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中有哪些读来有趣的故事

时间: 2021-07-19 04:58: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中有哪些读来有趣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有哪些?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德行第一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译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四身登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②。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③。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名臣,被宦官杀害。风格秀整:风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标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对自己期许很高。
②名教:儒家礼教。
③登龙门:喻身价提高。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黄河流此地,两岸峭壁耸立,水位落差大。传说鱼游到此处,能跳过去即可成龙。
「译文」
李元礼(李膺)风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视甚高。以弘扬儒教,正定天下是非为己任。后辈的读书人到了李元礼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认为自己登龙门了。
五李元礼赞贤
李元礼(李鹰)尝叹荀淑、钟浩①曰:" 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②。"
「注释」
①荀淑:字季和,东汉人。钟皓:字季明,东汉人,归隐后收徒达千人。
②清识:高明的见识。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师:动词,指可为人师表。
「译文」
李元礼曾经赞扬荀淑、钟浩二人说:" 荀淑见识卓越,别人很难超过。钟浩道德高尚,足以为人师表。"
六真人东行
陈太丘诣荀朗陵①,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②,长文尚小③,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④,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 真人东行。"
「注释」
①陈太丘:陈寔(sh ),东汉人,曾作太丘长。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陈寔长子陈纪字。将车:驾车。季方:陈寔次子陈谌字。
③长文:陈群字,为陈纪子,陈寔孙。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儿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儿子。
「译文」
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元方赶着车,二儿子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长文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叔慈到门口迎接,六儿子慈明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文若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 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
七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③,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荷:担负,承受。
②阿(ē):山脚。
③沾:浸润。
「译文」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难为兄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①。"
「注释」
①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是说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 元方季方" 、" 难兄难弟" 来赞扬兄弟才华俱佳。
「译文」
陈元方(陈纪)的儿子长文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季方(陈谌)的儿子孝先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太丘那里问讯,请求公断。太丘先生说:" 元方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义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④,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人。
②胡贼: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③可:应该。
④相视: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译文」
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里。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 荀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丢下他一个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 胡人听罢互相说道:" 我们这些无义之人,攻进的是有道之国啊。" 于是就撤兵离去了。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②;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③,而二门之里④,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注释」
①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对待。整:严整,严肃。
②闲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见皇帝的礼仪典制。
③恣:放纵。
④二门:两家。
⑤雍熙:和乐。
「译文」
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元方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
②轩冕:此单指车子。
③宁割席分坐:后人以" 管宁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断交。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②,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①王朗:字景兴,汉末魏时人,儒雅博学,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腊日:年终祭祀的日子。燕饮:举行宴会饮酒,燕,同" 宴".
③张华:字茂先,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被赵王司马伦杀害
「译文」
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
十三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①。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人,以孝著称。因侍奉母亲,很晚才出来做官。谨:谨慎,小心。
②私起:起来小便。
「译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王祥回来后,得知后母为此事遗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后母于是感动醒悟了,从此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爱王祥。
十五嗣宗谨慎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①,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②。
「注释」
①晋文王:司马昭,司马懿的二儿子。魏时任大将军,专揽朝政,死后谥" 文" ,因此称晋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贤" 之一,好老庄,纵酒放达。
②臧否:褒贬,评价。
「译文」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

选择《世说新语》中有趣的故事阅读,简单写写心得,并与伙伴交流

云遮世说 编写
  刘孝标注《世说新语》里转引嵇绍了的《赵至叙》。有段文字也很有趣味,嵇绍是这样介绍父亲的学生“超级鸡粪”(既然现在有什么“玉米”、“凉粉”,咱们就把嵇康的粉丝简称为嵇粉,谐音“鸡粪”吧)——赵至的:
  赵至的先辈在汉末大乱时,流浪到缑氏。赵至的母亲看来是一位朴素的教育家,她先带着孩子看看那些当官的权威架势,这才让孩子读书——真是实践教育法的杰出范例呀。她在孩子进学校前先问孩子:“你看人家那样的生活,既威风又舒服,是吧?我告诉你,你家的祖先也不是我们现在这么可怜的——穷得跟小鬼似的,你家原来阔气多了(嘿嘿,阿Q在千年后也要感叹,知己呀知己!)——你以后能让咱们家也象人家那样厉害吗?”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的雄心壮志。
  后来,赵至有天正在教室早读,这时候听见外面的田地里,他的父亲正在吆喝着牛耕地。赵至大哭!老师问他哭什么呀,没事影响早读秩序,赵至说,别着批评我,我是因为感慨自己无能,不能得到荣华富贵,让老父亲从穷苦中解脱而伤心呀,在当时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应该得到表彰呀,说得大家频频点头。
  十四岁的时候,他在太学偶然遇见嵇康,就跑上去问嵇康的姓名。嵇康说:“你个小屁孩,问我名字干什么。”赵至就说:“我看你风度非同一般,所以要问呀。”看来人都喜欢马屁精,尤其是当人们以为童言无忌时,小马屁精更是得人心。于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连目空一切、不准备与任何无名之辈结交的嵇康也心花怒放,就说了,听好,别着把耳朵震聋了,我可是大名鼎鼎呀。这一次相遇以后,赵至就要从太学退学拜嵇康为师了。
  哥们,要知道这时的太学比现在的北大还高一档次,那可是国家“唯一”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呀,现在不要说你可以选择出外留学,那比在国内深造更让人看得起,就是退一步讲,国内还有个清华与北大并称“两校”呀。赵至居然要从太学退学!
  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退学,退学的理由是他觉得比起在大学里学习,把时间用在开发计算机上会更有价值。这种观念在现代的美国也不见得能被大众认同,何况赵至所处在中国古代呢。家里人肯定不同意赵至退学,他就装疯病不到太学学习了。家里人还是不同意他退学,他就在十六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先跑到洛阳,没找到嵇康,就又跑到邺地,可能是没路费了吧,才改名换姓暂时依靠别人半乞讨半打工地住了下来。没成想,在这里又碰到好运气见到了嵇康。赵至就把自己在太学时对嵇康的仰慕尽情倾诉。嵇康回山阳时赵至就跟了去,在山阳和嵇康一起呆了一年多。
  这比现在的追星族可厉害多了,当然也高尚多了,毕竟人家是为学问吧。后来赵至因为自己是弃亲远游,母亲去世时没想见到最后一面,伤心得吐血而死。可惜!
           言语第二之十五、赵至小瞳
  (原文)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死译)稽中散(嵇康)对赵景真(赵至)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将白起的风采,遗憾的是器量狭窄啊。”赵景真说:“尺长的标杆可以测定太阳运行的精确度,寸长的竹管可以测定音乐的高低。何必要大呢,只看才智如何就可以了。”
  (乱谈之评)这篇文字只是借嵇康的语言来说赵至聪明,本身没有多少意思。也是那时候的俗事,就是大家在一起只要没别的事,就互相吹捧。
很好抱回家看看认定风格又何必哪天放鱼缸会尽快花岗岩大赌局虎骨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德行第一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译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四身登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②。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③。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名臣,被宦官杀害。风格秀整:风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标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对自己期许很高。
②名教:儒家礼教。
③登龙门:喻身价提高。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黄河流此地,两岸峭壁耸立,水位落差大。传说鱼游到此处,能跳过去即可成龙。
「译文」
李元礼(李膺)风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视甚高。以弘扬儒教,正定天下是非为己任。后辈的读书人到了李元礼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认为自己登龙门了。
五李元礼赞贤
李元礼(李鹰)尝叹荀淑、钟浩①曰:" 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②。"
「注释」
①荀淑:字季和,东汉人。钟皓:字季明,东汉人,归隐后收徒达千人。
②清识:高明的见识。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师:动词,指可为人师表。
「译文」
李元礼曾经赞扬荀淑、钟浩二人说:" 荀淑见识卓越,别人很难超过。钟浩道德高尚,足以为人师表。"
六真人东行
陈太丘诣荀朗陵①,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②,长文尚小③,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④,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 真人东行。"
「注释」
①陈太丘:陈寔(sh ),东汉人,曾作太丘长。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陈寔长子陈纪字。将车:驾车。季方:陈寔次子陈谌字。
③长文:陈群字,为陈纪子,陈寔孙。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儿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儿子。
「译文」
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元方赶着车,二儿子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长文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叔慈到门口迎接,六儿子慈明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文若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 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
七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③,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荷:担负,承受。
②阿(ē):山脚。
③沾:浸润。
「译文」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难为兄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①。"
「注释」
①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是说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 元方季方" 、" 难兄难弟" 来赞扬兄弟才华俱佳。
「译文」
陈元方(陈纪)的儿子长文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季方(陈谌)的儿子孝先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太丘那里问讯,请求公断。太丘先生说:" 元方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义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④,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人。
②胡贼: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③可:应该。
④相视: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译文」
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里。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 荀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丢下他一个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 胡人听罢互相说道:" 我们这些无义之人,攻进的是有道之国啊。" 于是就撤兵离去了。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②;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③,而二门之里④,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注释」
①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对待。整:严整,严肃。
②闲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见皇帝的礼仪典制。
③恣:放纵。
④二门:两家。
⑤雍熙:和乐。
「译文」
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元方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
②轩冕:此单指车子。
③宁割席分坐:后人以" 管宁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断交。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②,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①王朗:字景兴,汉末魏时人,儒雅博学,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腊日:年终祭祀的日子。燕饮:举行宴会饮酒,燕,同" 宴".
③张华:字茂先,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被赵王司马伦杀害
「译文」
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
十三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①。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人,以孝著称。因侍奉母亲,很晚才出来做官。谨:谨慎,小心。
②私起:起来小便。
「译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王祥回来后,得知后母为此事遗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后母于是感动醒悟了,从此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爱王祥。
十五嗣宗谨慎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①,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②。
「注释」
①晋文王:司马昭,司马懿的二儿子。魏时任大将军,专揽朝政,死后谥" 文" ,因此称晋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贤" 之一,好老庄,纵酒放达。
②臧否:褒贬,评价。
「译文」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
梁国杨氏子9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笞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有哪些用典故的诗句?

1、《锦瑟》——唐代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译文: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译文: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典故是:“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典故是:持节云中,指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魏尚被文帝贬官,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赦免他的罪过,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典故是: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用典故的诗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1、《锦瑟》——唐代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译文: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译文: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典故是:“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典故是:持节云中,指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魏尚被文帝贬官,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赦免他的罪过,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典故是: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三辕车 五花马 烟笼寒水月笼沙 金缕衣 玉罗刹 刀如流水人如画 人如花
3.梦回长亭梦回空,人不在,奈何匆
4.无花,无影,无题,无现。此去经年
5.绾青丝,挽情思,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
6.春暖花谢谁知晓,门前青苔早成妖。花容月貌宠一时,人老珠黄抛一世。
7.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8.玖月非离血染就,罪歌中,断罪胭脂扣
9.知我者 , 谓我心忧 . 不知我者 , 谓我何求
10.陪君醉笑三千场 不诉离伤
11.左手荒年,右岸楼烟,拾起岁月的眷恋
12.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13.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1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16.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7.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8.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19.知君在彼岸 彼岸谓黄泉 黄泉路零落 无处寻君颜
20.挽月碧海空,楚处离人愁,琉璃银川落,掩面泪流,只道,离愁,离愁,人不知却为那般愁
21.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2.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2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4.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25.花开花落花满天,缘起缘灭缘随缘
26.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7.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8.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9.倾尽泠水兮接天月,镜花如幻兮空意遥
3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点个小星星加个关注😂😂
这个你可以下载一个作业帮或者上百度搜索会出现你所需要的资料。

《山海经》中都有哪些神话故事

1、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炎帝固然挂念他的女儿。但都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象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

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小鸟儿,算了罢,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因为你呀—夺取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

大海哈哈地大笑了。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的!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

2、怒触不周山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向火神发动进攻。担当先锋的大将相柳、浮游,猛扑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四周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

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水神共工恼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里倾去。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淹没,神火又被浇熄了。

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炽炽烈烈地直扑共工。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可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共工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会知难而退。因此立在水宫,得意起来。

不料祝融这次下了必胜的决心,他全速追击。火龙所到之处,海水不由滚滚向两旁翻转,让开了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获得了全胜。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

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灾难降临了。原来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著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于这场大战。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重回正常。

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的这场大战,皆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一方面说明了水火相克的原理,即水火天生不睦。

另一方面说明了有些事物是自然界的基本本能,非人力所能干扰。纵观远古时代水神和火神的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没有什么所谓正义和公理,只有大自然的力量在搏击。而败阵的水神共工因恼怒去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算是拯救了自然世界。

3、刑天舞干戚

刑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边,定居在南方。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刑天曾想去参加这场战争,但被炎帝阻止。后来蚩尤被黄帝铲平,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

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斩去头颅。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为没了头颅,所以他只能永远的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远的战斗。

4、后羿射日

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

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5、神荼郁垒

东海之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蟠曲绵延,覆盖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方是鬼众出入阴阳界的鬼门关。神荼、郁垒住在桃树上面,稽查进进出出的群鬼,如果遇见恶鬼为非作歹,就用芦苇索子捆了去喂老虎。

黄帝委任神荼、郁垒做鬼头子,监察、统领天下万鬼;又教导民间,在大门上悬挂绘有神荼、郁垒像的桃木板和芦苇索子,以象征之物避邪镇恶,这样,神荼、郁垒就成了门神。

众所周知,《山海经》又名《山珍海味经》(这是假的),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以及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山海经》乃我国战国时期楚人所著,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可其所描绘的山川地理却和现在大不相同,故此很多人只是把他当成了一本志怪小说看待,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山海经》所记载的东西太过荒谬无稽,所以在做史时不加参考,并明确提出地理环境和西汉时代的已经不相同了。至于里面的动物去了哪里,我们分成两个部分来说。

超自然部分

如果我们结合野史和神话故事,会发现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或许中古时期的地理和现在并不一样,古代的盖天说本被一度奉为至理,在西汉时期浑天说才突然兴起。云梦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大泽,也是差不多在先汉时期失去踪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一些神话传说中,商纣之后无人皇,而只有天子,但秦始皇自比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不奉昊天为主神,转而祭祀嬴家先祖,并得到老子的赶山鞭,改变天下地理。

现代有部分学者提出,九州有大九州、中九州、小九州之分,盘古身化大陆为大九州,此时的大陆乃宇宙之中兴,无边无涯,后来水神共工与帝颛顼争夺天帝之位,怒撞不周山,自此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各种恶兽趁机作乱,后女娲补天,大翌射杀六妖,颛顼帝绝地天通,把大九州大陆碎裂的最大的九块变成中九州大陆,而地球正是中九州大陆之一。

秦始皇统一地球之后,用老子所炼制的赶山鞭改变天下地理以及海洋分布,并把一些颛顼帝遗留在地球上具有破坏力的异兽驱入了地下(自秦之后地球上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恶兽出现,偶尔有白泽九尾之类的瑞兽出现也是各大山神,还有更多的便是动物修行有成之后,结合一下前苏联的那个挖地心项目,挖到一定距离的时候下面就有神兽怒吼,这个世界肯定不止那么简单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二,科学解释

《山海经》里的物种大多有实际基础,一般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和现实动物一样,没有改变,如耗牛,《山海经》里叫“旄牛”。《山海经·北山经》:﹝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 

第二类,是由于当时的语法结构而出现问题,比方说何罗鱼。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三类,是已绝灭物种,或者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中国人视野的物种,这个最典型的是犰狳,犰狳生活在美洲,是在清朝才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那么怎么可能在上古的《山海经》上被记载呢?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在上古中国人和它有过接触。(这符合上个分类的猜想)

第四类,是现有物种的神化,如九尾狐。

山海经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本志怪古籍,作者不详,而我们只能够推论,大概是战国末期到汉朝的前期,楚国人或者是巴蜀人写成的作品,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古代的奇书,内容也有些荒诞不经。现在普遍的看法都是认为这本书不是在一时形成的,而它的作者也不会只有一个人。
现在还流传着的山海经,书中还有18篇,而其他篇的内容早就丢失了,原来一共有22篇,大概是3万多字。其中有五篇藏山经,四篇海外经,五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而在艺文志则记载的一共13篇,把后来才出现的大荒经,以及海内经都算在其中了。
山海经的记载内容可以说是非常广阔,无论是地理知识,还是巫医,祭祀,药物,物产,民族,道里,山川都有,并且在书中还有着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等寓言故事以及神话传说。
而山海经本身的文献价值也是非常的大,这本书同样是我们了解古代神话,民俗,中外交通,文化,地理,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同样因为历时良久,并且所隔岁月也是非常多,他的版本也有很多,我们现在还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版本就是在晋代的山海经传,但是这本书的书名早在史记里面就有提及,最早的收录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艺文志。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1、【精卫填海】

女娃是炎帝最宠爱的小女儿,模样长得纤秀,性格却很倔强。姐妹们都喜欢打扮,惟独她酷爱体育,尤其水上运动,游泳划船,跳水冲浪,无一样不爱,无一样不精。某日清晨,风和日而,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女娃驾一叶扁舟,在碧波荡漾的东洋大海上遨游。海风微微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带着小舟往大洋深处漂去。

年轻单纯的女孩,哪明白世道险恶,仍陶醉在蓝色的温柔里。霎时间,平静的大海变脸了,微笑的太阳不见了,轻轻海风变得比刀刃还锐利,软软海浪变得比铁锤还刚硬。女娃凭着高超技艺,劈波斩浪,左避右挡,与大海周旋。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大海的浪涛越来越高,女娃的力气越来越弱。夜幕降临了,天地间一片黑暗,大概星星们闭上了眼睛,不忍目睹惨剧的发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旋涡吸入了深渊,喧嚣的涛声盖住了女孩求救的呼叫,她永远也不能回去见她慈祥的父亲了。

几天过后,一只小鸟在女娃沉溺的水域破浪而出,花头颅、白嘴壳、红脚爪,样貌有点儿像乌鸦,它的名字叫精卫,是女娃不屈的冤魂所化就。
精卫栖身于布满拓木林的发鸠山上,它天天从发鸠山衔了小石子,或者小树枝,展翅高飞,直至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不死鸟精卫回翔在波涛汹涌、洁瀚无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颗颗碎石、根根断枝,它不间断地叫着“精卫、精卫”,以激励自已的斗志,它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东海填平。

东海恼怒了,东海咆哮了,浪涛喧哗,白沫四溅:“你为什么要把我填平?你为什么恨我这么深?”

天空中传来精卫鸟仇恨的啼鸣:“因为你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因为你还将夺走千千万万的年轻的生命。”

“算了吧,小鸟儿!你就是填一千年,一万年,也填不平我呀!”东海用轰隆隆的大笑声来掩饰自己的窘态。

“我要填的!我要填的!我要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地填下去,哪怕填到世界末日,宇宙终结。”不死乌精卫悲啸着,飞翔着,从发鸠山至东海,循环往复,衔石投石,永无休止。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已升华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子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鲁迅“用这期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鲁迅《期望》),无数志士为理想而在无望之中前仆后继,死不旋踵,他们都是精卫精神的继承者和体现者。


2、【夸父追日】

太阳每一天东升西落,丝毫没有在意北方大荒中的成都载天之山上,有一个巨人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它。巨人用两条黄蛇作耳环,手里也把玩两条黄蛇,他是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

夸父身材高大,如山岳耸峙,却很天真,富于幻想,这两天,他在思考几个有关太阳的大问题:其一,太阳落入昧谷,黑夜便要降临;我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我要去追赶太阳,让他永驻天空。其二,太阳的圆脸上,沾染了不少黑斑;我期望太阳更明媚,更透亮,我要去追赶太阳,请他揩干净脸盘。其三,太阳在夏天喷吐了过多的光和热,到了冬天势必缺乏能量;我喜欢四季如春,不要酷暑也不要严寒,我要去追赶太阳,劝他平均分配热能。夸父想着想着,提起木杖,撒开两条长腿,就朝太阳追去。

太阳坐在车上悠然西行,猝然看见一个巨人像一座大山一样压来,不由惊呼:“妈呀!快跑,巨人来啦!”羲和在空中炸雷也似甩了个晌鞭,六条蛟龙抖擞精神,风驰电掣般朝前飞窜。夸父吼一声:“跑什么?”脚下用劲,瞬息间越过了千山万水。

龙车驰至悲泉,太阳一滚而下直趋虞渊,这时,夸父已跨入光影,处在大光明的包围中,他的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夸父兴奋地张开双臂,想拥抱太阳,但是,但是怎样啦?怎样如此的焦渴难熬?哦,夸父奔跑了半天,洒尽了浑身的汗水,他怎样能不渴?夸父追近太阳,经受着火球的燎烤,他怎样能不渴?

夸父踉跄地来到黄河边,伏下身子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水,转过身,又连着将渭水喝干,那焦渴,却仍旧是那样凶猛,那样暴烈。夸父挣扎着走向北方的大泽,大泽在雁门山北,是鸟们孳生雏儿、更换羽毛之地,纵横达千里,烟波接遥天,端的是解渴的好去处,可惜他行至半途,即颓然倒地,余辉抹在他的脸上,是嘲讽?还是安慰?

夸父渴死了,他随身携带的木杖,化作了绿叶茂盛、鲜果累累的桃树林,人们说,那是夸父留给后世的理想追求者在漫漫长路中遮阳蔽雨、充饥解渴的希望。


3、【嫦娥奔月】

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尧和普天下的人民感激不已,颂扬他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唱,但是,羿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自己毕竟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不明白天帝能否原谅。羿特地宰了在桑林捕获的大野猪,把猪肉剁得细细的,制成肉膏,恭恭敬敬地端上天庭奉献给帝喾,想看一看帝喾对他的态度改变了没有,是否对他依旧亲密,依旧信任。

帝喾看也不看猪肉膏,闷闷不乐:“我不愿再看见杀生的事,也不愿再看见你。你和你的妻子住到下方去吧。”

羿谪居下界,夫妻俩成了凡人,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但是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务必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西王母原先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炼制、收藏不死灵药。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那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沈没。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

西王母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我收藏的药丸仅剩一颗了,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回来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神仙也未能免俗。嫦峨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

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必须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

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娥》),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竟化成了月精白虾蟆。


4、【神荼郁垒】

东海之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蟠曲绵延,覆盖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方是鬼众出入阴阳界的鬼门关。神荼、郁垒住在桃树上面,稽查进进出出的群鬼,如果遇见恶鬼为非作歹,就用芦苇索子捆了去喂老虎。黄帝委任神荼、郁垒做鬼头子,监察、统领天下万鬼;又教导民间,在大门上悬挂绘有神荼、郁垒像的桃木板和芦苇索子,以象征之物避邪镇恶,这样,神荼、郁垒就成了门神。

5、【无头巨人刑天】

蚩尤被黄帝杀死后,巨人刑天决心去找黄帝决斗。他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悄悄离开南方天庭,踏上了不归路。他明白,路途的尽头就是生命的尽头,但他义无反顾,他要用勇气和热血向天地间的一切证明,炎帝不可侮,炎帝的后裔和部属不可侮。 

巨人孤身行千里,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央天庭的南天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忖道:炎帝部下,个个桀傲难驯,此人单骑闯关,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南方臣服无日。他亲自出马,舞动昆吾剑来斗巨人。

两个在云端里剑斧交加,各赌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叱:“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晌,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个大坑。

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往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直弄得尘土纷扬,木石横飞。黄帝怕巨人摸着了头颅接上,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骨碌碌滚入山内,大山又合而为一。
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捡起斧、盾,复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刑天。

刑的意思是斩杀,天的意思是头颅。刑天不甘心,不服气,他还有足够的勇,足够的力,他只但是被阴谋的剑偶然砍去了头。刑天赤裸上身,把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他的双乳似乎冒出了凶光,他的肚脐似乎唱起了战歌,他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


6、【瑶姬的故事】

炎帝的四女儿是姐妹群里最美艳最时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梦中,英俊的公子已经骑着马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薄命,四姑娘无端地竟缠绵床塌,患起那无名的绝症,花园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也似的笑声。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姑娘最后香消玉殒。她的尸身葬在花团锦簇的姑瑶山上,香魂化作芬芳的茎草。茎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女子若服食了茎草果,便会变得明艳性感,惹人喜欢。

茎草儿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芳名瑶姬。大禹治水,一路凿山挖河,来至巫山脚下,准备修渠泄洪。陡然间,飓风暴起,直刮得暗无天日,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层层叠叠的洪峰,像连绵的山峦扑面而来。禹措手不及,撤离江岸,去向巫山神女瑶姬求助。瑶姬敬佩禹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哀怜背井离乡、倾家荡产的灾民,当下传授给禹差神役鬼的法术、防风治水的天书,帮忙他止住了飓风;又派遣侍臣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鸟木田,祭起法宝雷火珠、电蛇鞭,将巫山炸开一条峡道,令洪水经巫峡从巴蜀境内流出,涌入大江。饱受洪灾之苦的巴蜀人民,因而得到了拯救。 

千年又千年,时至战国,楚怀王赴云梦泽畋猎,小憩于高唐馆,朦胧中,见一女子袅袅娉娉,款款行来,自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曰灵芝。”楚王见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惊艳不已,爱慕心生,遂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楚王恍然梦醒,芳影无踪,遗香犹存。王不能忘情于瑶姬,寻至巫山,但见峰峦秀丽,云蒸霞蔚,乡闾相传,此云乃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苍松,美若娇姬。王慨叹“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之四》),在巫山临江侧修筑楼阁,号为“朝云”,以示怀念。

瑶姬哪儿去了?她就站在高高的崖上,举目眺望,凝视着七百里三峡,凝视着滔滔东进的流水,凝视着江上的鸟,江畔的花,江心的帆。她天天矗立在山巅,日久天长,自己也化身为一座秀美峭拔的峰峦了,那就是我们这天所看到的神女峰;陪伴她的侍女们,也随之化作了此刻的巫山十二峰。岁月悠悠,星移斗转,神女峰默默地应对东逝水,她在想些什么?是否挂念着慈爱的父亲炎帝?是否思想起淘气的小妹女娃? 

7、【蚩尤大战天神】

蚩尤是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听说,蚩尤的军队是由他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组成的,一个个都铜头铁臂,十分厉害,简直就是人间中的精英。蚩尤大战天神天神明白这件事后,觉得十分不公平,万一哪一天,蚩尤他们觉得想欺负老百姓,就算老百姓要反抗,也不是蚩尤他们的对手,所以,只有我们有实力去解决他,不解决他简直就是给人间,给人民的一个接一个的灾难!所以,天神就写了挑战书给了蚩尤,因为天神觉得他们肯定敌但是我的军队,所以在给他三天时候准备,蚩尤接到挑战书后,就召集了他的兄弟,商量对策。

三天过后,天神就带着军队来了,蚩尤也带着军队来了,天神一开始就先派了雨神,雨神下起大雨让蚩尤的军队被淋成落汤鸡,但是,蚩尤的军队却没有退缩,还是直接冲上去,使雨神大败,第二次,天神派来了雾神,天神愿以为让蚩尤的军队看不见就能够赢取胜利,但是,蚩尤却使用了指南针,让雾神也大败。天神见此情景,大怒,自己亲自出马,蚩尤看到,就让他们放火箭,天神刚想撤退,却被蚩尤的军队所拦截,幸好天神的军队来了,天神顺利的撤退,但是,这次战争,天神损兵损将,损失很多。

天神的部下对他说:“虽然我们兵力多,又强,而且我们也有绝对的优势取胜,但是,就因为陛下太骄傲,太低估他们了所以我们才大败!”天神听完以后,虚心的理解了。天神后面再也没有跟蚩尤发起挑战了!


8、【洛神宓妃】

羿满载猎物归家,却失去了爱妻嫦娥,失去了灵药,他怔怔地望着窗外的星空,仰天长啸,他愤怒,继而痛苦,继而消沉,直到在洛水之滨邂逅了洛神宓妃。

宓妃是东方木德之帝伏羲的女儿,渡洛水覆舟淹死,成了洛神。她美得异乎寻常:“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追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她与黄河之神河伯门当户对,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妇。

新婚燕尔,河伯陪伴宓妃乘坐龙挽荷盖的水车,腾波冲浪,从下游九河直上河源昆仑,流连于良辰美景,又手牵着手东行,回归新居鱼鳞屋、紫贝阙。

然而,河神水性杨花,易于变心,感情的火花很快就让时间的流水浇灭了。河伯吩咐巫妪每年替他挑个妙龄少女做新娘,并警告两岸的百姓:“若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宓妃内心也厌倦了狂妄自大的河伯,厌倦了轻靡浮华的生活,她乐得脱身回到洛水,时而在水面拾取漂浮的翠羽,时而入潭心采集深藏的明珠,可夜静月明时,她会感到无助,感到空虚,她需要一双有力的臂膀,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

或许是天意作合,羿追逐羚羊来至洛滨,与宓妃不期而遇。他俩一个是侠骨热血的寂寞英雄,一个是柔情似水的孤独美人,彼此目光接触,便再也移不开,他俩明白,“众里寻他千百度”(宋.辛弃疾《青玉案.无夕》)的另一半近在眼前。

羿与宓妃相爱同居的消息传到左拥右抱享尽艶福的河伯耳中,雄性的妒嫉和一方霸主的自尊令他恼羞成怒。他惧怕羿的神箭,不敢当应对决,暂且化作一条白龙,探头探脑地浮在水面盯捎。

白龙出水,龙卷风起,与宓妃幷骑驰骋的羿见百姓又要造殃,返身一箭,射中白龙左目,那河伯负痛,捂住伤口窜入河底。

独眼龙河伯哭上天庭,请求天帝杀了羿为他报仇。帝喾正为以前待羿太不公平而有些内疚,因此不耐烦地打断了河伯的喋喋不休:“你规规矩矩安居水府,谁能射你?你无端化为虫兽,当然会被人捕杀。羿又有什么过错呢?”河伯黯然溜回黄河,从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也不出头了。


9、【日神羲和】

日神(太阳女神)的儿子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汤谷是东洋大海中的一块水域,因太阳天天在此洗浴而滚热如沸汤,故得名。汤谷内有一株同根偶生、两干互相依倚的扶桑树。十个太阳九个泡在树下水里,一个栖于树上,轮流上岗,一个回来了,另一个才出去,所以太阳共有十个,每一天和人们会面的却只有一个。

每次出勤,都是由太阳女神羲和驾驭六条蛟龙牵引的太阳车,载着太阳儿子由东向西运行。当太阳在汤谷里洗完了澡,升上扶桑树时,叫做晨明;升至扶桑树顶,登上妈妈预备好的太阳车,将要出发时,叫做拙明;行至曲阿,叫做旦明;行至曾泉,叫做早食;以后每经过一个重要地方,都有一个代表时间的名目。羲和一向将儿子送到悲泉,剩下的一小段路要让太阳自己行走了。但是妈妈总不放心,必须要坐在车上,看着爱儿走向虞渊,进入昧谷,等到最后几缕阳光洒上了昧谷水滨的桑树梢、榆树梢,她才驾驭空车,伴着清凉的夜风,穿过繁星和浮云,回归东方的汤谷,准备伴送第二天出勤的儿子,再开始新一天的行程。

十个太阳儿子,天天由妈妈护送,按照严格规定的路线和程序,依次上天值勤。庆都的儿子尧也长大了,他仁德似天,睿智如神,帝喾将天下的统治权传给他,让他做人类的帝王。


10、【太阳鸟】

当人类第一次被毁灭之后,茫茫大地上只剩下一对男女,他们生活孤苦寂寞,而且没有下半身。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超人兄弟,大的叫奥珂,小的叫奥琪。

太阳鸟奥珂明白男人有一只篮子,篮子里有一只太阳鸟,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这只神秘的篮子。奥珂说他愿意给他们两人下半身来交换这只奇妙的篮子,他们最终同意了。奥珂用泥巴给这对男女做成了腿和脚。从此,他们就有腿和脚了。奥珂得到了装鸟的篮子。那男人对他说:“你千万不可打开篮子!否则,太阳鸟就会一去无踪,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奥珂在路上遇到了弟弟,同他一齐朝家中走去……

路上,他们看到一棵长满果实的大树,奥珂上树采果充饥。

上树前,奥珂一再叮嘱弟弟只能听声音,不能打开篮子。哥哥刚爬到树上,弟弟好奇,就把篮子打开了。就在这一刹那间,太阳鸟突然中断了悦耳的歌声,凄厉骇人地咯咯叫着朝天上飞去。转瞬之间,乌云密布,太阳也消失了,大地就像突然跌进了无边的深渊。一会儿狂风暴雨倾盆而下,大地被淹没在乌黑的洪水里……

那对男女也陷落在地下,被大山吞没了。奥珂变成一只蝙蝠,去追寻他的太阳鸟去了。奥琪用石头垒起一张睡床。为了填饱肚子,他在山顶上做了许多小动物。而奥珂却没有找到失踪的太阳鸟。
原先,太阳鸟从原先被拘禁的篮子里逃出来之后,再也不愿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于是它沿着固定的线路围着大地不断转圈,有时也会不留意被捉住,但很快又挣脱了。这就是太阳为什么有时会突然变黑(日食)的缘故。

一、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黄帝战蚩尤、女娲补天、刑天舞干戚等等。
二、简介:
1、夸父追日。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
2、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显然“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3、羿射九日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出自汉·刘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 还有其它多种灾害,诸如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于是,尧派后羿去为民除害。 后羿把这些灾害一一清除。 尧领导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丰功伟绩,深得民心,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安排尧为的领导人。

4、大禹治水:又称为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文章标题: 《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中有哪些读来有趣的故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15436.html
文章标签:旧闻  故国  新语  中有  南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