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 2020-09-28 09:33:45 | 作者:老娄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界定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间习俗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文魅力的重要资源,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是我国历史上农耕文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交汇积淀的地域。独特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南有3项(文县傩舞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被列入其中。甘肃省已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南入选的项目总计22项:陇南影子腔、文县玉垒花灯戏、西和春官歌演唱、康县木笼歌、两当号子、康县锣鼓草、康南毛山歌、康县唢呐艺术、宕昌羌傩舞、陇南高山剧、礼县春官歌演唱、徽县河池小曲、武都木雕、礼县井盐制作工艺、成县竹篮寨泥玩具制作技艺、康县寺台造纸术、武都三仓灯戏、武都栗玉砚制作技艺、武都角弓咂杆酒酿制技艺等340项。

  近来,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南地区被列入“三区”之一的“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内,这对于传承创新影响陇南的十种特色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文脉之根的戎羌、氐文化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陇南的西和县宁家庄、礼县寺高头、徽县柳林古人类遗址中都有与距今7000多年的秦安大地湾文化同时期、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而大地湾早期文化属古戎族文化(伏羲文化同属古戎族文化),戎族是甘肃境内最早的一个民族,其中心住地在陇山东西。而居住在陇南地区的则属戎族中的一支——羌戎。后来即成为羌族、氐族。到羌族主流时期,即有属于羌族文化的寺洼文化。在武都北峪流域、西和西汉水沿岸的古墓葬群中都有大量的古羌文化遗存。

  氐族,特别是白马氐族,在陇南古代史上是有重大影响的。它曾在南北朝时期建立过仇池国等四个地方割据政权,历时280多年。后来,这个民族整体虽然消失了,但其后裔却生生不息地将其文化传承了下来。今日文县白马人的民俗文化中仍承袭着古氐族的主体文化元素。

  西陲曙光的秦文化

  近年来,在礼县东10公里处的大堡子山发现秦人的早期墓葬,据有关专家、学者判定系秦始皇先祖秦仲、秦庄公之墓。从墓内出土的文物判定,秦人早期的都邑西犬丘、西垂宫及西县的方位大致就在大堡子山以东附近的永兴、长道一带。

  据《史记?秦本纪》载,秦始封君非子原居犬丘,因为给周孝王养马有功,得封为附庸。到周宣王时,秦仲之子因伐西戎获胜,被封为西垂大夫。庄公之后襄公、文公都葬在西垂。这一区域,过去已有很重要的文物发现,最有名的是秦公簋。另有《诗经?秦风》中的《小戎》、《驷鐡》、《车辚》和《蒹葭》是描写秦人在陇南区域征战活动和民间风情的,是秦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品。

  早期秦文化是古西陲的曙光,它不仅是陇南的地域文化,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揭示秦文化的内涵,总结秦文化支撑秦人发展,壮大的精神实质,对激励陇南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建设新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节日习俗是岁时习俗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保存着各类民间习俗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天文历法等文化遗产,是民间各类文化的汇总。

  陇南的节日文化,具备了前述节日习俗的性质特征。并因为陇南地处秦陇巴蜀的交汇地带,又是汉藏氐羌民族迁徙的走廊,所以这里的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又充分反映了当地民俗风情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除普遍传承的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外,各地区、各民族中还传承着许多地域性、民族性的节日。如西和、礼县的“乞巧节”、文县白马人的“年节”都和汉族的春节一样,是节日文化的集富点。

  在春节文化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是社火表演,其地域特征显著的有:武都的掌灯舞,徽县的跑纸马,两当的筏子舞,康县的霸王鞭等。但在大多数城乡社火表演中,都少不了舞龙、舞狮,它把春节文化活动推向高潮。而更具特色的是武都高山戏、文县花灯戏的演出与流传,它们都是陇南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

  祀神娱人的庙会文化

  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心意信仰与生活文化的样态。庙会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文化艺术有密切联系,它的形成与发展多与宗教活动有关,并与集市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庙会文化是以寺庙为依托,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游乐、经商贸和祀神娱人等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

  据有关方面统计,陇南共有庙会368处,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庙会活动,如礼县祁山庙会,成县泰山庙庙会,文县玉虚山庙会,武都安化镇社神大赛等,都是规模较大、影响较远的庙会。并与民间节日文化同时举行。凡是大型庙会都要唱大戏、设坛诵经,并有信众吃会饭和组织物资交流的商贸活动。

  历史厚重的石文化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在陇南地域文化中,石文化在内容、形式诸方面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在古氐羌民族后裔聚居的山区,居有石屋、行有石栈、耕有石(梯)田、葬有石棺、祭有石寺、记有石碑的民俗成为陇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宕昌县化马峪就有一处远眺仿如一座中世纪罗马帝国城堡式的石垒房屋建筑群的村庄;文县刘家坪乡七姓沟村有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石寺——清凉寺。至于石碑,据考证,它起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之际,碑石琳琅满目,内容繁复多样。粗略估计约有1000余方,散见于城乡各地,其中最著称者,如《西狭颂摩崖》、《耿勋碑》、《新修白水路记》、《重修阴平桥记》等。“解读碑石,就是解读陇南历史”,“它们所显示的生命价值、理性思念、道德操守、人格魅力以及处世态度和奋争精神,无时不激励着世人,成为今人的一面镜子,一个借鉴。”

  2006年8月,在天水伏羲文化节举办期间,陇南市组团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原生态的表演、新奇的艺术种类吸引了无数参观者。参加艺术节的国家、省、市领导纷纷驻足陇南会展前,对陇南的优秀节目大加赞赏。

  目前,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生存、保护和发展都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全市非遗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非遗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方的消失,民众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改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之逐渐或部分地失却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遗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许多有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加快非遗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采取普查和申报并重、抢救和保护齐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8年,市政府专门下发了《陇南市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把非遗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对如何保护非遗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安排和部署,全市非遗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非遗保护工作牵涉面广,仅靠文化部门难以全面和系统地做好这项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全新工作和重要课题,有关部门今后应设立以文化馆、业务干部为主要成员的非遗保护和普查机构,在组建队伍时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聘请热心非遗保护事业的有识之士担任普查专家;市上应及早制定出台《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纲要》,并按照《国家汶川地震文化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争取资金建成集收藏、研究、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民俗)展示中心和传习所,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建立重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制度,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保护,扶持资助老艺人带徒传艺,并利用各种媒体和每年6月12日的“文化遗产日”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大力培育民间艺术旅游景区和民间艺术产业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非遗文化表演队伍参与全省、全国和港澳地区等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民俗旅游吸引力,出版陇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丛书、光盘系列,拓展非遗传播途径,让更多优秀的非遗文化面向群众和走上舞台,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使我市非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

文章标题: 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92551.html

[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