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2-08 18:36:56 | 作者:新科学院孔亚楠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4次
圣洁的灵魂
——读《茶花女》有感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不愿借助父亲名利的他,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使得这一篇优秀的作品能够得以面世!作者和书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一样,如同茶花一样。美得脱俗,美得惊人,美得如痴如醉。生活在阴冷、潮湿、黑暗的地方,可凡是花都是向往阳光的。努力、再努力一点,在茶花碰触到阳光那一刹那,在它因阳光的滋润而娇艳欲滴的那一刹那,无情的风折断了花枝,让它又倒在了阴冷的角落,无力再爬起,再去触摸那伸手可及的阳光。上帝是仁慈的,为了弥补命运对它的不公,没让它凋零后再死,而是让它保持着美貌离开了世间。
“一个人毫无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这是快乐,忧郁,纯真,奢淫于一身的玛格丽特对往昔深自谴责时才觉察到自己产生了深沉的,真诚的,不能遏止的爱情之后对爱情的理解。美丽的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介弱质女流在放荡且无目的的生命中找寻到了真爱,为此放弃了自己习以为常的大量物质享受,放弃了一切能使自己暂时快乐的糜烂生活习惯,只为求能和最爱的人呆在一起。要想从最底层黑暗的世界爬起来,是要花很大的决心和力气,在过程中还要经受不断的打压和摧残,人们的误会和不解,他人的谩骂和嘲讽。这样的艰难和不易!然而,玛格丽特她做到了,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做到了,而她得到的确是,爱人的折磨和报复,世人的指责和排挤,还有自私的人们的恶意中伤。误会使最爱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羞辱她,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许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她死了,孤独寂寞,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世,没有爱人没有朋友,只有朱丽一人陪着惨淡的离世。
又或许说,玛格丽特是幸运的,她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在糜烂的生活中,在众多飘荡无依的妓女中,她又是如此的庆幸她遇到了真爱,不参杂任何杂质的纯真爱情,她的本性依旧那么善良,那么无私,那么的善解人意,那么的为他人着想。她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人们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质的享受,却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尘莫及的。如若不是生活在那样一个年代,这将是一个多么令人喜爱的女孩啊!
一个靠卖笑度生,受人供养的女子在轻浮,放荡间纵容,从来也没敢奢望过真爱。对伯爵的冷漠,与老公爵的密切让世人透析到,也因该想到她们需要的仅仅是金钱和金钱换来得花天酒地,他们什么都猜到了,真情却除外。然而在这极度虚荣背后的一丝缝隙却被阿尔芒物以稀为贵的眼泪滋润了,在看到玛格丽特咳出血的时候,跟她进入房间握住她的手,阿尔芒那滴泪滴湿她的手的那一刻,打动了那颗长久以来孤独冷漠的心,爱上了年轻、热情、快乐,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阿尔芒,让她体验到人世的温暖!
因为这一次动情,为了回复给爱人最真挚的感情,玛格丽特不断拒绝其他男人对她的好,只对阿尔芒一个人以温情,知道爱人收入有限,最大限度的减少他的花费,后又因阿尔芒的嫉妒和真情,欠巨额有外债,生活极度繁靡的玛格丽特,拒绝向其他男人要钱,也拒绝接受其他男人的馈赠,在布吉瓦尔一个远离巴黎的山村居住,只为全心全意和阿尔芒在一起。在在债主逼债生活开支不够的情况下,体谅爱人的收入情况,独自一人承担,将自己的首饰典当,马匹变卖,以此维持二人幸福的生活,不愿这些事烦扰爱人,更不愿爱人的自尊心受损!正如她所说得“一个人毫无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她是如此的爱他,为了阿尔芒的幸福,为了阿尔芒家庭的利益,毅然决定离开他。可想而知,茶花女离开小村庄的那天晚上,是多么得撕心裂肺啊!
全文让我最不忍心读的是玛格丽特临终的日记。在日记里,她向阿尔芒述清了一切,字里行间到处可以体味到她对阿尔芒真切的爱。失去他,玛格丽特便觉生活已无希望,一切也可告以完结。于是,她放任自己,以至病情逐日加重。直到死神就站在她身前时,她还一心惦恋着阿尔芒,多想临死前再见他一面,却至死也未能如愿以偿。
也许,死对玛格丽特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也许,死才使得她的牺牲显得如此的悲壮,使得她的爱如此伟大!玛格丽特就是这样一个天使一样的姑娘,一个可悲却又可敬的美丽女子。
作者通过对玛格丽特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对遭受社会摧 残与迫害的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尤其是对荒乱、 伪善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 并借此揭露和抨击当时社会男权主义下的等级制度, 强烈谴责了金钱至上的价值 观和虚伪的道德观。 引人深思使读者在读了《茶花女》之后, 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玛格丽特的敬佩与惋惜,对巴黎上流社会虚伪放荡的轻蔑。 可以说《茶花女》在艺术方面有着其独特的美,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