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

时间: 2020-08-06 22:38:23 | 作者:Admin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

  虚伪喜欢躲藏在最高尚的思考之中。它从来企图脱离思考,因为思考能使它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高尚的美名。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男人,情感的虚伪

  20年前,女人很重感情,受到伤害的往往是女人。而如今,情感方面男人和女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一种颠倒的形式。其实男人本来就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的。从表面上看,男人比女人要强大的多,在情感方面他们也不像女人那样细腻而隐秘,似乎要直白和简单得多。

  然而,事实上男人的这种外在的表象给女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使她们轻易地就会相信或讨厌一个男人,轻易地就爱至骨髓或恨到切齿。其实在很多时候,男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欲抛掉的又是什么,在女人扑朔迷离的情感面前,男人们的心态是非常矛盾的。

  男人们往往不屑于谈论感情,但这并不能说明男人缺乏感情,而是因为他们更怕受到情感的伤害。因此,男人们在情感方面更善于伪装,心灵的压抑也就更深一层。

  男人的感情的确是很复杂的,在爱与恨、情与欲之间,男人们通常很难分得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要认为男人各个都是一堵很难攻破的城墙,而实际上在身心疲惫之际,男人也想找上另一堵墙,将自己疲惫的身心靠上一靠,就如同女人在痛苦流离时找到一所避风的港湾。

  在对女人的感情上,男人的心态要比女人复杂得多,尤其是有了名利、地位和学识,而又成熟的男人,就常常会陷入自己情感的怪圈难以自拔。对任何一位女性的爱慕,情感上的渴望,甚至两性方面的吸引都撩拨着他们的内心!但又自持身份、顾及地位、家庭和舆论,便很难抒发和宣泄那一份情爱和渴望。

  但那种欲望在男人的内心深处分明是存在着的,在其生活节奏稍微松懈或是工作压力减淡时,这种欲望便强烈的撞击着他们的灵魂。于是,男人们被肢解了,忙不迭的更换人生各种角色的面具,来隐藏那份情感,因为那情感事实上已经融入了他们生活中任何一种面具里去了,无论他们为官、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兄弟或是为人师表,那份情感的力量如蛀虫一般啃噬着他们的心魄,且久挥不去。

  一方面他们欣赏那小小蛀虫的存在,因为那种被啃噬的感觉给他们带来回到青春时代的活力和作为男人的某种自信与快感。这种道理其实很简单的,当一个成熟的男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戴着种种各色的面具压抑着自己若干年后,忽然有了一种重新去爱和被爱的感动,突然间意识到自己仍然还有青春的激情,在异性面前仍然充满魅力,男人就会感到惊喜和欣慰。因为这是一种灵魂的颤栗,一种回归青春、还原为人本性面目的洗礼。单纯就这种情感的本身而言是美丽的、难能可贵的,是女人们心目中最适合的人选。然而,男人毕竟除了人本性别的属性之外,更多的是其社会属性,是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公众形象。这便是男人们另一方面又惧怕那小小蛀虫的原因。

  对于一个成功而又成熟的男人来说,情感的激荡是一种危险的存在,就像夜雾中不停闪烁的烛光,既可以带来温馨与浪漫,也会毫不留情的引燃大火、引火烧身甚至造成爆炸和毁灭。已经发生的种种激情都还历历在目,涛声虽然依旧,却再也难以登上今日的客船。这种复杂的心态是一种残忍的折磨和痛苦的经历,男人无奈、男人无泪,只有把满腔的激情在香烟上点燃,让它随风而逝;在酒杯里倒满,再咽回到腹中,正所谓“自己酿制的苦酒往自己的肚子里咽”。

  挥挥手,挥掉那啃噬在自己心头的小虫,在面对那一双曾点燃烛火和激情的眼睛时,便可露出一副为官、为夫、为父、为兄和为人师表的凝重与沉稳,以完全“局外人”的口吻安慰或是关切几句。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在某一瞬的目光里,那“小蛀虫”却又悄悄的探出头来,忽的一闪,只是一闪,一闪便不见了。这便是深陷其中的女人们所说的“男人的虚伪”。这种男人的虚伪,与女人的虚荣心显而易见的恰恰相反,男人的虚伪通常都是隐藏起来的。男人惯于襟怀坦白而磊落于世,却在骨子里永远无法抛弃这一维护灵魂的最有效的武器。

  其实,有时候男人并不爱某一个女人,只是想调侃一下,便也可以做出情深似海或相见恨晚之态;有时候他们对某一个女人明明心仪已久、爱得要死,却硬是假装不屑一顾,甚至恶语相加。

  女人大可不必“闻男变色”,我并不是想说女人在感情上也不乏此例,而是要说,男人们这种情感上的虚伪在很多时候是善意的,并不能因此就证明一个男人人格品德的低下,这种虚伪是涂在男人心灵上的最后一层保护膜,女人们没有必要非要把男人的心拔出来看个究竟不可,那样会使男人的内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和失去男人的自尊!

  世上的一切事情,当属情感最为复杂,两性之间,男人的情感又更复杂一层。女人一旦确定自己是爱抑或不爱之后,大多意无反顾的前进或是后退,男人却不然,他们在情感上往往是进中有退,退中有进,刚强与脆弱交替,自信与自卑共存的。

  细想一下,其实在男人虚伪的情感之后,隐藏的是男人的软弱。而心狠手辣的男人一般不会虚伪,他们无论是情欲还是性欲,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不掩饰,任你恨他、厌他、烦他,而说不定恰恰又会爱上他,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吗?

  而软弱的男人则在自己的情欲和性欲面前战战兢兢,欲言又止,要斯文、要面子,却又舍不得那份欢乐和快感,割舍不掉那份情和那份爱。说到底,男人的虚伪所维护的是他们自己的自私和他们强烈的占有欲。这种种需求如果全都赤裸裸的表现出来,男人们则显得太没面子、太没有风度,更怕受到女性的轻视和拒绝。

  男人有时候太需要在一个相互好感和相互信赖的异性面前倾诉自己内心的苦痛,而这个异性又非要是自己爱慕已久的红颜知己,温柔、贤惠、善良,又十分善解人意,犹如一池清可见底的泉水,可以涤去男人身心的疲惫和伤痛。

  可是,无论男人还是红颜知己,他们都不是神仙、都不是圣人,皆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都有七情六欲思想情感,所以男人们都有顾及,不敢我行我素,只好披上一件虚伪的外衣,挡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和非议,表现出一副光明磊落的面孔。

  虚伪和卑鄙近在咫尺,可以说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不迈过这个界线,女人们还是可以宽容他们的,还是可以去爱他们的————

  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虚伪的教育

  不久前,由北京的几家报刊牵头,发起了一场对现行语文教育的声讨。说"声讨"似乎激烈了点,那就改成"讨论"吧。这场讨论,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可以说是义愤填膺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而且,据说这些文章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我是一个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的人。"文化大革命"时,因为家庭出身中农,也由于我敢于跟那些当了红卫兵头子的老师对抗,所以,小学还没毕业就被赶出了校门。后来到了部队,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后,才考进一所部队艺术院校学习。我没有进过一天中学课堂,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基本上不了解。我有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她经常来问我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她可能以为当了作家的父亲解答几个中学语文方面的问题不成问题,但面对着她的问题,我从来没给过她一个肯定的回答。我总是含含糊糊地谈谈我的看法,然后要她去问老师并且一定要以老师的说法为准。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没按部就班地念中学,骨子里深藏着自卑。但读了那些受过完整教育、甚至正在教语文的人写的文章,才知道他们的境遇与我差不多,心里多多少少地得了一点安慰。

  认真地读了那些讨论文章,又粗粗地翻看了女儿的语文课本,我感到,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从教材的选定到教学的目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自满自足的体系,要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有的文章,对我们几十年基本不变的教材提出批评,其实,教材仅仅是教育目的的产物,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材。"文化大革命"前,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文化大革命"后,随着政治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换了一些提法,但骨子里还是老一套。而教育目的,不是几个编审教材的书生能够决定的。我看到了那个编教材的人吞吞吐吐地发言,知道他们有难言之隐。正因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带有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也就只能编出这样的教材。就是这样的教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给彻底地否定了,因为它还不够"红",还不够"无产阶级",那就只学《毛主席语录》。我在小学学习五年,有两年就是把一本大开本的《毛主席语录》当了语文教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把"文化大革命"前的教材当成了好东西,几乎全盘恢复。其实,"文化大革命"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建国以来共产党所犯错误长期积累后的必然爆发。共产党"文革"前所犯的错误,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革"后,共产党在不断地纠正"文革"前的错误,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却没有跟着变化。于是也就出现了被许多人猛烈抨击的现象:在不提阶级斗争多少年后,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还有那么多"革命"文章。文学界早就对统治了中国散文界几十年的那种类型化散文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这些虚假成性的文章早就没人要读,但我们的教材还把它们当成光辉的范文,硬逼着老师升虚火,强抒"无产阶级"之情,硬逼着90年代的学生,去摹仿他们那种假大空的文体。也许,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写这些文章时,抒发的确是他们当时的真实感情,但这些人现在活着的也不写这样的文章了,他们批评起共产党的错误来,比我们这些所谓的"有问题"的作家还要刻薄,他们自己也未必承认,那些被选进了教材,教育了几代中国人的文章,就是他们最好的文章。他们未必不对当年自己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创作进行反思。他们现在的创作也是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不健康的情调"的呀!这些最"革命"的作家早已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满世界飞翔着传播爱心,但我们还在强逼着孩子们学习他们那些咬牙切齿的文章。

  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家里,"人道主义""人性",都被打上了"资产阶级"或是"小资产阶级"的标签,进一步发展就是谈情色变,经常被引用的就是鲁迅那句话,"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其实鲁迅也不是焦大,他也不敢肯定地说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共产党进城以后,多少"焦大"改造了家庭,娶了成千上万的"林妹妹"做老婆。但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尤其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鲁迅先生通过阿Q揭示了部分"国民性",鲁迅先生还用他那些匕首般的杂文,揭示了中国人的虚伪。这是更为普遍的"国民性"。因为虚伪,我们口是心非;因为虚伪,我们亦人亦鬼;因为虚伪,我们明明爱美人,却把美人说成是洪水猛兽。更为可怕的是,长期的虚伪,形成了习惯,使我们把虚伪当成了诚实。我们明明满口谎言,却并不因为说谎而产生一点羞赧之心。这就来了,明明我的儿女公费留学后全都不回来了,我还是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不回来的留学生;明明我的儿女在国外过着好日子,我却义正辞严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明明我们知道教材里许多文章是假话空话,连文章的作者自己也不相信,但我们还是逼着孩子们当成真理来学习。明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那种"病态"的"资产阶级"感情,但我们却硬要消灭学生头脑中的这种感情。我们教材中的有些文章作者明明是表达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感情,我们却硬要给人家进行"无产阶级"的解释。

  问题还是回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上来吧,我们的语文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能够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允许摹仿着教材上的光辉样板抒发"无产阶级"感情);我们要培养的是思想"健康"的接班人,并不需要感情细腻的"小资产阶级";我们恨不得让后代都像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乖孩子,决不希望培养出在思想上敢于标新立异的"异类"。国家鼓励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标新立异、发明创造,但似乎并不鼓励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标新立异,更不希望你发明创造。尽管国家有宗教政策,允许人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而相信基督教、伊斯兰教或是佛教,但在我们的学校里则决不允许有任何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存在。由此决定了我们的教材必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由此决定了我们要通过语文教育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于是,语文就变成了政治的工具。于是,我们的孩子们的作文,也就必然的成为鹦鹉学舌,千篇一律,抒发着同样的"感情",编造着同样的故事。我读过我女儿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作文,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倒是她遵照她的中学老师的嘱咐写得那些对她的考试毫无用处的随笔和日记,才多少显示出了一些文学的才华与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真实感情。可见孩子们也知道,写给党和国家看的文章,必须说假话,抒假情,否则你就别想上大学。如果我们的这种教育方法真能把我们的后代培养成除了相信马克思主义之外什么都不相信的"红色接班人",那就这样搞下去吧!但事实恰恰相反,孩子们在上学期间就看出了教育的虚伪,就被训练出了不说"人话"的本领,更不必说离开学校进入复杂的社会之后。

  仔细一想,我们的孩子用两种笔调写文章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那些学子们,用一种笔调写应试的八股文,用另一种笔调填词赋诗写小说。做八股文是正业,关系到个人前程;填词赋诗写小说是副业,是野狐禅。《儒林外史》中鲁编修家的小姐,发现自己的新婚夫婿只会写诗根本不会写八股文,气得当场昏厥,可见不会写八股文连漂亮的小姐也不爱。那时的文人,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的,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屡试不第,绝了科举的望,于是就通过文学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愤懑,譬如蒲松龄。二是科场得意后,但官场上不得意,被贬到天涯海角,但饭还能吃饱,闲来无事,就写诗填词,发泄感情,打发岁月,如苏轼等人。当然流芳百世的是他们的诗词小说,而不是让他们金榜题了名的八股文章。当然,考中了举人进士的人成千上万,但大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名字,蒲松龄的名字却永垂不朽。我们的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之后,大概再也不会用那种笔调写那种应试文章,就像用一块砖头敲门,门敲开了,砖头肯定要扔掉。90年代的语文教育,实在不应该为了帮学生雕琢一块砖头费这样大的力气。这就让人想起了高考。

  即便有朝一日高考与中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语文教材也编订得让人满意,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必然地提高了文学素养、并由此进而提高了人的素质了呢?我想也未必。这未必的原因就是虽然我们有了好的教材、有了好的考试方法,但我们未必有那么多好的、起码是合格的语文老师。好的老师,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好的老师哪里来?当然主要是通过师范学校的培养。城市的情况我不甚了解,仅就我所接触的农村而言,其实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报师范的。即便是师范毕业的优秀学生,也并不一定去当老师。必须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最上等的职业还是当官,当官的工资尽管不比教师高,但人们都知道,大多数当官的并不靠工资吃饭。他们合法地享受着最好的东西,他们即便不贪污不受贿也可以活得比老百姓好得多。无论什么人下了岗,当官的也不会下岗。常常听说某地拖欠教师的工资,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地方拖欠了书记或是县长的工资。一个中学教师被任命为哪怕是穷乡的乡长,都要摆酒宴庆贺;但如果让一个乡长去当中学教师,他很可能要上吊。当然,真正优秀的人也未必当得上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就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有了好的教材,没有好的老师,恐怕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实际上牵扯到方方面面。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教师了,别说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点问题,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阅读非常重要。在目前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让学校拿出大量的钱来购买图书很不现实,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文革"前那样,把语文教材分成《汉语》和《文学》两本教材呢?我幼时失学在家,反复阅读家兄用过的《文学》课本,感到受益很大。我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另外,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让中学生掌握那么多语法和逻辑之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放到大学中文系里学。我感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至于语法逻辑之类,八十岁也可以学得会,而且很可能因为有了多年的使用语言的实践,学起来会事半功倍。让孩子们像拌黄瓜菜一样去学那些枯燥的逻辑、语法,毫无疑问是一桩苦差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用不到自己的母语的语法,一个基本上不懂语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确的使用母语说话和写作。既然我们提倡学以致用,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那些对大多数人无用的东西呢?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能进行这样的改革,我们的大学中文系就多了一条存在的理由。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就是精通汉语语法和逻辑的专门家,他们研究汉语的发展与历史,他们毕业后可以教中国人学汉语,也可以教外国人学汉语。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篇文章,小学生在学,中学生也学,大学生也在学。我想,如果把语文比喻成一台钢琴,那么,的确需要一些人学设计、学修理,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要学会演奏就行了。肖邦未必能修理钢琴,沈从文未必能写出一本语法方面的书,而写了很多语法书的吕叔湘,好像也没能写出一部很好的小说。

  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四十岁以后,请不要虚伪

  四十岁以后,是一个人最好的年纪,男人成熟,睿智,女人知性,美丽,大方,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青春年少的记忆成为过往,天真浪漫的童年成为回忆,青梅已酸涩,竹马已失颜,,那些年悄然离去,无声无息,人生,不仅仅是一份梦想,更是一份现实世界里的坚守。

  四十岁以后的男人,知道了责任大于梦想,虽然梦想成真的人一脸风光,但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努力也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我们活在平凡的世界里,过简单的生活,看纷繁复杂的人生,你一不小心,岁月又是一个春秋。

  四十岁以后的女人,优雅大方,举止端庄,更多的是一份生活的从容,女性柔和的光芒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相夫教子,安然度日,不羡慕富贵,不自作多情,岁月沉淀下来的,是愈发美好的时光。

  四十岁以后,不谈情,不说爱,随缘随心,你来,再远我也会去迎接你,你走,也不会挽留,感情起起伏伏,每一个人,都拥有过,失去过,那些刻骨铭心早已经不愿意再提前,那疼,也许是一辈子,我们都学会了怎样的保护自己,爱或者不爱,只等命运的安排。

  四十岁以后的生活,如玉,玉石无价,守的乃是一份喜欢,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要拥有,有时候,看上一眼,放在心上,浅浅遇,深深藏,那些最美好的东西,如玉,那些完美的东西,你也许无缘拥有,随缘随心,难得拥有的其实是一份懂得。

  四十岁以后,追求物质的享受就会丧失精神上的愉悦,金钱和欲望过早地透支着我们的身体,当明白健康最重要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怎样的生活才更适合自己。

  空闲的时候,去故乡的天空下散步,去有山有水的地方游玩,去挖野菜,去农家院,日子过得这样多悠闲。

  四十岁以后,知道了谁是真正的朋友,挤不进去圈子不要硬挤,触不到爱从容放手,有时候,放过别人,自己也会幸福,那些不同的圈子,你羡慕我,我羡慕他,你始终要记住,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每一天,都很快乐,这比你拥有百万资产还富有。

  四十岁以后,几丝白发爬上额头,但那些爱不变,那些能让你日渐苍老的东西都应该丢弃,嫉妒,猜疑,比较,吝啬,刻薄,还有不知足,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健康,加速你的衰老。

  四十岁以后,不要恨任何人,不管那个人怎样的伤害过你,懂得原谅,打开心结,世界充满了无限光明。

  四十岁以后,越来越喜欢和那些像自己的人在一起,谈心,说事,人生知己无需太多,也不会太多,有人能真心相待,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此坦荡,天地可鉴。

  四十岁以后,太多的人和事都会在心里慢慢的不起波澜,唯有你,像一朵花,永远开在春风里,我能放下天地,我能放下文笔,可是,放不下你。

  四十岁以后的男人,女人,坦坦诚诚,真真实实,你的眼神里,不要再有虚伪。

  四十岁以后,我站在岁月的田野上,

  看天空蓝蓝,白云朵朵,

  四十岁以后,我们一起,

  把自己的生活交给真实的自己,交给真实的心,

  就如此简单,如此而已。

文章标题: 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89010.html

[关于虚伪的经典散文随笔]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