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为香菱解决了什么疑惑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最后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就教香菱从哪里开始学诗
是指黛玉教香菱学写诗的事吗
关于红楼梦《香菱学诗》
为什么黛玉给香菱的指定阅读顺序是:王维——杜甫——李白。结合这三个诗人的特点谈一谈你的理解。 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则可以不管格律,又由此谈及“立意”的重要性,这不仅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读诗的要领。接着又针对香菱喜爱浅近诗句的倾向,给她开列了书目,按照当时人们“诗必盛唐”的主张 ,将王维、杜甫、李白三位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目的是提高香菱对诗的品味。 黛玉给香菱开列书目,贯彻了“诗必盛唐”的主张,因而将王、杜、李三人的诗列在首位。王维的五言律诗最能显示他“诗中有画”的风格,读来容易入境,故由此起步;杜甫的七言律诗(主要是后期作品)最能显示他沉郁顿挫的风格,能发人深思,故以此为继;李白的七言绝句最能显示他的飘逸奔放的风格,比较难学,因而放在最后。读这三位大诗人的上述作品,才能提高诗的鉴赏水平。
待到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黛玉又跟她“讲究讨论”,一步步地深入诗的意境,真可谓循循善诱。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洛阳儿女行》〔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
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鱼会]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
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福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
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祗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
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
贫贱江头白浣纱。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殷璠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若清□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杜甫: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诗是沉郁顿挫四字形容。是诗圣,我个人比较敬佩他的苦学精神。李白:被赞誉为诗仙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独特风貌的。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歌今存1000多首。诗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生于盛唐时期,诗歌以浪漫为主,豪气大放,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我很喜欢他的《将进酒》和《忆秦娥》
首先,王维和杜甫都是现实主义,李白是豪放派浪漫主义,他的诗不拘一格,比起现实主义来难理解一些!
然后,王维的现实主义是山水田园风格,杜甫的诗大多着眼于人伦,而且王维写诗格律很严谨,比杜甫又要好懂一些!
所以黛玉推荐这个顺序!
王维的相对文字浅显些,杜甫讲究的是写实,而李白,浪漫的色彩更浓烈,因此不适合初学者
联系到了自己的身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将景与人联系在了一起,不像前两篇为写景而写景。
关于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香菱的第三首诗是这样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课文中写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云、宝玉等,着墨不多,都是陪衬人物。但作者轻点淡染,也颇见精神。如写湘云健谈、探春机敏,就符合她们一贯的表现。
香菱学诗,黛玉进行了一番诗论,她是怎样说的?同意她的观点吗?
在香菱学诗词上黛玉和宝钗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香菱要学作诗宝钗是不情愿教她的,按照宝钗的较为正统的观念女孩子尤其是香菱这样一个妾的身份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恐怕也是给公子读书的一种美好的意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诗句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颜如玉",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或是代指美丽的女子。
这句话是从人们追逐名利的角度出发而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而香菱可不是一般的读书,而是要作诗,宝钗对女子读书是有一套自己的见解的,那还是给黛玉说的,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
连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读书不是女孩子的本分,那么什么是女孩子的本分,因为宝钗有了在家的时候姐妹弟兄他们就喜欢看杂书,不喜欢看正经书,所以招致了长辈的惩罚和打骂,所以宝钗说还不如不识字的好,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才是好;只是如今并听不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并不是书误了他,可惜他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男人读书如果也都像是贾瑞那样的读的比不正经书还要不正经就害人害己了,可以肯定贾瑞就是读了很多的色情书才导致了对自己的嫂嫂王熙凤的美色都要垂涎三尺的欲望,哪里还有正人君子的读书人的味道。
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这些就是宝钗对女子读书的看法,这还是只针对黛玉这样的大家闺秀的女孩子而言,而对香菱这样的妾的身份就更加没有必要去读书,作诗就更加的是一种妄想。
但是我们看黛玉对香菱的想要学诗词的看法完全是相反的,是大加赞赏和支持,并给了香菱力所能及的帮助和传授作诗的自我体验,在很多人都感觉作诗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在黛玉看来就不是一件什么难事,黛玉首先就给香菱指出了作诗词的秘诀和要领,这也是黛玉对诗词感悟的精华所在。
对学诗词黛玉的见解是高人一等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在黛玉看来诗词是用不着去学的,当然也只能是针对于黛玉这样有对诗词的感悟和领会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的人而言。
很巧的是黛玉说的话居然香菱可以很快就理解了,因为她的疑难问题在黛玉这里得到了豁然开朗的解答,第二部黛玉在进一步画龙点睛,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为辞害意’。” 诗词的灵魂是立意。
要有新意,要有与众不同的新意,再配上前面说到的奇句就更加的完美,所以李纨她们判断诗词的好坏第一就是立意要新,再看句子的奇和美,在看整体的寓意。黛玉紧接着就给香菱指出了一条学诗词的捷径,别以为真是一条捷径,那可是要四百多首诗词作为铺垫的啊,
而且还不仅仅如此,还要加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还要加上黛玉都感觉是极聪明伶俐的人才可以做得到,时间倒是不多就一年的功夫就可以成为诗翁,这样的前提条件是很少有人做得到的,而真正能够在贾府称之为诗圣也只有黛玉和宝钗二人,
这就是黛玉说的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的作为一个诗人的要经历的修行,我想恐怕香菱也未必能够做得到,我们嘴里就常常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做,这应该是能够成为一个诗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而黛玉的要求是四百首还要外加七位名家的诗词的通览,你还得有极聪明伶俐才可以。
我有一个大大的疑问是针对香菱的学诗词的能力到底有没有,
香菱是从五岁被拐子拐走的,在五岁期间很可能父亲喜欢诗词教会了她许多的诗词,但这个时候香菱对诗词的体验还是死记硬背,不可能对诗词的意境和立意有什么感悟,就像我们很多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死记硬背诗词一样。
而五岁的孩子当然也不可以写很多的字,就算甄士隐常常教孩子写也不可能能写很多字,那么当被拐子拐走之后,直到被卖到了薛家这段日子香菱的所背诵的诗词歌赋是不是应该在香菱的大脑里基本没有什么印记了,拐子也不可能让香菱继续学习什么诗词,连上学的可能都是不可能的,
拐子不可能花一笔学费让香菱去上学,这是其一,第二个原因就是在那个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连宝钗这样的大家闺秀都说认识字不是女孩子的本分,我们看贾府从贾母开始到王熙凤的文化程度都不怎么高,
从贾母只喜欢做灯谜,击鼓传花,酒令这些文化要求都不高的游戏中就可以知道贾母的文化层次不太高,王熙凤也还可以看懂一些信件。王夫人和邢夫人,尤氏,秦可卿文化都差不多都在一个非常低的层次上,所以被拐子拐子期间的香菱不可能会接受到什么文化的教育,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香菱到了薛家的文化程度应该是几乎就不认识几个字的,就算到了贾府生活开始学习而且也不是成体统的学习要认识几千个字,看懂文章和诗词上的字少说也要几年吧,就算认识了字可以看书,可作诗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你看成系统的学习的迎春和惜春可以很轻松的看书,
但在作诗上也是很差的,而这个香菱到了贾府不久就要开始学诗词了,我很怀疑这个时候的香菱是不是能够读得了迎春手里读的书,可她居然要学作诗了,而且到后来居然做的诗词比迎春和惜春的都要好,甚至有时候还比宝玉的都要好和要快,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可以和黛玉,宝钗,宝琴,湘云一起联诗了。
而且联的诗句和大家的能够保持一种意境的连贯被大家都认可是不是太离奇了。也就是说香菱的水平甚至让她们几位高手都感觉不错,要达到这样的地步我想当年宝钗也远远不止就用了香菱怎么点点的时间就达到今天的高级别,这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香菱如果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诗人那应该是一个奇迹
所以我一直都有对香菱能够学诗词还做得那么好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中间缺少一个香菱的文化是怎么来的疑问没有得到可信的解答,当然也可以这样去理解,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很多都是天下之奇组合成的女子,有可能香菱没有忘记那些父亲让背诵的诗词,
到了贾府又很快的在文化程度上超越了同龄人包括迎春和惜春,而对诗词有一种天然的而且是极高的领悟能力和对深奥的意境的体验,能够很自然的将自己看到了一切都融汇在诗词里,就像电视剧里的场景描述的那样,最后成为了一个很优秀的诗人,
有天赋,有大量的实景的累积,再加上有一个无异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古诗词教授水准的黛玉的点拨,那么香菱就成为了一种通常情况不可能出现的奇迹。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得通一个被拐子拐去的从五岁就开始飘零的小女孩为什么可以一个短时间在贾府里就变成了诗人的情况出现,
而我对黛玉对香菱的诗词的非常高级的执教的感受是,也可能只有香菱这样的极聪明伶俐的人才可以达到黛玉的预期,一般的诗人很难做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你可以按照黛玉的教学程序去做,但我相信能够成为黛玉所说的诗翁很难,黛玉的课程是非常高精尖的但很有可能不适合你,如果你具备了黛玉所说的那些潜质,你对诗歌又非常的热爱你可以试试。谢谢大家。
“ 小香菱”—诗语学诗
近日闲来无事,便开始重温《红楼梦》,看到香菱学诗这段,感觉这也太亲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恰巧我自己最近也在学习写诗,不禁拍手说道:我不就似那香菱一般吗?马上又反应过来,不,应该说是我还不如香菱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抛开这些不说,我们且先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香菱学诗的。 原文写道:“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书中写黛玉跟香菱说了很长的一段话,我们在这里就只提取几个关键词来具体说说。
第一、起承转合。
这四个字最早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对于范德玑的做诗四法,具体说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起者,开端也。即文章的开端要平直。或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设置悬念、引人思考。或平铺直叙、留有余地。总之要引人注目,变化多端,并以自然为佳。
承者,承接也。承要舂容。什么叫舂容?舂容就是要有力、洪亮和从容。意即承接要自然、有力和洪亮,既要能承上,还要能启下。
转者,变化也。文喜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起伏变化,要跌宕有致而又万变不离其宗。
合者,结尾也。结尾要渊永。何谓渊永?深远、深长也。意思是文章的结尾要有韵味。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均要干脆利落,有力有味。
以杜甫的五绝《八阵图》为例来详细说明: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点评:诗中第一句起,总写孔明的功劳之大。第二句承,写孔明成名原因。第三句转,写孔明的计谋会流芳千古。第四句合,写孔明灭吴失策,功业未就。全诗起承转合,特别分明。
第二、当中承接是二副对子,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里说的意思就是平仄有一定的规律,和做对子的方法一样,要讲究基本规则,一三五不论平仄,二四六要分明。
这里有首《平仄用韵歌》,可以帮我们记忆。
一三五虽通融,句中防孤平。
一三五虽不论,当防连三平。
二四六要分明,末字更当清。
平韵奇句仄,仄韵奇句平。
首句若押韵,一联末字同。
若是偶字句,两字换仄平。
奇字适掌握,偶字必分明。
排律小律对,规则一般同。
若用仄声韵,诗谱莫大动。
每句倒一三,换换仄与平。
再按这歌诀,处理仄与平。
第三、立意。
立意即是诗魂,说白了就是中心思想。和写作一样要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
在立意方面,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选体
也就是诗的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
2、选韵
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选择押韵的词。例如,下平十一尤,适合表示忧伤的基调;入声的六月、九屑,适合表现比较壮烈的感情。
3、创新力
作诗一定要作出自己的特色来,切忌东施效颦,更不要空洞无内容,不能为了做诗强装愁,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情色彩。正如黛玉在上文所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第四、要多读多诵诗词。
黛玉首推的是王维的《王摩诘全集》,其次是杜甫的七言律诗,再就是李白的七言绝句,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诗。
我们在这里再推荐一部现代的书,就是诗呆老师推荐给我的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
我们只有多读多诵古诗词,多看书学习,模仿,才能从诗词中学习、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怀,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有灵魂的诗词。
说完这些我们再来说说我为什么似香菱一般学诗,却又不及香菱的百分之一呢?
相似之处是:
一、都有对诗词的强烈挚爱,而且都是从似懂非懂,从连诗词门槛都没摸着开始学起的。即初学的基础相似。
二、都有启蒙老师,黛玉当香菱的老师那肯定绰绰有余,我们看《红楼梦》里写诗社的那段日子,数黛玉的佳作最多,而且她从小就有系统的学习,看的书又多。
当然我也有二位老师,都是在认识的,要说首推,那自然就是诗呆老师了。认识他是因为在里对对子被他指点过很多次,然后慢慢地跟着老师的公众号“稼翁当代古诗词”开始学习的,老师的公众号里有很详细很系统的诗词学习方法。内容涵盖诗词的平仄讲究,用韵规则,对仗要求,如何做诗,如何改诗等等。在公众号中老师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从入门学习到自己做诗再到做出好诗。而且为了大家能够慢慢消化,老师每次都只讲几分钟,但是都很实用,方便实操。而且老师在有数十万的粉丝,知名度很高,是有名的大才子。所以诗呆老师做我的老师那简直就是高攀啊。实如千里马得遇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常常把自己对的对子或是做的诗发给老师,请他帮忙指正。很多时候问的问题联我自己都觉得很低级但又确实不明白不得不问,但老师也会耐心的给予解答。我对的对联和写的诗,不是平仄有问题,就是押韵不对或者措辞不好,老师都会一一指出,并给出建议。老师还按照从易入难的要求给推荐了《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更是推荐了用来矫正诗词的小程序。虽然我仍然做不出好诗来,但总算有了一些进步,期间也对出来一些得到老师认可的对联。“鸭荡春江水,风扶杨柳腰。“四海为家同命运,天涯比翼共逍遥”“桃花化作相思泪,却扇遮拦玉面哭”“宏图霸业凭谁笑,指点江山任我行”“春秋十载惊云梦,人生百年著文章”“大道至简,书于心,知易行难乎?
万物归宗,道居首,始易终难也。”
期间做出了二首诗,老师也都详细给予点评,肯定了其中好的地方,也给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以下二首是我写过的诗。
七绝|花开才知错
根种秋时春欲放
玉身青翠惹人怜
只言体俏容颜妙
却把洋花作水仙
七绝 | 只期此刻到苍穹
清风明月意相同,云淡身轻跃入空。
不寄愁思和爱恨,只期此刻到苍穹。
诗呆老师的作品如其人一般大气,浑然天成。或是忧国忧民,或是借景抒情,或是言物表志,有时虽然寥寥数字却耐人寻味。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大智慧和浪漫情怀!每次拜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长期阅览,让人收益良多,也是视觉上的享受。我对老师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永不绝。在此要特别感谢诗呆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将继续学习和努力,做个合格的学生,争取早日做出令自己和老师满意的诗词。
再来说说纳兰老师,是在投稿时被拒才认识的,后来问了被拒原因,老师详细给指出因为有韵误,并且改过韵律之后又发给老师之后,她也给予了点评,这位老师是名副其实的大才女,写回环诗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更擅长写词,真可谓是纳兰家不是才子就是佳人啊!作品清心优雅,很有诗情画意。我对老师的作品那简直就是膜拜!
三、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很执着,甚至到痴迷,发狂的境界。
对于香菱学诗在红楼梦中宝钗说过这样一句话:“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我又何尝不是呢?本来就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一旦学进去就知道死磕,常常生搬硬套。我痴迷对联那几天常常是吃饭也在琢磨,有时半夜醒来也琢磨对联忘了睡觉,没事儿就拿着笔抄出几个上联,然后一心要对出个好的下联,简直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而且抓住问题不放手,还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找出了诗呆老师出的上联的失替的问题,没想到居然瞎猫碰到死耗子给蒙对了,老师不但没有不高兴,还虚心的接受了错误,及时的改正了上联,真是所谓是的虚怀若谷啊!但愿我这样能够以勤补拙,但又不失灵性。
为什么说不如香菱的百分之一呢?
其一、香菱有一个好的环境,当时她的主子宝钗,老师黛玉,还有大观园里的一堆小姐都是做诗的高手,她虽是丫鬟,但也经常参与其中,我呢?我周围哪有做诗的呢?从小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其二、香菱有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本是富贵家庭的小姐,因为被拐卖,沦落到给人做妾。诗词中可以流露出真情实感。我呢?简直过的就是平淡,普通的人生啊。没有什么好感慨和抒发的,常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其三、她能够耐得住性子看书,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且常常和行家交流。我呢,其实内心挺浮躁的,看书就只能看一会儿,静不下心来,积累的远远不够。
其四、香菱锲而不舍,虽然写出的诗几番被黛玉打击,但是贵在坚持,最终做出了一首好诗。文中写到:“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最终她被请入诗社。
香菱做的最好的诗就是下面这首,一起来欣赏一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是的,香菱学诗不错,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整,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是的,香菱学诗的这种精神和劲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模仿。
以上我说了这么多,不是说我在研究红学,也不是说我能做诗了,旨在表达我对诗词的一点个人爱好,还有我自己内心的对于诗词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果有喜欢诗词的朋友,欢迎一块学习和探讨,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提意见和建议,多给予指导和帮助。
文章标题: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两个疑惑 是诗词最基础的知识 您能解答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7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