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分析张若虚诗歌的艺术特点?
关于张若虚的生平记载似乎很少。传下来的诗歌也就《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两首。
《春江花月夜》是写月升到月落,作者在楼上赏月时的所见所想。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其中带有作者对时空、对历史、对人生命运的特殊感受。我们是如此渺小,人生代代都是白驹过隙,而永恒的明月见证这一切,又是另外一番风景……而描写又带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里面的哲学观是很深刻的。
《代答闺梦还》思想则相对简单,一首思妇的诗,写丈夫塞外征战,自己一心一意等待着他的归来。不过,古代常有得不到君王赏识的臣子将自己做比喻之类,而张若虚人生境遇确实也不了解。所以不能对主题思想下绝对定论……
不论是“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代答闺梦还》),还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春江》)都带有离别的寂寥惆怅……如果这是题材共同点的话
多少也给点悬赏吧
张若虚的两首诗是什么呢?
张若虚的两首诗是《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第一首《春江花月夜》 就帮助张若虚奠定了唐代优秀诗人的历史地位,并且能够被我们所知和记得。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被誉为唐诗之最。该诗描写细腻,音律和谐,全诗表达人生无常,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代答闺梦还》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五言长律闺怨诗。全诗共12句,描写思妇一天内心境变化,以景抒情,表达对边塞之人的相思离愁。由试衫、开镜、妆洗、入梦、掩扉等动作描写描写和心理活动,表达出来孤寂冷清的画面。
除首尾两联,其他各联均用对仗。全诗艳丽工整,平仄协调,尚未脱尽齐梁诗风的脂粉气息。
作者主要成就
张若虚约公元647年—约公元730年,字、号均不详,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著有作品《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等,存于《全唐诗》中。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解读《代答闺梦还》
解 读《代答闺梦还》
闺妇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丈夫问自己过得怎样?未见其人,但闻其声。闺妇自知,以己之文采难以述怀,闻有一个大诗人叫张若虚,他写的《春江花月夜》妇孺皆知,才华横溢,就由他代笔回答夫君吧。
夫君,为了保家卫国你去了边塞,那时,我们新婚不久,你风华正茂。我常站在楼台上,望着你远去的地方,眼前就会浮现离别时,你三步一回首的身影。冬去春来,我变换着衣衫,感知季节的变化。每天我都会推开窗户,迎接初升的朝阳。夜晚,我褪去了衣衫,顾影自怜地注视着自己姣好的身姿,忆起我们的缠绵。燕子飞来了窥视着罗幕中的我,是不是你托它来探望远方的我,看身体有何变化。蜜蜂飞来了,落在我脱下的绣花衣上,它以为可以采花酿蜜,迟迟不肯飞去,也来与我为伴。我对你的情思和欲念常如春天的桃花李花般勃发,但你怎么样才能知晓呢?我弹起古琴,情思跳跃在在十指间,颤动在琴弦上,飞出了窗外,飞向了关塞,你听见了吗?时光流逝,我还是一如既往,每天清晨,我都要梳妆打扮,期盼着你的归来。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夫君啊!怎么总不见你的归影。我日间不能见到你,想在梦里与你相见,但梦里也不得见。有什么途径能与你相见呢?那怕仅仅只是在梦里?失望的我,每天都要关上厚重的门,反复听见寂寂地关门声。这就是我对君问的回答。
注:这是我的解读,与传统地解读有所不同,如:心寄管弦飞,解读为听到悠扬的乐声,让自己的心飞向遥远的塞外。我想,闺妇自己弹琴让心飞向塞外不是更深动更贴切吗?另外,就是对诗题的理解,代答好理解,张若虚代闺妇答,既有答,必有问,谁问?我理解是闺妇之夫君问,因为其他人问的问题,答不出诗中的内容。
附:
代答闺梦还
唐代·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宁德宏
2021年3月11日写于珠海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张若虚的诗《代答闺梦还》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8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