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好书分享

时间: 2021-05-09 12:58:06 | 作者:zzyykk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1次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好书分享

好书,旧书,值得反复读。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够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严重的恶魔。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回首往事,我发现这就是我的教育,将产生总要影响的教育:我学着弃我而去的那个哥哥的样子,在借来的书桌前枯坐,努力而仔细地研读一条条摩门教教文。我在学习地这个技能至关重要,那就是对不懂的东西耐心阅读。”
“在我看来,与那天早上相比,他更矮小了。他脸上的失望是如此孩子气,一时间我疑惑上帝怎么能不遂他的心愿。他是那样虔诚的信徒,心甘情愿地受苦,就像挪亚心甘情愿去建造方舟一样。但上帝并未让洪水泛滥。”
“但他回家过圣诞节时,我注意到他在读一本叫‘悲惨世界’的书。我觉得这肯定在那种大学生必读书目之列,于是也买了一本,希望从中学习一些历史或文学知识。但我没有学到,因为我无法区分虚构的故事和真实的背景。在我看来,拿破仑并不比冉阿让更真实。这两人我之前都从未听说过。”
“大学坐落在瓦萨奇山脉的中心地带,那里白色山峦拔地而起,它们很美,但在我看来,它们的e美丽咄咄逼人,令人生畏。”
“我不记得考题是否要求我们评价《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透头颅》,但如果是的话,我肯定会写下如下印象:女孩脸上的淡定与我杀鸡的经历不符。如果语言准确,这很可能是一个绝妙的答案——女人的平静与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形成强烈反差。但我怀疑我的答案能否给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砍鸡脑袋a时,你不应该微笑,因为嘴里可能会溅上鲜血和羽毛。’”
“群山依旧陌生而险恶,但我想留下来。”
“我打开壁橱,我的废料场专用靴就放在里面,四个月前我把它们收了起来。我穿上靴子,感觉自己从未脱下过它们。”
“我说不清这个称呼给我什么感受。肖恩这样做是想羞辱我,把我锁在过去,困在过去的自我自我中。但这个词并未让我就范,反而将我送往别处。每次他说'嘿,黑鬼,开启吊车',或是‘给我拿个水平仪,黑鬼’,我就仿佛回到了大学,回到了那间礼堂——我窥见人类的历史并思索我在其中的位置的地方。每次肖恩大喊‘黑鬼,挪到下一排去’,我就想起罗莎 帕克斯、艾米特 提尔和马丁 路德 金的事迹。那个夏天,我看到他们的脸浮现在每一根肖恩焊接的檩条上,于是最后,我终于明白过来一个本来显而易见的事实:有的人反对平等的大潮;有的人必须从某些人那里夺取自由。”
“当你是一个地方的一部分,在它的土壤上成长的时候,没有必要说出你来自那里。我从未说过‘我来自爱达荷州’,直到我离开了那里。”
“‘如果你在美国,’他低声说,‘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我告诉他们,我曾经贫穷而无知。当我告诉他们这些时,我丝毫不感到羞耻。那时我才明白羞耻感的来源,不是因为我不曾在铺着大理石的音乐学院学习;也不是因为我没有当外交官的父亲;不是因为父亲是半个疯子,也不是因为母亲跟着他亦步亦趋。我的羞耻感源自我有一个将我朝吱嘎作响的大剪刀刃推去,而不是将我拉走远离它们的父亲;我的羞耻感源自我躺在地上的那些时刻,源自知道母亲就在隔壁房间闭目塞听,那一刻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让这张脸,让这个女人与众不同的不是衣服,而是她眼睛后面的东西,是她咬在齿间的东西——是希望、信仰或信念——让人生不再一成不变。”
“当他站在我面前,高高在上,愤愤不平时,我忘记了自己小时候他笑起来全身抖动、眼睛闪闪发亮的样子。我再也无法忆起他的嘴唇在烧毁之前,曾经怎样愉快地抽搐,当一段回忆让他热泪盈眶的时候。现在我只能记起那些往事,我们之间已经相隔千山万水,时光一去不返。但我和父亲之间的隔阂不仅来自时间和距离。它源于自我的改变。我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

读后感

先说些题外话,阅读的时候选对书十分重要,选对阅读方式也至关重要,这两件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那说回这本书。因为成长在一个教育、接受教育是社会规律的世界里,因为不曾感受过偏执、疯狂的父母,所以当看到文章里的描述,能感受到的,只有震撼。

我无法想象不接受教育的样子,且我始终赞同“一定要接受教育”;我同样无法想象,若我的父母是那样专制且固执,我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我能否像作者那样坚强、坚定地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努力让自己接受教育。

起初被这本书吸引到的,是作者那荒唐的童年,甚至不能称之为童年,只配叫做那段日子吧。“废料场”、“大剪刀”、“顺势疗法”、“起重机”、“妓女”、“世界末日”这些是;“不允许读书”、“生病了不允许去医院,母亲会治好它”、“抗生素会慢慢腐蚀你的身体”、“去上学就是背叛”这些也是。我很想看看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小孩,她什么也不知道,父母教育她什么也不许知道,她会变成什么样子。

后来使我迫不及待读下去的,是看到她好不容易脱离了苦难,接受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却因为原生家庭对她产生地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她无数次挣扎在自我斗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困境里,那种求而不得,那种混乱的痛苦,她是如何活下去的。

为了上学离开家乡,是错的;为了自己离开父母,是错的;为了在陌生世界里生存下来,潜心研究,是错的。这一切,在外人看来,是突破,是勇气,是挑战,但在那时,几近崩溃的她以及她始终偏执的父母眼里,这些都是背叛,这些都是错的。

印象很深的,是她终于决定融入外面的世界,克服万般挣扎的第一步,是“接种疫苗”;而当她决定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面对未来,即便她不知道未来是什么的时候,她选择了接受心理咨询。

令人佩服的是,纵使生活有千万种姿态,似魔鬼、似机枪,扑向她、扫射她,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了付房租去争取奖学金,为了远离那座城,为了真的走进她生活的地方,她始终没有放弃接受教育。我想这也是因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教育赋予了她清醒理性的头脑,能在悬崖边缘一把将她拉住。即便内心千疮百孔,是理智的思维和科学的宣泄方式,让她能在摇摆不定之后,稳稳地站在自己这边,不再受他人摆布。

整本书,大部分篇幅其实还是在说她不堪回首的往事。她摆脱不掉原生家庭的影响。她分不清肖恩的家暴,感受不到父亲的躁郁症,甚至总是相信母亲会反抗父亲而站在她这边。她的父母甚至不惜牺牲她而换取家中一如既往父亲说了算的模样。但就是这样的家庭,也有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孩子拿到了博士学位,也正是她的两位哥哥,对她写成此书,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而其余四个孩子,最终选择经济依赖着父母,留在父母共同经营的精油产业里。他们之间,早已是巨大的鸿沟,而产生差距的原因,必然是教育的力量。

作者生于1986年,生日不详,因为亲人记得的,都不一样。这是属于现代的故事,是对现代教育巨大的冲击。

活在21世纪一个崭新的十年里,很难想象那些不能接受教育的人,他们今后的人生,能不能活出自己的样子。不读这本书,只是有些浅显的印象:山区里或者困难地区,那些没有条件读书、上学的小朋友,他们最多是对外界一无所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总有机会能看看这世界吧。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如果他们不去接受教育,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没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是周围环境,将会使他们只能停留在原地,根本无法走出去。可能他们眼中的世界,与其他人眼中的,永远不一样。

很庆幸,即便我们从小就厌恶这般应试教育,也感谢它,为我们带来了书本知识以外的东西,让我们能接受新鲜的事物,也让我们能面对过去,奔向未来;赋予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没有剥夺我们爱人、爱自己的能力;同时感谢,父母始终善良、积极,一直给我们正向的引导,也会为我们努力做着好的榜样,让我们并没有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至少我还是开心地长大了,或随波逐流,或独树一帜,哪样都好,坦然、随性、自由生长。


本篇纪念在很久不去实体书店,仅凭网上选购之后遇到的一本特别喜欢的书的激动心情。

文章标题: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好书分享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06073.html
文章标签:读书笔记  读好书  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