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东廓,城乎?村乎?

时间: 2019-12-09 12:36:14 | 作者:邢军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东廓,城乎?村乎?

  我是土著的昌平人,祖籍填的是昌平十三陵镇,而我的姥姥家是在昌平百善村的下东廓村。孩提时期住姥姥家是家里的一个奖励,那里会没有人督促着写作业、干零活,会有好吃的,所以时不时地要到姥姥家小住。

  由于年龄小,对“东廓”之名不会解读,只是感到这个名字怪怪的,“东廓”是“东瓜”吗?为何叫这么一个名字?

  成年了,工作了,知道的事逐渐多了。恰好,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竟然与文物保护有关。

  上班后读的书是距离工作性质最近的一本《光绪昌平州志》,这本地方志书成书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古代记载昌平的第三本志书,也是距离现代最近的一部志书。

  读着读着在书中出来了上、下东廓(郭)村,东廓还是有很长历史的村落了。接着再细读,有一个“昌平故城”的条目,其中写道:昌平故城在今昌平州东南汉置县……此汉晋至魏初昌平当在今沙河店迤东上下东廓二村之西,村子东廓因城而得名也。这下就明确了,东廓原来是座城,而现在是个村。东廓,在古代就是城郭之东啊!

  顺着这个线索,得出一个结论,昌平之名最初始于汉代,这样说来在京郊这片土地上,昌平之名能延续到现在,不可不说是历史悠久了。

  顺着这个线索继续找下去,于《光绪昌平州志》之前一千三百年有一位学者名郦道元,在前人的基础上,著录了一个以河流水道为题的专着《水经注》,其间记述了中国主要的大江大河及周边的地域特征,是我们今天考察古代河流及城镇变迁的主要依据。

  《水经注·湿余水》条目下:湿余水(温榆河)出上谷居庸关东,又东流过军都县南……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湿余水又东南流,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径芹城,东南注入湿余水……湿余水自军都县东至潞南入沽是也。

  从这不长的条目下,我们熟悉地看到了几个关键地名:湿余水(温榆河)、居庸关、芹城。这段的叙述就是在从西说到东,顺着水流的方向,印证着昌平的现实存在。为上、下东廓而正名,这里曾是昌平的发源地。

  一片山水滋润着一个流域,一条河流孕育了一个政区。正是温榆河不停地流淌,在其两岸出现了与昌平有着重大关联的历史节点。

  湿余水(温榆河)水出居庸关而东过南口不远,在河流的北岸,昌平的先民曾于此生活繁衍,这就是“雪山遗址”。这个遗址于1963年发现,后经考古确认这个遗址是距今六千年的一处新石器晚期的聚落遗址,那时的居民就掌握了烧制陶器,磨制石器的技术,在水之北、山之南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再往前走,还是在河北岸,就是昌平中期的治所:旧县。之所以旧,是因为现存的昌平政府所在地,是从这里迁移过去的,所以称旧县。在“土木之变”后,为了加强明代皇陵的戍守而新筑了“永安城”。昌平的工作重点也从服务于进出居庸关,变成服务于明代皇陵了。

  顺流而下,过了沙河就来到了沙河拦河闸,经过拦河,河道变宽,形成了一汪静水。在水之北岸就是前面说的上、下东廓村。同是一条河道,差不多贯穿了昌平的发展历史。说来也巧,1985年6月,在上、下东廓村之西的辛力屯村附近,发现了汉代的墓葬,出土了汉代的陪葬陶器,为汉代昌平的起源更增添了一个物证。说到这里应该结束了这段话题,但是在《水经注》中还提到一个昌平。彼昌平距此昌平距离较远,远到河北的阳原县,为此有学者就昌平的来源产生了分歧,是“外来说”还是“本地说”?那个昌平的确距京郊昌平较远,也不是一个水系,就连那里的志书也不认为是一个昌平,且中间相隔多个政区,没有理由迁移至此,最中和的解释是在那里,在比汉代晚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同名的地区,而且那个彼昌平与此昌平没有传承关系。

  作为一个昌平本土的百姓,更相信昌平的历史,更相信昌平有着自身的发展脉络,我作为昌平的一员,也认为温榆河的沿岸遗迹,能够延续一条昌平历史的发展脉络。你说,上、下东廓是城?还是村?

  历史会给我们带来积淀、带来文化、带来骄傲,这就是历史悠久的魅力,有着不尽的话题。现实中的上、下东郭村地处温榆河北岸,每当国庆阅兵的年份,步兵方阵从这里走出,是阅兵村的所在地;村南为温榆河,由于沙河闸的作用,已形成了一片水泊,成为昌平的一处水源涵养地。每当夕阳斜下,水鸟腾空,远眺西山,彩云其间,一幅昌平美景图展现在眼前。悠悠千年事,古今说昌平,昌平在诉说!

文章标题: 东廓,城乎?村乎?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41998.html

[东廓,城乎?村乎?]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