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9-02 06:39:17 | 作者:张杰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6次
山歌
穿越时间隧道,跨越历史天空,走进民间生活,2000年前有人吟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000年后的今天人们同样吟唱民歌,《诗经》中周南、召南、鄘风、卫风、郑风、秦风、豳风等十五国风成熟后,民歌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山歌,陕西、甘肃、宁夏的有些地方叫“花儿”、“野花”,又叫“山歌”;山歌,从此不再是遥远的绝响,产生于甘肃西和县、礼县一代的一种民歌称呼。同地理中国上的其他民族一样,唱着缠绵的情思,道出了难舍难分的爱。
聆听“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见面时容易拉话话难”就感受到黄土高原的那份苍茫与浩淼,浩淼与辽阔,辽阔与旷达,旷达与深邃,那种豪迈高亢,自然陶醉黄土地情韵。
走进甘肃西和的山地空间,迎面扑来凉爽的甜甜的夹杂着泥土芬芳的仇池风,一曲本地民间小调的山歌“唱过穿哩唱戴哩,唱我心上的畅快哩”酸溜溜地吹到耳旁。西和人的憨厚、率直、粗犷、洒脱形成了山歌独特的唱腔。
仇池山脚下,漾水河流域,由于地形特殊,逐渐形成了既高亢、粗犷,又缠绵、哀婉特异风格的山歌,成为西和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山歌主要是情歌。青年男女,为情而歌、为情而唱、为情而生、为情而亡。所以山歌表达人类最淳朴、最朴素、最美好的一种情感。歌词通俗鲜活、隐约含蓄、率真直爽、酣畅流漓、露而不粗、哀婉动人、楚楚动情。
四合院的青瓦房
唱个山歌解愁肠
唱一声,连一声
老汉家越唱越年轻
大暑一过立秋哩
要唱五谷丰登哩
先前的山歌各唱各
今儿个郎唱贤妹和
你是谁家的骚婊子
隔山唱着骂老子
我把贤妹娃当酽茶
一解渴来二解乏
凉水泉儿冻着哩
梦着我的花儿病着哩
春风吹动坡前草
共产党把咱救活了
至于山歌这里还有一个美丽并不是神话的传说,小花是一个村姑,芳龄二十有五,常常在山里以挖野菜化解未出嫁的苦闷与忧愁,愁怅时边劳作边唱山歌,不料一天,她唱到“一天愁着转着来,我咋这样的下场哩”,对面山上靠砍柴为生的李二哥对唱“对面山上的贤妹娃,山南海北不愁嫁”,他们越长越起劲,最后从相唱、相知、相爱、厮守了一生,如今已是儿孙满堂。
真山歌,假小调,山歌是人们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由自在地,随意零散的演唱山歌,是山歌的特点之一。这种演唱活动主要是以独唱和对唱形式进行的。那些采药人、打柴人、放牧人、耕田人、打猎人、捡菜人、淘金人、行旅人等在劳动的过程中,多唱山歌以排遣愁怅和解除疲劳,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旋律高亢悠扬、韵味绵长,堪称为一个完美的民族品种。
近年来,位于陇南山地西和县,这里丛林茂密,峰恋叠嶂,景色宜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在这儿举行山歌会。歌手们以动听的歌声和美好的语言获得公认。游山对歌、达到高潮;酣畅达旦,声闻天地;此起彼伏,山峰震慑;对歌抒情,赞美爱情;引领高亢,歌颂生活。真是人如潮,歌如海;欢之急,乐之急!显示出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仇池文化之绵长。
春倌
春倌,是甘肃西和县、礼县民间的一个由自耕农组成的非正式团体。其产生年代久远,《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记载:“惟王建国辩方正位,礼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邦国……”周礼中有六官,春官属六官之一,职责主要是来掌管国君的祭祀典礼活动。由此可见,春官产生于远古农耕时代的周朝。
无论哪个朝代的春倌有多么大的权力或掌管什么,西和县、礼县的春倌是迎春祝福、送吉祥辞令、歌功颂德等,其说唱的形式多样,每年冬至到立春前后约四十余天的时间,两人一组,负籍担囊,挨家挨户,出行“说春”,每到一户说唱一次,村民以“一碗面”酬谢,也是当地农民农闲时谋生的一种手段。
春倌一般出行拿的行头是春倌帖、春牛、褡裢(钱衩子)、鞭杆。春倌贴是二十四节气表:主要预报来年几龙治水、几人共饼、几牛耕田、几屠共猪等,预示农民的庄稼的收成、生活富裕、农耕时间、生产生活、黄道吉日等;春牛,是象征农事的土牛,一般而言制作春牛的材料是桑柘木,牛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是祭拜东方木神之位,祈福有个好收成;褡裢(钱衩子)是春倌随身携带之物,用大白布或麻布做成的袋子,两头封口,中间一侧开口,春倌说春时常挎在肩上,其作用装春倌帖、春牛以及人们馈赠的米面等物;鞭杆其实是一根长三尺、五尺不等的木棍,作用如同拐杖,防身、防患等。其实,春倌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种,有时看别人白眼的民间艺人。但“说春”作为一种地方民间艺术在风格、题材方面应该继承发扬。
其说唱风格多样,二人对唱,异彩纷呈。或含蓄蕴藉,或痛快淋漓;或飘逸豪放,或悲壮沉郁;或清奇高妙,或疏野恬淡;或奇警峻拔,或坦易清浅。千变万化,难以类限。
其题材广泛,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命运、官场阴暗、仕途险恶、伦理亲情、男女相思、婚丧嫁娶、悲欢离合、田园风光、壮丽山河、古刹幽境、人间太平、黎民疾苦、市井百态、家道家风家教……无所不及。总之来说,说出了封建时代劳苦人民受苦受难的根源及人性的美好与善恶,道出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真谛。
如今,春倌“说春”活动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西和、礼县的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丰富着秦文化与仇池文化的民间内涵。
乞巧
甘肃西和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大秦帝国的发祥地,也是孕育秦文化的摇篮。乞巧活动是秦人遗风。
自从汉代那老屋院内唱起: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这个时候,甘肃西和、礼县一带民间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人们不但向她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现实的婚姻和得子。#p#分页标题#e#
乞巧活动,从每年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七延续七天,第七天叫七夕即七月七,传说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
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心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一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乞巧,本身跟女事有关,也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西和的乞巧节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动态的,配以音乐、舞蹈,最早是在各乡村的妇女自娱自乐活动,没有固定的舞台,随便找一户人家,然后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自筹资金,去纸活部挑“巧娘娘”供奉桌上,那古朴的四合院就是妇女们的舞台。每一村的巧女们互相串访、交流舞曲,俗称“行情”。
乞巧,有一套完整的过程,历时七天八夜,包括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大环节。还有跳麻姐姐、祈神迎水、拌会会等细节活动。这也是西和、礼县一带区别于其他地方 乞巧活动的动态表现形式。
七夕节有吃巧食得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各村风俗不一。各种巧食做成后,陈列到庭院中,好像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尝。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而曲折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无数王朝的更迭为后人留下了历史年轮滑过的真实印记,而大自然也在历史长河的涤荡之下为我们留下了叹为观止的真迹。
西和妇女们追求自己的那种超越、完美的精神,是人类永不荒芜的灵根、灵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