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风雨同舟

时间: 2020-01-24 15:35:48 | 作者:平淡如水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9次

风雨同舟

  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白牡山区,各类名人以及能工巧匠虽然达不到车载斗量,但也如暮春时节的雨后春笋,屈指难数。不过,人们提到这些名人、能工巧匠时,说话的语气以及脸上的表情大多静如一潭秋水,并没有多少赞美、钦佩的话语。若是提到住在山脚下的一位老教师以及他的爱人,人人无不立刻伸出大拇指,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之情,随后赞叹着:“凌老师夫妻俩,真了不起!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山区,真是第一人。没有哪个家庭在持家方面,特别是教育子女方面的做法以及成绩能够超过他们家!全家四女一男五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找了工作,这容易吗?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山里,找不到第二家像这样的家庭。他俩不论做啥事,都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凌老师家的房屋是一栋三下两上有些气派雅致的小楼,在离公路不远的山脚下、村庄边缘的树丛里。房屋前后左右的空地上,很整齐地栽着杏子树、柿子树以及樱桃树。在这些果树的空隙间,还根据对称产生美的规则,两两对称地砌着四个六角形小花坛,栽着桂花、栀子花、美人蕉以及月季花,让人一见顿生羡慕敬佩之心。屋后,是逐渐向上延伸山坡,载满了桃树、梨树和石榴树。每到春暖花开之日,凌老师家的房前屋后,花团锦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只要到凌老师家去,或者路过,常常看到凌老师夫妇俩在家前屋后带着舒心自在的微笑,一脸幸福地在忙碌着。

  可是,熟悉凌老师的人都知道,他家原来并不像这样。

  三十多年前的初秋时节,我上午步行几十里找到工作的学校;报到后,已经将近中午,校长热情地说带我到凌老师家吃午饭。我虽然感到不好意思,但时近中午肚子已经咕咕作响,只好跟着校长向不远处的山脚下走去。赶到凌老师家门前时,正好看到两位满身泥水的三十余岁的男女,一人挑着一担沉甸甸的稻谷匆匆忙忙地小跑着过来。来到我们面前,男的连忙卸了担子,顺手拿着脖子上的毛巾抹了一把,一脸谦虚温和的笑容,很自然地和校长客气起来。

  谈话之间我们相互熟悉了,这位男子就是校长说的凌老师,瘦高个子,虽然满脸是汗,因为挑重担用力涨红了脸,原来的白净还是很明显。一看就是一位很文雅、很温和的人。和他一起来的是他的爱人,中等身材,同样白白净净的;满是笑容的脸上,温和的目光里,隐隐流露出执着、精明干练。夫妻俩今天正在忙着收割中稻。那时候,分田到户刚开始,因为将要开学上课,再加上中稻收割的季节到了,凌老师正忙着利用假期的最后日子争取收割完中稻。

  进了他家,对陌生环境一直带着好奇心的我,默默地看了看家前屋后。凌老师家的三间房屋,是结婚后分得的老房子,无声地局促在山脚下,宛如一位年老体衰的老人静静地瘫坐在稀稀拉拉的林子里,一间又矮又破的厨房,勉勉强强地挨在后门外。房屋四周围栽着不少果树,但是大小不一。果树之间的空隙里,很有规则地栽着几棵月季和栀子花。家里四个孩子,都是女孩。最大的刚刚十岁,最小的刚会走路。我心里不觉一怔,凌老师夫妇俩的负担真不轻啊!

  正式上班后,我和凌老师越来越熟悉。他每天上午和中午都能够严格地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及时赶到学校。每天上班时,衣着都干净整洁,从不邋遢。和第一次见到他满身泥浆的样子相比较,显得文雅大方。早晨到校后,总是十分自觉地到班级带着学生读书,或者监督学生早读,同时批改作业,或者写写备课笔记。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心里很清楚,凌老师家孩子多,家庭负担重,在家里难得有时间备课改作业,在学校必须要抓紧时间。他那这样做,其实也是一举多得,充分利用了时间。

  课间休息时间,或者午间休息时间,凌老师总是喜欢喊几位学生到办公室,围在他周围,带着十分温和的语气,很和蔼地询问学生,上课是否听得懂,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要提问。每次见到学生红着脸不好意思,他总是和蔼地鼓励学生说出心里话。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喜欢在凌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心事。慢慢地我注意到,凌老师课间喊来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差。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凌老师给他们增加学习任务,想方设法引导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成绩后进的学生,凌老师常常在谈话中,分析学生们成绩差的原因。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引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对待基础薄弱的学生,凌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同时增强学习信心。

  共事多年来,我早就注意到,凌老师极少请假。极个别心理存在阴影的人非议说凌老师这样做是小气吝啬,怕扣除考勤奖。可是,我看却根本不是。因为凌老师从来没有因为扣除考勤奖计较过一句;而且,每次因不得已请假耽误的课程,他都能够在事后挤出时间,及时补上。在凌老师的积极努力下,他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成绩,每学期在全乡六所小学统考时,总是居于前列,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几乎没有得过第三名以后的名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凌老师的情况了解的越来越多。凌老师爱人是邻村的,两人同岁。年轻时的凌老师相貌清秀,一表人才,对四周围的同龄女孩自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他偏偏看中了邻村这位女孩,原因是很佩服女孩的精明能干。但是,女孩对善良老实的凌老师却并不完全满意,不知怎的,一贯老实木讷的凌老师,竟然发扬穷追猛打、甚至死缠烂打的精神,终于如愿,婚后一直相亲相爱。家庭生活虽然一直艰难,但是两人宛如春雪映出的并蒂梅花,清香四溢;好像春日勤劳的小燕子,比翼齐飞。

  分田到户时,凌老师作为一名民办教师,和普通农民一样分到了田地,全家共有五口人的田地。水田三亩多,零零散散的山地共有四五亩。在山区,这些田地虽然算不上最多,但对于凌老师这样孩子多、劳力少的家庭来说,耕种的负担无疑是十分繁重的。在江淮之间,水田主要在夏秋时节种植水稻;秋冬春之间,根据家庭需要种植油菜或者小麦。山地主要在春季时栽红薯,种玉米、高粱,点红豆、绿豆,或者在深秋时节点蚕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里的苎麻价格较高,很多人家就开始大规模种植苎麻。凌老师家的田地,自然也是这样。

  一年四季,除了寒冬季节雨雪霏霏的日子,或者下暴雨无法出门做农活的那些天,凌老师夫妇总是黎明的时候就起床,夫妻分工,一人烧好早饭,然后装一瓦罐冷水煨在灶膛里的余火中,充满利用柴草;中午煮饭前,把瓦罐里的热水倒进锅里煮饭,可以节省柴草;或者装进保温瓶留作他用。一人收拾家里、准备农具等。临出门前,喊醒已有十岁的大女儿,把家里的事情交代清楚,就扛着农具,或者挑着肥料种子等,迎着清凉的晨风,顶着还在调皮地眨眼的星星,趁着地面上依稀的微光,踏着清露,到水田里,或者山地里干活。

  胭脂似的朝阳升起来时,凌老师的大女儿在家已经安排几位妹妹起床,并且吃完了早饭,然后根据父母临走时交代的话,用两个大铁茶缸盛两茶缸稀饭,再用一个干净的布包拎着父亲上班时穿的衣服,送到父母干活的田地边。看到大女儿吃力地赶来,凌老师迅速地从田里,或者地里赶到旁边,找附近有水的地方迅速洗干净,然后快速脱下干活时穿的脏衣服,紧接着穿上干净整齐的上班服装。此时的稀饭已经并不太烫,吃起来正好顺口。凌老师就抓紧时间,狼吞虎咽一般,不到十分钟吃完,然后带着大女儿上学去。凌老师的爱人吃过早饭后,一直在田地里忙忙碌碌地到学校放学前,才匆匆忙忙地收拾收拾农具,带上必须带回家的农具,迅速赶回家去,看看在家玩耍的三位幼小的女儿,顺便忙着做中午饭。

  这样,凌老师和大女儿放学回家时,午饭基本上做好了。全家人这时才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吃午饭。吃饭时,决不允许任何人的碗里有剩饭;哪怕一粒米,都要吃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午饭后,凌老师夫妇略微休息一会儿,就出发到田地里做活。若是天气短了,凌老师就带着大女儿直接上学去。凌老师爱人一个匆匆赶往田地里,重复着农民几千年来反反复复地进行着的动作。傍晚放学后,凌老师直接赶到地里,换上干活时的脏衣服,和爱人一起忙碌到繁星满天的时候,才沐浴着清凉的晚风,“带月荷锄归”。

  儿子出世后,凌老师夫妇高兴异常。多年来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夫妇俩一直受到别人冷言冷语,甚至直接诅咒的恶毒话语抬不起头,此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但是家庭负担更加沉重。公婆早已过世,请不起保姆,万般无奈之下,凌老师夫妇只得忍着心痛,劝说已到上学读书之龄的二女儿在家看管小妹妹和小弟弟。看着大姐和三妹每天背著书包跟着爸爸一起上学去,二女儿开始答应的很勉强,几天后终于忍不住要上学。凌老师爱人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劝说,劝着劝着,竟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见到妈妈在流泪,二女儿大哭起来,连连安慰母亲,“妈,我听你话,我在家看管弟弟妹妹,我不念书了!”

  每年春天的时候,凌老师夫妇总要抽出时间,在房子周围栽一些杏树桃树,或者抽出时间在石榴园里补栽一些石榴树。第一次到凌老师家,就看到他家房前屋后满是果树。在此工作以来,偶尔有空到他家,或者经过他家附近,他家附近的树木逐年增多,常常更新。每年的油菜花凋零时,他家门前的樱桃在果树里最先结果。一粒粒红玛瑙似的点缀在绿叶间,煞是诱人。采摘时,凌老师夫妇常常提出给孩子们吃一些,但是每个孩子都很懂事,吃了几个尝了味道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樱桃不好吃,还是卖掉吧!每每听到这些话,凌老师夫妇常常笑着笑着,就悄悄地擦擦溢满在眼眶里的泪水。

  夏初时,桃子和杏子几乎同时成熟,每天傍晚放学回家,夫妇俩总是带着竹篮和箩筐,三个大一点的女儿总是欢笑着跟去帮忙采摘桃子、杏子。第二天凌晨,凌老师就骑着自行车,驮着两箩筐桃子杏子之类的水果,赶到县城的水果批发市场,批发给小商贩。然后匆匆骑车赶回学校。

  金秋时节,黄叶飘零,树木都删繁就简似的俊朗起来。石榴树上,一枚枚圆圆的石榴,喜鹊登梅一样,得意洋洋地挂在高高地枝头。一枚枚火红的柿子宛如一盏盏漂亮的灯笼,挂在喜气洋洋的柿子园里。石榴和柿子可以在家存放若干天,为了买个好价钱,凌老师这时候就不像卖桃子杏子那样匆忙。总是事先多方打听一番,然后利用星期日,或者价格适合的时候,一次性出售。

  每年各个季节里的水果成熟的时候,凌老师都要带一些到学校,放在办公室让大家尝尝。同事们知道他家孩子多,负担重,实在不好意思,纷纷劝他带到城里卖掉。凌老师听了,总是微微眯着眼,满脸善良的笑意,解释着:“人家买着不也是吃吗?大家别不好意思,就算树上少结了不就得了。再说,钱虽然好,但是比不上人好啊!”

  二女儿十岁那年,眼看最小的男孩已经能够摇摇晃晃地走路。凌老师见大女儿、三女儿读书成绩都很好,也很用功,见到每天晚间看着大女儿、三女儿读书做作业时,二女儿一脸的羡慕和向往,偶尔还转过脸去偷偷地叹气,心里就禁不住隐隐作痛,悄悄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爱人,爱人一听心里也很难过,看看已经能够走路的儿子,轻轻地叹了口气,缓缓地说:“家里再艰苦,也不能苦了二女儿一个孩子。就让她念书吧,不能让她后悔,我们也不能后悔一辈子。”

  从此,每天上学时,在读书的三个女儿带着最小的妹妹到学校。上课时,就由一直带着她的二姐,把她带到班级,坐在桌边。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温馨和睦的家庭孩子自小就很懂事。小女儿坐在班级总是一动不动,看那样子,似乎也在听老师上课,似乎也在看著书本上的文字。儿子就由凌老师爱人带着到田地里,一边劳动,一边看管着儿子。儿子自小也很乖巧,十分听话。跟着母亲在田边地头总是不跑远,不管到哪,总是忘不了和母亲打声招呼。

  温馨平静的日子就如山涧小溪里的流水,无声无息地淙淙而去。到了儿子能够读小学一年级时,凌老师家真是时来运转,就如常话说的运气来了抵门杠都抵不住。大女儿初中毕业成绩优异,被当地的师范学校录取。在二十多年前的偏僻山区,不啻放了一颗闪亮的卫星。当时师范学校学生,不但不需要缴纳学费,每月还有一定数量的生活补助费。补助的数量虽然不是太多,但是对任何一位学生的生活都足够了。何况一直生活在勤劳俭朴人家的孩子?时值暑假,正在地里劳动的凌老师夫妇得知大女儿被录取的消息,喜不自禁地丢下农具赶回家,把女儿的录取通知书看了又看。

  大女儿被录取的事,极大地增强了凌老师夫妇的信心。在家里,他常把大女儿做榜样,教育另外四个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弟妹们看到姐姐升学,将来要当老师拿工资吃国家饭,眼里都露出无限羡慕的神色,特别是将要升初中的三女儿,眼见姐姐已经为父母争光,自己如论如何也不能丢脸。

  大女儿参加工作后,家庭经济状况大为缓解,但是凌老师夫妇却丝毫没有缓一口气享享福的想法。几间老房子虽然勉强还可以居住,但是看到村里雨后春笋似的一座座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小楼拔地而起,凌老师夫妇抑制不住内心里的羡慕。这时候,家庭田地里的事情虽然一如既往,但是孩子们除了自己可以照顾自己,还能够抽出时间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凌老师夫妇经营田地之余,开始整理老房子旁边的空地,准备搭建新房子;利用住在山脚下的有利条件,积极准备石料打基础。

  编辑点评:

  风雨同舟的一对夫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佳话,让人仰望的同时,背后有隐藏着多少辛酸呢?文章开始从凌老师家的优美环境写起,在这么优雅环境里生活的人,背后的故事有谁会知道呢?凌老师可以说是当地传奇似的人物,五个儿女都考上了大学!凌老师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家庭工作两不误。凌老师的妻子更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人,是一位优秀的贤内助,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两个人相濡以沫,共同面对。所谓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家人硬是凭着一股韧劲熬过来了,并且没有一个孩子辍学。二女人曾经受了许多苦,但是后来也积极努力,考上了卫校。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优秀,这和凌老师夫妇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正是这对勤劳的夫妇,托起了孩子们的明天。夕阳下的他们,微笑的生活着,继续书写相濡以沫的传说。欣赏老师精彩文章,推荐共赏!

文章标题: 风雨同舟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55344.html

[风雨同舟]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