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26 09:58:1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还有一个场景是戏子上妆是也在流泪,看视频上信纸应该是民国时期左右,不是霸王别姬,不是蝴蝶君
楼主您好,您说的应该是那首歌曲的MV而不是电影或者电视剧。
牵丝戏的故事背景:
“余少能视鬼,尝于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鹤发褴褛,唯持一木偶制作极精,宛如娇女,绘珠泪盈睫,惹人见怜。 时云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时好观牵丝戏,耽于盘铃傀儡之技,既年长,其志愈坚,遂以此为业,以物象人自得其乐。奈何漂泊终生,居无所行无侣,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余温言释之,恳其奏盘铃乐,作牵丝傀儡戏,演剧于三尺红绵之上,度曲咿嘤,木偶顾盼神飞,虽妆绘悲容而婉媚绝伦。曲终,翁抱持木偶,稍作欢容,俄顷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误之,天寒,冬衣难置,一贫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跌足叹惋。忽见火中木偶婉转而起,肃拜揖别,姿若生人,绘面泪痕宛然,一笑迸散,没于篝焰。 火至天明方熄。 翁顿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歌词如下:
银临:嘲笑谁恃美扬威 没了心如何相配
盘铃声清脆 帷幕间灯火幽微
我和你 最天生一对
没了你才算原罪 没了心才好相配
你褴褛我彩绘 并肩行过山与水
你憔悴 我替你明媚
是你吻开笔墨 染我眼角珠泪
演离合相遇悲喜为谁
他们迂回误会 我却只由你支配
问世间哪有更完美
Aki:兰花指捻红尘似水
三尺红台 万事入歌吹
唱别久悲不成悲 十分红处竟成灰
愿谁记得谁 最好的年岁
银临:你一牵我舞如飞 你一引我懂进退
苦乐都跟随 举手投足不违背
将谦卑 温柔成绝对
你错我不肯对 你懵懂我蒙昧
心火怎甘心扬汤止沸
你枯我不曾萎 你倦我也不敢累
用什么暖你一千岁
Aki:风雪依稀秋白发尾
灯火葳蕤 揉皱你眼眉
假如你舍一滴泪 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 也去得完美
风雪依稀秋白发尾
灯火葳蕤 揉皱你眼眉
假如你舍一滴泪 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 也去得完美
这首歌歌词百转千回,催人心肝,给人以柔肠寸断的感觉。这是因为歌词中的男女主人公其实是有原型色彩的。
先说女性人偶。席慕蓉有一首诗《戏子》: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
所以 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在彩色面具下,在舞台上戏子是没有自己的感情和喜怒哀乐的。歌词中的女性人偶虽然在演戏的过程中受到傀儡翁的操纵,但是却是有真心的;她对男子一往情深。木偶始终表达的是甘愿,是感谢,她希望能够一直陪在自己想陪的人身边,甚至最后还给他了他想要的东西---燃烧自己获得温暖,木偶可以说是幸福的,总而言之,能够一直陪在自己想陪的人身边,甚至最后还给他了他想要的东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木偶可以说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男性漂泊一生,傀儡戏是他仅有的谋生之本。其实对于他而言,他的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女人偶身上。他所在意的是自己的成就乃至自己的感受。歌词中的一句“你憔悴,我明媚”,是人偶说给傀儡翁听的,意思是真心相爱的人不应嫌弃对方。但这是女性的一厢情愿,而男性再落魄、再倒霉,自尊心都不允许他承认自己落魄、倒霉、一事无成。在女性人偶和旁观的有缘人眼中,老翁就是一个一事无成、蹉跎一生的傀儡翁,而他对自己的心理定位,更有可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的傀儡艺人,制作的再精美的人偶只是他谋取功名的工具。他根本不觉得木偶陪着自己怎样,也没觉得自己需要这个人偶。或许他眼里,他只需要他需要的东西,如果仅有的木偶:关心他的人都不再能给他带来价值,那么在寒夜中烧了木偶就是产生价值的方式。所以说这个老翁是可悲的。可能他忽视了木偶一直以来无声的关系,只是在最后一瞬间点燃木偶时,才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但是再换一个角度,人偶除了默默地陪伴,除了对男性谦恭到尘土里的卑微,将卑微成了绝对,她能给男性的很有限。她真的想过男性想要什么吗?应该是想过的,走了这么远的路,可能她早已明白老翁的心思,但她除了陪伴,什么也给不了。陪伴确实是爱,但是却也不是爱慕对象最需要的。在爱一个人时,也许可以想象自己给别人的是不是别人需要的。但是男性对于人偶的默默付出毫无察觉,甚至一时冲动,因为自己的一事无成烧了人偶。从男性的角度看,可能除了最后的纵身一跃,人偶想了那么多,都是在满足自己付出的幻想,满足自己风险与付出的一众感觉。
最后回到木偶和人的搭配本身。木偶美丽动人,栩栩如生,有自己的心思和魂魄但却不为不识妖气的老人所知,对于老人而言,这个伴侣是一个美丽的人偶供自己操纵,仅此而已。这不禁让人想起西方神话里的“皮格马利翁雕像”,那个雕塑美则美矣,但是也是一个功能性的存在,也是一个在男性视角里缺乏思想、对自己无条件顺从的美丽女子。皮格马利翁将雕塑变成了自己的爱人,老翁操纵着这个愿意顺从他的人偶,视之为理所应当,几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默默的暗恋者在想什么。而男性再落魄,在不得志,都会幻想身边有这样一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美丽伴侣,而且还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们认为自己永远都应该得到她们的关心,对此毫无感恩,毫无知觉,只有在对方离开的时候,才会有一丝愧疚。也有可能没什么感觉。所以希望男性珍视所有关心过你的人,感激那些过去关心过你的TA,女生会倾其所有地奉献一切,但也希望你们奉献的对象,值得你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的献身吧。
因为古代迷信的说法,唱戏的话就必须要唱到观众离开为止,他们认为哪怕凡人不听,也有鬼神在听。所以唱戏不能停。
老祖宗说过:戏一旦开始,即使台下没有人,也一定要唱完。
八方听客,一方凡人,七方鬼神。
一旦定下了就不能停,不管有没有人听。
这是传承下来的老规矩,不过现在也不是都遵守。
扩展资料
后台忌打伞、忌下象棋。后台打伞,意味着戏班要散;下象棋要“别象眼”、“别马腿”,意味着演出不吉利。下象棋时“你走”、“我走”、“红走”、“黑后走”等话寓意不详。
因历史条件所限,有些条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其中绝大部分寓意深长,对保证演出质量,维持后台秩序,以及剧界同仁团结友爱,尊师爱徒,注重戏德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
江湖弥漫,正是因为了有了这些规矩,一个戏班才能在俯仰间生存。星汉璀璨,正是怀着敬畏之心,戏曲这门艺术才会在明暗中得到延续。
关于最近盛传的唱戏一旦开口便不能停止的说法,实际上在传统京剧行业之中并没有类似的规矩,换而言之这个说法实际上是网友杜撰而来的宣传文案。
不过从艺德方面来说,无论是京剧还是其他的曲艺剧目都是现场表演的艺术形式,开场之后不能随便停止算是一种责任,是对表演者自己负责,也是对捧场的观众负责,更是对艺术本身的负责。
以相声为例,在相声舞台上有“砸现挂”的说法,最初其实便是用来形容演出过程中出现的口误等小意外,但是如今“砸现挂”已经变成了一种体现能力水平和艺术素养的表演形式。
至于“戏比天大”的说法,主要指的是,演员在上台之前,只要挂出了节目单,无论身边或者家中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都需要保质保量的上台把戏唱完之后才能离场,绝对不能擅自离场或者在舞台上分神。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艺德的肯定和坚持。
网友所说的“唱戏不能停”个人猜测应该是民间祭祀风俗演变而来,只不过被不明就里之人张冠李戴,这才导致了这一误会的出现。
我国古代由于地域广阔,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在我国古代北方部分地区的乡间,如果遇到大灾之年便会通过唱戏来祭祀神明,希望可以得到神明的保佑,而这种戏如果能够顺顺利利的唱完,人们便认为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该地会风调雨顺。这种用戏曲祭祀神明的风俗继续向上追溯则起源于我国秦汉时期的“傩戏”。
傩戏又被称之为跳傩、傩舞,是汉民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
有人说,过去唱戏,有规定,只要一开唱就要把戏唱完。因为,过去唱戏不仅仅是给人唱,还包括鬼神。
我相信这种说法。因为戏曲就有祭祀的意思在里头。
小时候听老人讲,干旱时节为了祈雨,要唱三天大戏,唱完了是真下雨;后来胶片出来了,主事方为了省钱,放三天胶片,开始也下雨,后来不管用了;再然后,真唱戏也不管用了。
老人的故事挺有意思,但能够知道,过去祈雨,有些地方是要给鬼神唱戏的,有这种风俗,至少部分地区有这种风俗。而为了敬重鬼神,开唱之后不能停,有存在的可能。毕竟过去是普遍性相信有鬼神存在的,而相信有鬼神,对鬼神对敬重也是合情合理的。
自从有祖师爷传道,天下戏班都有这么个规定,戏台万不可朝西,此为大凶,损才不说,重者血光之灾。
班主和主家商议调换方向,但主家不应允,指明要冲着门唱,还发下狠话“唱好了银钱不差,不唱就动用势力让戏班出不了这个村”。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硬着头皮上场,却发现台下只有凳子,没有人。
一阵锣鼓点过后,并无异常,就在艺人庆幸可能是大家过度紧张时。唢呐声突然响起,唢呐匠直勾勾的瞅着台下,一首诡异的曲子,悠悠荡荡的布满了整个院子,他一面吹一面脸上生硬的笑着,仿佛是被线扯着的木偶。
大家头皮一下子就炸了,一阵风刮过,台下隐隐约约出现了好多穿红戴绿的人,班主一看事不好,知道自己接了场“鬼戏”。连忙叫爷爷扮上“钟馗”,在包头里放上扮相用的朱砂,提着剑上了台。
不一会儿,下面的雾气散去了,演出得以继续下去,唢呐匠也恢复了正常,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鬼戏不能中途停,按照主家点的戏唱完之后,大家连忙赶了回去,当天夜里就离开了这个村。
后来向别人打听才知道,那家的主任不知道什么原因,娶了三房妻子,每个都不到一年就死了,尸体都被埋在了门口,也就是当时唢呐匠踢的小土包。
从打那之后,姥爷便很少出去唱戏了,因为他时常走神,觉得下面做的不是观众,而是那天灰蒙蒙中穿着大红大绿的那些“人”。
老祖宗立下的规矩:一旦开嗓就必须唱完,不管台下是否有人,因为凡人不听,并不代表鬼不听。台下你看不见的,是多少离去的人回到记忆的地方听这人鬼殊途的戏曲。唱给故人听,也唱给故人听。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