焊接参数的不同,熔滴过渡形式也不同。人们通常根据焊丝直径采用如下的焊接参数和熔滴过渡形式:

(1)细丝(焊丝直径为1.2mm)一般以小电流、低电弧电压的短路过渡进行焊接。这时焊丝端部的熔滴以与熔池短路接触的形式向熔池过渡。

(2)中丝(焊丝直径为1.6~2.4mm)大都采用较大电流和较高电压进行焊接,熔滴过渡呈细滴排斥过渡,甚至射滴过渡。这是一种自由过渡形式。

(3)粗丝(焊丝直径为2.4~5mm) 常采用大电流和较低电压进行焊接。这时电弧基本上潜入熔池凹坑内,熔滴呈射滴过渡,甚至射流过渡。

2 和其他焊接方法相比,CO2电弧焊有哪些优点?

由于采用CO2作为焊接保护气体,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生产效率高和节省能量。由于该法焊接电流密度较大,通常为100~300A/mm2,因此,电弧能量集中,焊丝的熔化效率高,母材的熔透深度大,焊接速度快,同时,焊后不需要清渣,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焊接方法。生产率可比焊条电弧焊高1~3倍。

2)焊接成本低。由于CO2气体和焊丝价格低廉,对于焊前的生产准备要求不高,焊后清理和校正工时少;同时,避免了焊条电弧焊中频繁更换焊条的缺点。CO2电弧焊的成本只有焊条电弧焊的40%~50%。

3)焊接变形小。由于CO2电弧焊时,电弧热量集中,热输入低和CO2气体具有较强的冷却作用,使焊接工件受热面积小,变形小。特点是焊接薄板时,CO2焊的变形比其他焊接方法时的变形小。

4)对油和锈的敏感性很低。

5)由于保护气体的氧化性,焊缝中含氢量少,提高了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抗冷裂纹的能力。

6)当CO2电弧焊采用短路过渡形式时,可用于立焊、仰焊和全位置焊接。

7)电弧可见性好,有利于观察,使焊丝对准焊缝位置。尤其是在半自动焊时可以较容易地实现短焊缝和曲线焊缝的焊接工作。

8)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3 CO2电弧焊能焊接哪些金属?

CO2电弧焊主要用于焊接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等黑色金属。对于不锈钢,焊缝金属有增碳现象,影响抗晶间腐蚀性能,只能用于对焊缝性能要求不高的不锈钢焊件。

4 焊接用CO2气体有哪些特性?如何正确使用CO2气体?

CO2有固态、液态和气态3种状态。液态CO2是无色液体,其沸点很低,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约为-78℃,所以工业用CO2都是使用液态的,常温下它自己就气化。

使用液态CO2很经济、方便。容量为40L的标准钢瓶可以灌入25㎏的液态CO2。25㎏液态CO2约占钢瓶容积的80%,其余20%左右的空间则充满了气化的CO2。气瓶压力表上所指示的压力值,就是这部分气体的饱和压力。此压力大小和环境温度有关,温度升高,饱和气压增高;温度降低,饱和气压亦降低。例如:在室温20℃时,气体的饱满和压力约为57.2×105Pa,只有当气瓶内液态CO2已全部挥发成气体后,瓶内气体的压力才会随着CO2气体的消耗而逐渐下降。

液态CO2中可溶解质量分数约为0.05%的水,其余的水则成自由状态沉于瓶底。这些水分在焊接过程中随着CO2一起挥发,水蒸汽混入CO2气体中一起进入焊接区。CO2气体中的主要有害杂质是水分和氮气,氮气一般含量较少,危害大的是水分。随着CO2气体中水分的增加,焊缝中的含氢量亦增加,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气孔。焊接用CO2的纯度应大于99.5%。

市售CO2气体如果含水量较高,可在焊接现场做如下减少水分的措施:

1)将新灌气瓶倒立静置1~2h,然后开启阀门,把沉积在下部的自由状态水排出。根据瓶中含水量的不同,可放水2~3次,每隔30min左右放一次。放水结束后,将气瓶正置。

2)经倒置放水后的气瓶,在使用前仍须先放气2~3min,放掉气瓶上面部分的气体。因为这部分气体通常含有较多的空气和水分,这些空气和水分主要是灌瓶时混入瓶内的。

3)在气路中设置高压干燥器和低压干燥器,进一步减少CO2气体中的水分。一般用硅胶或脱水硫酸铜做干燥器,用过的干燥器经烘干后可重复使用。

4)瓶中气压降到980kPa时,不再使用。

在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只要瓶中存在着液态CO2,则液态CO2上方的气体压力就不会变化(指平衡状态下),CO2气体中的水分含量也无变化。但当液态CO2挥发完后,气体的压力将随着气体的消耗而下降。气体压力越低,水气分解越是相对增大,水分挥发量越多。当瓶内气体压力下降到980kPa以下时,CO2气体中所含水分将比饱和压力下增加3倍左右。如再继续使用,焊缝中将产生气孔。

5 CO2焊中的气孔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避免气孔的产生?

CO2电弧焊时,由于熔池表面没有熔渣盖覆,CO2气流又有较强的冷却作用,因而熔池金属凝固比较快,但其中气体来不及逸出时,就容易在焊缝中产生气孔。

可能产生的气孔主要有3种:一氧化碳气孔、氢气孔和氮气孔。

1)、一氧化碳气孔

产生CO气孔的原因,主要是熔池中的FeO和C发生如下的还原反应:

FeO+C==Fe+CO

该反应在熔池处于结晶温度时,进行得比较剧烈,由于这时熔池已开始凝固,CO气体不易逸出,于是在焊缝中形成CO气孔。

如果焊丝中含有足够的脱氧元素Si和Mn,以及限制焊丝中的含碳量,就可以抑制上述的还原反应,有效地防止CO气孔的产生。所以CO2电弧焊中,只要焊丝选择适当,产生CO气孔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2)、氢气孔

如果熔池在高温时溶入了大量氢气,在结晶过程中又不能充分排出,则留在焊缝金属中形成气孔。

电弧区的氢主要来自焊丝、工件表面的油污及铁锈,以及CO2气体中所含的水分。油污为碳氢化合物,铁锈中含有结晶水,它们在电弧高温下都能分解出氢气。减少熔池中氢的溶解量,不仅可防止氢气孔,而且可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所以,一方面焊前要适当清除工件和焊丝表面的油污及铁锈,另一方面应尽可能使用含水分低的CO2气体。CO2气体中的水分常常是引起氢气孔的主要原因。

另外,氢是以离子形态溶解于熔池的。直流反极性时,熔池为负极,它发射大量电子,使熔池表面的氢离子又复合为原子,因而减少了进入熔池的氢离子的数量。所以直流反极性时,焊缝中含氢量为正极性时的1/3~1/5,产生氢气孔的倾向也比正极性时小。

3)、氮气孔

氮气的来源:一是空气侵入焊接区;二是CO2气体不纯。试验表明:在短路过渡时CO2气体中加入φ(N2)=3%的氮气,射流过渡时CO2气体中加入φ(N2)=4%的氮气,仍不会产生氮气孔。而正常气体中含氮气很少,φ(N2)≤1%。由上述可推断,由于CO2气体不纯引起氮气孔的可能性不大,焊缝中产生氮气孔的主要原因是保护气层遭到破坏,大量空气侵入焊接区所致。

造成保护气层失效的因素有:过小的CO2气体流量;喷嘴被飞溅物部分堵塞;喷嘴与工件的距离过大,以及焊接场地有侧向风等。

因此,适当增加CO2保护气体流量,保证气路畅通和气层的稳定、可靠,是防止焊缝中氮气孔的关键。

另外,工艺因素对气孔的产生也有影响。电弧电压越高,空气侵入的可能性越大,就越可能产生气孔。焊接速度主要影响熔池的结晶速度。焊接速度慢,熔池结晶也慢,气体容易逸出;焊接速度快,熔池结晶快,则气体不易排出,易产生气孔。

6 CO2焊的冶金特点是什么?

由于CO2气体的氧化性,在电弧高温下将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为避免由此带来的CO气孔等问题,必须在焊丝中加入合金成分,达到脱氧的目的。因此,CO2焊的冶金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CO2气体的分解及氧化反应

CO2气体在电弧高温下可按下式分解:

CO2==CO+1/2 O2

分解度与温度有关,如图2所示。实际上在电弧区中只有40%~60%左右的CO2气体分解,因此在电弧气氛中同时有CO2、O2和CO存在。在高温下O2进一步分解为氧原子:

O2==2O

所以CO2气体在高温时有强烈的氧化性。
CO2电弧可以从两个方面使Fe氧化:

1)与CO2直接作用:

CO2+Fe==FeO+CO

2)与高温分解出的原子氧作用:

O+Fe==FeO

上述氧化反应既发生在熔滴中,也发生在熔池中。反应生成物CO气体因具有表面性质(这时C的气体反应是在液体金属的表面进行的)而逸出到气相中去,不会引起焊缝气孔,只是使C受到烧损。至于FeO则按分配律:一部分成杂质浮于熔池表面;另一部分溶入液态金属中,与液态金属中的C发生还原反应:

FeO+C==FeCO

这时生成的CO若不及时逸出,则留在焊缝金属中成为气孔。溶入熔滴的FeO与碳元素作用生成的CO气体,则在电弧高温下急剧膨胀,使熔滴爆破而引起金属飞溅。

2)、脱氧反应及焊缝金属的合金化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CO2电弧中,溶入液态金属中的FeO是引起气孔、飞溅的主要因素。同时,FeO残留在焊缝金属中将使焊缝金属的含氧量增加而降低力学性能。因此,应在焊丝中加入一定量的脱氧剂,即和氧的亲和力比Fe大的合金元素,使FeO中的Fe还原。常用的脱氧元素有Si和Mn。Si和Mn脱氧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O+Si==2Fe+SiO2

FeO+Mn==Fe+MnO

SiO2和MnO还能结合成复合化合物MnO·SiO2(硅酸盐),其熔点只有1543K,密度也较小(3.6g/cm3),且能凝聚成大块,易浮出熔池,凝固后成为渣壳覆盖在焊缝表面。

加入到焊丝中的Si和Mn,在焊接过程中一部分被直接氧化掉和蒸发掉,另一部分消耗于FeO的脱氧,其余部分则剩余留在焊缝

金属中充做合金元素。

7 为什么CO2电弧焊有时要和O2或Ar混合使用?

CO2气体保护气氛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但焊接过程还不够稳定。在CO2中加入一定量O2,将进一步增强保护气氛的氧化性,通过放热反应产生较大热量,降低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改善其流动性。同时,O2的加入使得冶金反应更加强烈,使焊缝中含氢量更低,从而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纹能力。

通常在CO2气体中加入φ(O2)=15%~20%的O2为宜,加入O2过多时,将使飞溅大、气孔多和恶化焊缝成形。

CO2+O2混合气体的氧化性比纯CO2更强,必然使合金元素大量烧损,为此焊丝中必须加入足够的脱氧元素。通常在CO2焊用的焊丝基础上,还需加入较多的Mn和少量的Ti等合金元素。

CO2气体在电弧温度区间热导率较高,加上分解吸热,消耗电弧大量热能,从而引起弧柱及电弧斑点强烈收缩。即使增大电流,弧柱和斑点直径也很难扩展,从而容易产生飞溅,这是由CO2气体本身物理性质决定的。在CO2气体中加入Ar后,改变了纯CO2气体的上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弧柱和斑点直径得到扩展,从而降低了飞溅量。在短路过渡焊中,一般采用50%CO2+50%Ar,非短路过渡焊中,一般采用30%CO2+70%Ar。CO2+Ar混合气体除降低飞溅外,还改善了焊缝成形,使焊缝熔宽增加、余高降低,但熔深也稍为减少。

8 CO2电弧焊时能否采用H08焊丝?为什么我国普遍采用H08Mn2SiA焊丝?

由CO2电弧焊的冶金特性得知,由于CO2气体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如果焊丝中没有合金成分,则焊丝熔滴和熔化金属中的Fe将被强烈氧化,生成的FeO在临近金属凝固温度时被C还原,生成的CO气体来不及逸出熔池金属,形成CO气孔。因此,必须在焊丝中加入还原性比C强的脱氧元素。CO2电弧焊对焊丝化学成分的要求可归纳如下:

1)焊丝必须含有足够数量的脱氧元素,以减少焊缝金属中的含氧量和防止产生气孔。

2)焊丝的含碳量要低,通常要求w(C)<0.11%,这样可以减少气孔和飞溅。

3)保证焊缝金属具有满意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H08Mn2SiA主要化学成分为:w(C)≤0.1%、w(Mn)=1.8%~2.1%、w(S)=0.7%~0.95%。含碳量低,而且有足够的Mn和Si,除起脱氧作用外,剩余部分留在焊缝中,提高了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所以我国普遍采用H08Mn2SiA焊丝来焊接低碳钢和低合金钢。

9 CO2焊常用的焊丝直径有几种?它们各有什么工艺特点?

不同的焊丝直径采用不同的焊接电流、电压等参数,也表现出不同的熔滴过渡形式和电弧行为。人们通常使用的焊丝直径有以下3种:

(1)细丝(焊丝直径≤1.2mm) 这时一般以短路过渡进行焊接。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适合于焊接薄板以及进行全位置焊接。焊接薄板时,生产率高、变形小。而且操作上容易掌握,对焊工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此外,由于焊接参数小,焊接过程光辐射、热辐射以及烟尘等都比较小。因而容易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和应用。采用短路过渡焊的焊丝直径最大用到1.6mm。直径大于1.6mm的焊丝,如再采用短路过渡焊接,飞溅相当严重,所以生产上很少应用。

(2)中丝(焊丝直径为1.6~2.4mm) 这时熔滴一般以细颗粒过渡进行焊接。其特点是电流较大、电弧电压较高,熔滴以较小的尺寸自由飞落形式进入熔池。细颗粒过渡时,电弧穿透力强,母材熔深大,适合于焊接中等厚度以及大厚度工件。

(3)粗丝(焊丝直径为2.4~5mm) 这时一般采用潜弧焊.其特点是大电流、低电弧电压,焊丝端头和电弧潜入熔池的凹坑内,熔滴以小于焊丝直径的细颗粒高速通过电弧空间向熔池过渡。焊接过程平稳,不发生短路,飞溅也较小。

如果还要更详细的资料看下面的:
中国焊接网:http://www.chinaweld.com.cn/onews.asp?id=431

http://maihanji.com/bbs/showcontent.asp?id=18815
二氧化碳焊的工艺介绍:
一、 基本原理
CO2气体保护焊是以可熔化的金属焊丝作电极,并有CO2气体作保护的电弧焊。是焊接黑色金属的重要焊接方法之一。
二、工艺特点
1.CO2焊穿透能力强,焊接电流密度大(100-300A/m2  ),变形小,生产效率比焊条电弧焊高1-3倍
2. CO2气体便宜,焊前对工件的清理可以从简,其焊接成本只有焊条电弧焊的40%-50%
3.焊缝抗锈能力强,含氢量低,冷裂纹倾向小。
4.焊接过程中金属飞溅较多,特别是当工艺参数调节不匹配时,尤为严重。
5.不能焊接易氧化的金属材料,抗风能力差,野外作业时或漏天作业时,需要有防风措施。
6.焊接弧光强,注意弧光辐射。
三、冶金特点
CO2焊焊接过程在冶金方面主要表现在:
1.CO2气体是一种氧化性气体,在高温下分解,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把合金元素烧损或造成气孔和飞溅等。解决CO2氧化性的措施是脱氧,具体做法是在焊丝中加入一定量脱氧剂。实践表明采用Si-Mn脱氧效果最好,所以目前广泛采用H08Mn2SiA H10Mn2Si等焊丝。
四、材料
1.保护气体CO2
用于焊接的CO2气体,其纯度要求≥99.5%,通常CO2是以液态装入钢瓶中,容量为40L的标准钢瓶可灌入25Kg的液态CO2, 25Kg的液态CO2约占钢瓶容积的80%,其余20%左右的空间充满气化的CO2。气瓶压力表上所指的压力就是这部分饱和压力。该压力大小与环境温度有关,所以正确估算瓶内CO2气体储量是采用称钢瓶质量的方法。(备注:1Kg的液态CO2可汽化509LCO2气体) CO2气瓶外表漆黑色并写有黄色字样、售CO2气体含水量较高,焊接时候容易产生气孔等缺陷,
在现场减少水分的措施为:
1)将气瓶倒立静置1-2小时,然后开启阀门,把沉积在瓶口部的水排出,可放2-3次,每次间隔30分钟,放后将气瓶放正。
2)倒置放水后的气瓶,使用前先打开阀门放掉瓶上面纯度较低的气体,然后在套上输气管。
3)在气路中设置高压干燥器和低压干燥器,另外在气路中设置气体预热装置,防止CO2气中水分在减压器内结冰而堵塞气路。
2.焊接材料(焊丝)
1.)焊丝要有足够的脱氧元素
2.)含碳量Wc≤0.11%,可减少飞溅和气孔。
3.)要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焊丝直径及其允差(GB/T8110-1995)
焊丝直径mm 允许偏差
Φ0.5;Φ0.6 +0.01,-0.03
Φ0.8,Φ1.0
Φ1.2,1.6, +0.01,-0.04
Φ3.0;Φ3.2 +0.01,-0.07
五.焊接设备(略)
六.焊接工艺
序号 型号 牌号 规格 适用范围
1、ER49-1 H08Mn2SiA Φ1.2 Q235. 20#. 20g. 2OR、16MnR间焊接
2、ER50-6 / Φ1.2 Q345.16MnR等间焊接
3、ER49-1 H08Mn2SiA Φ1.2 Q235. 20#. 20g. 2OR、345.16MnR间焊接
5 对接平焊(I型坡口)
板厚 mm 焊丝直径 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 V : 焊接速度Cm/min
焊丝直径 焊丝干伸长mm 气流量L/min 层数

6、 Φ1.2
7 Φ1.2
9 Φ1.2
10 Φ1.2
11 Φ1.2
角焊( (I型坡口)
板厚 mm 焊丝直径 Φ 焊接电流(A ) 焊接电压(V) 焊接速度 Cm/min
焊丝直径、干伸长mm、气流量L/min、层数
6 、Φ1.2 mm
12、Φ1.2
13 Φ1.2
14 Φ1.2
备注:对接间隙为1-1.5毫米
七.CO2焊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气孔 :
2.焊接时候卷入空气
3.预热器不起作用
4.焊接区域风大,气体保护不好
5.喷嘴被飞溅物堵塞,不通畅。喷嘴与工件距离过大
6.焊件表面油污、锈蚀处理不彻底
7.电弧过长,电弧电压过高
8.焊丝中Si-Mn含量不足
咬边 :
1. 电弧过长,电弧电压过高
2.焊接速度过快、焊接电流过大
3.焊工摆动不当
焊缝成型不良 1.工艺参数不合适
2.焊丝矫正机构调节不当
3.送丝轮中心偏移
4.导电嘴松动。
电弧不稳:
1.外界网络电压影响
2.焊接参数调节不当
3.导电嘴松动。
4.送丝机构、导电嘴堵塞等。
飞溅:
1..焊接电参数调节不匹配
2. 气流量过大
3.工件表面过于粗糙
4.焊丝伸出长度过长
未焊透:
1.焊接电流太小,送丝不当
2.焊接速度过快或过慢
3.坡口角度太小,间隙过小
4.焊丝位置不当,对中性差
5.焊工技能水平

红外光占太阳辐射的43%,如果全部被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话,大气层的温度不是也很高吗

首先气体对于光线并不是都吸收的,相当一部分都反射或散射了,
关于地球温度,这是一个全球大气平衡的问题,原本地球对太阳的红外线有一部分反射回去,大气吸收的部分使得地球的能量增加,但地球本身也向外有红外辐射,使得地球的能量减少,这是一个平衡。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增加了对太阳光谱的吸收,同时将地球表面的对外红外辐射回地面。使得地球温度上升,增加了地球的能量,打破了大气的平衡,使得地球的能量增加,使得全球气温上升。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那句不明白,我再跟你解释。一楼说比方很好。
另外气体对于可见光吸收较少,所以对于可见光吸收几乎没影响,所以可见光也是个平衡,比如散射,反射,
另外,地球是自转的,每天地球白天的一面吸收太阳能量相比较自身对外辐射多,所以气温高,晚上的一面吸收的少,辐射的多,但由于地球表面有大气层所以可以有保暖的效应,白天反射太阳的光线,减少气温的上升,晚上反射地球对外辐射,减少气温的下降,所以说大气是昼凉夜暖的衣服,而宇宙中的很多行星没有大气或非常稀薄,所以昼夜温差达到几百度,白天能把你化成灰,晚上把你冻成冰,当然离太阳越近越热
所谓的温室气体并不是吸收热量,而是将地面散发的热量反射会地面,就像是温室的玻璃罩,不是依靠其本身吸收热量来提升温度的。所以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降低。
是很高 但是大气层会挡回去。。。
晚上却是降温的.

大气成分中co2,o3,水汽和气溶胶粒子在气象学上有何意义?

意义大了去了。水汽和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造成全球变暖。臭氧吸收紫外辐射。气溶胶和云相互作用对气候产生影响。


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是指对应于不同半径的气溶胶粒子浓度的分布。

气溶胶粒子能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削减到达地面的能量,减低低层大气的温度。另一方面,气溶胶粒子吸收了太阳能量,本身得到增温,并通过大气运动传输热量,提高高层大气的温度。对大气光学特性的影响气溶胶的大粒子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影响大气能见度,天空颜色。

对大气电学特性的影响由于宇宙射线等的作用,大气低层存在离子,晴天大气电场方向向下。小离子被爱根核吸附成为大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垂直方向的传导电流。在大气化学过程中的作用气溶胶粒子在大气的许多化学过程中起作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阳伞效应大气气溶胶的阳伞效应。

文章标题: 水汽已经冻死,但二氧化碳还没有。这句话的笑点或原理在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42638.html

[水汽已经冻死,但二氧化碳还没有。这句话的笑点或原理在哪里]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