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一定要会读散文吗

时间: 2021-03-19 18:10: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2次

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一定要会读散文吗

学习汉语言专业的人是不是都特别有文采?

人们都说学习汉语言学的人都很有文采,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汉语言文学成天是在文字上过活的学科,这个专业的学生文采肯定没得说,每天都在文案中熏陶,说气话来都是很有调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比较好,当然也会有极少不合群的啦,这也正常,我来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洗耳恭听。

就从学习内容来说吧主要学的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这些学科贯通古今,既能对与高等严肃文学运用,又能兼容现代话风)。根据学校不同,各有侧重,还有民间文学、民俗学、基础写作、新闻学、广告学、创意学、演讲艺术、公共关系学之类的课程。他们掌握的各种文学样式随便用韵出来就是大佬级别的啦。(下图是文学样式的研讨会)

而学校教授首先也会指导一些论文写作指导、师能训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日常风格影响真的很大。

每天都是观点论述理论三部曲,每一部分都离不开写作,所以当然不会太差了。像这样的幽默论坛对于学生的软实力影响很大哟,想电视台,新闻稿这些人事单位对于汉语言文学招聘很是欢迎,所以不可否认,他们的文采是很棒的。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误打误撞在对本专业一点清楚认识都没有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学习的,而另一种则是怀着一颗热爱汉语的心进入相关专业学习的。那些糊里糊涂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暂且不提。

凡是凭着主观意愿,报选了这门专业的学生,毫不夸张的说绝对都是同龄人中相当有文采的。而我觉得这种情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角度是家庭原因。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个人对自己将来职业的选择自然会受到全家人的关注,而如果父母同意自己的孩子进入汉语言专业,可以推测父母也是从事相关的文化行业的,在家庭的熏陶下,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从小就有同龄人比不上的文采。这就是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第二个角度是个人原因,前一个角度我们已经说到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会养成习惯,但从喜欢到擅长则又是另一回事儿了,有许多喜欢写作的人但总是写不出来优秀的作品。让人惋惜,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当爱好变成了习惯,习惯变成了优点,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从以上两个角度的说明,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总是有文采的,总的来说,这项专业对个人入学前的能力要求还是比较大的,想要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还是看一下自己的文采是否飞扬。

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汉语言学生的文笔肯定要比理工科学生的文笔好很多,但是,也有些例外的。

汉语言文学分两个专业方向,现代语言文学和古代语言文学,对于现代语言文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研究的就是现代的文学,研究的就是现代文章,文笔肯定特别好。但如果对于古代语言文学的学生,如果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古代文字,例如古代的甲骨文、金文,恐怕文笔就是不会太高毕竟总不能用甲骨文这!

作为文学类学科,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古代的文学来说,研究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古代的文学道理,很需要的不是文笔,而是科学精神,所以说嘛,文学类专业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的了。

做科学研究嘛,总要出一些论文的,总写论文,写作水平可定会得到很快的提高,因此文笔的好坏其实与所学的专业并无过多的关系,这是一种自身的感悟,思考的多了,理解的多了,文笔肯定会进步的很快。

写作这个东西需要很大的技巧,这些技巧需要平时慢慢的积累,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当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多了,见识广了,经历的多了,思想境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的写作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的提高。

所以说嘛,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文笔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有些人很出色,也有些人写作水平一般,全靠个人努力的哦。

其实我感觉是否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笔水平没有过多的关系。汉语言文学对文笔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说有要求的话,那也是对思维逻辑和阅读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下的课程是分语言学部分和文学部分。讲求的是文学样式的兼容并包,而不仅仅是狭义的理解,说话有文采。(像下图这些有文采的大佬都是逻辑思维和辩证思想很独特,而不是简单地理解,语文学的好)

与其说汉语言文学学生的文采高,不如说他们的鉴赏能力比较读独特,何出此言呢?汉语言文学学生接触了从古至今大多数文学典籍,像诗歌,散文或者是白话文,再到当代的抒情散文,他们能够在艺术上,了解更多的文学样式,都追求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并不是更注重写作能力,但是文学创作需要我们长期已久的积累,以及创作的灵感,所以嘛,这个东西不能去一概而论哦。

汉语言文学大多数时候只需要了解一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对里面人物,情节,作者的写作结构,方式,还有其思想内容更深刻的理解。不过这些都是在专业学习中慢慢培养出来的,而不是说你有这个能力才能来学。更何况即便对于专业知识很是了解,也不能保证你在语言方面很是出色哟。

文笔的提高需要平时慢慢的积累,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只有在生活中多思考,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平时多去阅读一些写作大家的作品,这些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总之,文笔不好绝对不影响你学汉语言文学。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去注重培养自己写作的逻辑和文本的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这个专业。专业也能造就你。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误打误撞在对本专业一点清楚认识都没有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学习的,而另一种则是怀着一颗热爱汉语的心进入相关专业学习的。那些糊里糊涂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暂且不提。凡是凭着主观意愿,报选了这门专业的学生,毫不夸张的说绝对都是同龄人中相当有文采的。

第一个角度是家庭原因。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个人对自己将来职业的选择自然会受到全家人的关注,而如果父母同意自己的孩子进入汉语言专业,可以推测父母也是从事相关的文化行业的,在家庭的熏陶下,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从小就有同龄人比不上的文采。这就是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第二个角度是个人原因,前一个角度我们已经说到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会养成习惯,但从喜欢到擅长则又是另一回事儿了,有许多喜欢写作的人但总是写不出来优秀的作品。让人惋惜,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当爱好变成了习惯,习惯变成了优点,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从以上两个角度的说明,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总是有文采的,总的来说,这项专业对个人入学前的能力要求还是比较大的,想要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还是看一下自己的文采是否飞扬呢?

学汉语言文学是不是要背很多东西?

我们从小都学语文,那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不是也要学很多东西?

首先,你得明白汉语言文学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看到没,那么你怎么才能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呢?那只有一个字“背”了!作为一个选择了这个专业的人,那肯定是对汉语言文学有一定兴趣的,想要肚子里有墨水不背怎么行呢?

而且我觉得背书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至少对这个专业来说,“背”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呀,你为了去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文学,去背一些相关知识,去背一些诗词歌赋,这就跟你学数学而去做大量的数学题一样简单自然,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去做的事情。

而且背书也是分好几种的,死记烂背肯定令人学习枯燥无味,但是心怀热情,为了去了解某些东西而背书那肯定会使你产生动力的,喜欢一件事非常简单,就是怀有持续的热情,习惯一件事也非常简单,就是对自己的要求有一个恒定的目标。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有一个恒定的目标,是否还对自己选择的这个专业抱有有热情?

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何解?自身的修养是要不断打磨的,是在不断的背诵与理解中缓缓磋磨,最终如玉。尚若不背诵,哪里来的胸怀与涵养?不记忆在脑海中的,要多久才会忘记。可能只是转身间。可能你觉得背书很困难,但是懂,需要的是智慧;而面对它,需要的是勇气!

人大小硕不请自来,以我本科+硕士五年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经验来说,我觉得不应该单纯用“背书”两个字形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更应该说是“梳理”书。

背是肯定要背一些的,但是绝对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说学习古代文学的时候,对待一些儒家经典,你应该通过精读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通过自己的深层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你虽然没有真正的去背诵文章,但其实你已经把它消化了,已经把它安排在了你自己大脑图书馆的一个位置了。


再比如学习一些文学理论的时候,如比较文学、西方文论,你要通过读一些理论专著,归纳出其精华,挖出一些深层的象征意义,这称不上背书,但实际上比背书要难上很多。


背书不是目的,只是学习的一个手段,如果你阅读得足够深入,思考得足够透彻,背书这个过程会在无形中完成,然后你就能够对知识进行升华和应用了。

当然,一些最基础的,如古诗词、文人的背景这些需要你去记忆一下,但是找对路子之后,背这些东西是很简单的。真正地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之后,你会发现背书是最幸福的,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论文可比这个难多了。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大学里的汉语言文学和你从小认知的语文完全不一样哦,文学院也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如果真的想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话,建议你还是多看看这方面的资料,确定是不是你心中想要的那个专业。

其实嘛,我感觉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主观了。因为不只是学汉语言文学,学任何一个学科的前期,都是要记忆或者背诵一些东西的。比如英语专业,难道不用大量跟读背诵英语美文吗?比如中医专业,难道不需要大量记忆中医药药材名,人体穴位等吗?所以关键不在于这个专业是不是需要大量背诵和记忆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做没做好准备认真对待这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中文系。它涉及很多内容,如果选择这一专业,你大学必须需要上的课程应该有:东方文学、欧美文学、语言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艺学,可以选择的课程如《说文解字》导读、《文心雕龙》导读、《论语》、世界文学等,当然如果你对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选择语言学方面的课程,如果对文字学产生兴趣也可以选择相关的内容。以过来人的视角来看,需要背的内容主要有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典故,一些基础的文艺学理论,而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大体上还是赏析理解为主,当然考前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填空题需要背作者生平和主要文学作品的还是要背背的。

其实我总感觉,年轻时多背点东西,不是什么坏处,所以即使老师不要求你背,很多东西你自己也应该主动去记忆,说实话,到了大学,基本没人管你督促你背不背东西,你不想背可以一个字都不用背,关键还是在你自己,加油!

首先呢,要明确我们从小学的语文是汉语言文学的一部分,但它远不能包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度和广度。

居然问是不是要背很多东西,哈哈哈,你太可爱了,甚至让我怀疑你怕不是个理科生?文科的专业不是都是知识性很强嘛,要背的东西当然有很多。

但是这个背并不是我们高中那样死记硬背,条条框框一点一点的背下来。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或者说是在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以后,自然而然的一种积累。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要培养我们较宽阔的文学视野和创新思考能力,它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所学的课程呢,有文学理论、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作品选、还有语言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等等。

是不是非常广泛呢,所以说这么多内容,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需要真正喜欢,爱学,才行。

比如文学理论这门课,那么多文学理论根本记不住呀,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你的理解能力了,还有平时的阅读积累,有了这些,文学理论就可以轻松学会啦。

所以说,千万不言被吓到了,哈哈,其实也么哟那么多强制性要背的东西。学了汉语言文学,肯定会阅读大量作品嘛,如果热爱的话,你会主动去记忆一些东西的,所以不要害怕。

毕竟汉语言文学是这么文艺,有情怀,又优秀的专业,是吧?

哈哈,就说这么多吧。

背当然得背,文科理科都是一样,不背是考不过的,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要背的不是很多,如果是想深造,那么就尽量去背吧。

我个人目前大二,感觉背的东西只是平时的一些经典古诗词,以及古代汉语的一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代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当然得有一定的基础素养,才能够读懂。其余的就靠理解吧,当然考前突击当然是要背的。

在中国古代,文史哲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这门专业所学内容相当宽泛,基本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史哲成就。还有包括西方的文学理论,西方的哲学思潮,以及世界其它古国的史诗。

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一定关系,现代汉语是西方语法学中国化的产物,古代汉语主要是从古文献的文章中去研究古文字的意义和语法,中国外国文学作品选都是我们必须要阅读的,文学史是从文学角度看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还有文献学是研究与整理古籍的,以及十三经导读、古代文论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写作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的课实践性比较强。

总之我认为,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虽然学得广泛,但是要背的东西并不多,除了考前突击外,平时也就背一下古代的经典作品、古文字的用法,其他的都只要理解就行,这种东西是潜移默化的,读得多了自然就有了印象,有了素养。

当然这门专业需要读的书目是数不清的,学也学不完,要是想考研考博,那也得从基础抓起,这样子背的东西就有很多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读的书

我是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以后想从事风水命理方面的工作。请问需要看那些书对学风水命理有关联而且对自己以后的前途有帮助?
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
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长培著,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6.《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8.《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9.《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3.《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4.《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35.《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36.《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37.《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8.《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0.《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1.《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2.《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3.《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4.《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5.《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46.《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47.《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8.《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49.《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50.《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1.《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2.《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3.《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54.《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5.《长生殿》洪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6.《桃花扇》孔尚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7.《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58.《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9.《野草》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0.《女神》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版
61.《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2.《新月诗选》陈梦家编,上海书店复印1985年
63.《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5.《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6.《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68.《艾青诗选》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0.《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1.《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72.《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版
73.《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74.《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5.《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76.《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8.《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80.《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版
81.《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82.《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卞之琳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伪君子》(法)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84.《浮士德》(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85.《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983年版
86.《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87.《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88.《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89.《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90.《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1.《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周扬、谢索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92.《母亲》(俄)高尔基著,瞿秋白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9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9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95.《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收《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96.《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7.《泰戈尔诗选》(印)冰心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8.《雪国》(日)川端康成著,高慧勤译,漓江出版社1985初版
99.《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0.《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卷本)郑克鲁编,复旦大学出版

好多的。加油啊!!

中文系里的学生必须写作特别好吗?

中文系有哪些专业?写作的不好的是不是很难混?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当编辑可以吗?
现在的中文系已经改名成为“汉语言文学”。原因:中国包括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属于中文。
1、有哪些专业:本科阶段——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有留学生的学校设置“汉语言”专业。研究生阶段——根据不同学校的实力,设置不同的专业。主要有古代文学、现在文学、文艺学、文字学、训诂学、美学……等等。
2、写作好坏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只讲“写”的专业。其包括“语言”和“文字”两大部分,含有听、说、读、写四大功能。学习阶段,只要你有兴趣,做什么都可以。当然,有一技之长,自然更好。
3、毕业后做什么工作:这个没有定性,只要是非技术活,都可以做。关键是自己的兴趣和志向。
4、当然可以做编辑。做编辑的基本要求是:一是文字的组织能力要强,就是词、句等基本功要扎实。二是知识要广泛,社会上各种事情都要知道。当然,对你具体负责的版面要精通。三是要细致,要有精益求精的意识,不能马马虎虎。四是要有吃苦精神,编辑经常加班加点,还有紧急撰文等等。
中文系的专业要看是哪个学校,不同的学校专业会有一些小的差别。一般来说中文系的本科专业主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教学师范)、对外汉语专业、有的学校有新闻系,但现在有条件的学校新闻系都归入多媒体学院了。研究生的专业就多了:古代汉语、外国文学、美学……视学校而定。
至于中文系需不需要好的写作功底,引用以前一个学中文学的前辈说过的话:“学中文的,一是要读,二是要写,不然不算是真正学中文。”当然学中文的不都是个个能把文章写得好,这可以算作一技之长。
关于毕业后的工作,一般出来就是当语文教师,还有就是搞学术研究和编辑(编辑需要较强的应用文写作和编撰能力,而且比较辛苦),另外就是从事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各种工作了。
我当年就报的中文系。但以后也不准备搞中文。主要看你自己的志向天份和实力。
文章标题: 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一定要会读散文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97406.html
文章标签:散文  汉语言文学  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