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25 21:30:39 | 作者:Sliverline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桑兵,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以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近代中日关系(以民间团体和学者为中心)等领域。尤其以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为重点。
2021年,社科院近代史所《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专门邀请了韩东育、吴志军、王笛和桑兵四位专家,特别探讨在现今学术研究中史学论文的文字问题。几位专家分别从作者、编辑以及研究生导师的角度,专门针对史学论文中的文字表达与学术写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几位专家对于学术研究者在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不断提升作者素养,提出了宝贵且实用的建议。
其中,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桑兵老师的《如何提升史学论文的文字表现力》[1]一文写得十分精彩,不仅写出现在学界存在的大量问题,而且还站在导师的视角专门针对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文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学生们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界的研究现状,表达了作为一名导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以及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系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在阅读此篇论文时,不仅仅感慨桑兵老师对于学生们欠缺文字表达能力的无奈,同样也能看到史学大师在论文中对文字的运用。这篇短小精悍的论文,文字表达清晰流畅,首先是以表达清楚为基础,增加用典,用典准确,不是为了用典去表达。整篇文章不仅阅读起来流利通顺,更是能在读完之后给读者带来思考。单单是这一点,就是我们这些后辈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论文中,桑兵教授开篇直接点明,“历史学学术论文的文字表现力差的问题,如今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博士生们的学位论文。各路导师聚在一起,抱怨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学生越来越难带,而难的突出方面,就是文字能力差到无可奈何的地步。这样的情形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并且开始想方设法,探讨如何解决提高之道”。
历史学科中,虽然研究的侧重点是历史本身,但不论对于什么样的研究者而言,最终呈现出来的成果就是一篇篇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在论文中,文字的表达与运用,就是考验研究者“真功夫”的时候。由此看来,对于现在的研究生们来说,做学问不仅仅是沉下心来阅读史料与进行研究,对于史学论文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急需的。
历史学属于长线学科,历史悠久,却较为冷门,社会上喜欢的人多,业内热衷的人少。胡适说,治史须绝顶聪明的人下笨功夫,可是聪明人往往好赶热闹,不愿坐冷板凳,即使误打误撞入得门来,也耐不住磨铁杵的艰辛。
不过,同学们未必真的都是文字基础太差,而是原来掌握的大多是文学化表述,如今用于严谨的历史叙述,又不同于一般教科书或通史的认识,便忽然陷入失语状态,一时间想到的说不出,而说出来的则词不达意。拿给别人看,不知所云,呈交导师批阅,结局可想而知——人面文本相映红。
这句“人面文本相映红”,不知点出了多少导师与学生的现状。
研究与学习中,导师们对于学生的培养大多是费尽心血、尽心尽力,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在学习研究期间,不仅仅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甘座十年冷板凳”的决心,还需要找对方法、找对方向进行努力,往往越是想着事半功倍,就越是一无所获。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所言不虚,真的已经尽力,可是努力却不一定做到十分,即使十分努力,也未必得法。
像文字功力差这类问题,既有老师说教,也有同门比照,攻读博士学位者不可能茫然无知。既然心知肚明,就应该迎难而上,努力补足显而易见的短板。而实情往往相反,对于自己的缺陷,多数情况下是千方百计地回避,躲过初一,再说十五,实在躲不过去,最后一股脑儿丢给导师,让后者无辜成为承接合力的枢纽,在各方相互矛盾的诉求下左右为难。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事。在中学的学习中,往往是由老师们带领着学生解决困难。但到了本科及研究生时期,自主学习才是常态。导师们是以引路人的角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指点迷津、答疑解惑。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学生们迎难而上,不断弥补自身缺点,而非逃避与推脱。
本来中学到大学,绝非又升了一级那样简单,而是从被动受教到主动学习的关键转折,可是许多学生习惯了从小以来的被安排,他们的人生,多是被家长、亲友、老师按部就班安排好的,因而缺少大学阶段最为需要的自觉与自动,加之大学本科教育的高中化偏向,多数人到了博士阶段才迫不得已摸索着进入自动学习的模式。明知自己存在短板却不能主动改变,或是想改变而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是缺少主动自觉的表现。
大学阶段继续满堂灌输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被动受教到主动吸取,自觉拓展,养成兴趣,找出方向,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异禀,一般而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后天的勤奋。尽管最后能够达到的绝对高度决定于1%的天赋,相对高度对多数人而言还是取决于99% 的努力,否则连应有的高度也达不到。那些考试通过就以为能力已备,学位到手,不能潜心向学的人,其实是浪费天资与机会,有小聪明,无大智慧。
大学时期,不论是本科或研究生,找对研究方向、确定选题往往是一件难事。万事开头难,不论研究方向找到与否,最终都要向着毕业不断前进。工作或是继续深造,都需要相应的成绩与能力。在研究学习中,兴趣与选择才是关键。
读学位说白了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事,不能时时事事倚赖导师。许多入读者连自己要做什么题目也毫无想法,考试时却信心满满地表示,只要导师出题,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可是临近毕业,很少有人依然如此豪言壮语。研究什么,应该是自己选择,与导师商定。否则,题目再好,未必有兴趣,甚至心怀抵拒,就很难做好。真正的好题目,学生未必做得出; 导师若是胸有成竹,大多已成囊中之物,不与他人分享; 若仅仅是觉得有意思,则不一定做得出,至少是不一定好做。如果一心只求学位,无意学问,或是选了不感兴趣的题目,多数情况下已经注定做不好,自然也就无法写好。好题目大多难做,好做的一般不好,预先存了要好又要好做的心思,便有几分投机,埋下失败的伏笔。
题目好做与否,因人而异,对于行家里手,博士论文选题大多数月即可毕其功。有的选题,本来极佳,试着上手,效果也不错,后来旁骛过多,或情陷纠纷,不能专心致志,便越做越觉得难。时下攻读学位者尤其是博士生,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最大误解,以为自己已经具备博士的能力,只需花一定的时间收集资料,将原来几万字的论文扩充为二三十万字,或是将写几万字硕士论文的办法套用过来写一篇博士论文,就万事大吉,全然不考虑如何提升包括写作在内的能力问题。
每到毕业季,导师们与学生们总是愁眉苦脸、无比犯难,桑兵老师在文中,对于这样现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但又真实无比。
每到毕业季,常常可见导师们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因为对所指导的学位论文虽然多次提出批评意见,仍然通篇语病,东扯西拉,难以卒读。再度指出问题所在,时间又所剩无几,而学生临近生死判,五内俱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只能将点到之处稍事改动,重新交来,病态仍旧,于是只好亲自动手,大加斧钺,边改边骂,生理与心理备受煎熬。导师为弟子代劳修改论文,看似职责所在,天经地义,实则遗患无穷。
严格说来,导师不宜越俎代庖学位论文的文字修订,因为导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学生提高研究能力,撰写合格的学位论文,而不是让不合格的学生获得学位并且将其送到社会上去。换言之,导师是培养人,人的能力达到相应水准,可以写出合格的论文。学生是否合格,检验的主要标准当然不仅仅是学位论文,如果变成以文为准,对于学生本人看似仁至义尽,却以牺牲社会为代价,对于其他学生也有失公平。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教书育人的正道。况且,导师本人的文字能力未必就好。时下导师处于各方夹攻之中,学生心理又相当脆弱,进退维谷,迫不得已,只能采取息事宁人的下下策。可是这样的社会成本其实最高,最终都是要由全民买单的。
面对上述提出的现状与问题,桑兵老师在文中详细地为学生们指出了解决之法。首先,在历史专业的学习中,爱好与兴趣是起始,改变自身的学习的方式,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吸收,自己拓展并找到方向才是进步的关键。“大学阶段继续满堂灌输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被动受教到主动吸取,自觉拓展,养成兴趣,找出方向,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针对史学论文,桑兵教授提出,文字表达能力大多是努力练就,并非朝夕之功,天赋不够,写好史学论文亦可勤能补拙。
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有音韵音节,文言的白文句读,通过朗读,就容易点断,用方言写成的作品不易看懂,但读出声则易知其意。提高文字能力的重要一环,便是高声朗读,但凡佶屈聱牙的拗口处,文字必定存在问题。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则大体可通。
治史的表达能力主要有二,一是口头,二是笔头,缺一不可。口头表达天生就好的人很少,大多是努力练就。笔头表达与此类似。天赋不够,当作家自然不宜,可是写好史学论文未必不可勤能补拙。而且在下有一成见,史学须用清晰的文字表现复杂的内容。历史文章太过顺畅,就难免夹杂作者自己心中的逻辑,而非完全依照史事重现本相。所以一出手就下笔如有神,很可能是自洽主题,未必能成为好的史家。好的史学论著大多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这样的琢磨过程,不仅使得论文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驾驭文字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会写一篇好论文,也就等于学会并且掌握了写好论文的技艺。攻读学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写多改。以往没有电脑,全靠手写,成稿之后,不断增删,待到稿纸正反两面密密麻麻写满增补改订的文字,就要誊抄一遍,然后接着再改。这样的过程要重复多次( 开始可能多达10 次) ,篇幅较大的持续数年,才能大体满意。由此养成习惯,改用电脑后,可以随意修改,省去重抄的工夫,平时就将各篇成稿排列在页面上,反复推敲,随时增删修订。如果不下一番苦功,要想掌握提高适合史学的文字表达能力几乎是不可能之事。与其长期受困,不如痛下决心,一举战胜。
在弥补自身短板、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时,方法多种多样。最起码是要放下身段,认真纠正自己错误,对别人指出的自身的缺点与不足虚心接受、努力改正,而非抱着研究生的架子,总想着通过一些所谓的“巧方法”来快速提升。兼听则明,虚心向学,才是真正的提高之道。
其实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模仿,自己写不好,模仿写得好的大体就可以解决。如果不知道谁写得好,或是连好坏也分不出来,还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这也是大学之类的教育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所在,即提供可以让读书种子发芽生长的环境要素。总之,兼听则明这样基本的道理并不难懂,更不难用,只要有心向学,沉潜努力,掌握一般性的文字技巧并非难事。不懂不会,短期情有可原,长期就显然是学习不努力或不会学习所致。
万一真有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不知不觉,不妨先将自己的身段降到最低,视若笨鸟朽木,然后采取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办法: 背书。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虽然颇受诟病,却是最后一剂苦口良药。文言时代,作文先要背书,《古文观止》之类,虽然只是适用于学塾层面,道理是一样的。钱穆说读书要自以为愚,天资聪颖尚且要虚怀若谷才能吸取精华,何况真的资质不如人。发蒙的学童或许对文章的内容毫无所知,所谓读望天书,博士生毕竟可以在背书的同时领会其意。
首先,自己主动选择若干篇自认为写得好的史学专门论文,如果拿捏不准优劣高下,可以征询师友的意见。一般而言,选那些写得好的作者的文章,把握相对较大,不过要适合自己的程度和习性好尚。有的文章虽好,未必适合自己,或是不易学,不能一味慕名,以免东施效颦,画虎不成。
选定范文之后,务必抛开博士生的面子,改变看他人研究不是取其所长而是专挑毛病的恶习,老老实实从头至尾背诵,背诵过程中不断揣摩作者如何谋篇布局以及论理、修辞、达意,遇到相似相同的事情如何举一反三,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文字表现力自然大幅度提升。
以自己的所闻所见,只要痛下决心,认真背诵,两三个月即可达到脱胎换骨的程度,其变化之大,乍看之下不免怀疑有人代为捉刀。当然,前提是研究要达到一定程度,只是突破表述的瓶颈,若是研究本身尚未到位,强说新意,是无论如何不能表达好的。
在史学学位论文上,桑兵教授通过多年来的观察与事件,尤其是现在学生们容易犯的错误,主要的普遍问题有以下五点,分别是意思不清、表述太急、主语变换频繁、冗言废字过多和好用判断句。
意思不清。作者的意思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语义含混,容易引起歧义。这种情形犹如大舌头说话,叽里咕噜在口中打转。其原因或是作者本来就没有想清楚事情的原委,自然也说不明白; 或是虽然心里清楚但急于表现得有理论、有文采,结果反而以文害意; 又或是刚刚脱离失语状态,一时间说不利索。治史应当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史学论著当然不能没有道理文采,可是治史首在求真,第一步要将事情讲清楚,清晰准确,恰如其分,是起码的要求。在此之上,才能说理形文。所以应先将自己要说的意思充分捋清楚,然后尽可能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宁可失之直白,不可伪饰文采。
表述太急。一句话的意思尽可能简单明了,不要加入太多的成分,模糊主旨。历史上的人与事都不能脱离相关条件,往往牵扯广泛,相当复杂。如果需要表达的意思较多,可以逐层分句渐进表述,不要试图在一个句子之中说多个意思。即使是需要加入各种相关条件的限定,也应该分句说明,否则搅和在一起,枝蔓过多,主干不显。
主语频繁变换。一段文字尽量保持既定的语序,不要随意变换主语,使得但书[2]太多,意思曲折回旋,以致前言不搭后语,甚至相互矛盾。但书过多是历史论著中常常出现的现象,越是初学者,越多用但书。相比之下,文字老到者但书就少得多。但书并非不能用,用得好还有奇效,滥用则文句晦涩,语意不畅。在这方面,属于逻辑语言的西文相对于模糊逻辑的汉语文的确略占优势,有的老师就教以用西文构思,再用中文表述,写出来的文字显得逻辑性较强,较为顺畅。此事的关键在于梳理清楚事情本身的顺序,与所要表达的意思的顺序相互合拍,能够提纲挈领,自然文从字顺。
冗言废字过多。新手的文章,往往多有废字,有时画蛇添足,意思也嫌多余。修改学术论文最好的起始办法就是强制性压缩,不动结构,不删段落,单凭修订具体文字或句式达到整体上大幅度压缩。删繁就简的原则是只要不害意,则可删尽删,以最大努力删到极限,即无法增减一字,全文没有废辞。通过删削调整,不仅篇幅显著减少,而且意思更加清晰明确通畅。
好用判断句。历史是复杂的,无论人或事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判断句看似简单明确,却易生破绽,引发诸多连带问题。尤其是一些判断句具有排他性,最容易为人所诟病。历史是相对的,历史认识不能绝对化,这并非相对主义,而是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判断句多而失准,往往暴露出作者对于所研究问题的把握未到应有境界,破绽百出,文字的弊病更加凸显。
除去上述的史学论文问题外,桑兵教授还对于现在的学界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学术论文成为了谋生的手段、评价的标准,那对于学问的敬畏之心也就弃之一边。发表之滥、水平之低,同时各种评价也在推波助澜。
既然学术论文的发表沦落为谋生的手段,对于学问的敬畏之心自然也就荡然无存,这样的环境最不利于有心向学的读书人,却为投机取巧者大开方便之门。现在的学术论文发表之滥,早就有目共睹,用低水平重复已经不足以形容,说是制造垃圾或许又让人难堪。而花样翻新、变本加厉的各种评估仍在进一步推波助澜。曾经不止一次有海外学人来问,说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都可以掌握,只有此间,数量极大,却很难判断究竟较前人研究有无前进,进展几何。
但凡学术论著,必须掌握先行研究、相关资料和事情本身,否则毋庸置喙,这些起码的常识似乎成为很高的门槛,却挡不住貌似学人迈向学术刊物的蹒跚步履。任何评审,决定的虽然是评审对象的高下,其实首先是反映评审人的水准,所写判词及其结果,应当恰如其分。为数不少的论著,既不掌握已有的进展,不知其出发点在何处,更不了解相关的材料及其获取途径,于事情本身其实相当隔膜,充其量只能是认认真真的表面文章。在缺乏基本的学术规范甚至根本无视学术规范的情况下,文字表现实在不算是什么严重问题。相反,如果文字表现好岂不是更加可怕? 巧言令色蒙骗编辑乃至外审,并非绝无仅有,而且似乎能够轻易得手。尤其是那些故意绕开直接的已有研究,却俨然筚路蓝缕的开拓者,或是拆分重组时空联系,以制造辣眼话题的自洽人,很可能还善于言辞,为害更大。
在现行规制下,大批研究生为了毕业乃至找工作,必须短期内大量发表尚处于夹生状态的论文,从而使学术期刊的编辑们面临与导师相同的难题,一方面使得刊物的编校人员不堪其扰,一方面也容易滋生种种弊端。有的刊物甚至不成文规定一般不发在读研究生的论文,道理上虽然不错,现实中难以实行。要求获得学位者须有一定数量的发表,本意一是借此择优汰劣,二是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各走极端,均非良法。只看水平,不问出身,本应是学术刊物取舍的标准,况且时下的确有些学位论文选题好,投入大,用力深,比起一些东拼西凑、叠床架屋的所谓课题成果更有价值。
总而言之,学术论文的文字表达并非易事,但是只要勤学苦练、日积月累,便可以达到优秀文字表达的要求。史学巨著汗牛充栋,各路大师珠玉在前,从借鉴参考出发,不断磨练自己,形成自身的行文写作风格。在流利通顺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理解和看法,才是一篇好论文的文字表达要求。
概言之,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虽然并非易事,却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难问题,好的史学论文未必是写得好看的文章。对于初学者而言,首先要写出适合历史表述的合格文字,才有进一步追求提高文字表现力的牢固基础。现在史学论著的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缺少个性化的独特风格。仅就文字而论,林林总总的众多论文著作,隐去尊姓大名便很难知道作者为何方神圣。诚然,史学论著的文字风格未必不可或缺,可是但凡做得好的学人,大多文字也会独具一格、特征显然。可见文如其人,才有助于载道。
作为一名历史系的研究生,阅读完桑兵老师这篇《如何提升史学论文的文字表现力》,不由得感慨,教授们眼光之犀利、见解之深刻,尤其是那句“人面文本相映红”,更是直击学生们的现状。虽说是写作读后感,但在读完文章之后的感慨与理解,却不仅仅是停留在此文之上。结合读书以来的所见所感,桑兵教授对现状的批评一针见血,直击痛点,点出了各位学生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自中学之后,学生们受到的教育大多都是为了考试服务,不论是语文作文,还是文科的各个大题,都是以采分点、要点来评价,可以说一路走来的上学之路,并没有教会大家如何合理地运用文字,更别提怎样在学术论文中优秀地使用文字表达。
多年来的读书生涯,早就使大家清楚学习是个苦差事,学习是需要努力与付出的。在努力与付出中,找对方法与方向是关键。每每大家苦于如何表达、怎么表达时,相应的学术论文要求早已提高至流畅准确地表达相应含义。这样的现状足以证明,现在的文字表达功力已远不达相应要求,更别提有自己的风格了。
从基础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写多做。这样的提法自小学开始就不断提及,往往说出来都有感俗气,但这却是最有用、最基础的方法。史学界大师们不断诫勉后辈,研究历史是个笨功夫,研究的成就即是自身阅读积累的多少。
老实巴交地做学问,不投机取巧卖弄聪明。认认真真地去通读史料,依托史料去提取观点,史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观点与学术态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3]
[1] 桑兵.如何提升史学论文的文字表现力[J].抗日战争研究,2021(02):44-50. [2] 但书:在一个条文的同一款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这种结构的条款当中,如用“但是”这个连接词来表示转折关系的,则从“但是”开始的这段文字,称“但书”。 [3] 严耕望:治史三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