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时间: 2022-09-17 10:01: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千万不要误以为看了这本书,就学会了爱,爱不是公式,不是操作手册——很多人因为报有这样的误解翻阅这本书后感到很失望,另外一些人则因为同样的误解而错过了这本书。

在《爱的艺术》开始处,弗洛姆就指出爱是一门艺术,而不只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堕入爱的情网,falling in
love,并不能称为真正的爱情。真正持久的爱情(being in
love)具有几个必备的要素(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首先,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陷入爱情时那种失去自我的狂热的爱恋在弗洛姆看来实际上是一种热情的奴隶,他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性.
 
爱是一种类似艺术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的学习与修炼,与人的精神修炼的成熟度有关。这种学习不是象掌握一门工具、或了解一门知识那样学习,而是象禅宗的艺术一样,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的一门艺术,读后感《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认为,成熟的爱情,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荒谬的是,保持孤独的能力是具有爱的能力的条件。”

  弗洛姆认为爱情的第一要素是“给”,而不是得。一个人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下面我说一下我对爱的理解,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也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都不敢怠慢。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形的压力,爱可能是缓解这种压力最好的秘方,当然我说的爱不仅仅是爱情也包括友爱和亲情。暂且不说这爱到底用不用理论性的学习,先感觉一下自己有没有感觉到孤独,如果有的话不妨找自己的朋友、家人好好聊聊,虽然不会有很明显的改观,但至少会感觉身边还有人关心、关怀着自己。至于爱情我认为可遇而不可求,没有爱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没有爱而去爱,与其有三两次的being
in love 不如有一次的falling in love 。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理由

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推荐理由

  《爱的艺术》是200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下文是我整理的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希望能帮助到你。

  弗洛姆《爱的艺术》推荐理由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艾·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的艺术》是一本以精神分析法研究、阐述爱的艺术的杰出理论专著。心理学大师艾·弗洛姆在真诚地说服每位读者:爱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就可获得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勇敢地、真诚地、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不信,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弗洛姆《爱的艺术》内容简介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 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 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 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 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 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 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 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 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 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 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 进。

  弗洛姆《爱的艺术》作者简介

  艾罩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住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井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人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文化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性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电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更多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discipline, concentration, patience, passion)。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或者至少在没有外界冲击情况下,表面的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我不敢以读懂爱的艺术自居,在这里仅是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梳理一下爱的艺术。

  一、爱的知识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对爱情的定义是客观而全面的。客观是因为他对于爱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则是他将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量。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在他的眼中爱情可以解释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给与得的认知。我认为基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爱情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爱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从弗洛姆对个人到族群到国家到社会的进化这一过程的客观描述中,表述了人为什么需要爱。掌握爱的知识,人将更容易摆脱孤独、恐惧和自身的局限,达到完整和统一。

  二、爱的给与得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给与得充满弗洛姆关于爱的每一个观点。对给与得的关系的阐述,让我们区分天真的爱同成熟的爱的不同原则。正如弗洛姆所说:天真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得先于给)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给先于得)。天真的爱源于需求,成熟的爱是基于贡献。对于爱的给于对象的不同,弗洛姆带我们领略了不同种类的爱:之于众生的博爱,之于孩子的母爱,之于爱人的性爱,之于自己的自爱,以之于神明的神爱。

  三、爱的实践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是苍白的,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是盲目的。从社会的维度去解读爱的动力,是人们为了摆分离、脱孤独和恐惧,达到同社会或者说自然的一种统一性。这种动力是我们爱的勇气,但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弗洛姆说,爱是实践就是对客观的认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确认。他来源于你的的情感体验,投射于你的思想,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这个东西变成了我们所认知的爱。体验需要客观的认识,投射需要理智的确认。

  四、以爱之名

  爱是一门艺术。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撒下种子,爱是人的本能。但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这种本能正在随着社会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渐渐的退化,与我们生命的本质渐行渐远。如果我们对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会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会关系正在以爱之名渐渐消融。爱变成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爱是我们生命过程的体现,更是体验生命过程的通途。学习爱的知识,修炼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摆脱人性和社会的局限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我们爱,不是仅因为我们值得,更是因为以爱之名让一切完整。

  弗洛姆《爱的艺术》经典语录

  1、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2、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3、人们常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4、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

  5、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6、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

  7、只有被剥夺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无法享受给予物质帮助的快乐。因此贫穷也是堕落,这并不仅仅因为贫穷所直接导致的苦难,而是因为它剥夺了贫穷者给予的能力和快乐。

  8、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给予者,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

  9、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10、爱还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11、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主动关心。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也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12、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的反应。

  13、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14、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是空虚的。

  15、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我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16、只有爱那些对实现某种目的帮不上什么忙的人,爱才会开始显示出来。《旧约全书》里,爱的中心对象是穷人、陌生人、寡妇和孤儿,甚至是民族的敌人。

  17、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人的爱则遵循着这个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

  18、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19、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只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是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20、母爱是天堂,它无需去获取,也无需被报答,但母爱的消极方面则是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我们无法创造母爱。

  21、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22、父爱的积极方面则是,由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因此我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事情获得它,我可以为得到父爱而努力。

  23、母爱是我们来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

  24、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

  25、母亲的良知说:“不端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亲的良知说:“你做错了,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

  26、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爱的能力之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之上。

  27、母爱不仅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还要给孩子逐渐灌输对生命的热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28、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独立与分离。

  29、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30、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31、孤独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伤害甚至破坏的愿望都能刺激性欲,就像爱情也能刺激性欲一样。

  32、如果肉体结合的欲望不是由爱情所激起,如果性爱不同时也是种博爱,那么其结果只不过是短暂而放荡的结合而已。这种结合只能使两个陌生人还像以前那般疏远,有时还会使他们彼此感到羞耻,乃至互相仇视,因为当结合的幻想消失后,他们感到比过去更加显著的陌生。

  33、性爱是排他的,但是它在另一个人身上爱着整个人类,爱着有生命的一切。性爱只是在性结合的意义上,在强烈地将自己只和另一个特殊的个人的融合的意义上——而不是在深深的博爱的意义上——才排除对其他人的爱。

  34、爱的存在只有一种证明:这种关系的深度、双方各自的生命和力量,我们藉此才可以辨别出是否爱着。

  35、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一种情感出现了,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感情将永远持续下去呢?

  36、爱,本质上应是一门意志的艺术,一门决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诺另一个人生命的艺术。

  37、爱和被爱,都需要勇气,需要有勇气去选择那些可以作为最高关注对象的价值,需要有勇气做出决断,把全部赌注押在这些价值上。

  38、人们认为爱情关系一旦出现差错就应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的观点,就如同无论如何即使感情完全破裂都不必解除这种关系的观点,都一样是错误的。

  39、对孩子来说,一个不幸家庭的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可以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40.《圣经》中“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暗含着人对自身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对自己的热爱和理解,与对另一个人的尊重、热爱和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41、自私的人,爱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看起来是太关心自己了,但实际上他不过是枉费心机试图掩盖和补偿真正的自我关心的失败。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他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42、“无私的”母亲的作用和自私的母亲的作用并没有什么区别,确切地说,前者往往更糟糕,因为母亲的无私使孩子们不愿去批评她。他们觉得不该让她失望;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在德行伪装下对生活的厌恶。

  43、对上帝的爱与敬畏,不过是人类需求永恒的爱的心理反应,同时也是人们在现实中无力实现这种爱的一种精神幻影。

  44、上帝成了象征,象征着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就已表达了的并正在为之奋斗的尽善尽美,象征着精神世界——永恒的爱、真理和正义的领域。

  45、在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宗教体系中,对上帝之爱,实质上与相信上帝及其存在和公正,相信上帝的爱是一回事。对上帝的爱,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经验。在东方宗教及神秘主义中,对上帝之爱是对同一的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与在生活的每一行为中的这种爱的表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创作背景

  20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是一个危机不断的地方。弗罗姆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在二次大战时,由于是犹太人而横遭迫害,流亡美国,因此他对于西方社会的现状几乎持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

  弗洛姆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并从中汲取了许许多多的精华的东西。在他看来,他所处的时代(亦即资本主义时代)中有太多的不合理的现象值得批判,要批判就得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入手,《爱的艺术》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迎合了西方普遍的社会心理所写。

  作品思想

  《爱的艺术》一书的贡献无疑是纠正了弗洛伊德关于爱情与性有着莫大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的错误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个人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爱情观。爱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冲动,也不再过于褊狭地指向男女之间的性别之爱。

  作者认为爱情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类摆脱人际孤独感的必然之路。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前提就是拥有爱的能力,这能力是能将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因素,比如奉献、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实现统一,摆脱孤独,这就是爱情。归根结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非欲望的事,也非人类本能的事,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与欲望所驱使的野兽,而是能将本能与欲望控制于掌中并以人类高尚的精神性作为应答人类生存问题答案的理性人。

  弗罗姆还谈了许多爱情的错误形式并在书的最后一章详细阐释了爱的实践,纪律、集中、耐心、兴趣和相信他人、克服自恋、积极活动分别是必要条件和特殊条件。其实,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获取爱情能力的条件,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理性生活的条件,不论一个人是不是打算去爱别人,只有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并有着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需要去获得这些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收获快乐和对生命的感悟,而非如一个庸人匹夫般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该书指出“爱”是可以通过耐心学习而得来的一门艺术,类似于对艺术的感受力,爱情、母子之爱、朋友之爱,都是走向完善价格、丰富灵魂的人生实践。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思考与回答。爱不是程序,没有使用说明。全书旨在告诉人类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关于爱的企图和想法都会失败。而爱首先是给予,是爱他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自己永远不会得到爱的满足。

  作品影响

  《爱的艺术》于195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即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抢购,第一版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第二版又由英国乔治·艾伦和昂温公司出了英国版;1962年又出了新版并连续重印十次。随后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2年分别重版重印。

  截至2021年,《爱的艺术》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

  作者简介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1980年),20世纪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并获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为逃避纳粹迫害迁居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和从事精神分析研究。1971年,迁往瑞士,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写作工作直到去世。主要著作包括:《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占有还是生存》《自为的人》等。

;

以最简洁的方式解读《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周雪梅

《爱的艺术》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拿在手里轻飘飘的,读起来却沉甸甸的。难读,是对它的第一感受,我的体会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弗洛姆是心理学家,《爱的艺术》许多内容是建构在心理学的背景词汇之上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词汇意义,因此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二是因为本书的写作风格是漫谈式的,内容或者段落之间往往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且大多内容不是严密的推理与判断,而是一些见解,又比较分散,语义上显得模糊,因而有时候感觉不知所云;三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英语与汉语在语法及语言句式结构的差异,导致晦涩难懂。

我反复读了几遍,力图最简单化地去理解本书的内容,因此采用问问题的方式,借由几个问题把《爱的艺术》的核心理论提取出来,并加入自己的理解。文中的粗斜体段落是原书中的摘录。

一、人类为什么需要爱?

任何爱的理论,都必须从某种人的理论和人类的生存理论开始。

人是什么?经过亿年以上的时间,进化成为高级动物,与狮子老虎恐龙相比,具有最高的理性,这是天生与进化的结果。理性就是能思考,能够认识自己,从而调整自己。

自知之明是人的最高理性,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每个人人无法自主的,因此孤独感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人生难题,孤独感引起强烈的焦虑、羞耻感与罪恶感。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

当一个人从母体中脱离的时刻,分离的恐惧就伴随人的一生。小时候是怕妈妈不要自己了,孩子最怕的惩罚是把他关在门外,少年时最怕的是伙伴们孤立自己,害怕分离害怕孤独是人一生的最深沉需要。

人——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人——面临完全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

因此,人们需要在一起,需要群体,小到家庭,大到部落,国家,都是人们追求在一起的手段。

如何在一起?从独立的个体来讲,需要情感的交融,需求成熟的爱。从整个人类社会来讲,需要每个人付出更多情感,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在情感上的一致性,更需要爱。

因此,爱不是一种个人简单的情绪体验,是对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问题答案。这就是《爱的艺术》对于爱这个问题探索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这是宽泛的爱的思考,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探讨。所以,读此书,要理解爱的定义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爱有所不同。

二、我们人类都是以怎样的方式追求在一起的感觉呢?

1、人类在幼儿时期感到自己与自然为一体,土地动物植物依然是人类的世界。

中国远古的万物有灵意识,树精妖怪都是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感受,原始部落对动物的崇拜,都是人与自然在一起的体现。图腾崇拜,宗教仪式,祭祀与巫医是引领人们与“神”在一起的权威,在那些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中,人们有了聚集力量的渠道,有了克服分离的群体力量。

宗教是克服分离,拜托焦虑的途径,历史悠久。

2、建立与群体及其风俗、习惯和信念一致基础上的结合。

对群体及其习俗、习惯与信念的摸索与形成,其实就是一个部落、氏族、城邦、乃至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文化。人类为了追求与群体的一致性,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如中国文化与墨西哥文化有巨大的不同,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文化相差甚远,正是由于文化不同,才造就了不同人群的归属感,这正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中国人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为什么亲切?因为他和我一样,归属于一个地域。我总是一个群体内的人,即使死了,最怕的也是“变成孤魂野鬼”,生生死死在一起,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

3、除了把一致作为解脱分离带来的焦虑的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当代生活的另一个因素:工作程式化和娱乐公式化的作用。

按部就班的工作令人心安,稳定的家庭让人踏实,现代生活中,大家都做的事情是最值得选择的,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最典型的例子是时尚的创造者,巴黎的服装秀瞬间就可以成为时尚,风靡全球。不是因为美,是因为大家都会去穿这样的服装,你不穿,就是不合群,被孤立的感觉立刻让人不舒服。《皇帝的新衣》中孩子才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真相,因为孩子还不能体会与社会人群的分离感。

4、达到结合的第三种方式在于创造性活动——或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或是工匠的创造活动。在任何创造性工作中,有创造性的人把自己同物结合起来,这里的物代表他身外的世界。……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工作的劳动者都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

这一段描述如同中国道家的“物我两忘”境界,当在专注一件事时,你忘记了自己,忘记了面前的物品,全身心沉浸在创造性工作中,时间似乎停滞,一切外在干扰不复存在,你似乎超然度外,到达“神仙境地”,克服了分离焦虑,与世界彻底结合在一起。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追求一致,人类对抗了焦虑。但是以上的结合方式都存在问题。弗洛姆总结说:在生产活动中达到的这种一致不是人际间的协调,而是与物的协调;由宗教的迷狂的融合中所达到的协调是转瞬即逝的,不具有持久性;而群体文化约束中达到的协调是虚假的,不是个人本体的深层次追求。因此,人类以上种种方式的一致性探求,都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 圆满的回答在于人际间的协调和我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在于爱。

三、什么是爱?

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望,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它是一种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没有爱,人类便不存在。

人与人融为一体的渴望,弗洛姆认为是爱的基本需求与动机,指的是人际关系的协调,是一种互动关系,从这里出发,才能给爱下一个定义。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结合起来的能力。

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

在这个关于爱的定义中,首先是说爱是一种能力。

这里需要明确能力的含义,在我们日常行为中说的能力,与心理学的能力概念是不同的。我们经常说的能力如管理能力、理财能力等,更多的偏向于某种技能或者才能,它是具备完成某项活动的必须才干,包括知识、技术、流程等等。而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是指顺利、有效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爱是一种能力,讲的是一个人只有具备爱他人的心理条件,才能具备爱他人的行为。

其次,在爱的定义中,说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这个主动性就是说爱具有积极性,而不是被动性。用最通俗的方式可以把爱的积极性表述为: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那么“给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在爱的双方互动中,给予不是指“放弃”某物,不是丧失与牺牲,“给予”是一种心理体验,在“给予”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感。

比如一个守财奴,整天担心财富的损失,他是富有吗?从心理学角度讲,他是穷苦的贫乏的。而一个慷慨解囊的人是富有的,他在自己的“给予”中体验到快乐,体验到自己的强大。在爱情中尤其如此,只有“给予”对方充分的爱,你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爱。“给予”对方并接受对方的爱,是一种创造爱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享受。

因此, 爱的最简单定义就是: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力求与他人融为一体的能力。

但需要切记的是,与他人融为一体的前提条件,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只有如此,才是成熟的爱。

四、爱的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这里的关心是指:对所爱对象的生命与成长的积极关心。

这里的责任是指:责任不是别人强加的,完全是自愿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成年人的爱中,责任主要指对精神需要的关怀。

这里的尊重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然,即尊重其自身规律和意愿。

这里的了解是指:作为爱的了解要深入到本质,而不能停留在表层,按照另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去发现他的需求,真正理解他。但是,怎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呢?

爱是了解的唯一途径,在结合行为中,它回答了我的探求。在爱的行为中,在奉献我自己的行为中,在洞察一个人的行为中,我找到了自己,我发现了自己,我发现了我们两个人,我发现了人类。

四、现实中,我们对爱的理解有哪些错位?

1、多数人认为,爱就是被爱,如何惹人爱。

男人、女人都努力按照时代的要去装扮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别人就会爱上自己。这样的人把爱的权力拱手让人,而不是主动争取,因此,不会得到真爱。

2、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才能的问题。他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

爱是一个人的能力,一个懂得爱的人才能找到爱的对象,如同一个音乐家才会谱曲一样,农民只会种土豆,因为他不具备谱曲的能力。

3、爱是简单的。

人们往往认为许多技能是需要学习的,游泳、画画、写作等,但是很少有人认为爱是需要学习的,往往认为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千年等一回的,尤其是文学戏剧电影中的爱情故事都是如此描绘,于是人们要么对爱顺其自然,要么等待爱的降临,总之,把爱归为不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

但实际上,爱是创造爱的能力,无爱则不能创造爱。爱的获得需要学习与不懈的努力,需要一生的付出。

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与你的意志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是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你的爱最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可见,爱是双方的共同努力,爱是困难的,罕见的,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人重视并修炼。

五、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爱的体验与学习是从小开始的,从脱离母体就产生了,因此父母的爱是一个人一生至关重要的爱的课程。

孩子最初体验到的爱是——“ 我是我所以被爱” ,这种被母亲所爱的感受是被动的。我不必为了被人爱而做任何事——母爱是无条件的。

等孩子成长到八岁左右时,他第一次想到要给父母某种东西,想要创造某种东西——一首诗、一幅画,或者任何可能做成的东西,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爱转变成爱,转变成创造爱。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一种爱的新感情,是第一次爱的冲动,到爱的成熟需要多年的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通过“给予”别人爱的行为与体验,他理解了别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予”比“接受”更令其满意,爱甚至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摆脱了由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状态形成的孤独和隔离的老龙额,他感到新的融洽、享受和协调。由被爱成长为爱,从而获得了爱的力量。

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的原则是“我因爱而被爱”。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母爱是无私的,但是父爱是有条件的。这种爱的原则是:“我爱你 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愿望,因为你尽了职责,因为你像我。”父爱的本质在于;服从成为主要美德,不服从乃是主要的罪孽——以收回父爱作为惩罚。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于孩子本身的需要相适应,幼儿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及身心两方面的关怀。六岁以后的孩子开始需要父爱,需要他的权威和引导。母亲起到保证孩子生活安全的作用,而父亲则有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应付大千世界所面临那些问题的责任。

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既有母亲的良心,也有父亲的品德。一个懂得爱的人,必须从父母身上学到爱的原则,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两者的结合使他走出父母的笼罩,成为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爱的方式不对,都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成熟,过于扭曲则会患上精神疾病。

六、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爱哪些人?或者说爱的对象有哪些?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因此可见,爱的对象是宽泛的,但是不同的爱却有各自的特点。1、兄弟的爱

兄弟的爱,是构成各种爱的最基本的爱。

如果我具备了爱的能力,我便会不由自主的爱我的人类兄弟。因为只有人类一体化,才能追求到人类的同一性。兄弟的爱是对所有人类的爱,它是平等的 没有独占性,也可以称之为大爱无疆。

2、母爱

人类都知道母爱是无私的,但是母爱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因为孩子从母亲身上学到爱。母爱不仅要带给孩子生存的安全条件,还要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而后者更为重要,想要孩子会爱,母亲必须是一个愉快的人,一个精神饱满的人,是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会爱的人。

母爱的本质就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而这意味着与孩子的分离。母亲必须容忍而且必须希望并且支持孩子离开她。只有做到这一点,母爱才显得如此困难。 它要求毫无私心,要求具有“给予”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外一无所求的精神。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爱属实不易,母亲总是会把自己方方面面的渴望、梦想、打算等强加在慈爱的行为中,以爱的名义。由于母爱的缺失或者扭曲变形,一个人丧失了具备成熟的爱的条件与能力,成为一个终身不会爱的人,不幸福的人。

3、性爱

这大概是一个最难以说明的话题,需要澄清的概念包括:性、性欲、性爱、爱情、婚姻中的性爱等等,而每一种东西都是模糊不清的,难以清晰界定。

性爱是对与另一异性的完全融合、结为一体的渴望。从其本性来说,它是排他的,不存在一般特性的爱。它也许是所有形式的爱之中最靠不住。

为什么靠不住呢?因为性爱具有迷惑性,容易与其他强烈的情感(爱、激情、迷乱等)想混淆。比如,一见钟情的强烈情感,是因为陌生人突然突破了相互之间的屏障,瞬间成为最亲密的关系,双方认为相爱了,并能够永恒。其实,这种性爱的前提是刺激性的冒险的强烈的,随着双方的相互了解,性爱就会慢慢降温,结果是另觅新欢,再找新的陌生人。

性欲旨在结合,但性欲可能被孤独引起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心、伤害欲甚至毁灭欲激发,正如它能够被爱激发一样。

被爱激发的性欲才是性爱,一定要具有爱的特征,比如给予、尊重等等,它伴随着温情脉脉,而不是疾风暴雨般的迷乱,而由其他欲望激发的性的结合并不是性爱,更不是爱。

4、自爱

自爱与爱他人是并行不悖的,所谓“爱邻如己”也。在心理学中我们知道,外部世界是我们大脑建构出来的,是我们感知的对象,我们自己也是自己感知的“对象”,既然能够爱别人,自然也能够爱自己,不存在爱自己与爱别人相互排斥的情况。 真正的爱意外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它来源于爱的能力。

比如老师爱学生,医生爱病人,公交司机会爱乘客等等,只有能够爱自己的人,才能爱别人。自私的人不会爱别人,他其实也不爱自己,他不是过于自爱,而是缺少自爱。

5、对上帝的爱

爱产生的基础在于人有分离的体验,希望通过结合来克服分离焦虑的需要。其实爱的宗教形式,对上帝的爱,与心理学上讲的爱也没有什么不同。这种爱同样产生于克服分离达到结合的需要。事实上,两者是相似的。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东西方差距太大,有神论与无神论各执一词,宗教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涉及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问题,在此不做摘录与学习。

七、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存在那些问题?

由于弗洛姆处于资产阶级兴起的时代,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变革。资本主义的建立原则有两个:政治的自由原则和社会的市场原则。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要求下,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规模协调合作的人,需要消费胃口越来越大的人,需要趣味标准化、容易受影响、需求容易预测的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需要人感到自由和独立,而不依附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然而又是愿意被支配,愿意做期望他们做的事,愿意适应社会。需要不用强有力而支配,没有领袖也能领导,毫无目的也能鼓动——只想获得成就、忙碌、起作用或继续生活的人。

结果是人很好得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产物,资本主义如火如荼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原则,人已经转化为“商品”,生命成了投资,是现行市场条件下必须获得最大利润的投资。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异化了的机器人的关系,虽然人们在一起,却依然十分孤独。

爱被社会异化,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婚姻中虚幻的爱。理想的婚姻强调“组合”精神、相互忍耐,双方要顺利合作,在这样的“爱情”中找到摆脱孤独的港湾。靠两个人的结盟中对抗世界,其实这不是爱情与亲密,而是双倍的个人主义。

2、以为有了性爱就是爱。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性是人最根本的动力,性的满足与和谐就必然产生爱。但临床的明显事实表明:无节制的性满足不会幸福,而会产生带来严重精神或者症状上的痛苦。 一切本能的需求的完全满足不仅仅不是幸福的基础,甚至保证不了理智的健全。

3、一些病态的爱情形态。

由于一方或者双方从小被母亲或者父亲或者父母双方,以不合适的教养方式养大,他们虽然已经是成人,但是人格并不完善,他(她)们对爱人的爱的模式还停留在儿时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因而在对情人的爱的表达与行为中极为紊乱,呈现各种“神经质”般的疯狂行为,有时候反而被社会解读为“真正的爱”,如各种极端的求爱方式、为爱自杀、爱的沉迷等等,其实都是不成熟人格的体现,是虚伪之爱。

虚伪之爱的表现形式有:偶像崇拜的爱,把爱人当做偶像,完全丧失了自己;伤感的爱,自己体会不到爱,只能在小说戏剧中去找感觉,在欣赏别人的爱中找到自己的爱的体验;投射型的爱,为了逃避自身的问题去关心“被爱”一方的缺点和不足,或者把自己的需求未满足的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追求没有冲突的爱,他们分不清冲突的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的区别,一味追求没有矛盾的爱。

感知爱是一种永恒的挑战。它不是一块供歇息的地方,而是一起行动、一起发展、一起工作,甚至不管是和谐还是冲突,是快乐还是悲哀,都从属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双方从生存的本质感到自身的存在,他们成为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上,与对方合一。

八、我们应该如何获得践行以上爱的理念?

关于爱的实践部分,弗洛姆总结的很少,他并没有去教一些妙招,他的基本前提假设是爱的理论更重要,你要先树立对爱的理论的“信仰与坚持”,相信爱的发生发展获得的内在规律与机制,你要渴望爱的获得,并对自己有信心。

另外,他指出,爱的体验与能力任何人都教不了你 ,每个人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过程去体验。爱的旅程从一出生开始了,从摇篮到坟墓,永不停步。

弗洛姆也给到爱的艺术的几条最简单的途径, 规范、专心、耐心、最大关注。

我们发现,其实学习爱就像学习钢琴演奏、学习打高尔夫球一样,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了解这种能力的理论,并持之以恒地实践着。

九、爱的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特殊品质吗?

1、克服自恋。

自恋的表现是一种倾向:外部客观世界的不是真实的,自身对它的体验才是真实的,而且人去感知外部世界时,往往从对自己有利的观点上接受与反馈。

从这个观点看,人人都是自恋的,因为外部世界是一个人大脑的主观反应,不可能是完全客观与真实的,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如果发展到极端自恋,人只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外界与他没有关系,就会是精神变态。 一切精神变态形式都表明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且已达到极端的程度。对精神错乱的人来说,唯一的真实存在是他自身,就是他们畏惧与臆想的东西,他把外部世界看成是他内心世界的表现,看成他的创造物。

可见,或高或低的自恋是普遍现象,而 自恋的对立面就是客观 ,那是一种按其本来面目认识人和事物,并能够把客观现象与主观愿望及畏惧心理而形成的形象区分开来的本领。

如何能做到客观呢? 谦卑的情感态度与理智的思考。

2、理性的信仰

非理性的信仰是建立在非理性的权威的基础上的信念,是对人或者一种观念的坚信。

而理性的信仰并非是对人或观念的信奉, 而是我们的信念中具有的必胜和坚定的特质。信仰是人格中的性格特性,而不是一种特殊的信念。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弗洛姆认为信仰其实就是根植于人们思考与行为中的坚定必胜信念,是对自己从事的活动的信心,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行动力。

理性信仰的基础是创造性,靠我们的信仰活着意味着创造性的活着。我们对一种思想有这样的信仰,是因为我们自己观察和深思的结果。我们相信自己、他人以及整个人类的潜力,也是我们自己观察和深思的结果,我们经历过自身潜力发展的过程,体察过自身成长的现实,感受到自身理性和爱的能力。

因此,在爱的能力中,人也要保持对自爱的信心,对他人产生爱的能力及其可靠性的信心。这就是对爱的信仰。

爱的信仰是要有信心,而信心需要勇气做后盾,爱更需要勇气,需要做好遭受挫折与失败的准备。

3、爱的活动性。

爱是一种内心活动,如果一个人爱对方,他就会处在密切关心对象的状态之中,是 关注、机警、积极的状态 ,而不是嘴上说的“爱他”的外在表现。这种爱的“活动”的状态不是孤立的,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它分布于一个人的整个思想及行为过程中。

反过来说,一个具有创造性品质的人,在爱中才能具有创造性。

十、学习爱的艺术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

弗洛姆在开篇的前言中即表达了他清晰的态度,首先爱是不容易的,爱的艺术需要终身学习。

爱的真谛在于: 除了努力积极发展你的全部个性,使之形成创造性人格倾向外,一切爱的尝试都一定是要失败的。

可见,具有成熟的创造性人格的人,才有爱的能力,进而修炼成爱的艺术。爱的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上下求索”之路。
文章标题: 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50361.html

[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