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家乡的“二龙治水”

时间: 2020-06-20 16:35:46 | 作者:江北乔木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家乡的“二龙治水”

  前几年,家乡的一位朋友来访,交谈中说起家乡的水来,他便说:“前几天,有一个风水先生到过咱村,绕着几个山涧看了看,说咱村是四龙治水。”我听了先是一怔,后反复琢磨,噢,这风水先生大概说的是四个山涧的流水吧,这不禁引发了我的美好遐想,家乡的水也曾是三川并流,一枝独秀,源远流长啊!

  我的家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远近闻名的风景区,内有平度八大景之一的“龙湾垂钓”。过去的水资源相当丰富,虽有过因山洪暴发而冲淹房屋的惊险,但过去从来没缺过水。这要得益于家乡兴修水利的壮举,建成了流在老百姓心中的“磨山子水库”,全国第一座村建大型水库—“龙湾水库”,还有“石山前水库”、“大南地水库”、“老母湾水库”、“簸萁掌水库”、“割长沟水库”等大小水库十几座,还有村东北头的大眼机井,村西南头的大型平塘,绕着村子转了大半圈的小河,离家不远还有深深浅浅的水井,水库、机井、平塘、小河、水井,田野里的庄稼由水库、机井浇灌,家乡百姓靠着小河、平塘的洗涤,品尝着井水的甘甜,家乡的水资源可谓要多丰富有多丰富,可真羡慕煞邻村人。

  风水先生所说的“四龙治水”,我不敢苟同。因为,有些水还摆不到台面上,凭我几十年的观察和感受,我认为家乡明显的仅是“二龙治水”,就是兴修了磨山子水库和龙湾水库。

  按兴修水库时间的先后,就先说一龙治水,兴修磨山子水库吧。从我记事起,就有了小有名气的磨山子水库。渐渐长大后,我和小伙伴们就沿着水库的水渠末端观赏、游玩,那时好玩的我们,把看似不起眼的水渠也当成了一大景观,在水渠里走走,在水渠坝沿上坐坐,还争相读着水渠建成的标记,那时,有的小伙伴连简单的年月日都不会读,就为这,还争的面红耳赤,至于年号的数字,大都会读。现在只记得是:一九六几年建成,已过去了这么多年,具体哪年就记不清了。而忘不掉的是那时小伙伴们一起“打滑溜”。我和小伙伴们一个兴起沿着倾斜的水渠面打滑溜,其他人不用动员就跟上了,还比赛着谁打了多少次,一个接一个,气喘吁吁地小跑着、追逐着,谁也不服输,小脸上写着微笑和自豪。

  玩累了就慢慢地走着,向磨山子水库大坝进发,到了大坝上一看,库面辽阔壮观,大坝高大雄伟,往往第一次看到的小伙伴就会自然地叫出声来:“怎么这个水库这么大啊?”那个年代能见到这么大的水库就算见世面了,于是,就在高高的、长长大坝上掀起了又一番奔跑、追逐的小高潮,追逐着跑到了溢洪道、水闸房,相互争论着溢洪道、水闸的作用:“溢洪道是泄洪的,水到了这个位置自然泄洪。”“水闸是用来放水浇灌的,有时为了泄洪,也要放闸。”现在回忆起当时那情景来,还真觉得有情趣,我就是那时了解“溢洪道”“闸门”的,我记得还亲手摸过水闸开关,仿佛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其实,那都只不过是磨山子水库给我童年所带来的乐趣,而又过了几十年,我才大体了解了磨山子水库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它是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产物,大寨一度成为当时我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农业学大寨”学出“红旗渠”,这是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股“大寨精神”在险峻的山上开凿出了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困境,创造出了高产稳产的农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我大舅官先福就是当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广大村民“学大寨”、“学红旗渠”精神,也想在山区兴修水利,造福人民。于是,就在有山有水的磨山子山涧,选好了库址,撸起了袖子,挽起了裤腿子,一干就是两年。20年前,听当过医生的三大伯说:“那时全靠‘锨掘镢挖洋镐刨,肩挑人抬小车推’,硬是挖出了磨山子水库,砌水库大坝的时候,天已很冷了,无论干部,还是社员,都站在冰凉的水里,你当书记的大舅跟大伙一样,也站在水里一边指挥,一边干。我那时一看大伙都这样,也都不在乎,我那时年轻,更不在乎,豁出去了。可是上了年纪后,我隐隐地感觉出了那时留下的后遗症。我所治疗的病号中,不下十人说当年留下了病根,但都是为了造福于子孙后代,没有叫苦喊冤的。”当时听了这话,我对眼前这位高大魁梧的三大伯更敬佩了,我惊叹当年像大舅、三大伯一样“战天斗地”的一群人。

  磨山子水库的建成,真是一个奇迹。十几米高、数百米长的水库就凭着全村的男女老少干出来的,凭着“一锨一镢”挖出来的,凭着“小车不倒只管推”推出来的。磨山子水库的建成,灌溉着上千亩的良田。磨山子水库下游兴修了两道水渠,无论天怎么旱,只要放开水闸,哗哗的流水就会流进了旱田,不,是流进了村民的心田。

  接着说二龙治水,兴修龙湾水库。龙湾水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兴建的,1984年,当时家乡对土地、果园进行承包,村民盼水心切,果树、庄稼都急需水来浇灌,怎么办?当时的家乡领航人开始觉醒了,谋划着建一座大型水库,而要建大型水库,计划投资67万元,这在当时确实是个天文数字,没有钱怎么办?一是当时的一班人纷纷走出去“化缘”,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二是争取家乡在外老领导捐助;三是村民集资;四是组织本村石匠就地取材,开采石材,节约资金。

  有了这四条路子,就在两山的的峡谷选好了库址,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村民们有了修磨山子水库的经验,还像当年修磨山子水库那样,发扬了当年那种工作热情和拼命精神,有的带着铺盖卷上山,吃住在山上。饿了,烤着馒头,就着咸菜疙瘩;渴了趴着喝山上的山泉水;困了,天当被,地当炕,打开铺盖卷倒头就睡。就这样,一干就是四年,除了塑料防渗的技术活,全是村民自己动手干起来的,建起了一座雄伟的石拱坝水库,水库大坝拔地而起,坝高21.6米、蓄水35万立方米、坝长164米。在那个年代,能建成如此宏大的水利工程,确实了不起。

  游走在蔚为壮观、气势如虹的水库大坝上,就如同站在三峡大坝上一样自豪,龙湾水库被两岸的青山夹在中间,似一颗明珠镶嵌在峡谷里,真有“高峡出平湖”的美好想象,也宛如古诗人所描绘的“一带青山中立图”。在大山深处形成了动中有静、以动助静的一大景观。举目四望,豁然开朗,自然景观奇特,满目青山绿水,山中郁郁葱葱,林壑秀丽幽美,山顶松涛飒飒,山腰硕果送香,水面鱼跃竞斗,水中群峰倒影,水边有人垂钓,一阵秋风吹来,如同游走在美丽的山水画中,如痴如醉,妙不可言。再看绿色的水库里,鱼儿在欢快地蹦跳,这里放养着鲤、草、鲢、甲鱼类,游客尽情、悠闲地垂钓,不时还有划着游船的游客飘然而过,小船荡悠悠,游客乐悠悠,总是流连忘返。再遥望西北面的山上,还有龙王庙、动物园,西面的山上有亭台楼阁,向下望去,坝下面修一人工龙王在戏水,此时此景犹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龙湾水库建成后,即被列为平度市八大景观之一,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前来视察、参观,原国家水利部部长侯捷参观后赞扬说:“这是村级自建全国最大的石拱坝水库”。原山东省长赵志浩视察后,高兴地对原支部书记乔洪业说:“来之不易,它一定能造福人民!你们是我省第二个‘九间棚’”。龙湾水库流出的水,灌溉着上千亩果园,也滋润了村民的“心田”。这座水库也是家乡人民的一座丰碑,是凝聚在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

  家乡的二龙治水,有目共睹,可圈可点,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家乡的二龙治水,也带动了其它机井、水库、平塘的兴建,还造福于家乡的代代后人。家乡的二龙治水,给我带来美好的回味,让我为之惊叹!

文章标题: 家乡的“二龙治水”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85459.html

[家乡的“二龙治水”]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