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5-01 00:45:53 | 作者:Admin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临窗停雨,是意境,听雨的吟唱,观雨的轻灵。那如织的水帘,笼罩山河,把大地焕然一新。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听雨的随笔散文美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听雨的随笔散文美文:听雨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关于听雨的随笔散文美文:夏日听雨
今夏,多雨。一场接一场的雨,时常不约而至,或缠绵不绝,丝丝萦绕;或酣畅淋漓后,绝尘而去。
最喜雨后的景致,街道巷陌焕然一新,树木,花草愈发苍翠欲滴,走在清鲜的空气里,沐着微凉的风,看树木婆娑起舞,连日聚积在心头的暑气顿时烟消云散,心境一片澄净清凉。
若是连日艳阳高照,酷热难耐,心底,便更会殷殷盼望着一场雨水的到来。
倚窗,温一杯清茶,闲听檐外落雨,是颇有情趣的。
一个人,将尘世的嘈杂关于门外,静坐窗前,看雨水一滴一滴,滴在屋檐上,滴在白杨树丰腴的叶片上,翻滚着,晶莹着,像一颗颗透明而晶莹的玻璃心。时有调皮的雨花跌落到地面的水洼里,溅起点点飞花,那轻灵颤动的脆响,像一个个灵动的音符,交汇成韵律悠扬的天籁,跳跃着,涌动着,一点一滴的渗透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连思绪,也会渐次饱满生动起来。
雨细细的下着,一滴,一滴,轻轻的落在心里,且如,一个相熟多年的老友,无须太多的言语,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喜欢蒋捷的这首词,听雨,听的何尝不是一种心境,一种领悟?
生命如四季,从生机萌动到叶落归根,中间的过程,要经历种种风霜雪雨的洗礼,挫折坎坷的磨砺。每个人所面对的环境不同,选择的道路不同,感触体会自然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里,对人生往往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窗外,有孩子们的嬉笑声被风送来,探身看去,一群半大的孩子在细雨中奔跑着,叫嚷着,欢快的笑声和微风细雨交织在一起,飘啊飘,荡啊荡。
孩子们的快乐总是最直接和纯朴的,看着那些孩子跑向远处的背影,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幼时的自己,撑着一柄用向日葵叶子做成的雨伞,瘦小的身影越跑越远,渐渐消失在时光深处……
童年的记忆中,雨水淋漓的日子是常有的,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转眼老天便撒起泼来,千万条雨丝,编织成一串串长长的珠帘,从广袤无际的天宇倾泻而下,直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雨水,尽情的亲吻着树木庄稼,那些树木、庄稼,也热烈的回应着,伸着长长的脖颈,用力吮吸着这从天而降的甘霖,而后,将饱满耀目的绿意,流淌在小村的每一处角落。
孩子们的心毕竟是简单的,不曾了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真正含义,也不曾懂得在那些靠天吃饭的年月里,一场场及时而至的雨对老百姓们意味着什么。
只要雨下得不是太大,雨水降落的地方,便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游乐场。一个个头发贴在脸上,衣服贴在身上也全身不顾,在雨水里快活的叫嚷着,呼喊着,用力的跳起来,再扑通一声落到地上,溅起满地满身的水花。还有某个顽劣的孩子,会故作神秘的把你叫到树下,再趁你一个不注意,用力摇动几下小树便飞快的跑开了,等你发觉上了当,树上洒落的雨水已将你从上到下淋透了,活脱脱的成了一只“落汤鸡”,而那个“罪魁祸首”,这时候准保跳着脚,在一旁挤眉弄眼的笑着,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雨过,小河里的水明晃晃的,像一面光滑明亮的镜面,成群的鸭子、白鹅像一个个顽皮的孩童,一会将头钻入水中,大头朝下进行着精彩的杂技表演;一会儿又互相追逐打闹着,溅起长长的水花;一会儿又张开喉咙,呼朋引伴的引吭高歌,惹得孩子们心里痒痒的。女孩子胆子总是小一点,只是脱下鞋把脚伸到水里,小心的晃动着,感受雨水带来的清凉。淘气的男孩子们早已像泥鳅般跃入了水中,开始了“水上大战。”?河里的水并不深,所以,家长们并不为孩子的安全担心。每年的夏天,小河自然而然成了村里大人小孩子天然的澡堂。很多孩子是非要等到夕阳西下,母亲长长的吆喝传来时,才抓起衣服恋恋不舍的向家走去……
与雨有关的记忆很多,放学路上在雨水聚积的小水坑里玩耍,淋着小雨到树林里采蘑菇,落雨的夜里听小河里的蛙声争鸣……现在想起,一桩桩,一件件,都充满了童真的快乐和美好。
印象最深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水洼里捉蜗牛。大雨过后,村子里凡是有土坑的地方,都会聚积下很多的雨水,而每一个水坑里,几乎都能找到蜗牛的踪迹,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相约,每人手里捧着一个玻璃瓶,尽管雨后的道路泥泞,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致。一个个小“侦察员”们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低着头,细心的察看着,展开地毯似的搜索。“快来,这边有情况。”当听到某个小伙伴一声兴奋的大叫,其余的小伙伴们马上调转方向,蜂拥而至,像捡到宝贝一样将蜗牛小心翼翼的放到瓶子里,然后拿回家放在窗台上,每天采摘新鲜的生菜叶子喂给它们吃,尽可能的让这些蜗牛享受着高贵的“恩宠”。然而,对于这种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生活,这些小家伙们有时是不领情的,往往是水换了一次又一次,蜗牛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玻璃瓶。然而,这其中的乐趣,是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
夏日,常常是热浪翻滚,倘若某一日天气异常闷热,就知道雨要来了。孩子们吃过饭,早早的来到村子空地的树荫下,翘首期盼着雨水的大驾光临,不管是大雨还是绵绵细雨都是好的。风来了,沙沙的吹动着树叶,掀起地上的尘埃,雨声渐渐近了,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随雨而至,此时,大人、孩子的脸上都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花了。
幼时,只知道雨水可以洗去夏日的炙热,带给我们一缕缕清凉,一份份欢乐。直到懂事了才知道,雨水,给乡亲们带来的更多的是风调雨顺,颗粒归仓的希望。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炊烟、麦田、村庄、故乡,记忆中的童年,慢慢的走远了,镌刻成记忆中一幅淡然清远的水墨画,时常,在每一个落雨的日子翩然而至。
窗外,又一场细雨飘洒,给小城披上了清丽朦胧的外衣,依稀,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小村庄,走在泛着泥土草木芬芳的田梗上,田间,有荷锄而归的乡亲,在雨中慢悠悠的走着,老屋前,母亲的呼唤,拖着长长的尾音,和炊烟一同袅袅升起……
流年辗转,早已不是当初不谙世事的少年,渐渐懂得了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世间的美好,聆听隐藏于时光背后的温暖。倚窗,隔着一帘烟雨,回望过往的岁月,我想,每一程风景,都将化成光阴绵长的馈赠,在时光水湄弹奏着曼妙的旋律,叩响柔软的心弦。
关于听雨的随笔散文美文:听雨
春天的天气多数时候是夜晚连续下着雨,白天不睛即阴。但这天,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勾起了我对听雨的乐趣。
“春雨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家左邻右舍的房屋顶上都时兴的铺盖了彩钢大雨棚,雨水“稀里哗啦”地打在这些钢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这种雨敲钢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现在静静地坐在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打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琼浆,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使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的活力,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
为什么今天听雨竟兴高采烈起来?我想到的主要是那田野上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小时候在煤矿建设工程处子弟校读书,成年后又参工到了煤矿,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挖过红苕,我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农民的血,到今天虽已年过半百,我的孩子们也已迁居城市,但我一直居住在矿区附近的农村,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天一旱,我就担心着庄稼的成长,雨下得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亚于农民。
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打钢皮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方正有歪斜的田野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小荷花看了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把心收了回来,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稀里哗啦”雨打钢皮声依然如故,我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担心这雨会突然停下来,于是,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