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大家有什么描写「鸡唱拂晓」的好文案

时间: 2023-07-13 06:00: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大家有什么描写「鸡唱拂晓」的好文案

描写公鸡的古诗

描写鸡的古诗有:
1、《斗鸡诗》晋朝·刘桢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2、《斗鸡》唐朝·杜甫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牀。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3、《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唐朝·杜淹
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
4、《宫词一百首·枌榆春社斗鸡回》明朝·王叔承
枌榆春社斗鸡回,鄠杜朱旂夹道开。寒食宫愁消未尽,夜棋弹过水晶台。

描写公鸡的古诗

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公鸡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公鸡的古诗1

1、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2、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4、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

6、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曹子建《弃妇篇》)

7、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古乐府徐朝云)

8、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苏东坡《次韵徐积》)

9、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杜甫《鸡》)

10、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唐梁锽《咏木老人》)

1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12、鸡鸣紫陌曙光寒--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描写公鸡的古诗2

1、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2、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为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游山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5、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公鸡的本领是什么作文

小公鸡苦思冥想:“到底应该学习什么本领呢?”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公鸡伯伯就开始了啼鸣,顿时左邻右舍的公鸡也都跟着啼鸣,人们听到公鸡报晓都纷纷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下田的下田,做饭的做饭,读书的读书。小公鸡看见了,决定要和公鸡伯伯学习啼鸣。小公鸡找到公鸡伯伯行了个礼并说明来意,公鸡伯伯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公鸡伯伯语重心长地说:“报晓要不怕吃苦,比谁起的都早。”公鸡伯伯先教它站得要直,又教它发声方法,最后告诉它尾音要拉长------小公鸡一招一式学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很快就掌握了啼鸣的基本要领。在雄鸡报晓的大合唱里,小公鸡唱得最响、最亮。小公鸡终于学到了本领,它很高兴,因为它终于可以为人们做事了!

大公鸡作文300字,先写坏再写好

去年去外婆家过春节!猫也慌张了。

原来大公鸡是那么勇敢!看来不止母鸡会保护小鸡的嘛。

敬佩它万分啊,跟大鸡一起养在那个渔网围着的露天大鸡棚里。

暑假里的一个下午,气死我了!前年春天,但它还是凶狠地驱赶敌人,找不到钻进渔网的那个破洞,绕了好几圈才找到洞口逃跑。

虽然没我高:“大汤盆里的就是你的老对头啦!”我刹那间明白了什么,外婆新养了很多毛茸茸的小鸡,但它还是那么威风,侧着脸斜视着我,毫不把我放在眼里外婆家有一只大公鸡,它比其他母鸡高很多。

羽毛看上去是夹着灰色和白色的小花点,显得它的鸡冠更鲜红夺目。

巨大的带勾的嘴巴看着就吓人。

有一次靠得近了它居然扑到我身上啄我,把我都吓哭了,外婆只是笑了笑。

还好外婆及时过来把它赶走。

我很讨厌又怕它。

我提议吃了它,鸡棚里一阵很大的声音惊动了我。

走过去远远一看我惊呆了!一只闯进鸡棚里抓小鸡吃的猫正被大公鸡追着打。

鲜红的鸡冠已经被猫爪的反抗抓破了,它还在。

反正后来我去外婆家。

外婆对我说

公鸡和小兔作文三百字作文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小兔和公鸡在河岸边的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当它们玩的正欢时,公鸡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救命啊,救命啊……”这时,河对岸一只狐狸听见公鸡的喊叫声,就流着口水赶忙向公鸡跑去.狐狸不怀好意地说:“美丽的公鸡,快游到我这边来,我拉你一把.” 公鸡正要向狐狸方向游去时,小兔戳穿了狐狸的诡计,她赶忙大声说:“公鸡,不要上了狐狸的当,狡猾的狐狸想吃你呢!”小兔想把公鸡救上来,可是自己也不会游泳,怎么救公鸡呢?正当小兔为此发愁时,它看见身边有几根木头,灵机一动,立刻想出了主意…… 小兔马上行动起来,它用绳子紧紧系住了木头,把木头推进河中,让公鸡抓住木头,然后使劲一拉绳子,公鸡像坐着小船一样漂浮到了岸边.小兔伸出友爱之手把公鸡拉了上来,公鸡得救了!看到快到手的美餐没了,河对岸狡猾的狐狸气的直瞪眼. 被救起的公鸡拍打着翅膀,仿佛对小兔的帮助鼓起掌来,而小兔也为自己帮助了朋友感到高兴.

作文公鸡真勤劳三百字

我家的大公鸡真美丽。

头上长着一个红得似火的鸡冠。

一对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尖尖的嘴巴,嘴巴下面有一个红红的坠子,像一朵胸花。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脖子上的羽毛像橘黄色的围巾,背上的羽毛有橘黄、淡黄、翠绿、墨绿等颜色,像五彩缤纷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淡黄色的衬衫。

一双金黄色的脚上长着尖锐的爪子。

它走起路来,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大公鸡很勤劳。

每天天还不亮,它就“喔喔喔”地啼叫,随后别家的公鸡都跟着叫起来。

这里叫,那里叫,此起彼落,就像轮唱、对歌和大合唱。

它啼叫三遍后,妈妈做饭,我起床读书,爸爸起床看报。

大公鸡像是广播电台的报时员,天天准时报晓,从不会有差错。

大公鸡不但勤劳,而且很勇敢。

有一次,邻居家的公鸡要侵扰它的伙伴,它就挺着胸猛冲上去,脸憋得通红通红的,眼睛瞪得又大又圆,头上的冠子也变得发紫了,它们先是互相看着转了几圈,然后猛地扑向对方。

只见它浑身的羽毛都竖了起来,像是都变成了刀枪在刺杀敌人。

它那弯钩似的嘴一啄就是一嘴毛,有时啄往来犯者的冠子连跳几下。

有时,人家啄了它几下,但是它并不泄气,反而更凶了,直到来犯者逃跑为止。

它拍拍翅膀长叫一声,像是在宣布:“我胜利了。

”你们看,我家的大公鸡多让人喜欢!

小狗花花和公鸡欢欢作文三百字

从前,在一个鲜花盛开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动物,其中最美丽的是小公鸡笑笑。

他觉得每个动物都比不上他。

有一次,他向他的小邻居小狗托托炫耀起来:“你比得上我吗?小狗!我有一身华丽的羽毛,精美别致的红冠,高贵得不得了!而你呢,身上满是灰不溜秋的绒毛,像个乞丐一样。

”小狗托托并没有生小公鸡的气,而是平和地说:“我承认你比我漂亮,但我并不是乞丐,再说……”“你给我住嘴!死乞丐,你怎么敢批评我这只高贵的公鸡!”“但是,你有时也需要我的帮助呀!”“有吗?我怎么会让你这种狗来帮助我呢?”小狗再也没理小公鸡。

一天,小鸡正在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正当这时,一只黄鼠狼悄悄向他靠近,嘴边还说着:“哼,这次的鸡肉肯定很好吃!”接着,他一下子扑向小公鸡,咬住了他尾巴上的羽毛。

“啊!”小公鸡惨叫了一声。

小狗一听,就听出来了小公鸡的危险状况,马上飞奔到树林,一口咬住狐狸。

狐狸也咬住小狗的一块肉,但小狗忍住痛,把狐狸的尾巴咬了下来,然后趁狐狸吃痛的当口,马上抬着小公鸡飞奔回家。

第二天,小公鸡向小狗道歉,小狗立刻原谅了小公鸡。

从这一次事中,小公鸡懂得了不能骄傲,也知道了珍惜友谊,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很少有像小狗一样的朋友。

怎样写300字的公鸡

公鸡是一种漂亮的动物,有灵性,很讨人喜欢。

它面容玲珑,头上带着一顶皇冠。

小小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脖子上的羽毛,像一条漂亮的裙子。

长着杂毛的尾巴,翘得高高的,格外的漂亮。

公鸡还很灵性呢!记得一次,我看见鸡窝里有两个蛋,于是,迫不及待地冲进鸡栏里,刚一伸手去拿,公鸡长牙舞爪地向我扑来,那张发亮的眼睛闪着挑战的光,摆着一副准备战斗的架势。

这时,我故意逗它,不停的跟它说:"好样的!来吧!"我边说边装着伸手进鸡窝里拿蛋。

谁知,公鸡果真像火箭一样,直冲过来,猛啄着我的裤子,咯咯……好像在说:"不要我的孩子!否则我跟你没完!"看着公鸡这么机灵,我只好走开了。

难道这不是一只漂亮而又有灵性的公鸡吗?名师点评这是一篇描写公鸡的文章,小作者先对公鸡的外貌进行描写,表现出了公鸡的可爱;又通过描述“我”与公鸡的“战斗”,表现了公鸡的机灵。

文章以问句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引人深思。

...

【斗鸡作文300字】作业帮

[斗鸡作文300字] 放假了,我兴致勃勃地到外婆家去玩,斗鸡作文300字.外婆家养了几只大公鸡,只只都长得很帅.有一只公鸡长得非常高大,通红通红的冠子,全身都披着漂亮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尾巴上的羽毛更是五颜六色,各外耀眼.它还有两条金黄色的粗壮的腿,走起路来趾高气扬的,一副旁若无人、居高临下的样子.这只大公鸡特别霸道,常常无缘无故的啄别的鸡,小学三年级作文《斗鸡作文300字》.看,今天他又发威了.只见他昂首张望,搜寻目标.这时,一只公鸡进入了它的视线,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去,那只公鸡躲闪不及,被它啄了一些脑袋,那只可怜的公鸡被啄的咕咕大叫,冠子流血了,好几嘬毛被啄了下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抄起棍子跑过来想打他,哪知它十分机灵,连忙翻身下来.那只被啄的公鸡一看,报仇的机会来了,冷不防骑到它背上,使出全身的力气,也狠狠的啄了它一下头,报了一啄之仇,真是大快人心.三年级:陈飞宏

300字作文,写动物的,要十五篇。

壁虎 (1) 在美丽的岛国日本,我看见了许多神奇可爱的小动物,让我来介绍一种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壁虎吧! 壁虎是我在日本国际大学附近的石墙上发现的。

一天,我用小树枝漫无目的地扒着石墙上的绿草,等候落在后面的妈妈。

突然,草丛里窜出一条像小蛇一样的动物,一眨眼就不见了。

我吓坏了,“啊”地一声,我扔掉树枝,飞快地向妈妈跑去。

妈妈带我回到石墙边,我们小心谨慎地观察着草丛,我再也不敢打草惊蛇了。

不一会儿,我惊喜地发现,石墙上有三只奇怪的小蛇,奇怪的是它们都长着四肢!它们长着像毒蛇一样的三角形头,眼睛比米粒还小,又细又长的尾巴像鞭子一样。

我淘气地用一根长长的细树枝去碰它们,它的尾巴左扭右扭,眨眼间就钻到墙缝里去了。

妈妈告诉我,这些小动物其实不是蛇,是壁虎。

我很好奇,为什么壁虎这个奇怪的名字后面有个虎字呢?老虎吃人,壁虎不会咬人吧? 过了几天,我和妈妈去国际大学上网,我用Google查出了许多关于壁虎的文献,文献上讲:壁虎属于壁虎科,喜欢夜间出来,吃小虫子,对人类无害。

它们的脚上有许多吸盘,可以在光滑的墙上爬行。

更让我惊奇的是,壁虎还会分身术呢。

壁虎的尾巴断了,还可以长出来,这种现象叫再生。

壁虎是一个弱小的动物,尾巴就成了它的护身符。

当它遇到敌人的攻击时,它的肌肉就剧烈收缩,使尾巴断落。

刚断落的尾巴由于神经没有死,不停地动弹,敌人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块尾巴上,壁虎就趁机逃跑了。

壁虎就是用这种分身术来保护自己的。

知道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我们满意地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路过我的日本小学,我惊喜地发现了两只彩色的壁虎,我兴奋极了,连忙叫爸爸妈妈来看。

它们长着金灿灿的头和前肢,长着蓝蓝的尾巴和后肢,美丽极了。

爸爸给它们照了几张照片,我想,要是我能养两只彩色的壁虎该多好啊! 壁虎这么弱小,还会分身术,真了不起呀! (2) 我家的小狗 我家有只活泼的小狗,它长着雪白雪白的毛,只有额头上是淡褐色的,它有又尖又长的嘴巴,锋利的牙齿和爪子,又红又湿的鼻子,三角形的耳朵,明亮的大眼睛,就像一位白雪公主,美丽极了。

我给小狗起了个名字,叫:欢欢。

欢欢的性格和名字一样,非常的欢快、活泼,每当我放学回到家,欢欢就会一下子冲出来,在我的双脚之间来回的磨蹭来,磨蹭去,甚至朝我扑过来,要我抱。

之后,妈妈就找了个我们不用的小桌子,把欢欢放上去,快放学了,欢欢就坐在桌子上,抬头遥望着学校的大门,那双忧郁的眼神,好像在说:“小主人,你什么时候才放学?我在家里等着你回来陪我玩呢!”放学了,同学们列队走出校门,欢欢就一个人一个人的看着,看啊看,仿佛在找谁是我的小主人,当它看到了我,欢欢只能摇着尾巴,,四只小脚不停的跺来跺去,非常兴奋,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总算回来了,我等你等了大半天了!”可惜它在桌子上,不能扑过来和我玩了。

现在,欢欢长大了,比原来更加的活泼了,每次拿扫把扫地或拿拖把拖地,就会扑过来,紧咬不放,还把头东甩西甩,争强好胜,我们怎么拉也拉不出来,以前有一把扫把被小狗咬烂了;现在我们把扫把提得高高的,小狗见了,就想跳起来咬,当他跳的那一瞬间,我们惊呆了,没想到小狗能跳得这么高,真是太厉害了。

还有呢!爸爸把一条棉绳子(循环的),挂在墙上,小狗看见了,轻轻一跳,一口咬着了,一直往下拉,棉绳一会儿向上一回向下,可好玩了! (3)淘气的小猫 叔叔家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它身穿雪白的衣服,尖尖的耳朵,眼睛亮晶晶的像两颗绿宝石,尾巴长长的,神气极了。

一天,小猫看见地上有个毛线球,觉得很新奇。

于是,它伸出爪子轻拨毛线球,毛线球就滚了起来,小猫越玩越带劲。

看小猫那认真的表情,好像在想:“看你往哪里跑,我一定要抓住你!”小猫紧追不舍,最后,毛线球越滚越小,散成了一堆线。

小猫怎么想也不明白:为什么毛线球追着追着就没了呢?小猫抖抖爪子,看着一地的毛线,无可奈何地走了。

小松鼠 (4) 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回家看见两只可爱的小松鼠。

他们那玲珑的小面孔镶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和三角形的小耳朵。

他俩全身黑黑的,,但有几条白色花纹。

他俩一个叫奇奇,一个叫菁菁。

小松鼠吃饭时很有趣,他们总是上半身坐着,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近嘴中。

吃玉米时,他们可是手脚并用把玉米粒拿下来一粒一粒慢慢吃,还只吃肉不吃皮。

并且他们这吃一点那吃一点,真是猴子搬包谷的写照。

小松鼠睡觉时就更有趣了,他们一个像小狗一样躺着一个像小刺猬一样卷着。

你走过去只要发出一点声音他们便会立即醒来。

“他们警惕性真高!”我总是这样对妈妈说。

妈妈总是回答说“因为大自然是一个适者生存的地方。

小松鼠如果不提高警惕那就会被吃掉的。

”“那小松鼠不是不能睡好觉?真是好可怜!”妈妈总是淡淡一笑。

不久以后,因为我的失误菁菁悄悄的跑了。

只留下了奇奇。

他每天都蹲在那儿吃得也非常少,就呆呆的等在那儿。

“真希望菁菁能回来!”“你知道为什么菁菁会跑?”妈妈笑着问我。

“因为我的大意。

”“错了,是因为菁菁需要自由...

描写动物作文 300字

小公鸡 我很喜欢我家的那只喔喔叫的小公鸡。

它的头上长着像火把一样的冠子。

背上的羽毛像穿着深红闪亮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黄色的衬衫。

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五颜六色的大尾巴,显得既美丽又威武。

小公鸡早上起来就站在坪台上“喔喔”地使劲叫,催人们快快起床。

平时,小公鸡还是捉虫子的能手呢!尽管有些小虫十分机敏,但只要它动一下,就逃不过小公鸡的眼睛。

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条小虫子刚刚从树下的草丛中爬出来散步,就让小公鸡发现了。

只见小公鸡飞快地跑到树下,用它那尖利细长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小虫子捉住了,就这样一条条小虫子都成了小公鸡的美餐。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看见小公鸡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扒食吃,就连忙放下书包,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让它吃。

小公鸡正吃得欢,不知谁家的一只大公鸡过来和小公鸡抢米吃。

这下可把小公鸡惹火了,就扑过去和那只大公鸡打起架来。

大公鸡猛地扑过来了,小公鸡沉着应战,身子一缩,躲过了大公鸡的一招。

然后,它立刻转到大公鸡的后边,冷不防地向上一蹿,蹦到大公鸡的背上对着它的冠子猛啄,啄得大公鸡的冠子直流血。

大公鸡疼得逃跑了。

小公鸡胜利了,它昂头挺胸。

瞧,一副得意神气的样子,真讨人喜欢。

我格外喜欢这只美丽、可爱的小公鸡。

...

动物童话作文300字,里面一定要有小鸭,小马,公鸡

小马学本领有一天,森林举行才艺大比拼,小动物们纷纷来报名,唯独小马没有来.“咦?”小动物们奇怪地问:“小马呢?它怎么没来?”它们一块儿到小马家一看,“哎,小马还在呼呼的睡大觉呢!”小动物们边说边嘲笑小马.小马听不惯,这才慢吞吞地到报名处报了名.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马想:“只报名还不行,必须得学点本领”就在它纳闷的时候,它看到小鸭子在清清的河水里练习游泳,它们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小马觉得会游泳真不错,于是跑过去问小鸭:“我可以跟你们学游泳吗?”“可以!可以!”小鸭高兴地说.小马刚一下水,就被呛着了,它大喊:“救命!救命!”鸭子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把小马救了上来.小马说:“学游泳太冒险了!”说完就走了.第二天,小马看见猴子在爬树,只见猴子一会儿拿树枝荡秋千,一会儿又从这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还不时坐在树上看周围的风景,小马非常羡慕灵活的猴子.它问道:“猴子!你能教我学爬树吗?”“当然可以!”猴子开始教它,首先学向上爬的动作,可是,小马怎么也爬不上,它跌了一次又一次,一会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它说:“这太难了,我不学了!不学了!”说完就跑回家里,睡觉去了.转眼间,才艺大比拼活动开始了,大家都取得了好成绩,只有小马空手而归.小朋友,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天,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小河边. 小公鸡说:“我比你厉害,我会捉虫.”小鸭子说:“我比你厉害,我能游泳.”小公鸡说:“那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捉的虫多.”小鸭子同意了. 小公鸡轻而易举地捉了一只又一只,它高兴极了.而小鸭子却一只虫子也没捉到,它急得快哭了.小公鸡说:“瞧,我比你厉害吧!”小鸭子不服气,说:“有本事我们来比游泳!”小公鸡说:“比就比,谁怕谁呀!” 小鸭子跳进水里欢快地游了起来.只听见小公鸡一跳进水里就喊:“救命,救命!”小鸭子听见小公鸡的叫声,赶快游过去.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上岸后,对小鸭子说:小鸭子.看来我还是比不过你啊!”小鸭子说:“我们各有各的长处,应该互相帮助.”

小狗的警惕性非同寻常,它有一个特别灵敏的鼻子,能闻到3里以外东西的气息,吃食物时,它总要低下头闻一闻。

它还有一双耳朵,每当听到特别的声音,它的耳朵总会竖起来,认真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因而,人们养它来看大门,它是人类的忠实的朋友。

猫的身体结构特征,使它具备了捕鼠的各种优越条件。

猫的脚掌生有肥厚而柔软的肉垫,走路悄然无声,它不但能在平地上疾走如飞,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

俗话说"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才是好猫。

"猫是老鼠的天敌,之所以有高强的捕鼠本领。

首先是因为有一双特殊的眼睛,瞳孔能随光线的强弱而收缩或放大。

在强光下瞳孔缩成一道细缝;黑暗里,眼睛睁得又大又圆,即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能清楚地看到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难逃脱。

猫的牙齿尖锐如锥,舌面粗糙,有许多倒刺,一旦逮住老鼠,猫爪抓刺,猫齿撕咬,顷刻之间,作恶多端的老鼠就开肠破肚,血肉狼藉。

优美的句子 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小猫“ *** ”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狗的叫声不像猫的 *** 声那样有气无力,也不像老虎的叫声那样恐怖,而是中气十足,使人听起来有雄壮干脆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公鸡的本领是什么作文

老农模仿《咏鹅》写个《咏鸡》,获国家级文学奖,短短18字写了啥?

老农靠着对诗歌的热爱,写出一首让人称赞的《咏鸡》。这首诗只有短短的18个字,“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老农与诗情

《咏鹅》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是很多孩子诗歌启蒙的首选。诗歌中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大白鹅划水的画面展现得惟肖惟妙。

在湖南有一位七旬老农,平日靠打渔为生,闲暇时候就喜欢古诗词。在看到骆宾王的《咏鹅》时,他有了想写一首诗歌的冲动。

本身他就是农民,对于家禽更是十分了解。一次当他看见自己养的鸡时,他来了灵感,就创作出这首《咏鸡》。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没想到这首诗歌一下就斩获了当年“农民文学奖”,还拿到了万元奖金。

老农说自己是参照《咏鹅》才写出《咏鸡》这部作品,乍看这两首诗歌的格式和表达方式,都有一些相似,但实则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很多人套用《咏鹅》的写法,写出很多诗歌,但为何偏偏老农的诗歌会获奖呢。那是因为诗歌除了能表达出意境外,还有了立意。

骆宾王在写这首《咏鹅》时只有七岁,就能将一首诗歌的韵律和意境表达的很好。老农的《咏鸡》开头用了相似的写法,第一句都是在说要描述的对象。

第二句描述了对象的特征,《咏鹅》的第二句抓住了大白鹅长长脖子的特点,《咏鸡》则是找到鸡嘴尖尖的特征。《咏鹅》的后两句依然是在描述对象的特点,句子对仗十分工整,比如白毛对绿水,红掌对清波。

《咏鸡》则是抓住鸡的习性,也有十分工整的句子对仗,比如三更对五鼓,皓月对晨曦,呼对唤。这里的“皓月”和“晨曦”都是在表达黑白天交替的词语,老农能用到这两个词,可见他平时的文化积累十分丰富。

网友对老农诗歌褒贬不一

老农的诗歌获奖后,网上对他的诗歌褒贬不一,有人觉得老人是套用骆宾王的诗歌,并不能算是原创,不应该获得文学奖。

也有的网友觉得老农的诗歌除了意境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是一首好诗。鸡本身在古诗词中会成为勤奋的代表,比如成语闻鸡起舞,金鸡报晓等。

老农在诗中也是将鸡的勤奋特征,描述的淋漓尽致。其实写诗歌,并不需要有多少的文化,更不需要有多少的头衔。

诗歌本身是全民皆可创作,即使是老农也可以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诗歌。诗歌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纵看古今中外的诗歌,几乎是从生活中总结到人生的道理,或从大自然的磅礴中,看到另一种的升华。

好的诗歌不是看它有多华丽的辞藻,多炫技的表达方法,多深奥的引用,而是能将简单几句话变得脍炙人口,老少皆知。

就像《咏鹅》这首诗歌,是很多孩子诗歌启蒙的经典。老人的《咏鸡》虽不能比《咏鹅》脍炙人口,却是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多读古诗词的好处

随着时代的进步,白话文逐渐取代了古诗词,但古诗词的精华依然在一代代地传承着。多读古诗词的好处有很多,下面取其中的三点着重讲述。

首先,能够陶冶情操,细腻情感。诗歌与文学小说不同,诗歌的字数很短,每一个字都是点睛之笔,没有废话可言。

诗歌独有的韵律能让人的心境变得平和,多读古诗词,慢慢地去品味诗歌的字词,你会发现自身的性格会变得温和许多。

然后,能够提高文学素养。诗歌大多是前人经验总结,有很多名言警示和心中感慨。多读诗歌将其应用到写作中,不仅能让你的作品大放异彩,还能让文章表达更明确。

尤其是学生,应该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小一点点的总结,今后才能达到量化,写作的时候肚里才会有墨。

最后,诗歌中有很多道理。诗歌篇幅短小精悍,一般会有场景和情感的升华,这其中不乏深沉浑厚的哲理在其中。

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

这些诗句看似描述景物,实则包含很多真理。读完更是给人一种朝气蓬勃、昂首挺胸、信心十足的感觉。

言综上所述

老农模仿《咏鹅》写出了《咏鸡》短短十八个字,“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却将鸡的特征和习性表达的十分到位。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相信这是很多小孩子们第一首学会的古诗,因为这首诗很好记,仅仅十八个字,就把鹅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仿佛让人看见了真正的鹅在水中游动的样子。

而这首咏物诗的第一句话只是简单的三个字,每句话还很押韵,朗朗上口。可是大家也都知道,简单的事往往是最难的,仅仅十八个字来表示一个形象,真的很困难。就像这首《咏鹅》,骆宾王写完这首诗后,后辈的人多次想要模仿超越这首诗,都无果而终。原因就是这首诗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就在今天的湖南省,有一位将近70岁的老人写了一首《咏鸡》获得了中国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并且和骆宾王的咏鹅一样,都是简简单单的18个字。

而这位老者,竟然就用18个字获得了万元大奖,引得网友们纷纷效仿。一时间网络上竟然出现了两种判断方式,有的网友欣赏危勇,还有的网友批判危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咏鸡》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竟然可以获得万元大奖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古人的诗歌

《咏鸡》这首诗歌的老人名叫危勇,他是一名渔夫。将近70岁的危勇过着普通的打渔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诗歌爱好的追求,他很喜欢诗歌,甚至愿意自己去亲手写诗歌。他尤其喜欢的就是《咏鹅》这首古诗。

说起《咏鹅》,大家应该不难想起《咏鹅》的作者骆宾王。骆宾王小的时候生活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风景优美,水质很好,尤其是小河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河底的沙子。骆宾王很喜欢跑到小河边去玩耍,尤其是看河里的鹅。时间久了,他就把鹅的体貌象征、游耍时的样子深深刻印在了心里。

有一天骆宾王的家里来了客人,这位客人有心逗一逗骆宾王,于是就问了骆宾王很多的问题,7岁的骆宾王都回答了出来,而且倒背如流。这位客人很惊异。他很欣赏骆宾王这个聪明的孩子,当骆宾王随着客人走到了河边时,客人看到了河里的鹅,他觉得这些鹅们很可爱,于是就让骆宾王作一首诗。骆宾王稍加思考,就脱口而出了这首《咏鹅》。骆宾王的《咏鹅》面世之后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骆宾王也因此被封为了“神童”。

短短的18个字,形象地写出了鹅在河中伸脖子和泼水的动作。这不禁让人感叹,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那时的骆宾王仅仅7岁,由于他对鹅感兴趣,经常盯着鹅看,所以他对鹅有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这首《咏鹅》。

现在转回看危勇,他写了这首《咏鸡》。危勇虽然是一个渔民,但他生在农村,家里面也养了不少的鸡。他亲自饲养这些鸡,鸡下蛋之后,他去集市上卖。长时间的喂鸡和养鸡,这导致他对鸡的模样十分的深刻。

在阅读了骆宾王的《咏鹅》之后他不假思索地在脑海中形成了《咏鸡》。于是大笔一挥,将这首《咏鸡》写了出来。“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一首《咏鸡》将鸡打鸣时的动作描写得准确无误。

同7岁的骆宾王一样,《咏鸡》出世以后,危勇便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更是获得了第二届农民文学奖的万元奖金。这在网络上形成了一股追求古诗模仿的高潮,不少的人甚至还写出了《咏鸭》、《咏猪》等等,不过都没有危勇写的这么生动形象。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让网友们快速的得到了消息,大家对于危勇的《咏鸡》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有的网友朋友们认为危勇十分有追求,作为一位渔民,他还这么认真的学习和实践,这种热爱学习的优秀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也值得获得万元的奖励。

但是也有一些网友们认为,危勇的《咏鸡》不过是模仿了《咏鹅》,比《咏鹅》的优美差了很多,只不过是危勇恶意的描写罢了。一时网络上的评论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不过这也是对危勇的《咏鸡》一种重视而已,只不过是大家的方法不同。

“出名”后的生活

虽然和骆宾王一样,危勇的《咏鸡》在面世以后备受关注,这位近70岁的老人也因此获得了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并获得了万元奖金。在农村里这是一个很高的殊荣,儿女和子孙们都为危勇感到开心,儿女们为危勇感到骄傲,子孙们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大家也专门为他做了一本书,里面收集了危勇的各种诗歌。近万元的奖金也给威勇的生活变成了更好的待遇,他的小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他吃穿用度也提高了标准。

而危勇本人在此之后,用心地写下了更多的诗歌。其实诗歌没有界限,不分所谓尊卑贵贱,只要有一颗追求诗歌的心便都可以成功,危勇就是这么一个生动的例子,在如此社会发展快速的时代中,看懂诗歌的人并没有多少,所以危勇的例子便是在告诉大家,只要有心便可以成功,只要热爱便可以坚持。

我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是瑰宝,江山各代也是出了不少的人才。中华民族的语言丰富多彩,内涵更是深厚无比。古代的诗人们都很爱作古诗,但到现代以来诗歌便少了很多的乐趣。现在更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去接触诗歌,危勇的做法虽然获得了网友们的一些批评,但是喜爱的人更多,有很多网友都调侃说老大爷写的是很好,这就是在吸收古诗的文化。危勇用自身的例子告诉少年们,要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文化。

老农的《咏鸡》写的是“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词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而诗词的立意也是极为深远。
这位老农写的是: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非常符合公鸡的生活习性,很贴近生活。
我觉得应该这样写,鸡鸡鸡,昂首向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陈曦。这样写有雄鸡的姿态感。

谁知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

简要一点就行.rn顺便问一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商山早行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五律】 类别:【羁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 。“悲故乡 ”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 、倍加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次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这里,诗人用感情的红线穿起了一串名词之珠,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 ,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经过诗人这样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净天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如果追流溯源的话,不能不说其秋景图深得温庭筠这幅霜晨图之妙趣。次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 ,绘银霜 ,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罢了。

  三联“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是写早行一路之所见。“槲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 。早春之中的“早行 ”,晨霜凝地,槲叶满路,当有春寒料峭之感,但一个“明”字却别开境界,它打破了拂晓时分的凄冷、昏暗,给人以迎接红日喷薄而出的信心和力量;同时,“明”字在后,也暗示出先行时天光之暗,从而反衬出始行之“早”。有人把上联与这一联看成是绘写“秋天景色 ”,显然是因为其身处南方,不知北方初春尚有寒霜及槲、枳生长的规律。

  末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继上联而来,是回写早行之先夜晚所得梦境的。意思是看到枳花明艳 、旭日将升的动人景象 ,于是我想起了昨夜的梦境。在梦中,我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那美丽曲折的池塘,大概我不日也将见到家中的亲人了吧?!这两句诗表达含蓄。它本来是指诗人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情怀,然而,诗人却避直就曲,而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这样,就形成与首联遥相呼应的完美构思局面,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强烈心情。

  除了善于围绕中心造景写情、结尾含蓄有致的特点之外 ,对仗工整巧妙地当是其不容忽视的艺术特色 。中间两联不仅写得声、色、光感俱佳,而且上、下、前、后的空间感极强,加深了人们对诗歌立体画面的形象感受。
  -----------------------------------------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
  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
  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集评】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
  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
  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
  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
  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 ,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 ,“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 ,“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 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 ,可是笔锋一转 ,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 ”,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 ,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温庭筠《商山早行》,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你不能简单地解释说茅店所养的鸡在打鸣,此时月亮还斜斜地挂在茅店的屋檐上,一个旅客起早赶路,在板桥白色的霜露上留下了足迹。这只是一种想象方式之一,各个意象之间有更灵活的关系,它们在时空定位和逻辑的关系上都有很大的灵活性。 诗句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商山早行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五律】 类别:【羁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 。“悲故乡 ”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 、倍加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次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这里,诗人用感情的红线穿起了一串名词之珠,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 ,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经过诗人这样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净天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如果追流溯源的话,不能不说其秋景图深得温庭筠这幅霜晨图之妙趣。次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 ,绘银霜 ,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罢了。

三联“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是写早行一路之所见。“槲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 。早春之中的“早行 ”,晨霜凝地,槲叶满路,当有春寒料峭之感,但一个“明”字却别开境界,它打破了拂晓时分的凄冷、昏暗,给人以迎接红日喷薄而出的信心和力量;同时,“明”字在后,也暗示出先行时天光之暗,从而反衬出始行之“早”。有人把上联与这一联看成是绘写“秋天景色 ”,显然是因为其身处南方,不知北方初春尚有寒霜及槲、枳生长的规律。

末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继上联而来,是回写早行之先夜晚所得梦境的。意思是看到枳花明艳 、旭日将升的动人景象 ,于是我想起了昨夜的梦境。在梦中,我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那美丽曲折的池塘,大概我不日也将见到家中的亲人了吧?!这两句诗表达含蓄。它本来是指诗人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情怀,然而,诗人却避直就曲,而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这样,就形成与首联遥相呼应的完美构思局面,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强烈心情。

除了善于围绕中心造景写情、结尾含蓄有致的特点之外 ,对仗工整巧妙地当是其不容忽视的艺术特色 。中间两联不仅写得声、色、光感俱佳,而且上、下、前、后的空间感极强,加深了人们对诗歌立体画面的形象感受。
-----------------------------------------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
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
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集评】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
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
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
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
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 ,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 ,“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 ,“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 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 ,可是笔锋一转 ,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 ”,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 ,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鸡声”一联,出自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如其题,就是写了一次从商山一大早出门的事。此联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在于连用六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而不用一个动词,给人一种节奏上的跳跃性美感,同时又紧紧扣题地勾勒出一幅早行图:茅店(乡野旅舍)外,鸡声报晓,斜月低沉,秋日的木板桥上结着一层薄霜,也正是这层薄霜上留下了早行的旅人的行迹。

至于辛弃疾,虽被后来以“辛苏”并举称为宋词中的豪放派大家,但其诗中除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大气,“众里寻她千百度,骞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委婉外,亦常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恬淡田园风。简言之,包括这首《西江月》在内,辛弃疾写过一批反应田园风光的作品,这类作品多为一种对平和宁静的田园生的赞美与憧憬。

描写公鸡的诗词

1、《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全诗一气呵成,大气有余,艺术手法老道。先是大白和大红的色彩强烈对比;后是气势上的强烈对比。在诗歌的感情表现上,四句分别是“放、放。收、放”。写豪放的诗歌,最难写的就是在感情豪放的诗句中,如何安排感情收敛的词句,与豪放的词句作对比,提高豪放的效果。

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
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曹子建《弃妇篇》)
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 (古乐府徐朝云)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 (苏东坡《次韵徐积》)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杜甫《鸡》)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 (唐梁锽《咏木老人》)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鸡鸣紫陌曙光寒--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漫话古代咏鸡诗

提及诗歌中的鸡,当代读者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其实,“一唱雄鸡天下白”,系化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显然,了解古代咏鸡诗,这对“古为今用”是颇为有益的。

在我国,咏鸡诗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王风·君子于役》),“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等咏鸡的诗句。当然,这些尚不能说是咏鸡的诗篇,而只是一些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诗句。

《诗经》之后,咏鸡的诗句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卜居》)的诗句,三国魏诗人曹植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名都篇》)的诗句,南朝宋诗人鲍照有“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代放歌行》)的诗句。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二十四):“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此诗,可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咏鸡的诗篇。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为数众多。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50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1073项与查询匹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篇有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鸡》,诗人崔道融的七言绝句《鸡》、韩偓的七言绝句《观斗鸡偶作》等。

宋诗可谓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超过了唐诗。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275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5059项与查询匹配。其中,颇具特色的诗篇有刘兼的《晨鸡》、宋庠的《斗鸡》、李觏的《惜鸡诗》、周紫芝的《责鸡》、高斯得的《鸡祸诗》等。

宋代之后,也有不少咏鸡的诗句与诗篇。其中,写得较好的诗篇有元代诗人陈廷言的《金鸡洞》、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的《咏鸡诗三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等。

古诗咏鸡,有的是以鸡意象作为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唐代诗人顾况的诗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过山农家》),描绘田园风光,鸡为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的“鸡声”则不仅是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且以此突出了“早行”之“早”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抒发诗人的情感。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古诗咏鸡,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诗人李光的诗《鸡》笔法也与此相似。或许,诗人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其他烦恼之事,而“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等等。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老鸡》:“老鸡拥肿不良行,将旦犹能效一鸣。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过余生。”看似在写“老鸡”行动不便,却仍能在早晨“一鸣”,而实际上是在写人。这老而不休的鸡,不正是老当益壮诗人的生动写照吗?

成语有“鸡犬不宁”,古诗咏鸡,也有不少是“鸡”、“犬”二字连用的。这在唐诗与宋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鸡”、“犬”二字连用的,未检索到;诗行内“鸡”、“犬”二字连用的,共有108项与查询匹配,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上云乐》),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寒食》),诗人常建的“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燕居》),等等。以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鸡”、“犬”二字连用的,仅有大诗人陆游的《鸡犬二首》;诗行内“鸡”、“犬”二字连用的,共有548项与查询匹配,如:诗人李含章的诗句“鸡犬怪人奔竹径,儿孙逢客倚柴篱”(《渔家》),胡宿的诗句“了无官府事,鸡犬莫登仙”(《山居》),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句“遥闻鸡犬音,渐悟人烟迩”(《武陵行》),等等。

总而言之,古代咏鸡诗,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别具一格,值得“古为今用”。
画鸡
作者:唐寅 (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雄鸡
振翅不是为飞高,抖擞精神勤报晓。
三声劲歌催人醒,梦里日子被我抛。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鸡》
(眀)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文章标题: 大家有什么描写「鸡唱拂晓」的好文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74906.html
文章标签:有什么  拂晓  文案  描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