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请问诗歌写作要素有哪些

时间: 2023-05-31 07:00: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请问诗歌写作要素有哪些

古诗的写作要点

  七言律诗的写作要点 (1)
  一、律诗是诗词里讲究最多的诗种(包括律绝).我们先复习一下七言绝句的平仄构造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
  注释: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仄);2、括号(),内的字宜平可仄:(平);
  3、括号《 》,变格时宜平可仄:《平》;4、括号《 》变格时宜仄可平:《仄》.初学者不必学习变格句型,尊重《 》内用字平仄.
  绝句(指律绝)1、2、4句用韵(一般压平韵,首句不用韵应符合第3、4的格式).
  二、七言律诗的平仄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同“五言律诗”前面加与五言前节两个字平仄相反的字既成.七律同七绝一样,首句通常入韵(七律首句不入韵也可,古今少见,但必须符合3、4的格式;“五绝”“五律”首句通常不入韵).七律2、4、6、8句都入韵,一定要用平声韵.3、5、7句不入韵,但尾字必须用仄音字.
  否则就不为律诗了(不是所有的七言八句都是“X律”如格律不符只能根据诗的格律归为古风了).
  “七律”和“七绝”一样也有4种格式.可看出它是两首七绝平仄格式相加:
  1、平起(首句用韵):等于七绝(1)(3)形式相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毛泽东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仄起(首句用韵):等于七绝(2)(4)形式相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毛泽东 七律 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3、平起(首句不用韵):等于七绝(3)形式两首相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毛泽东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十”入声字
  4、仄起(首句不用韵):等于七绝(4)形式两首相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律诗颔联(3、4句)、颈联(5、6句)应对仗,也可只在颈联对仗.
  三、律诗个别句子的变通和拗救
  律诗平仄格式要求严格,但也有一点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的地方也可以变通.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在平仄格式上变通的情况相当普遍,以致寻找毫不变通的律诗,反而不容易找到.变通,并不是任意的,也有一定的规则.古代诗人作诗,也常有某个字不合平仄句型,这叫“拗”,或“拗句”.既然已经“拗”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补救,这就叫“拗救”.
  关于“一、三、五不论”
  前人曾经提出过一个变通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而言的,意思是说,每句的一、三、五诸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不论”就是可以变通;二四六诸字则必须“分明”,“分明”就是要求严守格式.至于第七字,押韵的用平,不押韵的用仄,这是固定的,就在必提出了.五律每句只有五字,这个口雇自然就变化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雇能够概括一些现象,但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可以不论,有些地方一定要论.所以又有人说:“一三五不一定不论,二四六不一定分明”;这是说,变通是有一定条件的.
  关于第一个字,七律每句第一字的平仄完全可以灵活,该用平的可以用仄,该用仄的可以用平.但其中有一个例外,即五律每句的第一个字和七律每句的第三个字,遇到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它的平仄就不能变通.
  为什么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个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不能变通呢?因为如果变为仄声,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五言“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全句只有第二个字(七言句中为第四字)是平声,这叫“孤平”.“犯孤平”在律诗中是禁忌的.不过,“孤平”只限于这一句式,在其他句式中若只出现一个平声,也不算“孤平”.
  除这个句式之外,其他的句式第一个字(七言句的一、三两个字),都可以平仄通用.
  五律每句的第三字(七律每句的第五字),常见的都是依照格式的,称为正例;有的诗未依照格式,这是变通,称为变例.例如王维的《送别》:
  山中相送罢,平平平仄仄
  日暮掩柴扉.仄仄仄平平
  春草明年绿,○仄平平仄
  王孙归当归?平平平仄平
  这末句第三个字应仄而用平,既然用了,就属于“不论”了.张继著名的七绝《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仄仄平平平仄平
  江枫渔火对愁眠.平平○仄仄平平
  姑苏城外寒山寺,平平○仄平平仄
  夜半钟声到客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七言中的第五个字应仄而用平,也属于不论之列.再如李白七绝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末联:
  孤帆远影碧空尽,平平仄仄仄平仄
  惟见长江天际流.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一联上句第五字应平用仄,下句相应地在第五字的位置上就仄用平.两句第五字都“不论”了.再读杜甫七律篇《蜀相》前两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仄平平平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平○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平仄仄仄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四句有三句的第五个字平仄变通,也是“不论”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五言第五个字、七言第五个字都可以“不论”,例如:
  “仄仄仄平平”句型,不可变通为“仄仄平平平”.
  三个平声字在句子末尾连在一起,叫“三平调”,是应该避免的.(当然这只限于句尾,在句子中间三个平声字相连是可以的.)
  关于“一、三、五不论”这个简明口诀,可以作如下的概括:
  (甲)仄脚句:
  1、五言的“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可以一、三不论.
  2、七言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一、三、五不论.
  (乙)平脚句:
  1、五言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以不论;但第一字不能不论,否则会犯孤平.
  2、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五可以不论,但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会犯孤平.
  3、五言的“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以不论,但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出现三平调.
  4、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三可以不论,但第五字不能不论,否则出现三平调.
  四种句型的变通
  律诗有四种句型,以五言诗而言,它们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诗只是前面加二字.为了运用灵活,古人在创作实践中曾经进行探索,在不失音韵声律之美的前提下,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平仄变通方式,几乎每位诗人的作品都有平仄变通,以致毫不变通的律诗反而比较少.下面,把前人变通的经验,按句型予以简明的概括,以便学习掌握.
  1、仄仄平平仄
  这种句型可以变通为仄仄平平仄仄.
  如杜甫五律《秦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首联:
  远送从此别,仄仄平仄仄
  青山空复情.平平平仄平
  又如白居易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颔联:
  野火烧不尽,仄仄平仄仄
  春风吹又生.平平平仄平
  这两联的诗出句都把“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四字由平变仄,成为“仄仄平仄仄”,与之相应,在对句又都把第三字由仄变平,即由“平平仄仄平”变为“平平平仄平”.这种方法,即出句拗,而在对句特定位置上的某个字也加以变动,作为补救,这样的拗救,叫对句相救.“仄仄平仄仄”这样的变通句式,应注意在对句相救.
  按照“一、三不论”,“仄仄平平仄”句型也可变通为“平仄平平仄”,或“仄仄仄平仄”,这属于‘半拗’在对句可救,也可不救.
  2、平平仄仄平
  这种句型可以变通为仄平平仄平.
  如李白五律《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首联和颈联:
  我宿五楹下,仄仄○平仄
  寂寥无所欢.仄平平仄平
  跪进雕胡饭,仄仄平平仄
  月光明素盘.仄平平仄平
  首联和颈联对句第一字应平而用了仄声,便出现孤平,于是在第三字应仄而用了平声,这是孤平的拗救,属于“本句自救”.
  3、平平平仄仄
  这种句型可以变通为“平平仄平仄”,即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
  这种格式在古今的律诗中常见,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格式.
  如杜甫五律《月夜》颔联和尾联的出句:
  遥怜小儿女,平平仄平仄
  未解忆长安.仄仄仄平平
  何时倚虚幌,平平仄平仄
  双照泪痕干.○仄仄平平
  又如毛泽东七律《答友人》尾联出句:
  我欲因之梦寥廓,仄仄平平仄平仄
  芙蓉国里尽朝晖,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其二)尾联出句:
  借问瘟君欲何往?仄仄平平仄平仄
  纸船明烛对天烧.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大都用在尾联的出句,但也并不全然如此,如上举杜甫诗,颔联也用;他的《登岳阳楼》首句“昔闻洞庭水”,也用这种格式.不过,这句的首字“昔”可读平声,因为五言句“平平仄平仄”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仄仄平平仄平仄”的第三个字,必须保持平声,不能变通为仄声.
  4、仄仄仄平平
  这种句型一般只是第一字变通,成为“平仄仄平平”.例句随处可见,不再列举.
  从以上句型平仄格式的变通平看,“二、四、六分明”也不完全准确.上面的一式和二式,第四字的平仄都变了.可以这样概括:五言句第二个字必须分明,第四个字可以上述一、三有变例;七言句第二、四必须分明,第六个字有上述一、三两式变例.
  拗救
  (一)、仄平脚句型(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第1字、七言第3字必须用平声(此处1、3字不可不论)如用仄声既“拗”,前人谓之“孤平”(除韵脚外,仅一平声.七言首字不论不计)这是诗家大忌.如在该处用了仄声,就必须在本句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用一平声字作为补偿、补救,称为“孤平拗救”也叫本句自救.如此处理仍属合乎律诗之规定.孤平拗救的句子等于仄平脚句型的“变格”,其格式为(五言:仄平平仄平、七言:仄仄仄平平仄平);
  *在句型(五言:仄仄平平仄 、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此句型第4字(或3、4字)用了仄声,拗救时可在对句(下句同一联的)利用“粘对”的形式进行拗救,叫对句相救.但切记不可造成“四连仄”(利用规则第一字不拘平仄的说法);
  *在句型(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该句型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用了仄声,称为“半拗”可救可不救.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拗救方式,基本属于变格句式,习练者可以初步了解一下,避免阅读古人诗词时对其格律产生误解.
  详细举例如下:
  *本句自救
  1、五律句
  (1)平平仄仄平句,一字拗、三字救,成为:仄平平仄平,即前述二式.
  (2)平平平仄仄句,三字拗,四字救,成为:平平仄平仄;但第一字须保持平声,即前述三式.
  2、七律句
  (1)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一字拗,可不救,或救为:平仄仄平平仄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一字拗,可不救,或救为:仄平平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一字拗,可不救,或救为:平仄仄平平仄仄,或平仄平平仄平仄.
  *对句相救
  1、五律句
  (1)平平平仄仄句,出句第一字拗,对句第一字救,成为: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只限于仄拗平救.
  (2)仄仄平平仄句,如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成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种情况属半拗,也可不救.但是如第四字拗,则应对句第三字救,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2、七律句
  五律句前加两字,第一字拗,可不救;以下五字同五律句.
  *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
  1、五律句
  仄仄平平仄句,出句拗救为:平仄仄平仄,对句相救为:仄平平仄平.
  2、七律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出句一、三字拗救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对句相救为:仄平平仄仄平平.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平仄格式变通和拗救的通用的情况,初学者能掌握上述变通和拗救的方法,对掌握平仄格式,已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还有些不常见的变通,它们很罕见,属于个别变例,不再详述.我们初学者只需要掌握标题(一)的常用的“孤平拗救”就可以了,至于其它拗救方式比较烦琐,习作时最好不涉猎.
  古典诗人的近体诗(律诗和绝句),一般总是合律的.有时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利用了变通的规则,进行了拗救.读近体诗和学写近体诗,熟悉平仄的变通和拗救,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二)、律句平平脚句型(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忌用平声,否则末尾3个字都是平声“三平调”是律诗之大忌;
  (三)、律句仄仄脚句型(五言:平平平仄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如用仄声既成“3仄脚”最好也要避免(必要时可以一用).
  总之,近体诗“律诗”是严格的律诗,除了允许变格和拗救之外,其他地方不得用拗,拗了无救.初学者最好先完全照正格写作(按正格写不会出现拗句的);熟悉后,顺乎造句炼句的需要适当用拗救、变格及其它.
  拗救是诗律给予作者的一定自由,相当于法律的“但书”,是格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写得畅达,减免“削足试履”之苦.
  *五、七言律句各有一种常用的变格句型、
  1、五言律句仄仄脚:(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平平仄平仄.变格后,仄仄脚变成了平仄脚.如“移舟泊烟渚”(梦浩然《宿建德江》)
  2、七言律句仄仄脚:(仄)仄(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入声字(王之焕《凉州词》).
  此变格句型多为唐宋诗人所用.律诗多用在尾联出句,绝句则用于第三句,使通篇严整而有变化,如锦鲤翻波.
  运用变格时,须注意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应用平声.

什么是现代诗歌的要素?

现代诗歌有三个要素:语言,意境和韵律。语言和意境对现代诗歌起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首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

至于意境,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因此,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诗歌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首先就是来源于一个人组织语言能力的差异。

清新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清爽和鲜活的组合。如果一个句子的组合或一首诗歌的表达能达到这点,给读者默默间送去清爽和鲜活,又怎能不令读者喜欢和动容?而灵动,则是指表达中蕴含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动感,使陈旧的画面鲜活,使静止的物象跳跃,使暗淡的颜色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体重生!由此,我们可见灵动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也由此可见,灵动的“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建议:多看一些名家名作

好诗基本要素

好的诗歌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第一、有诗味。诗味是一首诗所传递给读者的首次的整体的诗歌感觉。诗味不足,或像是口号,或像是散文,或让人不明所以,或其他,总之,给人诗的印象不明显,这样的诗歌不是好诗歌。

第二、有内涵。诗歌文本有明确表达的内容,所盛载的信息量要尽量地多,不是词语的简单的组合与排列。

第三、意境美。注重对诗歌意象的撷取和刻画,既有诗情又有“画意”。

第四、语言美。语言可以是华丽,可以是素雅,但不能缺少美感,缺少美感,就缺少了诗歌的美学特质。

第五、韵律美。现代诗的韵律美,不仅体现在诗脚的押韵上,还体现在诗歌内在的节奏感上,这需要诗人会熟练运用对仗、反复、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

第六、简练。诗是最简练的文学形式,要用最少的语言去表达最多的内容。

第七、有佳句。我们能背过几首现代诗?肯定不多。但现代诗中的佳句却容易让人记住。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首现代诗中的佳句越多,这首诗就越好。
文章标题: 请问诗歌写作要素有哪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71935.html
文章标签:要素  诗歌  写作  请问  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