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8-07 09:37:11 | 作者:Admin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邂逅的瞬间,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个陌生人。是浮华的化妆舞会,散场以后,一个落寞而黯淡的女子,是烟花一样虚空的美丽。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邂逅的心情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关于邂逅的心情散文作品:与自己邂逅
那天,和几个友人围炉吃茶,其中一个友人说,其实,我们的一生都在邂逅自己。
邂逅自己,多么鲜妙的词语。
想想看,我们所找的所寻的人,大抵是我们类似的,或者灵魂最相近,最起码,某方面的感觉很相近。
不是吗?
小的时候读孙梨先生《铁木前传》,一下子喜欢上了,再读他的散文,更喜欢,后来一日,和朋友一起拜访过孙梨先生,他,果然是那种素淡之人。
再大一点,邂逅三毛,看肖全为她拍的一组照片,是在成都的茶馆门前,她寂寞的表情让我找到自己,我想,我也应该是点燃一支烟,赤着脚,长发披肩,然后万水千山走遍。
再后来,我邂逅小画大爱的丰子恺,喜欢他那“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意境,理解了那颗护心之心。
……
还有那些朋友,与我一样有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她们喜欢人间的烟火,等待着一个痴情人,我们曾在家乡的古城楼上吹萧,曾经一起骑车去看大海。
我们如此美妙地邂逅,其实是与另一个自己邂逅。
我喜欢那些艳俗的烟火,好吃的羊蝎子、落叶和青苔之美,还有那种旷野的寂静,好象都是那么可爱,而我的朋友也喜欢,我们一起烹茶煮酒,夜听风雨,一起去很远的地方听快老人唱快失传的大鼓
少年时,我们常常一起去旅行,到西藏看落日,去丽江品苦丁茶。有时,也去一些极偏僻的小镇,我们喜欢边走边唱,喜欢搜集整理听那些快要绝种的戏曲,我听到一个人唱信天游,我们……我们泪眼朦胧——你,从天而降的你,让我想得肠子青……有些人是我的另一个自己,我不过是与我邂逅。
当然,与一个城市的邂逅也是这样。
有的城市,去过很多次,可是,没有感觉,它不是你的,它与你隔着衣服,隔着温度,始终在云端。
有的城市,你刚一落地,就有了温热的地气,它与你,如影随形,贴心贴肺。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邂逅。
有时候,与一段戏曲的邂逅,或者与一首歌的邂逅也是如此。
我记得飞机上听过一段戏,我根本听不清是什么曲种,反正它不是我听过的任何一个曲种,但那个旦角声音婀娜,以至于我来回听,两个小时,我一直在听那段曲子。
后来我看梅艳芳和张国荣演的《胭脂扣》,当他们对唱时,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如此迷恋偶尔邂逅的那段曲子,因为它们如此之像——烟花散尽,无语泪双流,惟清音在耳,笑语盈盈处,是她和他情与爱的纠缠,旧戏台上的一幕,倒似我的前生与今世,这苍凉又妖娆的声音,与我偶然的邂逅,让我魂断。
这还是与自己的邂逅。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张照片。
是一个女孩子,她穿了深色的长裙,中分的长发,半侧着脸,她的背后,是陈逸飞的画,她坐在一张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前面,眼里,充满了泪水,但是,那眼泪没有落下来。
而她的手里,有一支燃着的烟。
她的另一只手里,端着一只烟缸。
她就那样绝望而凄凉的看着远方,想必她在思念远方,或者,她失恋了?或者,她十分地孤单?
就在那一刻,我和另一个自己邂逅。
那应该是我,寂寞的、形销骨立的寂寞,眼里有眼泪,饱满的、生动的眼泪,可是,没有掉下来。
我的手里,应该有一支烟,正燃着,我吸,或者我不吸。
在那张照片前,我久久地无语,到后来,终于哽咽。
这,也是一场邂逅。
而最心疼的,应该是爱情的邂逅吧。
他与她,人生初相识,刹那间惊艳。一起去吃老北京前门的卤煮,看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一起去郊外看千树万树梨花开,她陪着他,看他写诗画画,他伴着她,夜听风雨,欣赏人间的烟火。
此刻,我站在阳台上,穿着藏蓝色布裙和红色的麻的上衣,手里缝着一个靠垫,我喜欢这深深的蓝,这是从我少年时就喜欢的颜色。
你尽有苍绿。这是一首短诗,张爱玲曾经这样说,在苍绿中有安详的创楚,她不是树上拗下缺乏水分褪了色的花,倒是古绸缎上的折枝花朵,断是断了,可是非常的美。
我尽有苍绿。
我也知道,人生如此之长,我还会不停地邂逅,但最美的,应该是邂逅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最懂得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关于邂逅的心情散文作品:邂逅那一树樱花
四月的天气,春光融融,草木青翠,晓风未起,万物争春。加上昨夜零星小雨,正是最妙的赏花时节,怎能错过这大好时光。早有一份心思去赴一场樱花的盛宴,今日有幸和朋友一道,欣欣然,就想着畅快淋漓地疯一回。不负樱花的热情相拥,不辜负春天的苍翠欲滴。
青岛的中山公园里,人潮涌动,春色满园。花草山石交相呼应,荒芜与繁盛之间,交织着一场生命的成长与倔强。一切生命正以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姿态绽放着。春风絮语,鸟语花香,与公园里的植物物相映成趣。宛如春天的一首诗。就做个自由的小鸟,让春天的诗和我一起飞吧。
一树树的樱花,绚烂地开。一缕缕的暗香,萦绕浮动。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在我脑海里闪现。心里的那份欣喜不由自主地溢出来。
边走边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三两株樱花,这儿几棵,那儿几树,完全不象书上或影视上描述得那种壮观气势,心里不免有些失望。
再往前走,游人渐渐多起来,簇拥着前面那一树树缠绕的枝干,染成了白白的,粉粉的天空,可不就是樱花么。一大片,一大片的,白中带着淡淡的几许潮红,疯狂中的野性,羞涩中的浪漫,呼朋引伴地露出最灿烂的笑脸地招呼你,直勾引得你不得不到它面前来。老的、少的、全家都出动了。走在络锳缤纷的花丛中,人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你帮我拍,我帮你拍,都忘情地想和樱花融入这片花海。留下那动人美丽的一刻。那是一种奇妙的张扬,让你的心都想和花儿一起呼吸,一起欢腾,躺在这片樱花树下聆听花语。樱花近乎疯狂地绽放,不问风月,那份热烈与执着,那份惊天动地的气魄,令人震撼。
樱花啊,你那么努力地开放,是想把蓄积了一冬天的美好与希望全都绽放出来吗?努力、惊艳、决绝,这是樱花的一生。站在樱花树下,微风轻抚我的面颊,柔柔的,软软的柔进心脾,沉浸在这灿烂的花海里。蓦地,眼前飘落着一片片的樱花花瓣,直叹可惜。轻轻拣拾起几朵,轻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樱花小小的五个花瓣,白的,粉的,吐着黄色的花蕊,仿佛要和久别重逢的人诉说痴心话语。微风过处,瞬间,地上又飘落着白白的一层樱花雪了。仰望着这落雪的樱花,你是想演绎一场别样的黛玉葬花吗?虽然几近凋零,游人的眼睛已然陶醉在这片柔情蜜意里了。
“看吧,前面还有呢!”一个天真的孩子喊道。是呀,云霞一样的粉,烟雾一样的白,已在那儿等着我们了。灿若烟霞,令人心醉。有人说,等待是一种美丽,是一种信念,邂逅是另一种美丽。于千万中我们就这样遇见了,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也是一种缘分吧。而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在等待中度过,等着上车,等着下车,等着前来,等着离开,等着愿意来的人,庆幸的是等到了,等到了梦见中邂逅的人,等待着和相遇的人再次重逢。
樱花用一季的花开,邂逅了春天,诉说着生命的热情,绽放在四月的芬芳里。春天在倾听,那一树树的眼眸正脉脉含情地诉说呢。春天最懂樱花,即使它们不说话,也是一首最美丽的诗。
每年四月,就是樱花起舞的日子,我们欣赏,聆听,享受着曼妙的光阴,于心里默默珍藏。
樱花啊,能有谁比你更通灵,能有谁比你更执着,更高贵。你这多情的幽物啊,于天地之间缠绵,缱绻,令人动容。聆听樱花痴语,那种笃定而明亮的气场,不耀眼,却刻骨铭心。
关于邂逅的心情散文作品:邂逅诗歌
同事任薇高看我一眼,向我邀诗,很惭愧,我已经写不出诗来了。但任薇的要求我向来是不忍拒绝的,在我眼里,她就是诗。写不出来,那就退而求其次,聊聊诗。大家知道我是个刻板守旧的人,那就聊聊古典诗。
“千年往事凭诗见”,诗是什么呢?
诗是乡愁。每个人都有乡愁。那个遥远的小山村,村口那棵老得年轮都爬满蛛网的老树,树上的鸟窝和鸣蝉。儿时的玩伴,袅袅的炊烟,风吹的麦浪……这是我记忆里的故乡,可触可感的乡愁。读过诗塾的父亲常常在家里之乎者也,吟诗作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告诉我古人折柳送别从这里开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告诉我这是思乡愁。读的诗多了,我和父亲之间无形中生出一种默契,常常用诗歌中的典故和意象来表达是非、爱憎和喜好,这种无须解释的心领神会常常让母亲嫉妒。其实,与其说这种心领神会属于我和父亲,不如说属于我们和诗歌,属于我们和远隔千年的诗人。文艺女青年,在清寒的雨夜,听到雨打芭蕉,风吹残荷,会无端地心生惆怅。文艺男青年,看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听到苍凉的号角声,会忽然生出悲壮的情绪。类似的情绪和感怀还有很多:折柳送别的不舍情,明月里的故乡思,烛光里的春闺怨,笛声中的征夫泪;大雁南飞的低徊,近乡情怯的纠结,少离老归的感喟……
这些意象感怀,通过诗歌代代相传,成为我们的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它是我们精神上的乡愁,通过它们,我们与诗人心有灵犀,现实与历史遥相呼应。
诗是性灵。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诗歌既是诗人行有辙迹的精神记录,更是诗人性灵情怀的自然呈现。我们读诗其实是读人,读每个诗人独一无二的性灵。李白,出身游商,喜爱道教的自由不羁。他渴望建功立业,但更看重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他心如赤子,狂放不羁,真实坦荡。这样的性灵体现在诗作上,神思飞越,恣肆磅礴,锋芒毕露。有机会见皇帝了,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伺候领导不高兴了,他脱口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便是纠结和悲苦也透着阳光,带着希望:“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与他同时代的杜甫却比他沉重得多。长在中原,出身儒宦之家,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思想一生激励着他,也禁锢着他,家国重任、天下苍生是他背负了一生的十字架。这样沉重的性灵融化在诗篇里,必定是沉郁顿挫,让人低徊不已。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他心心念念的仍是“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秋风掀翻了他的屋顶,他呼喊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知他者谓他心忧,不知他者谓他何求啊!
读的诗多了,见的性灵也多,无须会友,古人多少是同心。你可以喜欢李白的自由洒脱,也可以敬重杜甫的忧国忧民。或是执两而用中,达则如杜甫般勤于政事,夙兴夜寐;穷则如李白般纵情山水,随缘自适。选择并不重要,阅读思考本身已是价值所在。
诗是陶冶。孔子说,“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钱穆先生指出,诗歌在中国如同宗教,可以教化人伦,陶冶情操。慈母手中线,游子心中吟,母慈子孝是最基本的人伦;“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求贤当若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知恩要投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节操要坚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命诚可贵,精神方永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没有疾言厉色的批评。诗歌以最温柔的方式,最敦厚的姿态,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形成的家国观、伦理观、爱憎观、善恶观,化进我们的血液里,形成我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中的舒缓、疲沓时的振奋、见贤思齐的主动和对人生局限性的清醒认知,以及思想的顿悟、精神的超拔,就来自于诗歌中的三言两语。或许,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的诗歌“无意的浸淫”的作用吧。
诗歌里,我们寻觅乡愁,会晤知己,陶冶性情,寻求启迪。借着诗歌,我们可以尝试着从患得患失中跳脱出来,对短暂人生做片刻的审视。大时代里的小诗人,小诗文里的大人生,历史深处的信息里隐藏着普遍的人生规律:人生的得失不过是一个综合的平衡。“穷而后工”,被功名抛弃的诗人,成就了千古诗文,赓续了文脉传统,执着于精神的人得到精神。得与失,如何衡量?人生的成功不过是必然和偶然的交互作用。多少踌躇满志的诗人,对人生的缜密谋划和设计被乖张的命运之手轻轻拨弄,于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乖张的命运之手可能是家国兴亡,时代巨变,也有可能只是人与事的因缘巧合,只是人性幽微,人心叵测,得与失,如何把握?“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人生通透至此,心平气和离我们还远吗?
借着诗歌,我们可以尝试着从焦灼忙碌中安静下来,对永恒之物做片刻的凝望。我想,对于贾岛来说,琢磨“推敲”的兴味可能远远大于对诗是否流传的期许。对热爱诗歌的人来说,阅读、琢磨、品味一首诗,本身就有着难以言表的愉悦和幸福。这种单纯的喜欢,安静的体会,发自内心的愉悦,对于汲汲营营的现代人来说是多么稀有和宝贵。现实永远焦虑,诗却是一种定力。某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或许你会突然发现,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出类拔萃、建功立业的孤注一掷,心灵的喜悦、精神的丰足、人格的完善,这些更深的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都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体现。或许,他们更关乎根本,更关乎我们能否“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芳菲的五月,年轻的你们邂逅诗歌,一如春天邂逅花海,大地邂逅绿意,实在是生命中最美丽的遇合。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