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自卑与超越值不值得一看,有什么深刻的感悟

时间: 2022-09-22 19:00: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自卑与超越值不值得一看,有什么深刻的感悟

自卑与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第一,我们的星球家园里有如此多的局限,该如何在其中找出一个可赖以生存的方式或职业?

第二,如何找到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以便与他人达成合作,并享受合作的益处?

第三,我们该如何自我调整,理解两性的存在以及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人类繁衍问题?

个体心理学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通过审视面对这三类问题时的反应,人们就能够了解到他们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举个例子,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一片空白或不尽如人意,工作上一无所长,没什么朋友,甚至以与人交往为苦。从这种种他加诸自身的局限与制约上,我们可以推测,他必定视生存为难事,认为生活中危机四伏,少有机遇,而且常常遭遇失败的挫折。他的生命空间如此狭窄,犹如在宣示着这样的观念:“生活即意味着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把自己圈起来,全身而退。” 反过来,我们再设想这样一个人,他拥有亲密融洽的爱情生活,工作卓有成绩,朋友很多且交友广阔,无往不利。那么他一定是将生活看作一项创造性的使命,认为生活提供了无数的机遇,也不会有什么闯不过的难关。他在面对生活中各种问题时的勇气所传达的是:“生活就是对人的兴趣,就是成为整体中的一份子,将我的力量贡献出来,谋求人类的福祉。”

一旦目标确立,训练便随之而来。之后,也只有在这以后,人们才会开始武装自己,解决生命中的种种问题,磨练自己的能力。就以爱情与婚姻为例吧。如果我们关心自己的爱人,如果我们能够竭尽所能地令爱人的生活舒适富足,那么自然就会呈现出最好的自己。反之,假如我们认为应该在一个纯粹的环境下发展自我人格,拒绝一切有利于他人的动机,那么只会成为一个嚣张跋扈、令人生厌的家伙。

常常会导致儿童误解生命意义的第二种情况,便是溺爱。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意愿就是金科玉律,一定要得到满足。他们享受着众星拱月般的照顾,却不需要为之付出任何代价,以至于渐渐将一切看作理所当然。结果就是,等到他们不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其他人不再优先照顾他们的感受时,巨大的失落感便席卷而来。他们开始觉得遭到了整个世界的背叛。此前的成长经历只教会他们伸手索取,却不曾让他们学会付出,更没有告诉他们应对问题的任何其他方式。他们被身边的人照顾得如此无微不至,甚至丧失了身而为人的独立性,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动手做些事情的。被溺爱的孩子的主要兴趣中心只有自己,从来没能理解合作的用处与必要性。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要求他人的帮助。这些曾经的宠儿从心底里坚信,只要能夺回众星拱月的地位,就能迫使其他人认识到他们是与众不同的,并且他们的一切愿望都应该得到满足。唯有如此,他们的境遇才会越来越好。

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里,个体就已经奠定了自身心灵统一的基础,并建立起了身体与心灵之间的联系。在这个阶段,他们将自己遗传得来的能力以及从周围环境中得到的感悟加以消化、处理、调试,以此获得优势。在第五年的最后,个性就已经形成了。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勾勒,对于目标的追寻,他们的行事风格乃至情感倾向都已定型。这些在日后也可能被改变,但前提条件是,他能够摆脱童年时形成的错误观点的桎梏。正如他们之前的思想和行为都与其对于生命意义的诠释相一致,现在,如果他们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统觉,那么之后的思想与行为也会与其对于生命的全新解读相一致。

那个卡西乌斯看上去饥饿消瘦, 他思虑太多,这样的人很危险。 ——《尤里乌斯·恺撒》第一幕第二场 或许这类型的人受到身体缺陷的困扰,成长过程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悲观,也更“内向”。或许他们会要求更多的帮助,而一旦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注,就会感到痛苦、多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混合的类型,这一点克雷奇默尔也是承认的,哪怕是矮胖型的乐观者也可能发展出属于神经质型人的心理特征。如果是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向这个方向发展,使他们变得胆小羞怯、容易沮丧,那么我们就能够理解了。通过有系统的打击,我们或许能够将任何孩子变成神经质的人。

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在这里我必须要说,当陷入爱情时许多人都会感到软弱,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对的。如果我们在恋爱,就必定变得温柔,我们对另一个人的兴趣也会让自己更容易受到伤害。只有优越目标是永不软弱、永不袒露内心的人,才会逃避彼此依赖的爱情。这样的人会回避爱情,也无法为它做好准备。你常常能发现,如果他们感到有陷入爱情的危险,就会把情况弄糟。他们嘲笑、戏弄那个让他们感到有威胁的人,拿他开玩笑。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试图摆脱自己的软弱感。

如果儿童有偷窃或其他不良行为,那多半都是出于报复。

如果最大的孩子在弟弟妹妹出生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合作培养,他们就不会感到受伤害。在这类型的长子女中,我们发现他们很容易产生保护和帮助他人的意愿。他们会学着模仿父亲或母亲,很多时候,他们在弟弟妹妹面前部分替代了父亲或母亲的角色,照顾他们,教导他们,相信自己对他们的幸福负有责任。因此,他们有可能发展出非常出色的组织能力。这都是最好的情况。然而,保护他人的努力也有可能极端化,变成要求他人依赖或控制他人的欲望。

典型的次子女都有着显著的特征: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在参加一场比赛,有人正在他们前方一两步远处,他们不得不拼命追赶,力争超越。次子女时时刻刻都要全力以赴。他们一直都在练习,想要超过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征服他们。

幼子女大多处于非常有利的环境中:父母和哥哥、姐姐都会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的雄心壮志,激励他们奋发努力,而且没有人从背后追击他们或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他们缺乏自力更生去追逐成功的勇气。最小的孩子总难免野心勃勃,但大部分野心勃勃的孩子都是懒惰的孩子。懒惰是野心与缺乏勇气并存的标志:野心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看不到任何实现它的希望。幼子女也常常受困于严重的自卑感。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比他们大,比他们强壮,都更有经验。

合作是婚姻的主要条件。

我们甚至可以说,两个人之间要充分实现合作,每一个都必须关心对方甚于关心自己。这是爱情和婚姻成功的唯一基础。认识到了这一点,许多关于婚姻、关于改善婚姻的误解都会一一显现出来。如果合作中每个个体对对方的兴趣都超过对自己的兴趣,就一定能达到平等。如果能做到如此亲密而双向的热爱与奉献,没人会觉得自己被压制,被埋没。但也只有双方都秉持着这样的态度,平等才会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应该竭尽全力让对方的生活更轻松,更充实。只有这样,婚姻中的双方才会有安全感,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被需要。在此,我们找到了婚姻的基本保障,以及婚姻关系中幸福的基本含义。它会让你觉得自己有价值,而且不可替代,你的伴侣需要你,你做得很出色,你既是对方的好伴侣,也是他(她)的真朋友。

《自卑与超越》之《自卑情结》读书笔记

告诉病人他正蒙受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样式中表现出的特殊气馁,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处鼓励他。每一个神经病患者都有自卑情结。

有许多神经病患者如果被问到是否觉得自卑时,他们会摇头说不,有些甚至会说:正好完全相反,我很清楚。我比我四周的都高出一筹!所以我们不必问他们。只需注意他们的个人行为,在他们的行为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采用什么样的诡计,来向他自己显示他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能一直保持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这种感觉。

自卑感的表现方式有千万种,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生活样式,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出他的感觉。没有人能一直忍受自卑感,即便他已经气馁了,不再认为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能够改变环境,他仍然会努力摆脱他们。他的目标是凌驾于困难之上。却不再克服障碍,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自我麻木,自卑感会越积越多,问题依旧存在,他所采取的方式逐渐将他导入自欺之中。他放弃了改变客观环境的希望,如果他觉得软弱,他会跑到使他觉得强壮的环境里去,他不是把自己锻炼的更强壮,更有适应能力,而是训练自己,让自己在自己眼中显得更强壮。如果他觉得无法应付这类问题,他可能会变成暴君,以此来重新肯定自己的重要性,但是他的自卑感仍然原封不动,它们会变成他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能称之为自卑情结。

现在,我们来给自卑情结下一个定义。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愤怒眼泪和道歉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绪的表现。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避免失败。

每一个神经病患者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以避免跟整个情境的接触,他想要哥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定一种方法来达成目标,如果对一种方法不满意,他会换另一种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目标只有一个,获取优越感。而不是努力改变情境,发现眼泪是驾驭别人最佳武器的孩子,会变成爱哭的娃娃,而爱哭的娃娃又很容易变成患有忧郁症的成人。

俄狄甫斯情结事实上只是神经病患者的一个特殊例子而已。一个人如果不敢在外界随心所欲的应付其爱情,他便无法成功的解决这个问题。假如他把他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家庭圈子之中,那么他也必须在这个范围内设法解决他的性欲问题,这是不足为怪之事。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把他的兴趣扩展到他最熟悉的少数几个人之外。他怕跟别人相处,因为他担心这时不能再按照他习惯的方式来控制局势。俄狄甫斯情结的牺牲品多是被母亲宠坏的孩子,他们所受的教养使他们相信:他们的愿望是天生就有被实现的权利的,而他们也从不知道:他们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在家庭范围之外赢得温暖和爱情。在成年期的生活里,他们仍然牵系在母亲的围裙带上。他们在爱情里寻找的,不是平等的伴侣,而是仆人;最能使他们安心依赖的仆人则是他们的母亲。我们在任何孩子身上都可能造成俄狄甫斯情结。只要我们让他的母亲宠惯他,不准他把兴趣扩展到别人身上,并让他的对他漠不关心。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们是人类之所以增进的原因。在某些方面,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群体,人类比世界上所有动物都需要更多及更深刻的合作。

我们永远无法达成我们的最高目标,人类的奋斗一直持续不断,我们也能不停的发现新问题,并制造出合作和奉献的机会,正常的人能接受新问题,也能提出新答案。因此,他有对别人贡献的能力,他不甘于落于人后而增加同伴负担,他不需要,也不特别要求特别的照顾,他能够依照他的社会感觉独立而勇敢的解决他的问题。

理解和感悟:在这些文字里,我理解了为什么爸爸总喜欢对别人炫耀他儿子的财富和孙子的成绩,哥哥为什么总像个暴君,婆婆为什么拒绝接受新事物,又特别喜欢用发脾气或者哭泣的方式对待家里人。也理解了自己的易怒和老公在一些事情上的回避,原来都是自卑情心理造成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人是需要合作的,所以也需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人要让自己变的更强大就要通过奉献和合作,而不是把自己局限于自己能主宰和控制的小圈子里,发展新问题,提出新答案,才能不断进步。

《自卑与超越》摘要与感悟

      每次翻开书都会收获惊喜,个体心理学研究者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我间接、反复读了四个月,无论在教室,还是心理咨询室,我都在无意中运用并验证了书中的理论知识。

      书中提到在教育中引起最大困扰的,并不是儿童本身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他具有的各种限制。假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智商很低,他可能觉得全无希望,成功已与他绝缘。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全力设法增加儿童的勇气和信心,并帮他消除由于他对生活的解释而为自己的能力定下的各种限制。

      书中还提到,假如在几年时间里,学生们都能跟随同一个老师,我想一定会有很大帮助。在某些学校里,教师每六个月便更换一次,老师没有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机会,也无法看出他们的问题或追踪他们的发展。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和一群学生相处三四年,他可能更容易发现某个孩子的生活样式中的错误,并设法加以补救。而且也更容易把一个班级发展成一个合作的集体。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更换、解散班级,不调换教师是一大幸事;对教师亦是如此。

      书中还提到,儿童时期的错误和成年后的失败是一脉相通的。最需要给予忠告的父母都是最不肯接受劝告的父母。所以只有通过老师来接近全部学生,矫正学生已经造成的错误,并训练学生过一种独立、合作而有勇气的生活。人类未来幸福的最大保证便存在于这种教育工作之中。

    当我读到实用性很强的一个例子,计划开学立即使用。即假如班上有一个懒惰的孩子,教师就应该为孩子筹办一次关于懒惰的讨论会。可以用下列题目作为讨论的题材:

      “懒惰是怎么来的?”

      “它的目的是什么?”

      “懒惰的孩子为什么不肯改变?”

      “它为什么非得改变不可?”

      孩子们讨论后,可以获得一个结论。那个懒孩子自己可能不知道他就是这次讨论会的原因,但这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问题,他会对讨论感兴趣,并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他受到攻击,他必定会一无所获。但是假如他肯虚心聆听,他就会加以考虑,进而改变自己的意见。

    书中还提到了,犯罪和精神病都是逃避生活问题的方法之一。

    以前一直觉得受人轻视的儿童,现在可能因为和同伴的接触增加,而开始孕育出他们也能被人欣赏的希望。他们中有许多非常醉心于争取别人的赞赏。男孩子假如只想寻求别人的夸奖,那是相当危险的;不过女孩子通常都比较缺少自信,她们把别人的欣赏当做证明她们价值的唯一方法,这种女孩子很容易落入善于阿谀他们的男人的圈套。所以,我们培养孩子应该训练孩子:无论别人是否夸奖,都要去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能做的。让孩子有独立的自己。

      早期的努力是晚年成功的最佳基础。假如我们让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单独游玩,她开始为她的洋娃娃缝制一顶帽子,当我们看到她在工作时,赞扬她几句,并告诉她怎样才可以把它缝得更好,她受到激励后,会更加努力改进自己的技艺。但是假设我们叫道:“把针放下来,你要刺到手了,你根本不需要自己做帽子,我们出去买一顶更漂亮的。”她会马上放弃她的努力。假如我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比较这两个女孩子,我们会发现第一个女孩子已经发展出艺术的爱好,第二个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事,她会以为买来的东西一定比她自己做的好。

    忧郁症是对别人长期的愤怒和责备,由于想要获得别人的照顾、同情和支持,病人只好为他自己的罪过表现得垂头丧气、痛心疾首。治疗忧郁症最重要的规则:“不要做你不喜欢做的任何事情。”

    世上一切难题,书中自有答案。感谢前人的经验,帮了我大忙。

   

     

《自卑与超越》——强人的哲学

尼采说:人是应该被超越的。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被誉为精神分析领域最适合自救的书,但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却是《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生活的意义》。我倒是觉得《自卑与超越》这个译名更有灵性,因为这本书阐释的方法论基本上就是自卑者如何超越自己的。

本书的前三章阐述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后面的内容在我看来是对前三章的补充所以就没有仔细看,下面我来具体讲讲这套方法论。

太长不看: 阿德勒认为,自卑者的一切问题在于由于各种原因,追求了错误的优越感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把优越感目标和人生的三大任务结合起来,真心实意地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能完成对自卑的超越 。

人生的三大任务

阿德勒认为,人要想生存,必然会受到三大约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认知。

第一种约束是,我们都居住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我们要想繁衍生息,就必须在身心上面有所发展。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解答,界定了什么对我们而言是值得追求的。

第二种约束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我们不是唯一的人类,必须生活在群体中。如果我们想延续个人的生命以及全人类的命脉,就必须和他人合作。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情感与心理。

第三种约束是,我们生活在两性的世界里。我们的基因想要传递下来,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界定的是我们对爱情和婚姻,以及其他两性关系的态度和做法。

这三种约束也为我们的人生设置出了三大任务: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人类该做点什么,才能生存下来?在群体中如何定位自己,才能和他人合作以互惠互利?如何调整自己,才能适应两性关系?

每个人完成这三个任务的方式,也就深刻而准确地揭示出其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社会感

一个成功完成了三大任务的人,会用自己的行动验证,生命的意义,在于关心他人并协同合作。他做的任何事,都以人类的利益为导向。

那么个人又被置于何处呢?

阿德勒指出,如果一个人找到了正确的生命意义,他就会努力塑造出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具备达到目标的素质和能力,当目标确立以后,个人的自我培养也开始了。假以时日,他会有能力完成三大任务,由此全面地完善自己。

拿婚姻作为例子,如果我们重视伴侣的利益,如果我们真心希望伴侣拥有美好舒适的日子,我们自然会尽可能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这种素质。

找到正确意义的人,信奉生命的意义在于造福人类,会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兴趣,并关怀他人。

社会兴趣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和在群体中所愿承担的责任。一个人的社会兴趣越高,自卑感就越低。

但是社会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

童年和人格的形成

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人的孩提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即使是婴幼儿,也会努力去确认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处境。他们会感受环境对自己的期待,以此形成对自己的期待,这对他们的认知造成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从此以后,世界在他们眼里就被放进了这个固定的认知框架中,他们会先从主观角度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解释,然后将其转化为知识和经验,而这解释必然符合早年对生命意义的原始解释。

对童年境遇的不同解释,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对不快乐的童年,在不同意义下的解读天差地别。一个童年不幸的人可能认为过去的不幸可以在未来得到弥补,他相信他必须努力改变不幸的状况,确保他的孩子生活得更好;另一个人可能觉得,既然生活对他不够友好,他又何必那么善良?还有一些人干脆把不幸的童年当成借口,他们会这样想,既然生活对我这么残忍,那我做什么都理所应当。

阿德勒尖锐地指出, 经历本身并不能导致成功或失败。我们的不幸并不能带来痛苦,我们痛苦的,是对经历的解释。决定生命意义的,不是我们所处的境遇,而是我们如何理解这些境遇,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取决于这被赋予的意义。

当然,童年的某些境遇,比如身体缺陷、溺爱、忽略等等,很容易衍生出极端错误的意义。那些遭受失败的人,大多数都有过不幸的经历,如何解释这些不幸,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合作的意义

唯一可以改善人格的途径,在于培养一个人以更加合作,更有勇气的态度面对生活,合作,是唯一能够杜绝培养出神经症人格的措施。人必须在合作里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与同伴相处的方式。

童年的不幸境遇会导致社会兴趣的缺失,这是灾难的预兆。他们会曲解生命的意义,进而不再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独立性。然后,以羸弱的姿态进入社会。

但这并不是我们责怪他们成年后所犯错误的理由。我们能做的,是在他认识到这种曲解所造成后果的时候,及时帮助他纠正。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时候,他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取得成功。

如果一个人得到了有效的帮助并且成功摆脱了曲解,他们会说:“ 我必须要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是我的任务,我有能力去实现。我是自己行动的主人,只有我才能决定该尝试什么,摒弃什么。 ”如果保持独立性的同时还能以合作的姿态面对生活,人类文明的进步将永无止境。

精神与肉体

精神的作用在于能预见行动的方向,为肉体设定行动的目标。

什么叫行动?肉体胡乱做出的随机动作,不是行动,行动需要有个目标。精神的意义就在于决定行动的目标,起到指挥驱动的作用。但精神对肉体的支配和指导,仅限于肉体本身所具备的能力范围之内,或者经过训练提升后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说挟泰山而超北海,这肯定是肉体无法达成的,除非通过某种方法克服肉体的局限性。同时,肉体是行动的具体执行者,也会反作用于精神。

从一个人呱呱落地到寿终正寝,肉体和精神互相作用,紧密合作,俨然一对不可分割的伙伴。精神能调动肉体所有的潜能,肉体所做的每个动作也都有精神的烙印。我们的目的,就是 通过我们所做出的行动,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对此做出评价,进而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

人类行动的阶段性目标不尽相同,但根本目标却是相同的,都指向安全感。在这个过程中,精神会将对安全感的渴求转化为具体的事物,由此定位方向,找到方法。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选错方向,但即使是错误的,也是行动所必须的前提。 现实中精神所选的方向可能是灾难性的,精神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最有利的。由此可以说,一切精神问题都是精神对形势判断错误,导致选择出现了偏差。

比如说偷盗这种行为,偷盗,就是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这个行动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富有,通过获得更多的钱财来获得安全感。因此,偷盗本身的起因就是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缺失感。接下来,分析偷盗者本身所处的环境,是什么导致了他的贫困和缺失?最后,看他有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消除贫困和缺失感。对于偷盗者本身而言,他的行动目标并没有错误,错误在于他采取了偷盗这种方式去实现目标。

一个人的认知在6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尽管这些在成年后也可能改变,但前提一定是先改变了童年的错误认知。如果可以的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都会发生改变,以和新的认知相符合。

如果肉体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面对挑战很难达标,通常会造成心理包袱。因此,肉体上有缺陷的孩子,心理上要比正常孩子经历更多的阻碍。对他们来说,用精神来影响、支配以及管理肉体将会是更加艰难的事情。他们的精神必须更专注更强烈,才能和健康的孩子取得一样的成就。他们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肉体的缺陷和缺陷带来的不便上面,自然不会有富裕的精力去关心别人,也不会培养自己的社会兴趣和合作能力了。

不过可喜的是,肉体缺陷纵然会带来诸多限制,但并非不可扭转的宿命。如果能够动用精神找到弥补肉体缺陷不足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和健康的孩子取得一样的成就。甚至于,不尽人意的肉体会变成优势之源,会促使他们取得更高的成就。

只有渴望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彻底摒弃自我中心的孩子,才能正确地引导自己去补偿缺憾。如果这个孩子仅仅渴望消除自己的困难,那么他仍会落后他人。但如果他心中有一个为之努力的目标,而且在达成目标以后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感能让他充满力量,那么他便能在任何困难面前一直保持勇气。

情绪的作用

阿德勒认为,情绪与个人目标是一致的。比如焦虑不是由于性压抑或者难产导致的,焦虑是习惯于父母陪伴的孩子用来控制父母的武器。愤怒也是如此。

比如现在有个妈妈正在怒气冲冲地骂她的女儿。这时候来了个电话,妈妈一看是女儿的小学老师,马上就和颜悦色地和老师说话。五分钟后放下电话,妈妈又接着对女儿发火。你看,如果怒气是不可遏制的,那妈妈变脸为什么那么快?她并非是遏制不了怒气。她是把发怒当做控制别人的手段。

同样的,快乐与悲伤,这些正面或负面的情绪,都与个体的生活方式相吻合,也都是一种获得控制感的方法而已。

这里阿德勒想告诉我们的是, 一个人的情绪一定是与他的目标一致的,所以不存在情绪控制不住的问题,情绪问题都是目标的错误而已。

自卑情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对自己的处境不完全满意。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气, 我们会努力改善目前的境况,去克服自卑感 ,这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假如我们没有信心,或者不认为付出努力就可以改变,那么所采取的行动也就不会让自己改善。因为我们的目标依然是“藐视困难”而不是改善境况,我们依然不现实地自我催眠,以让自己保持优越感。但这样并不会改变自己的自卑感,反而会让我们的自卑感不断积累。每走一步,都是向自欺欺人的深渊迈进,所承受的压力和积累的问题也就会更多。

所谓自卑情结,就是当问题出现时,个体无法恰当的适应和应对,并且坚信自己一定没办法解决,并特意强调自己的无能为力。从此定义可以看出,愤怒,眼泪,以及找借口都是自卑的表现。

自卑会带来压力,个体需要通过补偿行为获得优越感,但并不能解决问题。

但是, 自卑情结并不完全是绝对负面的心理现象, 有时它反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比如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希望为未来做出充足的准备,这促进了科学的产生。科学就是人类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处境,为了了解世界,为了能与之合作而付出努力的结果。人类文化就是建立在自卑感之上的产物。

人生充满了无尽的挑战,这是我们的幸运。人类将永远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我们总能发现或创造新问题,制造合作和奉献的机会。

但这一切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这种发展早就停滞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因此他们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而正常人,能够面对新的问题,会兼顾社会感和自我需要,勇敢而独立前行,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优越感目标

对每个人来说,优越感目标充满个人色彩。它取决于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并不是说说而已。

人们表达优越感的方式并不十分直接,相反,他们的表达方式通常很模糊。因此,我们必须从他的生活方式里猜测他们的目标。

一旦优越感目标被具体化,相应的生活方式就产生了。一个人的习惯和特质,都要为此目标服务,严丝合缝无法挑剔。

假如一个人有偏头疼,他的头疼给他带来了很多方便。他可以借此逃避社交,也可以借此控制别人,屡试不爽。我们不可能让他放弃的,即使用某些手段治好了他的头疼,他也会出现其他症状来继续追求他的目标。

他们为达到目标的行为简直正确得无可挑剔,问题正在于他们的具体目标。如果转变目标,他们会有和新目标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追求优越感是所有人类的目标,但我们应该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目标。真正解决问题并掌控人生的人,是在奋进中为他人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勇敢前行,并惠及他人。只要优越感目标一直和社会兴趣齐头并进,那么在方向上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方法论总结

阿德勒认为, 自卑者的一切问题在于由于各种原因,追求了错误的优越感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把优越感目标和人生的三大任务结合起来,真心实意地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能完成对自卑的超越。

自卑本是促进进步的力量,可太多人将之变成了逃避的借口。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1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最开始讲到的是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情感这一小节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认为是举足轻重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被称为“天才”。在这样的生命中所传达出的意义总是告诉人们:“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贡献”......但凡能够处理好人生问题的人,其所做所为无不传达着这样一个信号,即他们仿佛已经透彻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懂得最根本的东西在于对他人的关注以及集体协作。他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来都符合人类的群居本性,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努力寻找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会让自己快乐,其实付出了一定是会有收获的,不管是同事的一句谢谢,或是一个微笑,都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肯定,而其他人的肯定会增加我们自己的自信心,减少我们的自卑感。在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不是以损人利己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学校这个相对简单、纯净的环境里,老师天天和纯真无邪的学生在一起,我们的人际关系本身就简单了很多,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如果有什么需要除旧布新的,那也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完成,无需他人。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2

这两天在读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自卑与超越》,快读完了,感触颇深,引人深思,怕边读边忘,速速记下,日后勉之!

我们一生都走在自我追求路上,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尤其那些被自己定义为失败者的人们,皆是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自我修缮。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问题“儿童”,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已经在逐渐地了解到自身从原生家庭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延伸到后来的校园生涯,再延伸到社会,接着又延伸到婚姻……有了这种渐渐深入的自我了解,可谓是细思极恐!我渴望自我修缮,在自我修缮的过程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想想在这之前我是多么的幼稚,拿婚姻举例,我不断试图改变丈夫来适应我自己,并认为这样我的生活才会不那么糟糕,我的失落,我的伤心,我一切不好的情绪都与那个让我不满意的丈夫脱不了干系。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在没有得到自我修缮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观点都是有误的,无论我怎样从外界改变生活也不会走向正轨,就算我换一位丈夫,或者不婚,我想生活也依然不会让我满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都是双向的,只有自身是健康的,那反馈回来的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反之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身边人、改变生活,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个人认为“认识自我”是人生塔楼的基石,它会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影响整个人生道路的方向,它会指引我们走向救赎或是灭亡。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3

自卑与超越读完有快半年了,一直计划写一篇读后感,但是一直也没有下笔。今天感谢马校长定的“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课程”的报名要求,让自己定下心来把读后感写下来。

网上看过很多人的评价,我发现评价并不高,与我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严重不符。我细想了原因,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读这本书能领悟到的知识点可能会完全不同。

当今社会太过于浮躁,阿德勒在开篇提到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奉献与合作是人生的真谛,可能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合胃口的原因之一吧。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自卑和超越》这本书的,首先,他开篇明确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但我认为,阿德勒在这里有两点与他人不同:首先开篇明确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接下来,阿德勒用了很多的心理分析案例,论证了这一论题: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美好;合作与奉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要素。

接下来,阿德勒开始向我们讲述,家庭、学校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扮演者何等重要的角色。为人父母,分别应该给予孩子哪些方面的合作机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阿德勒认为的母亲角色,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觉得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母亲操持家务并不代表地位卑微,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很多的全职母亲对于经营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她们没有受到该有的训练,她们对于成为全职妈妈会面临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人提供知识的普及,更没有提供科学的训练。

对于学校,阿德勒还是从办学的目的入手,很快就揭开了各种办学乱象的面纱。接着阿德勒描述了他认为的理想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为人类的发展争取共同利益的伙伴。以这一目标为导向,阿德勒开始梳理教师的角色,师生关系的处理,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奉献精神。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因材施教,发掘潜能,教师将能收获教学带来的巨大的乐趣。

不恰当的评价与负面标签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设限。接着阿德勒对青春期这一人生重要时期进行的分析,这一时期不应是父母逐渐退席的时候。早期养育的不当留下的性格缺陷,有待于在青春期逐步发现并进行修补。

关于择业、社交和建立家庭,阿德勒也给出了建议。关于宗教,阿德勒的理解也很有启示。因此,我认为,《自卑与超越》是为人父母必读的一本书。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4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阿德勒,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小镇,家庭富裕,在维也纳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做谷物生意的犹太商人。在六个孩子中他排行老三,他的哥哥Sigmund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

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历,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在父亲支持鼓励下,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生。

看到书名我们又会想到什么呢?首先我们来聊一下什么是自卑情结。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愤怒和眼泪以及道歉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情结呢?一是与童年经历有关,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两性之间的链接。我们都知道当我们被朋友,家人,同事,老师等所忽视所冷落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当我们急需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时,本质上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不断地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存在感,其实在我看来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当你内心充盈的时候其实你就是自信的,就是独一无二的。你不需要说太多,别人就会感觉到你强大的气场,当然,气场的修炼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由法国作家西恩·德玛译者马晓佳共同出版的《气场修习术》。

当我们的朋友或者家人产生自卑情结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想要一个人赋予生命真正意义的最好方法就是聊过去的事情。聊一聊他们觉得自信的时刻,觉得美好的时光,其实生命本该就这么美好,只不过我们常常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思想里,从来没有去跟自己好好的谈一谈,也从来没有学会与自己和平相处。我们要接受我们的不完美,更要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乾坤朗朗,每一株小草都有它非凡的庄严。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克服自卑呢?克服自卑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学会处理自己和同伴的关系,学会合作,一句话说得好:人的一生一定要具备三种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身体素质的能力。

当我们迷茫,自卑时应该重新解读自己的过去,经历是不可以改变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经历的看法。很多时候我们换个维度去思考问题,会发现其实事情本来就很简单,只是我们太纠结于过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不闪闪发光一次呢?超越自己,我们一起前行。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5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虽人我在人前会表现的大大方方,但其实就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

我曾以为优秀的人是不会自卑的,但后来慢慢的发现身边一些我认为比我厉害很多的人,他们都会有自卑的时候,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许只有井底之蛙不会自卑吧。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面也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所以自卑不全是无益的,反而可以促使我们进步。

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太过于自卑的话,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凡事都不敢做,这样的话是很难进步的。而且可能也会导致产生自卑情结,从而通过错误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

什么是自卑情结?

阿德勒说:“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总是喜欢在我们面前夸耀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如去哪里旅行了,买了什么好东西,去哪个高档餐厅吃饭了等等。我们听后其实并不羡慕,反而觉得她挺悲哀的,通过炫耀来获得优越感和存在感。这是这种优越感是虚的,并不能减少她的自卑感。

阿德勒说:“因为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因此,他就会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于是,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会致力于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困难所带给他的只剩下彷徨、犹豫和退却了。”

所以,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但并不因此而自卑,而是努力去改善。比如最近挺火的视频号集结来一群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优秀的人,真的感觉每时每刻都在被碾压,他们真的是太优秀了,分享的很多东西,我之前连听都没有听过,差距实在太大。但是如果因此因此而裹足不前的话,那么这一辈子就注定是平庸的了。所以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在自己的领域精进,不盲目和别人攀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只要自己在不断进步就好。

最后引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让我对自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其实吧每个人都会自卑,或多或少,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难免会对自己感到不满意。自卑并不可怕,但愿自卑之后,你会努力去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满意度,而不是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觉拒绝尝试任何改变。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人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自己有自卑感,在很多时候,她们觉得自卑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她们总觉得自卑是很消极的一种心里感受。但其实自卑并不可怕,自卑也不一定不好,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走出自卑,超越自我。

本书主要由两部分来叙述,认识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终意义。但殊不知,其实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有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与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时自然就会据个人的认知来决定。就比如说,身材较肥胖的女生看到个子较纤细的女生,就会油然而生出自卑感,再比如说;当颜值较低的女生看到面容姣好的女生也会产生自卑感。她们只不过在放大自己的不足之处,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于自己过度不自信。当我们处于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努力走出来,尽管对自己某一方面不满意,但我们可以培养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从而找到自己自信的源泉,这才是超越自卑!

自卑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正是人类对自我所拥有的感到自卑,才不断的超越自我,从而获取了巨大的进步。而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人生的旅途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自信。

文章标题: 自卑与超越值不值得一看,有什么深刻的感悟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50859.html

[自卑与超越值不值得一看,有什么深刻的感悟]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