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赏析诗歌呢?
·~偶是初中的,快要考试了,这些得了解一下rnrn·~帮帮忙咯,各位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到私密记事本
天~~依然很蓝 发表于2009年11月18日 21:58 阅读(18)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
学 古代诗词鉴赏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自从进入高考考查范围以后,它一直成为学生难以迈过的坎。究其原因,大体上来自三方面:其一,阅读量过少,体悟不够;其二,命题者命题概念上的混乱;其三,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鉴赏的方法。前两点暂不作讨论,本文单探讨鉴赏方法。鉴赏解读大体上可分四个部分:外部感知、象境体悟、技巧品赏和语言玩味。
一、外部感知
外部感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
1、读“题”
凡读诗,必须读全诗,即从题目入手,直到最后一个字,凡有注释的,包括注释在内。事实上,许多读者,特别是中学生,尤其是面对考题上的诗,往往只记住诗句,而忘了题目。殊不知,有些题目也是诗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丢了题目,等于给自己的理解设置了障碍,抛弃了对诗内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
因为题目往往含有可资我们理解诗的信息。例如,王维《过香积寺》,寺,特殊的地点,题目点明了地点,事情(“过”)。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既交待了季节、时间、对象,又表达了心情(“喜”)。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题目不仅交代了人物间的关系,同时,又叙述了情节(“见”——“别”),更重要的是描写了情感的不同特征(喜悦与哀愁)。面对这样的题目,纵然不读诗,也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题目既明确了地点,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地点,又交待内容,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
读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
2、识“人”
这里的“人”,指诗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诗词中的主体对象)三者。
凡诗文皆有叙述者,相对于文而言,对诗的叙述者的辨识,对理解诗的情感内容更加直接。
诗的“叙述”者有两种形式:一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者以旁观者或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一是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
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与诗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例如,卢照邻的《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叙述者是诗人,主体对象是池荷。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的范围内的。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读主体对象。该诗写荷花的香艳,也写荷花担忧因秋风而过早的飘零。只有解读了荷花的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诗人在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情感。又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人与诗中的主体对象思妇也是分离的。诗句都是扣紧思妇写,诗人渴望和平的愿望,是通过思妇的思念丈夫(良人)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现出来的。
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叙述者往往和主体对象合二为一。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陆游《书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等。这些诗词,都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我们读诗,就是与诗人的直接对话。
读诗,不应忽略叙述者的立场,这对鉴赏诗不无帮助。
另一个识“人”的含义,指对作者的认识。对作者的认识途径有二:一是调动文学常识记忆库中的知识储备,二是借助现场的材料——诗词后面的注释。了解作者,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他的诗,因为有些诗,作者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他的背景有关。
3、辨“文”
所谓辨“文”,指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诗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山水田园的、边塞羁旅的、宫廷闺怨的、送别酬答的、咏物写景的、寄兴咏怀的,不一而足。
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例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当我们得知这是一首咏史感怀诗,那么,我们就可以较容易地明了所写的史实内容:越王破吴凯旋,战士尽衣锦荣归,如花般的宫女挤满华丽的宫殿,真是荣极盛极一时。掌握了这一叙述情节,再与“只今”一句所写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就较容易把握诗人对盛衰的感慨。柳永《雨霖铃》,当我们获知这是一首离别词之后,我们同样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它的情节:一对恋人长亭惜别,他们缠绵留恋,无奈船夫催发,他们哽咽着离别,女主人公想象着情人的去处和途中的景况,并且设想自己日后生活的寂寞孤凄。明白了词的情节,就能进一步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又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是一首咏物诗,它的主体对象是“病牛”。当我们辨清了“文”之后,它的情节就很清楚了:病牛为人耕种,结果,他们收获了很多,而病牛自己却筋疲力尽,无人为他的老病衰弱而伤感;然而,只要众生能够温饱,他甘心情愿让病弱的身躯倒卧在残阳里。了解了情节之后,诗人的为民奉献的情怀也就从诗句中透露出来了。
辨“文”,对我们进一步赏读诗歌有一定的帮助。
4、看“注”
赏读诗歌,离不开注释。注释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有些注释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介绍有关典故的出处和提示用典的意思。
高考中出现的鉴赏古诗词考题,它的注释更具实用性。它除了帮助考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外,还往往暗示诗的内容,或意境或其写作风格。例如,有一道高考模拟题是阅读两首诗,一首是朱余庆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另一首是张籍的《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考试的第一题是: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在这两诗后试题之前,命题者给出一个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两首诗都用了“比”这种写法,如果没有这个注释,许多考生恐怕看不懂诗的内容,更谈不上回答准确了。有了这个注释,就大大降低了答题的难度。又如2007年福建省的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宋朝谢枋得的《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有一道题是: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同样,命题者对原诗给出了两个注释: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有了这两个注释,诗人所抒发的国破家亡之恨和决心学习梅花凌寒独开的不屈的斗争精神,就容易明白了。
二、象、境体悟
象境体悟,这是读懂诗歌无法回避的,也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品读意象和体味意境两个方面。
1、品“意象”
所谓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世间物象无数,诗人选此舍彼,或舍此选彼,完全是根据创作时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在不同情感或志趣的导引下,就是同一物象也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意象。例如,同是咏蝉,虞世南写:“垂绥饮清露”、“居高声自远”。骆宾王却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位诗人都选取了露水和声响两个客观物象,但因为当时诗人的处境不同,情感有很大的区别。虞世南身居高位,以清高风雅自许,自负才华;骆宾王无辜遭诬身陷囹圄,含冤莫白。所以在诗中的意象完全不同:一是“清露”“声远”;一是“露重”“响沉”。又如,同是月,不同诗人笔下的意象也不同。王维说“明月松涧照”,刘禹锡感慨“淮水东边旧时月”,柳永却道“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又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里“明月”、“旧时月”、“残月”、“月满”,都是根据诗人当时的心境选取的不同意象,传达的是诗人的情感志趣。
另外,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的意义较为固定。例如,梅花象征不屈和高洁,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浮云象征游子或小人,梧桐象征凄凉和悲伤,菊花象征清高和坚强等等。如果,我们懂得这些意象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诗歌有较大的助益。就考试答题来说,帮助更大。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中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考生如果掌握了“杨柳”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那么,解题就变得容易了。
意象,承载着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我们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志趣,就要仔细品味意象和意象的含义。
2、味“意境”
意境,是择取的意象与灌注诗人情感的氛围共同营造的境界。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手段。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前三联选取十二个意象:秋天、日晚、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流、竹喧、浣女、莲动、渔舟。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和平、宁静、纯朴的生活环境,表现诗人乐于归隐田园生活的意趣,同时也从反面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生活的放弃。杜甫《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八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深远空旷的深秋图景,与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共同营造了沉郁、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忧时伤世,感怀自身飘零的深广无极的情怀。
意境,离不开情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解读意境要从景入手,入景而悟情。例如,杜甫《江汉》的颔联和颈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我们从“片云”和“孤月”入手,可以从它的无依孤独中把握诗的凄凉意境,悟得诗人孤苦无助的苍凉心境。从“落日”“秋风”中,可以体验到景物的壮阔境界,从而感受到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情怀。
意境的营造,是心与物的融合。解读意境,就能解读抒情主人公的艺术形象。例如,宋朝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诗人在这里营造的正是景与情会,心与物融,共同营造出孤冷寂寞的意境,塑造了主人公凄凉孤独、愁怨难眠的形象。
三、技巧品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手法、修辞手段、抒情方式。
1、理“手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渲染衬托、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诸觉结合、虚实结合等。
鉴赏诗歌,懂得它的表现手法,对我们深入解读它不无帮助。例如,《关睢》、《蒹葭》两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起首两句,都是用的起兴手法。《硕鼠》用的是比的手法,把贪婪的统治者比作“硕鼠”。但是,诗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用赋的手法。赋,按朱熹的说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按如今的意思,近于描写(由于后面有关手法,都离不开赋,故此此处略去不述)。
渲染,本是画画的一种手法,指在画面的某一个地方,画家用浓墨重彩来突出它,就是渲染。就诗歌来说,本来一两句就写完的,诗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如《木兰诗》写木兰从军临行之前的东西南北市买装备就属于渲染;写木兰出征十年后回家时,爷娘姊弟的动静,也属于渲染。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衬托属于侧面描写。例如《陌上桑》第一节描写罗敷,先从正面描写她的美,接着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动作反应侧面衬托罗敷的美,并且比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衬托可分两种:正衬和反衬。正衬,是用程度不同的相同事物衬托。诸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之类。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诗以“六宫粉黛”黯然失色衬托杨贵妃的千娇百媚。这里用的正是以美衬美的手法。柳宗元《江雪》,以鸟迹人踪灭绝,衬托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而这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都是用以动衬静的方法。
诗人有时为了能够更形象生动地再现现场的情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例如,动静结合: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王建“一院落花无客解,半窗残月有莺啼”。远近结合: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沈佺期“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柳宗元“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诸觉结合:王维《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从听觉上落笔,后两句又从视觉上染色,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又如王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李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刘方平“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杜甫“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刘沧“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有的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赵瑕“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诗人从远近两个角度选取画面,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主人公秋夜思归难眠这一情景。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诗,景分远近,视有俯仰,听备急哀,动静相衬,多种手法错综。
对比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例如,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全诗运用对比:“一粒粟”与“万颗子”,“无闲田”与“犹饿死”。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一联,句内各自构成对比,第二联,上下句对比。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花。”通过梦境,将现实的寂寞落魄与昔日的春风得意奢华形成强烈对比。又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虚实结合,也是诗歌常用手法。例如,王翰《凉州词》,前三句诗极写军中将士纵酒痛饮的豪壮,属实写;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属虚写,它将眼前情状与战争的历史情景联系起来,留下一个巨大的空间让人想象,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满,主题更加深刻。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前两句实写内心的愤慨和茫然,后两句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形象地表现前途行路的艰难,属虚写。柳永《雨霖铃》,上阕实写一对恋人别景别情,下阙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美景”、“纵有千种风情”,都是设想别后的情景,属虚写,它把主人公的痴情刻画到极处。
掌握了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我们解读鉴赏诗歌就容易许多。
2、懂“修辞”
古代诗词中,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形象,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
运用贴切新颖的比喻,能够加强诗的表现力,使形象更加生动。例如,杜甫写漂泊:“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写春汛、老眼昏花:“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秋娘写珍惜年华:“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益写受降城的优美夜色:“回乐烽前沙化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白居易写波浪写飞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李商隐写刻骨相思、坚贞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苏轼写云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写水波冲激:“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陆游写羁旅的飘泊沧凉:“蝴蝶梦魂常是客,芭蕉身世不禁秋”。范成大写打稻声音:“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文天祥写河山沉沦和自身漂泊无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写自己忠贞:“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拟人手法,是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手法。它往往使所咏事物带上了情感,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例如,张说写秋风:“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李白写春风:“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写家乡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姜夔写池塘树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张泌写月:“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杨万里写泉写树:“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陈与义咏海棠:“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还有整首运用拟人手法的,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晚春花木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将自己的褒贬寓于其中。
诗词中的夸张,可以把所歌咏的对象描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感染力。诗词中不乏夸张。例如,李白写行舟快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喝酒:“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杜甫写洞庭湖的浩瀚:“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树木的高大:“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写公孙大娘舞剑效果:“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李贺写战争迫在眉睫,形势危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陆游写山河的辽阔雄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写“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陆游说“闲愁万斛酒不敌”;贺铸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典,可以用简省的词句表达丰富的内容,常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懂得诗词中典故的意思,就可比较容易解读诗句。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结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意,懂得这个典故,就能领悟诗人反用其意,表达自己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李白《行路难》用了三个典故:姜太公磻溪垂钓后遇文王,伊挚将要受到商汤征聘时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少年宗悫回答叔父问他志向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三个典故表现了李白积极用世,对前途满怀希望的心情。
诗用典,词也常用典。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用了三个典故:孙权射虎,汉冯唐持节云中重新起用魏尚,《晋书"天文志》传说天狼星“主侵掠”。苏轼借孙权表现自己的英武豪迈;借对冯唐持节的故事表达自己急切盼望重新被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用“射天狼”,具体表现自己赴身疆场,杀敌立功,为国效命的爱国主义情怀。辛弃疾更是惯用典故,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与张翰、刘备、恒温三人有关的三个典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与孙仲谋、刘寄奴、刘义隆、霍去病、廉颇五人有关的五个典故。我们在阅读这些诗词的时候,能够解读这些典故,就能够领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对偶、借代、反复、设问、对比等。
3、悟“抒情”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只是抒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主人公的强烈情感在毫无掩饰的情景下直接表露出来。例如,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直接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坦白、执着、热烈、无所顾忌的情态。又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郑板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姜夔“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些诗句,都是直接抒发情感的。
诗在直抒胸臆之外,更多的是采用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指诗人借助事、物、景、境较含蓄地表达情感。这样,使诗情显得更浓郁,更有感染力。间接抒情,最常见的是借景抒情。许多优秀的诗词,往往景语即情悟,寓情于景。例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出征,用杨柳表现依恋之意;写归来,用雨雪表现悲哀之情。戴叔伦《题三闾大夫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三、四两句借写日暮秋风吹动萧萧枫林来表现屈原的“怨”,表达诗人对屈原那深长的同情。李益“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王昌龄“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元稹“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些诗句,都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古诗词中,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虽有区别,但它的本质都是借景抒情,因此,我们在一般的诗歌鉴赏中,可不作细分。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描写景物,往往离不开情感,常常是因情取景,因情生景。我们在阅读具体的写景诗句的时候,要学会细细体悟诗句中蕴涵的情感,这有助于我们解读整首诗。
本文从外部感知、象境体悟、技巧品赏、三个方面,探讨了鉴赏古代诗词的一些方法。当然,对一首具体的诗词的鉴赏,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经常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对鉴赏古代诗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初中生欣赏诗歌很容易的,要了解作者,诗词背景,然后通读全诗是写景还是状物,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根据具体情况回答就行了
认真读,最好能背诵。如果有条件,可以现场体会诗歌的意境。还有就是要按自己理解的意思去赏析,不能生搬硬套答案。个人以为,诗歌的赏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从诗歌的形式、内容和思想三方面来赏析。形式上的音乐性,或者说旋律韵律节奏等等;内容上的丰富抑或是深刻性,没具体的篇章不好讲;思想高度上来评析评析。
如何欣赏古诗
对于古诗,该怎样欣赏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 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怎样欣赏诗词
朗诵是培养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大序》)这里的“嗟叹”“永歌”都涉及声音。诗人创作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由联想而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声音,诉诸文字,然后流传。我们要领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诵去追溯,去再现。朗诵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要把自己领会到了的情感读出来。在朗诵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确切理解字、词、句的意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构成,词汇的意义尤为重要。读者如果不懂得诗人所用词语的意义,就不能理解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呢!”有人不明白“坐”的这个意义,理解成“坐在那里”,照坐立的“坐”去理解,就不符合诗人的原意,也就谈不上欣赏这句诗了。
第二,要了解诗的节奏。古诗词的节奏,与诗句的字数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但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组合着的,一般地说,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节奏,也叫音步。一般四言诗是两个音步(二、二),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五言诗是三个音步(二、二、一),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诗是四个音步(二、二、二、一),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词、曲的节奏规律也是这样。但是,划分诗句的节奏,还要注意上下词意的表达,不能把词割裂开了。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而不是“二、二、一”。把诗句的节奏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读出来了。古诗词的格律很严,什么声调的字放在什么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韵,都有规定,作诗词的人都按照规定去做,这样更能体现音律美,只是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我们没有办法按照古代的语音去读它们了,有的押韵字,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合韵了。怎么办呢?我们照普通话语音去朗诵好了,不必勉强去寻求古音的读法。
第三,要感受诗的形象。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语音所表达的意义中去捕捉诗行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它们。这里面,还要有联想,随着诗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感情产生的联想,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重新体味,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这样,诗人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的所有喜悦和忧伤,愤怒和悲哀,思念和憧憬,赞颂和谴责……都在诗的形象中显示出来,并且照映了自己生活的感受。到这个时候,读诗的人必定获得了美的享受。
鉴赏能力是从鉴赏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这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多读,多比较;另一方面是丰富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每读完一首好诗,都要想一想,我从诗里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与读这同一首诗的人讨论,听听别人的感受怎么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会有帮助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许多古代诗词,目的是培养中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中学生怎样通过学习这些诗来获得这种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多朗诵,朗诵是培养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大序》)这里的“嗟叹”“永歌”都涉及声音。诗人创作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由联想而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声音,诉诸文字,然后流传。我们要领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诵去追溯,去再现。朗诵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要把自己领会到了的情感读出来。在朗诵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确切理解字、词、句的意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构成,词汇的意义尤为重要。读者如果不懂得诗人所用词语的意义,就不能理解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呢!”有人不明白“坐”的这个意义,理解成“坐在那里”,照坐立的“坐”去理解,就不符合诗人的原意,也就谈不上欣赏这句诗了。
第二,要了解诗的节奏。古诗词的节奏,与诗句的字数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但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组合着的,一般地说,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节奏,也叫音步。一般四言诗是两个音步(二、二),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五言诗是三个音步(二、二、一),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诗是四个音步(二、二、二、一),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词、曲的节奏规律也是这样。但是,划分诗句的节奏,还要注意上下词意的表达,不能把词割裂开了。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而不是“二、二、一”。把诗句的节奏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读出来了。古诗词的格律很严,什么声调的字放在什么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韵,都有规定,作诗词的人都按照规定去做,这样更能体现音律美,只是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我们没有办法按照古代的语音去读它们了,有的押韵字,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合韵了。怎么办呢?我们照普通话语音去朗诵好了,不必勉强去寻求古音的读法。
第三,要感受诗的形象。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语音所表达的意义中去捕捉诗行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它们。这里面,还要有联想,随着诗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感情产生的联想,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重新体味,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这样,诗人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的所有喜悦和忧伤,愤怒和悲哀,思念和憧憬,赞颂和谴责……都在诗的形象中显示出来,并且照映了自己生活的感受。到这个时候,读诗的人必定获得了美的享受。
鉴赏能力是从鉴赏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这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多读,多比较;另一方面是丰富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每读完一首好诗,都要想一想,我从诗里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与读这同一首诗的人讨论,听听别人的感受怎么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会有帮助的。
有一句叫不求甚解,是在了解了每一个词句之后而自我逍遥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不懂所以不求。也就是说所谓的欣赏是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如果文学基础差,都不能理解词句的单独意思,就更谈不上欣赏,或者说是伪欣赏。在理解所看词句的表意之后,还要了解此诗词的文化背景,作者处世感想等附加知识。这就上升到了全面理解和感悟。最后就是当自己的感想和诗词含义重合时,才会起到欣赏的最大值,自我享受,思想升华。
凭自己的感觉。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呗!
怎样欣赏诗歌?
欣赏一首优秀的诗歌 , 大致可以掌握这么几个环节。 首先是语言。诗歌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 , 都是靠语言组织材料的 , 但是诗歌自有它的特点。诗歌篇幅短小 , 语言高度精炼和含蓄 , 而且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 , 因此理解诗歌的语言 , 功夫就要花得多一些、深一些。对诗歌的一言、一词、一句乃至每个标点 , 都不能轻易放过。只有这样 , 才能较深地理解诗歌的意象。比如 , 杜甫的《登高》里有这么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诗专家萧涤非先生作过详细分析 , 他认为“十四个字里就有八九层可悲的意思:他乡作客 , 一可悲;经常作客 , 二可悲;万里作 客 , 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 , 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 , 没有任何饮酒乐事 , 只是去登台 , 五可悲;亲朋凋谢 , 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 , 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 , 八可悲;光阴可贵 , 而人生短暂 , 如今年过半百 , 只落得这般光景 , 九可悲。”这是萧涤非先生的理解 , 读诗读到这样 ,我看可以算是读到骨子里去了。它不仅使我们懂得了其中的八九层意思 , 而且能使我们看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形象:有一个年老体弱的诗人 , 步履艰难地登上了高处 , 在肃杀而壮阔 的秋景中百感交集 , 遣发愁怀。欣赏者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 , 就应该算是理解到这首诗歌的要领了。不过 , 这里还要说明两点:一点是 , 读者可以根据诗歌的语言展开想象和联想 , 但它要受作品的制约 , 不能牛头不对马嘴地随意想象或凭空杜撰。第二 , 一首诗并不是句句都有形象。有些诗句孤立起来看 , 形象性并不强 , 需要放到全诗完整的形象中去理解 , 不能句句索求形象。 在研究诗歌语言方面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 那就是它的音乐美和节奏感。诗歌中有许多对偶句和排比句 , 又大量使用联绵字 , 而且组合词汇时 , 音节的长短、轻重、缓急 都比较讲究 , 因而造成一种抑扬顿挫的内在旋律 , 读起来和谐流畅 , 有一种匀称的美感。郭小川曾经说过:“音乐性是诗的形式的主要特征。”郭沫若也说:“ 节奏之于诗 , 是它的外形 , 也是它的生命。”所以我们欣赏诗歌时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 欣赏诗歌要把握的第二个环节是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欣赏诗歌从语言入手以后 , 还必须从艺术整体的角度把握作品的整体形象 , 进而领会作品的意境和主题。 要把握一首诗的整体形象 , 首先要明了这首诗的品种类型。诗歌的品种类型 , 就性质讲 , 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 类。抒情诗是诗人“情绪的直写” , 它特别精细地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 , 因而其中往往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个形象 , 可以是诗人自己 , 也可以不是。叙事诗则是诗人用诗的形式 ,“歌唱一个故事”, 一般有人物、有故事情节 , 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 人物性格的变化 , 都有生动的描述。弄清楚了诗的品种类型后 , 把握诗的整体形象也就方便得多了。对叙事诗要抓住作品的情节 , 因为情节是叙事诗的结构所要突出的部分。对抒情诗则要把握诗人的感情起伏变化。 在把握了诗的品种类型的特点后 , 就要进一步去发现它的主题思想。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一首诗的灵魂 , 诗歌中的整体形象就是它的具体表现 , 它的化身。因此发现了它 ,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 就是获得了诗歌的整体形象。要发现诗歌的主题思想 , 主要应当从这首诗的本身出发 ,向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世界去寻觅。当你在形象世界中寻觅主题和意境时 , 请注意把握意境的核心 , 就是从整个艺术画面中找出一个中 心来。这样的中心 , 一般来说 , 就是诗人感情最高点的所 在。它表现在一首诗中 , 往往就是那些形象性最好 , 概括力 . 最强 , 最足以展开境界的诗句。比如杜甫的《蜀相》 , 它的 意境的核心就是诗中的第五、第六句 :"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 这两句写诗人杜甫游览武侯祠的所感所思 , 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 , 写出了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叹怀念心情 , 寄寓了诗人希望能有诸葛亮再世 , 以使国家振兴的愿望。又比如当代青年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是赞美爱情的作品 , 它塑造的爱情形象 , 体现了作者的爱情观 : 独立、平等、互相依存而又互相扶持 , 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 , 又珍视自身的生存价值。其意境的核心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两句。 欣赏诗歌的第三个环节是分析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从古典诗歌、民歌和新诗综合考察 , 比较常见的有赋、比、兴、联想、夸张、排比、重迭、蝉联等等。这些还可以细分 , 如比的手法 , 又可以分为象征的和人格化的各种方式。这些手法在一首诗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 但有主次之分。我们要着重分析它的主要表现手法 , 并且弄清它对全诗艺术感染力强弱所起的作用。还是举舒婷的《致橡树》为例吧 , 诗人从木棉和橡树一起挺立于天地之间 ,“根 , 紧握在地下 , 叶 , 相触在云里” 的物象得到启示 , 礼赞洋溢着社会主义时代气息的爱情。全诗运用了拟物化手法 , 以木棉比女主人公 , 一上来就让她直抒胸臆 , 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爱情观。接着让木棉描绘爱情的理想蓝图 :一个有“钢铁枝干”, 一个有“红硕的花朵”, 互相依偎、 互相致意 , 共同分担痛苦 , 共同享受欢乐。最后写出木棉的哲理思考 , 使她的爱情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就算不是真的懂,说出话来也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专业人士,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么如果你能把靖安先生的《人间词话》读完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文章标题: 怎样欣赏石川啄木的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9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