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湖光山色,美在越秀

时间: 2020-10-03 22:36:33 | 作者:柳絮依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湖光山色,美在越秀

  浏览微信朋友圈,老乡们晒出了江南的荷塘美景,那荷叶碧绿,如一片绿色的海浪,几朵荷花苞羞涩地躲在荷叶间,图片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文字。时至芒种,我还没去过荷塘,我不顾岭南初夏的炎热,决定外出拍摄。马路边,姑娘们早就如亭亭玉立的荷花一样穿上了裙装,我本欲去北京路拍摄千年古道,好写同题诗《北京路》,看见公交车站牌有一路车写有“越秀公园北门”,就临时改变计划,跳上车前往慕名已久的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是广州规模最大的公园,是云雾缭绕的白云山的余脉。园内的越秀山在秦汉时期就是有名的景点了,相传山上的越王台旧址是南越王赵佗每年三月三的登高望远的地方,因随行的人员在此跳越族歌舞,又名“歌舞岗”。越秀山植被茂密,风景如画,春观红木棉、杜鹃,夏看蔷薇,秋赏桂花。如果翻开近代历史的一页,很多抗战故事的遗址就在此山中。

  我走在去往越秀公园北门的人行道上,看见天空阴沉沉的,暗自欣喜爬山不会被晒黑了。隔栏而望,右边一汪湖水掩映在树林中,路旁的树干脱光了皮,有的树皮已经风干,挂在树梢随风飘荡。我心里猜测,这应该是白桦树还是桉树呢?带着疑问,走进了越秀公园北门。入口处,绿树下的小池边围满了大人小孩,原来他们被红色的锦鲤吸引了。

  碧波荡漾的北秀湖边树木苍翠,几位女孩儿在拍湖景,我拿出手机欲拍游来游去的锦鲤,几滴雨水飘落在手机屏幕,我抬头一看,乌云压了过来,天空似乎更低了。雨势突然加大,滂沱大雨扑面而来,我撑着遮阳伞小跑着进了围墙边的避雨处。我背对着湖面,要一位女孩儿给我拍了几张照片,打发无聊的时光。

  雨势小了,我和两位女孩冲进雨帘中,向湖边的小路走去。雨中漫步,高大的树木伸向远处,路边不时落下紫荆花的花瓣和树叶。我有意放慢脚步,独自一人拍摄碧绿的湖水、青翠欲滴的树木、娇艳美丽的花儿。我行走在越秀公园北秀湖的小径,古树旁逸斜出,竹杆迎风倾斜,正感叹此处是潇湘馆吗?忽然对岸飘来烟雨江南的歌曲,一座红柱子、绿色瓦背的小亭子一半掩映在树木中,一半立于绿水之上,亭子的倒影随着波纹而抖动。几位穿着各色裙装的女子优雅婉约地翩跹起舞,一幅临水照花人的画卷展开在绿水幽幽的湖边。

  走在飘落紫荆花瓣的湖边,湖水如一条绿带飘落在北秀山间,这里虽不如家乡的湖面宽阔,没有网撒万朵花的壮观景象,但雨中漫步于此,我觉得舒畅极了。沿着湖边继续往前,不知公园是何布局,多大面积,看见水上的石拱桥边开着白色的小花,几个游客上桥了,我就迫不及待摄入镜头。经过一片绿草坪,我看到了南秀门,爬上湿滑的阶梯,只见被雨水冲刷的地面湿漉漉的,高大的树木盘根错节,树林里阴森森的,没有一个游客,我吓得赶紧下山,往一片竹林走去。

  绿色的栅栏、墨绿的竹林,在细雨中成了绿的世界。这里的竹子一蓬蓬、一丛丛的蓬勃生长,墨绿晕染着竹林根部,越往上竹杆舒展得更开了,绿颜色变浅了,片片竹叶遮住了天空。起风时,我欣赏到了风吹万竿斜的动态画卷,这可不同于画中几丛幽簧的静态景致。进入竹林,看到粤秀书院旁有书院历史人物的介绍,就驻足观赏,杭世骏、梁鼎芬、梁启超、梁廷楠、陈澧、宋湘的生平事迹和画像一一陈列于此。竹林深处,是白墙、黄色琉璃瓦的粤秀书院,只是书院大门紧闭,不能进去游览。茂密的竹林左边是一座简易的小亭子,有游客缓缓走了过去。

  我走出竹林,爬坡来到了金顶广场,这里有体现国际友好往来的金顶游乐场、海东京畿园。看路标,附近有很多名胜古迹,我向左边的高山榕树走去,只见石碑上有“四方炮台遗址”的字样,石碑雕刻有几位清朝士兵拥着大炮,红色的雕塑像人物神色凝重,如临大敌。沿着山路而上,林中飘来歌声,我好奇地顺着歌声来到林中一亭子边,亭子里聚集了很多中老年游客,他们正在唱歌,有四个游客在打纸牌。我拍了他们唱歌的视频,就坐在亭子里听歌。

  雨势慢慢小了,雨丝细弱牛毛,我走出亭子,沿着山路去寻找四方炮台遗址了。四方炮台位于郁郁葱葱的林中山顶,爬石阶在密林穿行,见到树木中间有一空旷处,有一块长方形的石头静静地匍匐于树下。那些大小不一的旧石块把山顶围城了圆形的地面,遗址边缘立有一块灰白色的石碑,记载着几百年前的风雨变迁:四方炮台原名永康炮台,建于清顺治10年(1653年)。是鸦片战争重要遗迹之一。因炮台呈四方形,故俗称“四方炮台”。清道光21年(1841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腐败无能,炮台被英国侵略者占掳,并在此设英军司令部。5月30日,广州北郊三元里等一百零三个乡群众同仇敌忾,挥戈御侮,引诱占掳四方炮台之敌牛栏岗伏擎,取得重大胜利。翌日,数万群众复包围炮台,迫使英军逃离并退出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炮台历遭破坏,现仅存地基,为保护这一重要革命史迹,为将来全面修复作准备,持树说明标志。

  离开四方炮塔,从山顶密林下山,在山腰中转悠,偶遇锻炼的老者、带孩子的妇人。返回原路,我站立在有金顶广场字样的电子屏幕旁,看屏幕上如画美景、文字介绍,犹豫片刻,决定按路牌去东秀湖的方向。因路标写了好几个景点,分不清方向,我信步来到土红色围墙的建筑前边,几个游人在拍照,看景点那几个大字,方知这里是广州博物馆。我惊奇博物馆土红的颜色和建筑风格,似乎看到了西北窑洞的色彩。继续往前走,雨点又淅淅沥沥洒了下来,隔着雨丝,只见硕大的绿叶铺满山坡,那船型的叶子,纹路清晰,皱皱褶褶的叶面上散落着晶莹的水珠。天空似乎一时半会儿不会晴朗起来,阴暗树林中,我看到了近代抗战的遗址——海员亭、光复纪念亭、观音山战斗遗址。来到观音山战斗遗址,一块石碑的文字写道:观音山现为越秀山,是广州城北的制高点,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27年12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迅速解除了驻观音山敌军武装,并以镇海楼为中心,在东西两线,沿明代城墙遗址构筑工事,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2日,大批国民党军队从四面八方进攻广州起义军民。敌军对观音山阵地进行了十数次轮番进攻,均被起义军击退。当晚,教导团奉命转移,尚未接到撤退命令的工人赤卫队员,仍守在观音山阵地。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负了伤的工人赤卫队大队长石喜抱着一个冲上阵地的敌兵,一起滚下山崖。许多工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真没想到此处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非常敬畏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离开观音山战斗遗址,我走在幽长的林荫道,听着儿童乐园孩子游玩的欢笑声,游人说不远处就是东秀湖了。东秀湖湖面平静如镜,四周葱绿的落羽杉树姿优美,那绿色的小树叶如片片绿色的羽毛挂在树枝上,形成绿茸茸的羽杉美景。树下绿草如茵,花儿竞相开放,真不辜负这湖水的滋润啊。不知何时,雨点不见踪迹,寂静的山林知了长鸣,鸟儿欢唱。我徘徊在湖边,拍摄了落羽杉、棕榈树临水而立的美照。我回头见到一破旧的建筑立在广场一角,暗思这风格有点像欧洲风格哟。远看东秀湖的尽头是一些现代建筑,我决定往回走,回到山林。我爬上山坡,看见路边的树木,就拍下来,树叶细长的台湾相思树、花大美丽而果实奇异的猫尾木、树冠大呈伞形的大叶榕、高大的石栗树都成了我镜头里的美景。

  我随游人再次经过土红色的博物馆,走向紫色花儿开满树枝的山路。隔着树木,看见山顶的石碑,心里猜测应该是孙中山纪念碑,就往左走到了通往石碑的台阶前。两排石栗树立在台阶两旁,石栗树枝繁叶茂,像一把把巨伞撑起一片绿荫,每棵树的树干都很粗大,一人合抱不拢。我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孙中山纪念碑立在山顶之上,四周树木青葱,天空白云飘渺,碑身用花岗岩砌成,高37米,呈方形,尖顶,碑基四面刻有共26个羊头石雕,象征着广州是羊城。碑体正面的花岗岩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的《总理遗嘱》,内容是:“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促其实现,是所致嘱!”从第一层石拱门进去,可见旋梯,攀援而上可直达碑顶。碑的一、二层外有回廊,每层有窗户,凭栏远眺,山野树木葱翠,花朵盛开,隔窗听雨,风声雨声不绝于耳。孙中山纪念碑建于1929年,由我国著名设计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中山纪念碑和中山纪念堂当时是一体化设计,两者都建在广州市老城区的中轴线上,形成前堂后碑的雄伟气势。

  观赏群山巍峨,阅读总理遗嘱,心中感慨万千。据说孙中山先生曾在越秀山读书治事,现在孙中山纪念碑成了这里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有游客说,建国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10多位国家领导人来越秀公园视察观光。还有尼克松、金日成等外国元首来此游览参观,越秀成了群贤观光的宝地。

  下山至半山腰,雨后空气闷热,很多游人在亭子里乘凉,我看见豆腐花,忍不住嘴馋,买了一杯冰豆腐花,坐在亭内,慢慢品尝,吃一口凉而甜的豆腐花,沁人心脾。微风吹来,有了一丝凉意,不再汗如雨下。亭子里有人用手机听歌,欢快的渔家打鱼歌轻飘入耳,颇有海边渔家风格。

  我走了几个小时,已经筋疲力竭,稍作休息,就去观赏掩映在树林中的明代古城墙了。明代古城墙在中山纪念碑后面,约200多米,是广州保留的唯一的一段明代城墙。古城墙脚长满绿色的青苔,仿佛披上了绿色的毯子,墙体石缝里的野草以顽强的生命力生长,有的开了紫色的小花,在微风中摇曳,石壁上端的青苔还没干,有雨水的痕迹。

  五羊雕塑吸引着我返回孙中山纪念碑的方向,我一步一步走下灰色的城墙,城墙设有炮眼,隔墙远望,树木苍翠,紫色的花儿铺成紫色的画卷,印在万绿丛中。墙内,古树参天,墙外,车水马龙。一墙之隔,一步之遥,一边肃穆,一边繁华,两种世界。五羊雕塑在哪儿?一位女士问我。我回答,我正在寻找,应该在一座山上吧。当我们来到一山头的五羊石雕下,只见一只公羊衔着稻穗昂首而立,母羊回首看着可爱的小羊,一只小羊似乎在吃草饮水,一只小羊跪乳,一只小羊像在嬉戏打闹或搔痒痒,一家和睦相处的羊群,代表了勇敢、慈爱、勤劳、报恩、互助的含义,象征着广州人的精神。传说这五只羊是两千多年前的五位仙人化成的,他们飞到海天一色的广州,把谷穗留给这里的人们,希望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然后腾云驾雾而去,留下了五只羊的石像,从此广州成了富饶的地方,广州有了“羊城”“穗城”的美称。据说五羊石像建于1959年,由尹积昌、陈本宗、孔繁伟三位著名雕塑家创作的,石像高达11米,用130块花岗岩雕刻,五只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造诣很深的艺术品。

  参观了五羊石像,已到下午三点多了,明代的镇海楼、南明古墓景点都没来得及去,沿路观赏树木花草,走在下山的竹林边,只听广播中说,为了防止登革热等传染病,公园要洒药灭蚊了。不一会儿,一辆洒药车慢慢爬坡而来,喷洒的药水在夏风的吹拂下,变成白色的烟雾飘向湖边,湖光山色一下子笼罩在白雾缥缈中,美若仙境。

  在白雾中前行,景色朦朦胧胧。勤劳勇敢的羊城人民在美丽富饶的家园生活,休闲时来越秀公园漫步,重温历史人文景观,浏览山河壮丽,欣赏鸟语花香,真是美哉!我不由赞叹:湖光山色,美在越秀!

文章标题: 湖光山色,美在越秀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9292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