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有人看过《最校长》吗,想多看一些关于大学校长和重建大学体系的书

时间: 2022-06-28 21: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有人看过《最校长》吗,想多看一些关于大学校长和重建大学体系的书

高中老师推荐给家长的书籍

一、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推荐理由:

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二、王金战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国英才家庭造》、《学习哪有那么难》

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实战派教育专家王金战揭秘英才成长全攻略。无论是金光闪闪的成功人士,还是勤扒苦做的工薪阶层;无论孩子品学兼优,或者各项平平,或 者困难重重,甚至昨晚刚跟您大吵一架,摔门而去…只要孩子3-18岁,智力正常,您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为他量身打造的英才成长方案。

他是一个行走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间的能人,他的教育案例读起来让人落泪。

三、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她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父母、老师和孩子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合乎 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教育者配合。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教育者学习爱的智慧的过程,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用,对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 养也有深刻的意义。

需要细品,越品越有味道。幼儿父母必读书目。

四、王东华的《发现母亲》

推荐理由:

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原创家教力作之一。为解决中国空前的"母亲危机",作者殚精竭虑砺炼十年而成的一本母教专著。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核质问 题进行了严肃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等一系列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命题。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为人父母 者不可不读!

五、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

推荐理由:

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为家长,想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走进孩子的心灵,此书不可不读!

作者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 人们"传记丛书之一。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赞誉道:"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 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万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 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早期教育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

在西方公认的三大家教经典《教育漫话》(洛克)、《爱弥儿》(卢梭)、《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三本书中,洛克的观点比较"理性",卢梭的观点比较"浪漫",蒙台梭利则承接了卢梭的"浪漫"却又比较"理性"的为儿童的自主活动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延伸阅读:《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

六、[日]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

推荐理由:

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作者木村久一,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研究,日本皇室在给他授勋时盛赞道:木村先生成 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国民的素质。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作颇丰,其《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更是被教育学界奉为家庭教育"圣经",虽然出版已时隔 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年轻父母们的教育子女的首选书籍。在中国图书市场超过"百万"的三本家教图书《卡尔.威特的教育》、《发现母亲》、《哈佛女孩刘亦婷》 无一不受《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本书的影响。本书可读性强,可操作性强,适合所有家长阅读。

延伸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德卡尔.威特)、《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日铃木镇一)、《斯特娜的自然教育》(美斯特娜)、《俗物与天才》(美塞德兹)等。

七、[法]卢梭的《爱弥儿论教育》

推荐理由: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爱弥儿》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是世界三大教育著作之一(另两本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 育》)。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国家,影响巨大。它所论述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被歌德称 颂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旧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 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尊循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 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 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延伸阅读:《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八、[英]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深刻影响后世、不朽的教育经典,它们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学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读之书。

在西方公认的三大家教经典《教育漫话》、《爱弥儿》、《童年的秘密》三本书中,洛克的《教育漫话》发表的时间最早,也最清晰明了:他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身 体、德行和智力训练,并把身体训练放在首位。洛克在此书的开篇写道:"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与"磨练身体"相似,洛克建议家长以"严格管教"的方 式训练儿童的德行。

九、[美]斯波克的《斯波克育儿经》

推荐理由:

此书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译成39种文字,全球销量高达5千万册。在《斯波克育儿经》这本中,被誉为"育儿之 父"的斯波克医生为0~12岁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全面、专业、细致的育儿技巧,强调父母应该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贯穿在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中。本书与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论》等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思想和生活的10本书之一。

十、[美]海姆.G.吉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推荐理由: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在这个领域,它真的可以称得上一本革命性的家教著作。对中 国的家长非常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父母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他将自己短短的一生献给 了儿童心理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职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宣传的如何跟孩子沟通 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反响。

延伸阅读:《家庭教育》陈鹤琴著(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家教经典)

十一、[美]弗洛姆的《爱的艺术》

推荐理由: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爱只是一种姿态,还是一门需要加以学习的能力或者说艺术?弗洛姆的《爱的艺 术》,便是从心理学、伦理学角度对这些问题最通俗但又最深刻精辟的解答。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性爱、上帝之爱等等,更 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爱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弗洛姆的许多精辟论述都是理解教育的很好的工具,比如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阐述,就揭示了儿童 成长的重要秘密,是我们理解儿童以及解决儿童问题的基本武器之一。对这本书的反复阅读,不但可以用来真正理解爱,也可以用来理解教育,理解自我,洞悉幸福 完整背后的秘密。

十二、[奥]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

推荐理由:

阿德勒非常准确而又清晰地介绍了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问题儿童诞生的原因,他关于儿童人格结构的基本框架,可以视为理解儿童问题的一把钥匙。对这本书 的反复阅读,能够帮助家长建立起理解儿童人格的基本结构。因为阿德勒的这本书,确实揭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可以解释许多难以管教的问题儿 童的根源。

延伸阅读:若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感兴趣的家长,还可阅读他的另一本代表作《自卑与超越》一书。

十三、[英]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

推荐理由:

当我们埋头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的教育技术时,很少有人抬着望一望教育的星空,认真想一想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 于,作为过程哲学家的怀特海敏锐地把握住了教育的基本节奏,即"浪漫-精确-综合"以及"自由-纪律"。虽然怀特海尽可能通俗易懂地阐释了自己非常重要的 思想,但是要真正理解怀特海的思想,仍然有一个过程,不过一旦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思想便为成为非常有用的力量,成为我们家长思考教育问题的基石之一。

十四、英国约翰·杜威的《天才儿童的思维训练》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教育史上的奇书。它改变了美国人的素质,改写了美国历史,为美国定下了实用主义基调,为美国的每一位儿童设计了成长的蓝图。从问世至今,本书的影响力长盛不衰,凡是梦想把儿童训练成天才的父母们,都从本书吸取实用思想,训练出极其优秀的孩子。

十五、M.S.斯特娜的《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

推荐理由:

详细地记述了她的女儿维尼夫雷特的成长过程,并极力阐明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作者以生动的事实来说明问题,而不愿用枯燥无味的理论
一、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推荐理由:

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二、王金战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国英才家庭造》、《学习哪有那么难》

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实战派教育专家王金战揭秘英才成长全攻略。无论是金光闪闪的成功人士,还是勤扒苦做的工薪阶层;无论孩子品学兼优,或者各项平平,或 者困难重重,甚至昨晚刚跟您大吵一架,摔门而去…只要孩子3-18岁,智力正常,您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为他量身打造的英才成长方案。

他是一个行走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间的能人,他的教育案例读起来让人落泪。

三、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她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父母、老师和孩子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合乎 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教育者配合。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教育者学习爱的智慧的过程,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用,对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 养也有深刻的意义。

需要细品,越品越有味道。幼儿父母必读书目。

四、王东华的《发现母亲》

推荐理由:

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原创家教力作之一。为解决中国空前的"母亲危机",作者殚精竭虑砺炼十年而成的一本母教专著。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核质问 题进行了严肃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等一系列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命题。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为人父母 者不可不读!

五、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

推荐理由:

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为家长,想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走进孩子的心灵,此书不可不读!

作者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 人们"传记丛书之一。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赞誉道:"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 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万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 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早期教育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

在西方公认的三大家教经典《教育漫话》(洛克)、《爱弥儿》(卢梭)、《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三本书中,洛克的观点比较"理性",卢梭的观点比较"浪漫",蒙台梭利则承接了卢梭的"浪漫"却又比较"理性"的为儿童的自主活动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延伸阅读:《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
要想老师读书,校长首先要带头读书。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喜欢读书,那么这个学校的老师肯定也喜欢读书。

  同样,要想孩子读书,家长首先要带头读书。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长喜欢读书,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肯定也喜欢读书。

  《长江日报》是我喜欢看的报纸之一,其中一个栏目我认为办得有水平,就是“校长读书会”。每周请一个校长为家长分享推荐一本书,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给家长提一些亲子教育的参考意见。

  这个栏目之所以有水平,是因为抓住了两个“长”,一个校长,一个家长。我们的教育要搞好,必须要靠这两“长”,校长和家长。而提升这两“长”教育水平的一个捷径,就是读书。

  而《长江日报》通过开设这个“校长读书会”专栏,请校长为家长推荐好书,所以必将能有助于教育的改善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以,每期的“校长读书会”,我都会认真阅读。

  这个栏目开办以来,推出了几十位武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校长的读书经。新父母在线小编从中选出22个校长推荐的22本好书(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参考借鉴。

  1.光谷第六小学校长王萍

  《猜猜我有多爱你》

  王萍是武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名师,曾在《中国教育》《湖北教育》发表多篇关于绘本教学的研究文章。“绘本应该怎么读呢?”王萍说,绘本不同于图画书或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在读书分享会上,她将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三本绘本为例,跟孩子、家长们从故事情节、颜色、图画等多角度欣赏绘本的美妙,从中感悟绘本教育的意义。“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总想从书中获得道理或者启示,但我不这样看待绘本,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一次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2.华中师大附小校长沈爱华

  《学生权利论》

  沈爱华说:“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学生观,是摆在我们家长和老师面前的首要课题。”他说,不少“中国式”家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种倾向——希望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或选择,也不管孩子反对或赞同,都先入为主地“教育”灌输给孩子。“这无形之中就已剥夺了孩子的权利,至少是忽视了孩子是独立个体,忽视了对其加以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孩子的99%转变,往往就来自家长1%的改变。”沈爱华说,“家长有孩子权利的视角或意识,才能真正理解和做到‘以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本’,才能真正理解爱孩子的意义,才能真正思考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3.武汉市第二十三初级中学校长郑萍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以一个个故事向读者诠释:真爱是成就明天的源泉、品质是美好人生的基石、习惯是决定未来的力量、进取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智慧精髓。郑萍认为,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出来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才的希望,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4.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校长龚红安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

  这本书讲述一个日本果农木村秋则坚持20年种植无农药苹果的故事。龚红安以一位校长的眼光,看到了这个故事对教育的启示:陪伴、怜悯、坚持,无论家长和老师,都能从这位果农身上学到很多。在龚红安看来,这个世界最需要与培育对象建立情感联结的职业,就是教育。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三独家庭”——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体验不到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争吵中的亲情。可是没有生命是孤立的,苹果树不能,人也不能。再亲的亲情都需要时间去呵护。龚红安看到过很多孩子,从小与外公外婆一起长大,见了父母都只是打个招呼。龚红安建议家长们,不妨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或谈谈看法、或讲名人故事,让孩子感受到陪伴和温暖。

  5.武汉中学校长汪拥军

  《德米安》

  黑塞是德国著名作家、诗人,一生曾获很多文学荣誉,比如诺贝尔文学奖、歌德奖等。《德米安》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少年辛克莱10岁至18岁之间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在类似精神导师的德米安、皮斯托里乌斯、夏娃等人指导下,展示了他“争取个性化,争取成为人的斗争”的过程和人生选择的艰难性。“尽管《德米安》首版时间是1919年,但今天看来,书中少年的成长之路与当下的孩子依然有很多相似之处。”汪拥军介绍说,“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面临很多矛盾,比如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这些在书中都有所体现,也值得孩子和家长共同学习和思考。”
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二、王金战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国英才家庭造》、《学习哪有那么难》

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实战派教育专家王金战揭秘英才成长全攻略。无论是金光闪闪的成功人士,还是勤扒苦做的工薪阶层;无论孩子品学兼优,或者各项平平,或 者困难重重,甚至昨晚刚跟您大吵一架,摔门而去…只要孩子3-18岁,智力正常,您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为他量身打造的英才成长方案。

他是一个行走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间的能人,他的教育案例读起来让人落泪。

管理学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和他们的事迹

1、爱德华兹·戴明

爱德华兹·戴明(1900-1993)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2、彼得·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3、亨利·明茨伯格

1939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市的亨利·明茨伯格,是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对管理领域常提出打破传统及偶像迷信的独到见解,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4、威廉·大内

威廉·大内,Z理论创始人,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是日裔美籍管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企业管理博士学位。

5、巴纳德

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近代管理理论奠基人。代表作:1938《经理人员的职能》,开创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经后人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学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对当代管理学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德华兹·戴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彼得·德鲁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亨利·明茨伯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廉·大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纳德

  泰勒,管理学之父。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于1954年在 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   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   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编辑本段应用
  目标管理最为广泛的是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般来说,经营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由高级管理者制订;中级目标由中层管理者制订;初级目标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方案和任务由职工制订,并同每一个成员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把企业职工吸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   目标管理方法提出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后,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被公认为是一种加强计划管理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中国80年代初开始在企业中推广,目前采取的干部任期目标制、企业层层承包等,都是目标管理方法的具体运用。
  编辑本段特点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
  l、重视人的因素。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视成果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编辑本段程序
  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
  这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①高层管理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即可以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其次,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该企业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③确立下级的目标。首先下级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可能。每个员工和部门的分目标要和其他的分目标协调一致,支持本单位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④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由下级写成书面协议,编制目标记录卡片,整个组织汇总所有资料后,绘制出目标图。
  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其次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再次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不可测事件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续,修改原定的目标。
  3.总结和评估
  达到预定的期限后,下级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书面报告;然后上下级一起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决定奖惩;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开始新循环。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应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切忌相互指责,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气氛。
  编辑本段优缺点
  目标管理在全世界产生很大影响,但实施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客观分析其优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收到实效。
  1.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2.目标管理的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①目标难以制定。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许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不可解;组织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组织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使组织活动的不确性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组织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很困难的。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实际中的人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③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标商定要上下沟通、统一思想是很费时间的;每个单位、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④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鉴于上述分析,在实际中推行目标管理时,除了掌握具体的方法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工作的性质,分析其分解和量化的可能;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使目标管理的推行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上;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从而使目标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
  编辑本段实施原则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比较流行、比较实用的管理方式之一。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方向明确,非常有利于把整个团队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理想上来,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搞好目标管理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
  目标管理能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取得预期的成效,首先就取决于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实际的工作目标,轻则影响工作进程和成效,重则使目标管理失去实际意义,影响企业发展大局。
  2. 督促检查必须贯串始终
  目标管理,关键在管理。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丝毫的懈怠和放任自流都可能贻害巨大。作为管理者,必须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
  3. 成本控制必须严肃认真
  目标管理以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的,考核评估也是重结果轻过程。这很容易让目标责任人重视目标的实现,轻视成本的核算,特别是当目标运行遇到困难可能影响目标的适时实现时,责任人往往会采取一些应急的手段或方法,这必然导致实现目标的成本不断上升。作为管理者,在督促检查的过程当中,必须对运行成本作严格控制,既要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不计成本的。
  4. 考核评估必须执行到位
  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项目的完成,都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验收工作必须选择执行力很强的人员进行,必须严格按照目标管理方案或项目管理目标,逐项进行考核并作出结论,对目标完成度高、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团队或个人按章奖励,对失误多、成本高、影响整体工作的团队或个人按章处罚,真正达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
  编辑本段类型及功能
  目标管理的类型   (1)业绩主导型目标管理和过程主导型目标管理。这是依据对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否规定来区分的。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业绩,所以从根本上说,目标管理也称业绩管理。其实,任何管理其目的都是要提高业绩。   (2)组织目标管理和岗位目标管理。这是从目标的最终承担主体来分的。组织目标管理是一种在组织中自上而下系统设立和开展目标,从高层到低层逐渐具体化,并对组织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谋求高效地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法。   (3)成果目标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这是依据目标的细分程度来分的。成果目标管理是以组织追求的最终成果的量化指标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类功能   由于目标管理是超前性的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和重视成果的管理以及重视人的管理,因此有以下功能: (1)克服传统管理的弊端。传统管理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工作缺乏预见和计划,没事的时候,尽可悠闲自得,一旦意外事件发生,就忙成一团,成天在事务中兜圈子;二是不少组织中的领导信奉传统官僚学的理论,认为权力集中控制才能使力量集中、指挥统一和效率提高。   (2)提高工作成效。目标管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只重视按照规定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工作的做法,而是在各自目标明晰、成员工作目标和组织总目标直接关联的基础上,鼓励组织成员完成目标。同时,目标同客观的评价基准和奖励相配套。这有利于全面提高管理的绩效。   (3)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激励和提高。在管理目标建立的过程中,成员可以各抒己见,各显其能,有表现其才能、发挥其潜能的权利和机会;工作成员为了更好地完成其职责和个人目标,必然加强自我训练和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能力;目标管理的确定,既根据个人的能力,又具有某种挑战性,要达到目标,必须努力才有可能。   (4)改善人际关系。根据目标进行管理,组织的上下级沟通会有很大的改善,原因在于:第一,目标制定时,上级为了让员工真正了解组织希望达到的目标,必须和成员商量,必须先有良好的上下沟通和取得一致的意见,这就容易形成团体意识。第二,目标管理理念是每个组织成员的目标,是为组织整体完成并且根据整体目标而制订的。
  编辑本段优越性
  设置目标进行管理至少有以下这些优越性:   (1) 说明整个组织的宗旨、方向和意义,使员工更加清楚组织的目标。   (2) 因为强调结果而不是任务,因此有助于改进计划工作。   (3) 管理者在自己的职位层次上工作,而不是在比其低的层次上工作。   (4) 目标有助于公司把握命运,而不是只对错误做出反应。   (5) 通过目标管理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6) 目标为各个管理层评估各自的绩效提供了参考。   (7) 鼓励维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
  编辑本段实行目标管理的基本条件
  实行目标管理,要有以下的基本条件:   1.推行目标管理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要教育员工树立全局观念,长远利益观念,正确理解国家、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推行目标管理容易滋长急功近利本位主义倾向,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设定目标时就可能出现不顾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象。科学管理基础是指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完善,信息比较畅通,能够比较准确的度量和评估工作成果。这是推行目标管理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工作是需要长期的培训和教育才可以逐步建立起来的。   2.推行目标管理关键在于领导。领导对各项指标都要心中有数,工作不深入,没有专业的知识,不了解下情,不熟悉生产,不会经营管理是不行的,因而对领导的要求更高。领导与下属之间不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赖和相互支持。领导要改进作风、提高水平、发扬民主、善于沟通,在目标设立过程和执行过程中,都要善于沟通,使大家的方向一致,目标之间相互支持,同时领导还要和下级要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并授予下级以相应的支配人、财、物和对外交涉等权利,充分发挥下属的个人能动性以使目标得以实现。   3.目标管理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推行目标管理有许多相关配套工作,如提高员工的素质,健全各种责任制,做好其他管理的基础工作,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些都是企业的长期任务,因此目标管理只能逐步推行,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4.推行目标管理要确定好目标。一个好的目标是切合实际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不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不能算好目标)。而且一个好的目标,必须具有关联性、阶段性,并兼顾结果和过程,还需要数据采集系统、差距检查与分析、及时激励制度的支撑。这些量化管理方法与目标管理相辅相成,可以帮助经理人在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员工的主动性,为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员工领导力,提供了良性循环的基础。   5.推行目标管理要注重信息管理。目标管理体系中,信息的管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确定目标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为依据;展开目标需要加工、处理信息;实施目标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信息工作是目标管理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
  编辑本段目标制定的注意事项
  目标的制定一般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难易适中的原则(要有难度但不能让人产生畏难情绪);   2.时间紧凑的原则;   3.大小统一的原则(年度目标与月度目标、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   4.方向一致的原则(使所有人都朝一个方向努力)。
  编辑本段方法
  1.明确目标:目标管理中目标应具体明确;   2.参与决策:目标管理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和对如何实现达成一致意见;   3.规定期限: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   (4)反馈绩效:目标管理寻求不断将事情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包括正式的评估会议,上下级共同回顾和检查进展情况。
  编辑本段特征
  1.明确目标。   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早已认识到制定个人目标的重要性。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早期研究发现,明确的目标要比只要求人们尽力去做有更高的业绩,而且高水平的业绩是和高的目标相联系的。人们注意到,在企业中,目标技能的改善会继续提高生产率。然而,目标制定的重要性并不限于企业,而且在公共组织中也是有用的。在许多公共组织里.普遍存在的目标的含糊不清对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件难事,但人们已在寻找解决这种难题的途径。   2.参与决策。   MBO中的目标不是像传统的目标设定那样,单向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而是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选择设定各对应层次的目标,即通过上下协商,逐级制定出整体组织目标、经营单位目标、部门目标直至个人目标。因此,MBO的目标转化过程既是“自上而下”的,又是“自下而上”的。   3.规定时限。   MBO强调时间性,制定的每一个目标都有明确的时间期限要求,如一个季度、一年、五年,或在己知环境下的任何适当期限。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的制定可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一致。但并非必须如此,这主要是要依实际情况来定。某些目标应该安排在很短的时期内完成,而另一些则要安排在更长的时期内。同样,在典型的情况下,组织层次的位置越低,为完成目标而设置的时间往往越短。   4.评价绩效。   MBO寻求不断地将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说,下属人员承担为自己设置具体的个人绩效目标的责任、并具有同他们的上级领导人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每个人因此对他所在部门的贡献就变得非常明确。尤其重要的是,管理人员要努力吸引下属人员对照预先设立的目标来评价业绩,积极参加评价过程,用这种鼓励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方法,鞭策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并创造一种激励的环境。
  编辑本段重要性
  1.企业必须具备统一的目标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在组织内部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才能取得成功。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妨碍了团队合作。比如:不同部门之间常常缺乏协调。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销售部门却发现销售不畅。设计人员可能根本不考虑生产部门的难处或市场的需要,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设备。   组织内部的等级制造成老板和下属之间的摩擦和误解。下属抱怨老板根本不想理解他们的问题,而老板对下属的无动于衷也颇有微词。   高层管理者有时制定了不恰当的薪酬体制,误导下级管理人员的行为。企业要成功,首先要制定统一和具有指导性的目标,这样可以协调所有的活动,并保证最后的实施效果。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目标管理的原因。   2.主要目标也许只有一个一般来说,主要目标也许就只有一个。它可以按照企业的目的来定义。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前总裁西奥多?韦尔,称“我们的企业就是服务”。一旦主要目标明确后,企业其他不同领域的目标也就易于确定了。   企业发展取决于目标是否明确。只有对目标做出精心选择后,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和繁荣。一个发展中的企业要尽可能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和员工,管理层,股东和顾客相联系。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主要的总体目标,然后将其转变为不同部门和活动的具体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总体的销售目标是100万美元,销售总监和地区经理会讨论如何完成目标,同时设立不同区域的具体目标。目标是共同制定的,而不是强加给下属的。目标管理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实施,下属甚至会采取主动,提出他们自己认为合适的目标,争取上级的批准。这样,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每个人,都将清楚需要去实现什么目标。
  编辑本段目标管理效果不佳的解决方法
  1. 从制定目标到评估结果,让员工参与进来,通过沟通对目标形成共识。 2. 关注过程,定期跟进员工的行动计划。   3. 持续的反馈与辅导,告诉员工哪些方面做不错,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并辅导员工技能。   4. 始终关注目标,不要下太多的临时性指令,安排太多的临时性任务。基于目标和员工能力给予必要的授权。   5. 把自己当成一个教练。教练会基于目标,挑战员工,检视员工的状况,调适员工的意愿和行为,辅导员工的技能。

  华人三大管理学家:
  一、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
  现任:
  中华企管网集团 首席顾问
  华夏智业管理学院 院长
  曾任:
  台湾交通大学 教授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 院长
  学历:
  英国牛津大学 管理哲学荣誉博士
  英国莱斯特大学 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大学 行政管理硕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教育学士学位
  民生报调查为交大最受学生欢迎教授之一
  生产力中心调查为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十大名嘴之一
  应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香港、中国大陆演讲企业管理,在台湾主讲千次以上。

  二、成中英:专研中国管理哲学,C理论的创始人
  现任:
  美国夏威夷大学 教授
  美国东西方大学 校长
  国际中国哲学学会 荣誉会长
  国际易经学会 会长

  1935年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于195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七○年代曾为台大哲学系教授兼主任,后应邀赴夏威夷大学任教至今,被称为“第三代新儒学代表人物”。 成
  中英 教授现任国际中国哲学会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并担任耶鲁
  大学、牛津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学贯中西,长期从事逻辑与语言哲学、
  科学哲学、管理哲学、易经哲学、儒学与新儒学等方面的研究,是C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哲学的专业领域是中
  西哲学会通、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其治学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宏扬中国哲学的精华,
  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著有《美国哲学归纳法理论研究》、《戴震原善研究》、《中国哲学
  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等,发表
  学术论文近百篇。

  三、杜维明:新儒学第三代领军人物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2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
  后前往哈佛大学深造。在哈佛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
  年至今任教于哈佛大学。1988年,杜维明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
  院文哲所顾问委员会主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并自1996年
  出任燕京学社社长至今。
  作为国际汉学界和当代新儒家的代表,杜维明的研究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自20世纪70年
  代以来,他由关注东亚经济发展并引发文化思考,在“工业东亚与儒家伦理”、“儒家发展与现代化”等诸
  多著述中对儒家伦理与经济伦理、企业伦理、行政管理及企业管理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儒家
  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现代化的不同类型,多元的现代性等宏观课题进行了理论性的开拓。出版英文著作
  11部,中文著作16部,发表论文数百篇。他的思想广为学界所重视,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由于其杰出的贡
  献,杜维明在2001和2002年分别荣获第九届国际toegye研究奖和联合国颁发的生态宗教奖等奖项。
  杜维明教授多年来,致力於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中国,及现代精神的反思。1988年担任哈佛东亚系系
  主任,并荣膺美国人文艺术科学院哲学组院士,1995年应印度哲学委员会之邀,在南亚五大学府,发表《国
  家讲座》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均为有史以来华裔的第一遭。
德鲁克等都是上个世纪的大师了,他们在当时为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这些大师的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有的众多管理现象和实践了。很庆幸,一些中国管理学者的理论正在越来越被学界所关注。比如闵昱的“商学”理论。商学正是基于现有管理理论的危机而发展的新范式理论,其基于感知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划分,第一次提出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客观世界的事物而是感知世界的事物,第一次从根源上颠覆了现有管理学理论;其次,现有管理学理论许多都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但“商学”理论认为管理学研究的人并不是经济人,而是“本私”人,根据商学发现的“本私命题”以及企业存续的公理,闵昱推论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并不是德鲁克所说的“创造顾客”,而是“持续创造更优顾客价值”。“商学”通过对产品和顾客价值的重新定义,用几个基本概念和四个命题定理就完美的建立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就像牛顿力学一样,只有力,加速度等几个基本概念加牛顿三大定律就完整地建立了一个力学体系一样,只有简洁的理论才能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宽广的适用范围。我们相信,世界级的管理大师将会在中国产生,这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由于中国人口的体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是必然的,但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没有世界级的思想家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世界级的思想家才有可能!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谁写的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作者是杰弗里·A·科特勒、斯坦利·J·齐姆和埃伦·科特勒。杰弗里·A·科特勒(Jeffrey A.Kottler)博士,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咨询者和教授,曾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工作过。他独著或与别人台著了50多本教育和心理学图书。

斯坦利·J·齐姆(stanley J.Zehm)博士,1999年去世前任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教学与课程研究所主任,海瑞狄基学院的兼职教授。他曾在小学和中学任教l5年。埃伦·科特勒(EIlen Kottler)在高中任教达25年,并担任过课程与专业发展的行政专员。

扩展资料

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思想品德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二、教学能力

1、国家现行两种教师资格证制度,自主考试地区考生需通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门笔试学科和面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地区考生需通过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两门笔试科目和面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是(美)科特勒和(美)齐姆写的。

其中杰弗里·A·科特勒(Jeffrey A.Kottler)博士,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咨询者和教授,曾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工作过。他独著或与别人台著了50多本教育和心理学图书。

斯坦利·J·齐姆(stanley J.Zehm)博士,1999年去世前任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教学与课程研究所主任,海瑞狄基学院的兼职教授。他曾在小学和中学任教15年。埃伦·科特勒(EIlen Kottler)在高中任教达25年,并担任过课程与专业发展的行政专员。


扩展资料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价值: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老师》要详谈的是被人忽视却是造就高效能教师的关键方面,直截了当地告诉那些想要确切了解优秀教师本质的师范生和在职教师:

成为最优秀教师的要素,不是教学中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能有效地赢得学生注意、尊重、倾心的人品。正是这种独特的人力资源,有着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能激励学生超越个人所认定的极限,帮助他们寻求人生的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作者是:朱永新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作为教师来讲,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和精力。
  教育和其他职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事业所不具备的,它要求教师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与内涵。教育家读懂这首诗的前提是什么?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要读懂它。如果没有解读这首诗的愿望与冲动,你永远也读不懂,也不会写出精彩的诗篇。马卡连柯曾经把他的著作称之为“教育诗篇”,我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理性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写诗是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
  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二、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认识自己是自古以来人类对自己提出的一个很高深的命题。在“认识自我”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我们的媒体、老师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自己,于是,我们在评论、总结和交流的时候,总会自贬三分。当然,在交往中自贬一些未尝不可,但在内心深处绝对不能自贬。
  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他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
  日本学者板本保之介写过一本关于自己的书,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他在班上学习成绩很差,年级一共有五百人,他排在四百七十多位。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失望,而是不断地去挖掘他的“火花”。陪儿子下棋,旨在使他的思想敏捷;陪儿子上山狩猎,赞扬他的观察敏锐,不断强化他的自尊心,一旦树立自信,很多东西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校长应该保护教师的自信心,甚至带有骄傲性的自信。作为教师,也应珍视这种自信,不因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毁,他就一定能够成功。人来到这个世上,就应该有他的价值、他的舞台,就应该有他扮演的角色、达到的境界。只有我们常常没有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确立起人生的信念。有一本书叫做《五体不满足》,讲的是一个叫乙武洋匡的年轻的日本人,他一生下来就无手无脚,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凭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学,成为日本畅销书的作者。因此,我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要追求成功,一个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成功的道路。
  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檫出成功的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
  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着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影响。教师影响施加得如何,取决于力的平衡。教师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一个会做工作的教师,会调动千军万马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有不少教师个人素质很好,但缺乏合作精神,与别的教师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不会有多大出息。合作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和教师的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教师和校长的合作,教师和社会的合作。
  对于合作与竞争,要确立“双赢”的观念。过去我们往往以为,在竞争中只有一个赢家,因此,合作有一定的困难,更多的是竞争。但事实上,只有双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真正高明的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怎样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教师?我过去一直讲三要素: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
  第一是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换位,讲起来最容易,做起来最难。换位是一个心理学命题向哲学命题的挑战。哲学家告诉我们“这个存在”只能是“这个意识”;心理学家则说不能这样,“这个存在”要有“那个意识”。这就很难,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本位主义和自我中心,变成一切从自我出发。我们知道生活中过多的本位、过多的自我中心必然会导致冲突。这些冲突可以通过换位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说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我们的教师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不至于站在自修室的门前去抢时间,就会理解别人、同情别人。这样的教师就会被视为一个善解人意的教师。所谓“善解人意”,就是善于换位。换位并不是意味着他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而是同时也知道别人需要什么,并会在别人需要时,及时伸出友谊之手,而不是视别人的痛痒于不顾。
  第二是尊重。尊重是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需要,它还是一个很高层次的需要,是在人的生存、心理等需要满足之后产生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人的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一旦挫伤一个人的自尊心,他会以十倍的疯狂、百倍的力量来和你抗衡。士可杀,不可辱。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人尤其是学生的人格。
  第三是互惠。我们的教师在与人交往当中应该学会给予。在共同的活动中,大家能分享到活动的成果,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西方有一种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平衡,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心理评价。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要付出,这就是所谓的成本。同时,每个人在交往过程中都能得到一些东西,这是属于利润。如果这种交往能够令自己有所收获,他就会继续这种交往;如果这种交往浪费很多时间、精力,不值得,他就会终止这种交往。但是有些人在看待教育过程中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的问题时,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所得,这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交往失衡。
  一个优秀的交往者,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能够讲一点儿奉献精神。我们提倡这样一种精神和境界,因为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境界的背后是你能得到回报。交往的过程实际是利益平衡的过程。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得失,表面看暂时得到一些,但实际上失去长远利益,其实是得不偿失。我觉得,如果一个教师真正做到以上三点,他一定会赢得教师群体的尊重,赢得校长的尊重,赢得学生的尊重,赢得家长的尊重。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学生离校时请我给他们留言,我写得最多的一句是:挖掘你生活中、你职业中的内在魅力。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东西是他的职业。你是厌倦它还是喜欢它,对整个心理的发展,对你的幸福感,成就感的获得,都是至关重要的。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也不会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
  我们过去经常说:“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和孩子打交道确实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我说,大烦恼才能有大乐趣,大问题才能有大成就。你仔细去挖掘教师这个职业,就会发现它实在是美。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比教师职业更美的东西。
  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他们当中可能会有今后的政治领袖,可能会有今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只要你精心去照料他们哺育他们,只要你帮助他们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他们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是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的。一份耕耘会给你多少倍的回报!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这还不值得去爱吗?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生活的烦恼。
  教师职业还有很多的美,比如说一年有几个月的假期,有这样一个时空里你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作为一个教师,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成功享受人生。在这方面 ,没有什么职业能够超过教师。只要你能够发现、挖掘教育职业中弥漫着的那种美,你就会每天都产生冲动,你就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美丽的花朵。是的,教师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样,你才会爱它,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还缺少一些民主,可是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谈不上社会的民主。民主精神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民主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教师与学生讲话、交流的方式,似乎是小事,但都体现着一种民主。中国的学生上课都是正襟危坐,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外国教育家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问题怎么可以齐声回答?
  我们的不少老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掘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侩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的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用爱造句》一文的作者曾深情地将教师描述为:
  我从古老的童谣中走来,韵味悠长的童谣里浸润着爱的音符;
  我从青春的脚步中走来,且行且吟的脚印里洒满了爱的阳光;
  我从生命的花圃中走来,姹紫嫣红的花朵上挂满了爱的露珠……
  此生,我将注定为爱忙碌,犹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让我们为爱忙碌,用爱造句!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我们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挑教师、挑班级的时候都喜欢挑一个年级大一点儿的“富有经验”的教师。我对他们说,你们不要这样,教育家不分年龄。近几年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候选人,绝大多数人是五六十年代生的,很多都是非常优秀同时又非常年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书,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尽管我们有时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毕竟大部分情况是有心栽花花自发,无心插柳柳无荫。这个基本规律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能把成功建立在不可捉摸的侥幸和偶然上。
  所以我说,如果你不信,你从今天开始写教育日记,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五年以后将那些最精彩的东西选出来就是最精彩的书。那些闪烁“火花”的东西,对读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便烟消云散了。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都能做学问。在有心的前提下,才能把各种碎片串成最美丽的服装。本来那碎片单独看好象没有什么价值,实际上那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你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的教师和专家们合作,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毕竟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大学老师的研究是不一样的。我非常赞赏教师记教育日记,将自己的体会记在本子上。或许这样的本子以后可以成为《中国教师日记丛书》中的精品。
  我们的教师还应该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实事求是讲,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包括评选出来的许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时,往往是看他发表的论著是多少,而实际上很少探究他独特的一面。我认为只有真正建立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体系,才能成为大家。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大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在苏州,我们搞了一个名师名校长培训班,除了进行“与大师对话”等各种培训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读名著。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难成为教育家的。我正在选编一套《新世纪教育文库》。其中的教师系列既包括了海外最经典的最优秀的教育学科教材,又包括了国内外著名教育小学、教育散文、教育人物的精华,还有大量拓宽教师视野的人文、自然、社科类读物。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套系统的教师必读书,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
  不要把教育家看的多么的神秘,每个教师都可能在中国成为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家,甚至可以走出国门,享誉海外。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是否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当然,我们知道,教育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工艺素养等。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的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值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做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
  可是我们一直主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有距离感。中国传统教育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过于强调师道尊严就不好。教师还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编,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我们鼓励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要培养这样一种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们。

  七、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的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我们经常埋怨社会,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们诅咒腐败,诅咒专制,诅咒独裁,诅咒关系,诅咒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所诅咒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塑造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是病态社会的根源,所以教师不要逃避责任。
  作为一个教育家,作为一个理想教师,他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的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课堂里面和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唤起孩子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如果教师们整天关心的是名次,是分数,孩子们的心胸怎么能开阔?学校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应该是息息相通的,而现在却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校的生活很无奈。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我们理想的教师,应该这样去做。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说,校长的社会责任感、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的民主方式、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认真关注窗外的世界。

  八、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的在重点学校,有的在非重点学校;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孩子也有不同的背景和基础。有的人经常会埋怨:怎么让我到这样一个蹩脚的学校工作?总希望给他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想说,所有的环境都能够产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难,都可能造就教育家。也许你把这个学校领导好,让这些孩子的到最好的发展,这就是你的使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事实上,环境好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一个名气很响的重点学校,它的规范多,它的自由可能会少;而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人的创造性可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经常对我们的优秀校长说,你得意可以,但不要忘形,因为不是你的教学水平特别高,而是你的学生造就了你和你的学校、你的老师。说句老实话,把这些重点学校的孩子放在哪里,他们都会很好的发挥,因为在多年的教育中,他们已经养成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习惯。真正见功夫的是,你要把差的学生教育好,把差的学校管理好。所以我要求我们的优秀学校,必须帮助或合并一所薄弱的学校,否则看不出那些优秀学校的校长、教师有什么真功夫。有人说“像我这样的教师,只能到优秀的学校教优秀的学生。”不能说他的话一点儿道理也没有,但是我觉得,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也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校。
  当然,这不是社会的普遍价值观,而是我作为一个教育官员的价值观。我需要的是教育平等,我需要给每个孩子都创造教育平等的机会,所以我会花很大的精力,改造、扶持相对落后的学校。江苏为什么搞那么多重点学校,目的之一是通过强化重点达到消灭重点的目的,表面上强化了,实际上反而弱化。对于薄弱学校的发展,我觉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考虑。孩子们天生都是平等的,应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应该给家长选择的权利,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政府要做的事情不是禁止选择,而应该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每个孩子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
  我觉得,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坚忍不拔的意志力非常重要。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走到最后的十里路就泄气了,就停下来了,而真正成功的人会坚持走完最后的十里路。这要靠毅力,靠恒心。有很多很多的人,是在成功的边缘退却而导致功亏一篑的。当然,我们也不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成为理想的教师,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人是有差异的,人的价值观也是有差异的。一些人希望轰轰烈烈,希望有声有色,希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非常具有成就的教育家;也有些人就希望平平淡淡、安安静静。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教师一定要有我讲的这样一种理想和追求,但是我想,如果一个校园没有这样一个理想的教师,那就是一种悲哀,即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我们应该鼓励我们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应该鼓励我们的学校,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因为我们已经接近了成功的边缘,我们已经追求到了,就应该有结果。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燃烧起理想的火花,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充满理想!我们的教师、校长,充满理想、激情和诗意!

适合大学生看的书籍有什么推荐的?

张爱玲:《倾城之恋》

一个离异女人和一个黄金单身汉终成眷属,在战争的背景下成就彼此的爱情。否则,回娘家只会有一种结局:受气。你们觉得女人离婚后,该不该回娘家住?爱情是这个社会永恒的主题,张爱玲的小说则充满了苍凉的底色,而小说《倾城之恋》则是张爱玲唯一一部以团圆作为结尾的作品,因此评价这部作品是很难却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早在作品刚刚发表之际,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傅雷就以迅雨为笔名,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在文中,傅雷敏锐的指出,《金锁记》中写作技巧的娴熟,称赞《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覃彪喜)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里边有一句话叫做:千招会不如一招熟。什么意思呢?就是各路招式会用,比不过一个招式用得非常熟练。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的遍地都是,资源过剩,出家当个和尚都需要研究生学历,现实摆在眼前,出路却在何方!面对着天价的学区房,学历却越来越贬值这样的社会现实!大学一年一年的扩招,千万家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候的喜悦相较于四年后大学毕业就是失业的尴尬境地相比是多么的讽刺与黯然失色!那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上大学为了什么》(亚历山德拉·利维特)

是进一步强调“教育改变命运”,还是转变思路让“教育改变生活”,这是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走向的根本性问题。需要意识到,学历社会之下,学历贬值会导致读书无用,而能力社会之下,受教育者才会基于能力提升来规划学业。以能力为纽带,才能形成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而非目前的教育只满足学历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都与社会脱节,甚至出现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就不再好好读书,因为学历已经拿到。

01《目送》 龙应台著

 本书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02《国富论》 亚当·斯密著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03《小王子》 圣·埃克苏佩里著

小王子说的对,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子,但,只有少数人记得。这是一部写给大人看的童话,一个世界上最伤心的故事,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十几岁的时候渴慕着小王子,一天之间可以看四十四次日落。是在多久之后才明白,看四十四次日落的小王子,他有多么寂寞与难过。

04《追风筝的人》 胡赛尼著

通过细节勾勒悲伤,作者描写缓慢沉静的'痛苦尤为出色。简单的记述文体,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真实的故事最能移情洗涤读者的心灵。羡慕他们的友情,成人们往往趋利避害,不再为谁挺身而出。哈桑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坚持不会被磨灭。“为你,千千万万遍!”

05《平凡的世界》路遥 著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讲述普通人平凡而波澜的一生,讲述个人的奋斗和对理想的追求。本书自面世后,感动和激励无数青年。北师大和清华校长均推荐学生进校前阅读此书。

06《钱学森精神读本》钱永刚 著

本书是钱永刚馆长领导下的钱学森图书馆研究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通俗表达。全书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精神为主线,以钱学森生活中的鲜活故事为载体,以朴实无华的文风作为和读者沟通的媒介,叙述客观中肯,娓娓道来,寓钱学森精神之伟大于一篇篇故事中,读来令人感佩。本书精选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生活中的48个故事,分为爱国篇、奉献篇、求实篇、创新篇、协同篇、育人篇六个篇章,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图文并茂、叙中有议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呈现钱学森终其一生完美诠释和践行的科学家精神

07 《在云上》 作者:林清玄

佛曰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恶、爱别离、求不得。生命旅途中,人们往往会陷入不同的围城,难以自拔;林清玄的散文,宁静中透着智慧,淡泊中充满禅机,他用清新灵动的文字告诉我们,佛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每一个善良、懂爱的人的心里。在生活节奏愈快和浮躁的今天,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有多么重要,用心去感悟,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厚重感。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求职,从大一开始》(覃彪喜)

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出版以后,覃彪喜先生历经五年磨一剑,又为大学生献上了这本新书:《求职,从大一开始》。覃先生一直强调不能过于功利地读书,强调大学时期一定要注重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公民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培养,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覃先生把求职放在了首位。这本书则是一位年轻的董事长与大学生关于职业规划与就业、关于生计与尊严的对话。覃先生试图通过这本书让大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规划职业生涯,扎扎实实地塑造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到了求职的时候才投机取巧临阵磨枪。决定求职结果的并不是面试那十几分钟,而是整个大学四年。这本书则告诉大学生们如何通过四年的“厚积”换取毕业求职时的“薄发”,大到人生方向的抉择、求职战略战术的把握,小到做简历的技巧、女生或乙肝患者如何突破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都做了详尽、深入、全面的阐释。

《南方的立场》

从中学生变成大学生,会相应地产生很多方面的变化,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变了。对于中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学习前人已有的知识,他们是以一个学生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也要学习知识,但是,姿态上已经是平等地、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了。要关注这个世界,并敢于、善于对这个世界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思维能力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中学生的水平。  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事情。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事情呢?当我们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背教材上的观点,也不是跟随着大众人云亦云,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观点独到、深刻、客观呢?这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

《成功特质:造就顶尖人士的51种品质》

在这本《成功特质》文集中,你可以了解下列名人的成功历史:柯林· 鲍威尔(colin Powell)最初只是想做一个最好的士兵,后来在上级领导的不断鼓励下,凭借着自身的勤奋和正直的人品,登上了军队的最高级。普鲁士军官克劳塞维兹(Karl von Clause-witz)的《战争论》为当代战争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了很多著名的军队将领,如艾森豪威尔、巴顿和柯林·鲍威尔。你还会了解到华盛顿是如何运用他在英国军队积累下来的经验来解放美国殖民地,通过智慧和克己而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并永远被人们尊称为“ 美国之父”的。

  从《成功特质-造就顶尖人士的51种品质》中,你还可以学习到成功人士是如何制定和实现他们的目标的。

  对他们而言,目标大小并不重要,只要确定了,就要想尽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最大的成就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周围的世界——如一场非胜不可的战争,一个非改不可的错误,或是一个非变不可的政治体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正是因为他们不忽视每个小目标,他们才能做成那些可以改写世界历史的大事。

大学期间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求知欲的时代,大学生应该多读书,多运动,在此我想推荐几本书,但我一向对励志、鸡汤类的书籍很是厌恶,所以不讨论这些书。

1.《人类简史》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以不到500页的篇幅,从10万年前一直讲到了21世纪,为我们理清人类的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个充满哲思的全局视角。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让大学生建立起站在人类文明高度上的认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们生于当下,但我们要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很明显,学习历史就是了解“世界”,就是了解环境,就是获得信息。本书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融合统一、科技革命四个部分,作者将十几万年的历史清楚的划分成四个部分很是令人震惊,关键是还很清晰明了。在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信仰的力量,以及人们丰富的想象而营造的规则,人不信自则无人信,在信仰的力量下,我们可以一起拥护天子,在想象中的秩序下我们倡导人人平等,我们恪守同样的法律,我们使用货币符号进行买卖和交换,这就是世界的奇妙。而这一切的创造基础,就是我们拥护同样的信仰,相信同样的想象。

2.《理想国》作者: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但是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唯物主义和科学因素。在《理想国》中可以感受到很多柏拉图与他人进行辩论的画面,但是他并不是和其他人吵架争论,而是他通过逐渐的提问式对话让对方发现自己观点的漏洞,润物细无声。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怎样,是柏拉图毕生探索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应该去感受感受伟人的思想厚度与深度,不管自己能过吸收多少,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3.《月亮与六便士》作者: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我认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遍地六便士,但是很少有人看到头顶上的月亮,忽视了月光,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的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起来,多读读书,多多益善。

适合大学生看的书籍,你可以看一下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路遥老先生,他写的一本特别好的一本书。我就是看这本书长大了,我觉得这本书没看一遍,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感觉。特别适合现在的大学生读一读,特别是这种纯朴简单的感觉
文章标题: 有人看过《最校长》吗,想多看一些关于大学校长和重建大学体系的书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42433.html

[有人看过《最校长》吗,想多看一些关于大学校长和重建大学体系的书]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