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23 12:00:4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心有灵犀一点通全诗
《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注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诗意: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到天上去
7、琼(qi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借用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泊秦淮全诗
泊秦淮全诗
《泊秦淮》
作者:杜牧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2、烟:烟雾。
3、泊:停泊。
4、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5、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诗意: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润物细无声全诗
润物细无声全诗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潜(qi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6、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花重(zh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诗意: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半缘修道半缘君全诗
《离思》
作者:元稹
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1、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2、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3、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4、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5、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6、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7、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8、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诗意: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赏析: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原诗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2、千里二句的意思是说:千里黄云把太阳遮得昏昏暗暗;北风卷着大雪送走了南去的大雁。曛(xūn):天色昏黄。
3、莫愁二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发愁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你董大的啊!
诗意:
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着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似乎也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着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不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及注释】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北斗、南斗:星宿名。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到天上去
7、琼(qi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借用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