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8-25 06:13:09 | 作者:匿名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不怕我家没有人民币,就怕我家没有好家具”,这是电视里用童谣的形式播放的红木家具广告。在这远离童谣的年代,在铺天盖地的商品广告浪潮里,这个广告算是别具一格了。且不说广告的内容,就说这充满童稚的短短两句话,语言活泼,富于音韵,琅琅上口,让人一听就能记得住。
每当听到这个广告的时候,因为我不是那种“不怕我家没有人民币”的人,想到的当然不可能是昂贵的红木家具,却让我想到了童年。很小的时候,在明月当空,凉风习习的夏夜里,房前的空地上聚着许多纳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些怀抱幼儿的母亲或者奶奶,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首接一首地吟起了童谣。这些童谣用我们家乡的方言来叙述和押韵脚,既顺口又有韵味,在旁边撒欢闹腾的小屁孩,听着听着就安静下来了,依偎在她们的身边,跟着这如歌如诗的唱诵。这童谣犹如袅袅的炊烟,飘荡在乡村的夜空里,让乡村的夜空萦绕着宁静安详的气氛。
童谣是孩子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窗口。童谣通常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内容浅显、思想单纯,想象丰富,富有情趣,容易点燃孩子们的想象之灯,给予孩子们以梦想和力量,对于开发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的感知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可惜,现在的孩子过早地接触电脑、电视和手机,远离了飘荡着童谣的夜空,童谣已经与时代渐行渐远了,隐退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
童谣不只是“小儿科”,它不仅属于孩子,也属于历史。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却不乏关于童谣的记载。历史上改朝换代或者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每每有童谣在坊间流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有童谣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日月照龙舟,淮黄水逆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这是隋朝时的童谣,暗指隋朝杨氏的皇家天下将会被李氏所取代。元末顺帝年间,也有一首童谣:“一阵黄风一阵沙,千里万里无人家。回头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马。”这首童谣以沙尘暴隐喻元末世道的黑暗,其中的“和尚”是指朱元璋,“马”是象征蒙古的“马上民族”,这不是说朱元璋的明朝将接替元朝统治天下吗?
据《后汉书》记载,汉献帝元年初,长安有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这首童谣无疑是讲董卓的。而无论是“千里草”还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解字,而不同于通常的自上而下解的,据说是暗示董卓将以下犯上,以臣陵君;“青青”指政治暴发,暗指董卓掌控朝政,却又迅速败亡,落得“不得生”的结局。不久,董卓死于吕布手下。唐武则天时,徐敬业起兵造反,想争取中书令裴炎加入,请骆宾王想办法。骆宾王才倾一时,立即写了一首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暗地里教裴炎家儿童吟唱。很快,童谣在长安流行开来。裴炎听到后觉得奇怪,请骆宾王释疑,骆解道,“两片火”是炎字,“绯衣”是裴字,“绯衣小儿当殿坐”是说你的儿子将坐天下。裴炎听了很高兴,同意投身徐敬业叛军。就连水浒里的的宋江,自知资质不够,为了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也要搬出“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的童谣,为自己正名。
这些童谣在懵懂无知的孩童中传唱,自然就蒙上了“天意”的神秘外衣,让人以为这是冥冥中的天地主宰之神通过童谣传达“上天的旨意”;而童谣又具有便于传播的特点,唱者无意,听者有心,所以在制造舆论、动员民心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毛主席曾有名言:“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童谣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既简便又有力的工具,可见历史上童谣的作用不容小觑。
原创作者:傅岩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