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围城》中有哪些容易忽视,细想又写得很好很妙的细节

时间: 2022-03-25 21:00: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围城》中有哪些容易忽视,细想又写得很好很妙的细节

《围城》这部作品,你喜欢的理由?

有多层意蕴。

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儒林外史》”。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要理解这层意蕴,需要首先了解“围城”的含义。作品在人物的对话中作了提示。

《围城》中的文化讽刺

《一是以现代文化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如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荐的线装书中“中国人品性方正所以说地是方的,洋人品性圆滑,所以主张地是圆的”之类。

二是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如曹元朗摹仿“爱利恶德”(艾略特)《荒原》的《拚盘姘伴》诗,又如买办张先生式的洋泾滨。

生活本就是围城——读《围城》有感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 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无聊。而在三闾大学着实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时刻让人感到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让他更加觉得无所适从,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无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无材的方鸿渐也只会牢牢地屈服于这只手,逆来顺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义无反顾得踏入爱情陷阱,事业低谷。整本书中,除了他对唐小姐的追求尚显出些他试图征服命运的思想外,其余的,指示方鸿渐徒劳的思想斗争和软弱的行为罢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凉的结局。 除了方鸿渐,追了苏文纨二十年的赵新楣总也踏不进她的那一座围城,之后却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运;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传统思想这座围城;两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围城。总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围城,大多也仅仅是为了一点私立或者是一个面子,这也是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与崇洋思想的盲目结合所带来的弊端。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历史这座怀旧围城之中。钱钟书先生以这样幽默的语调,除了批判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傲气,揭露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外,真正要阐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每一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只是在于你在这围墙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终想着去冲出围城,那你永远只能独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价值。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语言幽默,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叙述的事情也都很有趣,看得出作者也是个睿智的人。(我可写不到150字)
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
婚姻就像围城

钱钟书写《围城》有什么深意吗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这种讽刺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于钱钟书个体的原因。在钱钟书看来,读书而没装在脑子里融会贯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而这正是钱钟书的着力点之一。一是以现代文化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如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荐的线装书中“中国人品性方正所以说地是方的,洋人品性圆滑,所以主张地是圆的”之类。

二是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如曹元朗摹仿“爱利恶德”(艾略特)《荒原》的《拚盘姘伴》诗,又如买办张先生式的洋泾滨。

三是探讨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诞,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所说的,“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又如三闾大学中的“导师制”。

扩展资料: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普遍形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该书以海外归来的方鸿渐为主线,围绕方鸿渐的爱情,友情,家庭,事业等展开,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折射了当时的社会。

整本书中方鸿渐都是处于一座座的围城中。友情,爱情,家庭,事业甚至于整个社会,他一回国便已进入了围城中。谈到《围城》,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那个比喻,“婚姻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所以,在读《围城》的时候,能读到婚姻的无奈。人生的围城,事业的围城,自是勿庸置疑的。方鸿渐的爱情到婚姻再到工作乃至人生,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这一点。

小说最后以那只祖传的老钟结尾,那只不准的老钟像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而这些啼笑自是正包含了这段并不成熟的婚姻与爱情。

他拼了命想逃出自己的城,殊不知,逃出一座城,又进入了新的城。钱老先生用幽默风趣,轻松诙谐的笔锋描述出人生百态,小人物的百种无奈,人都困在自己的心造的围城里。小说说的不仅仅是男女婚姻的事,而是揭示人的内心的枷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城

《围城》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

一是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

二是文化批判的层面。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

小说中也多次点明了”围城“的含义。它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是“围城”,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存在着永恒的困惑和困境。作家在围城中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扩展资料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城

钱钟书先生以其独特的幽默讽刺的笔法,在《围城》中细细地描绘了很多生活中的琐碎场景。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偶尔会在不经意间撞见一些绝妙的比喻或者有趣的叙述,因而捧腹大笑。这些细微的场景和感受,在此书写就后将近六十年的今天,依然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如此真切。难怪钱钟书先生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此中自有旁人难以理解的一番心血。我在看此书时常常面带笑意,时而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这让旁人误以为我在看笑话;但当我掩卷细思的时候,总是会感到的异常地沉重。《围城》这部书让人读着的时候轻松,想着的时候沉重。前者是因为钱钟书先生文笔绝佳,后者则因为此书有着非常深刻的意蕴。《围城》的佳名早已远扬,此书的中心之意已经广泛流传,很多没看过《围城》的人都能说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这个喻体无疑是一座城堡。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意象。它是一种束缚和障碍,也是隔膜和疏离,还是防御和安全的象征。人的思想符合了城堡的特征。在童话故事中,公主往往深居城堡之中,既依赖于它的保护又渴望逃离。我认为:《围城》里的“公主”不止方鸿渐一个。思考支配着行动,由于某种顾虑而停滞不前以致错失良机的事例不胜枚举——这里,思想是一种束缚。《围城》中很多事能看出思想对主人公方鸿渐的束缚。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由于他左思右想、迟疑不决,激怒了苏小姐也伤害了唐小姐,最终错过美好姻缘。还有他在三闾大学一切不顺心,却因思想迂腐屈服于现状,混日子荒废光阴。围城不止建筑在个人的心灵,还建筑在人与人之间。由于年龄和时代的差距使两代人的思想产生隔膜和疏离在《围城》中也得到了体现。这与当今困扰很多家长的代沟问题很类似。在《围城》里,方鸿渐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他的父亲思想保守落后,对子女管教很严格;他的母亲受到封建残余的毒害,愚昧无知。方鸿渐的思想虽然不算十分新潮,但是已经与父母的落后思想有着很大的鸿沟。他读大学时写信退婚受搓,大家庭的思想分歧问题已露冰山一角。出国增长见识后回国,方鸿渐与家人更是疏远。思想上的隔膜与疏离日益加深。于是,方鸿渐不自觉地一直寻求避免与家人思想的正面碰撞,无意识地选择逃离这样的环境。所以他出国留学、到三闾大学任教、不经家人挑选而娶孙柔嘉为妻……然而,社会本身也有着更大、更多、更复杂的思想城堡,芸芸众生有如围城里的困兽。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思想。对于新事物、新思想,我们往往小心翼翼,这是思想的防御行为。思想对我们如此重要,于是我们往往会产生依赖。于是,三思而后行使我们获得安全感。《围城》的时代背景是战争年代,当时正是兵荒马乱、人人自危。不可以依靠稳定的国家、社会,家庭的团结力量也被打散,那么人们只能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独特的思想,在乱世中图个太平安稳的日子。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安于逸乐、不思进取、悠然自得的小人物。他们浑浑噩噩或是庸庸碌碌地活着,例如方家、半洋半汉的张家、让人啼笑皆非的董斜川和褚慎明、精明寒酸的李梅亭和顾尔谦、三闾大学的一干教职员等等。综观方鸿渐半生的命途,他的几个重大的人生转折点——出国、与苏、唐二人的恋爱、到三闾大学任教、娶孙柔嘉为妻,都逃不过思想的重重围城。他只不过是大千社会中一个突出的典型的缩影,被钱钟书先生妙笔扩大到我们的眼前。我一直觉得钱钟书先生用以给《围城》作结的话说得很好:“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真正深层的东西钱钟书先生没有很清晰地言明,而是给予了我们读者很大的空间,让我们去挖掘深藏“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之下的意蕴。我们掩卷沉思之际,也应当想想自己,想想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努力寻找思想城堡的钥匙,做围城的主人,而不是困兽。

《围城》 中选你最喜欢的五句话分别赏析,交代这个比喻使用的背景后再赏析

《围城》中的一个细节
这十几年来,学术界很注意考察拉斯基(H.J.Laski)与民国知识界的关系,相关研究论文也时有发表,不过完全的新材料还不多见。研究拉斯基与民国知识界的关系,主要是注意到当时拉斯基和哈耶克的思想都已形成,何以民国知识分子重拉斯基而轻哈耶克?解读这个问题,可能会加深人们判断某种理论思潮与时代的关系。一般说来,民国知识分子对拉斯基思想比较推重,是发现了拉斯基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而哈耶克对集权主义的警惕,特别是对计划经济的批判常常为人忽视。但对拉斯基思想保持另外态度的学者,也不是没有,钱锺书算是一个。

  《围城》第七章结尾时,有一个细节。赵辛楣因为和汪太太的关系,要赶紧离开三闾大学,他走的时候把一些书留给了方鸿渐。钱锺书写到:“凑巧陆子潇到鸿渐房里看见一本《家庭大学丛书》(Home+U,n-i鄄v.e+r/sit0y1L$ib2r/a%r/y1)小册子,是拉斯基(Laski)所作的时髦书《共产主义论》,这原是辛楣丢下来的。陆子潇的外国文虽然跟重伤风人的鼻子一样不通,封面上的Communism这几个字是认识的,触目惊心。他口头通知李训导长,李训导长书面呈报高校长。校长说:‘我本来要升他一级,谁知道他思想有问题,下学期只能解聘。这个人倒是可造之才,可惜,可惜!’所以鸿渐连‘如夫人’都做不稳,只能‘下堂’。他临走把辛楣的书全送给图书馆,那本小册子在内。”

  凡《围城》里提到的书,没有一本是钱锺书编造的,都是钱锺书平时熟悉的著作和杂志,钱锺书有深刻印象的东西才会在写作时浮现出来,写小说不同于做学问,都是信手拈来,不必时时查书。

  《围城》的这个细节虽是信笔写出,但细读却有深意。钱锺书平时极少专写政论文字,他不习惯专门写文章来表达对政治的态度和判断,但不等于他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现实没有看法。赵辛楣在《围城》中的身份是留美学生,专业是政治学,对当时的政治思潮自然应当熟悉,在他的知识范围内,民国知识界的思潮应该有所体现。

  钱锺书在蓝田国师教书的时候,储安平也在那里,他讲授英国史和世界政治概论,后来还根据当时的讲义出版了一本《英国与印度》。储安平在英国学习时,最喜欢拉斯基的学说,到了他办《客观》和《观察》时,在英美政治学思潮中,他也最欣赏拉斯基,他前后办过两本周刊,其中对西方政治学者介绍最多的是拉斯基。拉斯基在中国的学生,如吴恩裕、王赣愚等基本都成为储安平的撰稿人。

  为解读《围城》的这个细节,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在“老潘”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条材料:“胡适对韦莲司提及‘家庭大学丛书’中的一本,联想到我之前在翻译以赛亚·伯林的《卡尔·马克思:他的生平与环境》序言时遇到的‘Home University Library’如何翻译的问题,正对此解。胡适提到的By Gilbert Murray(Home university library of modernknowledge),与(Home University Library of Modern Knowledge)正是同一丛书所属。”

  周质平的《不思量自难忘》常在手边,但没有注意这个细节。现在我把这个材料和《围城》里提到拉斯基的情节联系了起来。钱锺书《围城》中也提到了“家庭大学丛书”,大概这是欧美老牌政治学一类的

  丛书,希望以后能多留意这方面的情况。不过以常识判断,钱锺书既然提到了拉斯基的书,说明他对这套丛书很熟悉,不会只读拉斯基这一本,比如伯林这本,应当也是知道的。拉斯基的《共产主义论》,钱锺书还在清华读书的时候,黄肇年片段的译文就曾在《新月》杂志发表,当时钱锺书也是《新月》的作者,应当熟悉拉斯基的情况。拉斯基的《共产主义论》,最早由黄肇年译出,上海新月书店1930年出版,黄肇年在南开大学翻译此书时,曾得到萧公权、蒋廷黻的帮助,后来商务再版此书时改名为《共产主义的批评》,收在何炳松、刘秉麟主编的“社会科学小丛书”中,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本书。1961年商务又作为内部读物重译了此书,改名为《我所了解的共产主义》(齐力译)。

  了解拉斯基这本书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后,我们再来分析《围城》的这个细节。从钱锺书的叙述笔调判断,他对本书可能有自己的看法,多少带有否定的意味,他说这是一本“时髦书”,以此可以观察当时知识界的风气。陆子潇拿此书告密,说明当时大学中对“共产主义”的防范。高松年知道此事后的感觉是:“谁知道他思想有问题,下学期只能解聘。”拉斯基的《共产主义论》是一本学术著作,并非宣传品,但“Com鄄munism这几个字……触目惊心”,钱锺书在小说中描述这个细节,从侧面反映他的知识结构和对流行思想的感觉,这对我们研究钱锺书很有帮助。1935年,钱锺书曾写过一篇读《马克思传》的随笔,他评价本书:“妙在不是一本拍马的书,写他不通世故,善于得罪朋友,孩子气十足,绝不像我们理想中的大胡子。又分析他思想包含英法德成分为多,绝无犹太臭味,极为新颖。”(《钱锺书集·人生边上的边上》第292页,三联书店,2006年)从各方面的细节判断,钱锺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这一类思潮和人物有相当认识,至少他对“拍马的书”很不感兴趣。钱锺书对当时流行思潮保持警惕的习惯,可能影响了他一生的选择和判断,以此理解钱锺书的独立性格,应当是一个角度。
 开篇一段中"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一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整体流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这也是我说的第一种比喻,书中很是常见,又如五人赴三闾途中描写"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老成"用在雨上,可谓唯钱先生一人,用的好!雨丝密说水面上在"长毛",更是形象新奇,但却又恰倒好处!
文章标题: 《围城》中有哪些容易忽视,细想又写得很好很妙的细节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35342.html
文章标签:很好  中有  写得  围城  细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