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05 11:32:33 | 作者:梅桑榆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7次
位于河南辉县西北的万仙山,千峰竞秀,奇景众多,然而最令我震撼的,还是那条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名为“绝壁长廊”的公路。因为崇峰峻岭,断岩深壑、飞瀑流泉等等景观,虽堪称鬼斧神工,奇绝妙绝,但皆是大自然的造化,而“绝壁长廊”,则是人力所为,工程之宏伟,令人惊叹,开凿者精神之顽强,更是惊天地而泣鬼神。
绝壁长廊在著名的影视基地郭亮村附近,故又名“郭亮洞”。是日上午,我随北京杂文学会采风团一行,从万仙山山门而入,一路拾阶攀岩,经龙潭沟,观瀑布,走栈道,过飞桥,抵达坐落在群峰之中的丹分村,吃了一餐农家饭,在小旅店稍事休息,便与大家乘游览车前往郭亮村。
游览车走的是另一条路,那是一条回环曲折,起伏跌宕的盘山公路,游览车将我们忽而载至深谷,忽而送上山腰,斧劈剑削般的绝壁、刺破云天的奇峰、深幽的峡谷、青苍的密林……如拉洋片般从眼前闪过。山风贯耳,美景扑面,上午因登山而有些疲倦的我们兴奋起来,大家不断因掠过眼前的美景发出惊呼,并为车速太快无法摄影而遗憾。随后,我们又换乘大客车,在山腰间行驶数公里,方到达目的地。
下了车,我们见自己已置身于绝壁之上,左边是乱石砌起的矮墙,右边是嶙峋突兀的峭壁,矮墙之外,是百米深渊。深渊的那边,是笔立千仞的绝壁,红岩裸露,鲜有绿色,顶天立地,雄伟壮观。导游告诉我们,下面的深渊名为“红岩大峡谷”,平均深约200米,宽约500米,长达20多公里,为太行山一绝。举世闻名的绝壁长廊,便在我们这方的绝壁半腰。放眼望去,对面绝壁顶上,竟有几幢小楼,大概是个小村庄,小村的那边,峰岭逶迤,云雾缭绕,真是“白云生处有人家”。路前方,是一状如梯形的洞口,那便是绝壁长廊的入口了。进入洞内,但见洞身高约四米,阔约六米,洞内忽明忽暗,洞顶呈不规则拱形,洞壁或整齐平坦,或锋棱凸凹,保留着当年人工开凿的痕迹。每隔30米左右,有一“天窗”,或长或宽,大小不等,其下砌有矮墙,可依墙观景。导游说,那是开凿隧道时留下这些天窗,当初只是为了便于清除开山的石碴,后来却成了通风采光的观景台。我们听了导游介绍郭亮村人开凿这条隧道的起因和经过,无不为之惊叹。
郭亮村位于海拔1700多米的南太行腹地,三面环山,村前是百米悬崖,交通非常闭塞,村民的祖先为避难逃入此地。村民出山,自古只有一条崎路可走。此路名为“天梯”,位于两百多米高的绝壁之上,有台阶720级,仅容一人通行。村民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从天梯下背上来,卖一点山货,也要从天梯背下去。不知有多少人从险峻的天梯失足坠崖,非死即伤。人下了天梯,还要穿行红岩大峡谷才能出山。闭塞的交通,使得郭亮村人世代难以摆脱贫穷的煎熬。
1972年,村支部书记申明信发出向绝壁要生路的倡议,得到全体村民的支持,遂从全村挑选出13个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在天梯下举拳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全村村民自发卖掉牛羊、药材,集资购买铁锤钢钎炸药雷管。突击队员每天的伙食费只有一角二分钱,一日三餐喝玉米粥,吃野菜窝头,就自家腌的咸菜。他们用土法在绝壁上测量出隧道线,绘出草图,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条件下,腰系麻绳,从崖顶坠下,悬于峭壁之上凌空作业。他们用铁锤钢钎在百余米高的绝壁之腰凿出一排排炮眼,然后进行爆破。为清除爆破的碎石,全村老少轮流上阵,肩挑筐抬篮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资金用完,没钱买绳,他们就把牛拉犁的绳套接起来,当作悬索,把人从崖顶上放下去作业。郭亮人耗时5年,爆破石方26000立方米,打秃钢钎12吨,打烂8磅重的铁锤8000余个,终于在百余米高的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1250米,高4米,宽6米的公路隧道,于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在漫长而又艰巨的施工中,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太行山中,这条隧道因开凿最早,故有“太行隧道之父”的美誉。同时在世界最险要公路中名列第二,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郭亮人不畏艰险向大山开战?是什么样的意志,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往无前,直到把绝壁长廊开通?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实在难以想象。
导游的解说,把我的思绪引回到40多年前,那时我正在乡下务农,并暂住山里的亲戚家砍草,亲眼目睹他们比山外人更加艰苦的生活,故可以想象地处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郭亮村人的生存状态。我似乎看见那衣衫破旧面色黧黑的13壮士,在望不见顶的天梯下庄严宣誓的身影,看见他们悬身于百米高空,顶寒风、冒酷暑,握钢钎、挥铁锤,在峭壁上开凿炮眼的英姿,听见了在峡谷中回响的叮当的锤声和震撼群山的爆炸声……是世代的贫穷,使他们决心展开一场与大自然的较量,是志在摆脱贫穷宿命的巨大动力,支持着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完成了这一亘古未有的伟大壮举。移山的愚公只是神话中人,而郭亮人则是现实生活中的愚公,并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伟哉,郭亮人!伟哉,绝壁长廊!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