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古诗
又需要帮助了,各位,大家帮帮忙找一首古诗吧。不能太短。rn把题目、诗人、诗的内容都发上来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和子由渑池怀旧①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②,坏壁无由见旧题③。
往日崎岖君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④。
【注释】
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老僧:即指奉闲。
③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④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赏析】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佑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谤讪朝政获罪,下御史台狱,次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七年移汝州。哲宗即位后,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哲宗亲政后,被列为元佑党人,贬至惠州、琼州。元符三年(1100)始召还。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苏轼是艺术创作上的多面手,在诗、文、词、书法、绘画等许多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著有《东坡全集》。
什么内容啊?
问一首诗?
映水有钩鱼却钓,衔山有箭鸟惊弓。rnrn我只知道这句是描写新月的,在清人的《两般秋雨庵随笔》里看见的,应该是一首清人写的。rnrn谁知道出自哪首诗?请把全诗和诗人告诉我。原句为:
映水有钩鱼怯钓,衔山无箭鸟惊弓
这是一副对联,清人所坐,作者不详
浪淘沙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解释:1.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接着一朵.2.水中间田地辽阔,看不到尽头.3.从早晨到傍晚,浪涛一直翻滚.4.让浩瀚无际的东海变成令人赞叹的美丽的桑田.
----(唐)白居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迁:升。乔:高。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及:给。蝼蚁:蝼蛄、蚂蚁。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排云:展翅冲云的姿态。碧霄:碧蓝的高空。活画出生机勃发、意趣盎然的秋景,表现了激越向上的积极感情,一反昔人的悲秋的调子。
●水禽嬉戏,引吭伸翮;纷惊鸣而决起,舍彩翠于砂砾。
唐•刘禹锡《楚望赋》翮(hé):羽的根部,这里指鸟的翅膀。决起:突起。彩:彩色的织物,这里形容羽毛的美丽。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唐•贾岛《宿山寺》山顶历来是游人稀少的地方,高山的松柏也从来不遇群鹤。写出山寺的幽雅清静,表现了诗人的清高、慎独的品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暖树:向阳的树木。啄春泥:衔泥垒窝。新春刚到,乍暖还寒,所以莺仅“几处”,燕飞“谁家”;是早莺,故争栖向阳的暖树;是新燕,故为筑巢而啄新泥。渲染出西湖一派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色。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籍员外》字一行:指雁在高空中一字排开。这是诗人寄给张籍的景物诗。张赞叹白诗把景写活了:“乍惊物色从诗出。”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唐•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红衣:比喻鸳鸯的羽毛。诗人创造了一个鸳鸯对浴红衣的毫无拘束、自由自在的脱俗境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鸟儿在山间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人们在溪边过着欢乐和悲苦的生活,苦乐对比鲜明。
●莺啼燕语报新年。
唐•皇甫冉《春思》语意生气盎然,语言概括力强。
●万项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唐•皮日休《秋江晓望》运用多与少、碧与白、静与动、天与水的强烈对比,组成一幅调和的秋江晓望图。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碎:间断而细密,形容唧唧喳喳的叫声。重:重叠。从风暖日高,鸟啭花繁,写出明媚的春光,反衬出宫女的幽寂和苦闷。而“声碎”、“影重”,摹状花香,绘影绘声,遣词工巧,境界活泼,至为动人。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傍晚鸟下绿草丛,那曾是昔日的秦宫苑;秋天蝉鸣黄叶林,那曾是繁华的汉皇宫。写景抒情,慨叹历史的盛衰,世事的变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并禽:双栖的鸟。暝:日落。破:被透过。弄:摆弄。写落日后的水边恬静幽雅的景致,并禽、花影,静中有动,颇有韵味。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翳(yì):遮蔽。形容树的茂密。去:离。景美情浓,描绘出林荫、鸟唱、人去、禽欢的自然生态。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原来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子里,比不上它在树林里自由啼鸣动听。诗句写出了万物贵自由,难得自然美的道理。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宋•欧阳修《采桑子》涟漪(lián yí):微细的水波纹。沙禽:水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是首“春江晚景”的题画诗。写桃花只写“三两枝”,写水暖,从“鸭先知”下笔,显示这是优美的早春景象。后一句往往被后人比喻为对新消息或新事物的最先敏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不肯栖:不栖树枝是鸿雁的习性,这句是双关语。比喻作者高洁自赏不肯与世俗同流,宁愿在贬谪中过着冷寂的生活。
●千林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
宋•黄庭坚《宜别元明用觞字韵》密林中的莺鸟在风雨中需要朋友帮助,我与兄长分别,象高空中的离群孤雁。诗中的离愁别绪,通过禽鸟的形象流露出来,可谓棋高一着。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宋•秦观《还自广陵》十百为群:成群结队的样子。落晖:西下的夕阳。这是诗人回家途中摄取的一个小景:依偎、嬉戏、自如、骤飞,情态有趣,又跌宕惊心。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宋•秦观《如梦令》黄莺啄花,瓣儿纷纷落下;燕子掠水,绿波泛起皱纹。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宋•石延年《金乡张氏园亭》相关:相互鸣叫。此递进写法,鸟尚因花而乐意相关,人当更为鸟语花香而心醉。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宋•晁冲之《春日》写动物不知时光,只会快活。既有天趣,又有人意。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老:作动词用,哺育之意。肥亦为动词,滋养之意。午阴:正午时的树荫。嘉:佳、好。分别融汇了杜牧的“风蒲燕雏老”,杜甫的“红绽雨肥梅”二句,把初夏景物写活。莺老梅肥,绿荫如盖,其境可思。“老”、“肥”、“清圆”等词用得精巧。
●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宋•曾慥《乐府雅词•张机》言语:莺鸣,指与人说话。不说人流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意甚浓,措词妙甚。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只余:只剩下,只有。北去南来:指当时淮河两岸宋、金对峙。借水鸟的自由自在地飞翔,影射宋王朝之屈膝于金人,丧权辱国,不得自由,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只余”两字有弦外之音,暗示其悲愤。
●笋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
宋•杨万里《春尽感兴》争作竹:竞相生长成修竹。别成窠:分别作巢,把雏燕作不同安置。前句可比作人才茁壮成长,后句则比喻培养人才、爱惜人才。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鹈鴂(tí jué):鸟名。一说为杜鹃。一说为鴂(jué),即伯劳,该鸟的啼声令人讨厌。鹧鸪:鸟名,啼叫声象是“行不得也哥哥”。杜鹃:鸟名,啼声似“不如归去”,故又称“子规”。写三种鸟儿的凄切的啼声,它们叫得春归花尽,使人听了发愁,渲染了一派离别气氛。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许恨:指人间离别的恨事枣荆轲刺秦王前燕太子丹在易水饯别、汉将李陵为苏武南归饯别等事。茂嘉十二弟:作者的族弟,被贬至广西桂林。啼鸟如果还知道人间这么多的恨事,料想它们啼叫时流下的不是泪水而是血。作者以此寄寓别弟时沉郁悲凉的感情。
●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宋•辛弃疾《鹧鸪天》琼瑶:形容梅枝上的雪。蹴(cù):踩。后人常用此词比喻无能缺识之徒糟蹋人才。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宋•辛弃疾《浣溪沙》无赖:玩皮。撩人:逗人。写生物与人通话,实际是写人的心境。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红楼:燕巢高筑之处。看足:赏够。柳昏花暝:指黄昏天黑前的杨柳花草。用拟人法咏燕,细腻,甚为传神。争飞夸俊,看足游罢,极富人情味。词句暗喻远方的夫婿在外忘却家眷。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送春》子规:杜鹃鸟。啼血:啼叫。东风:春风。描写暮春景色,表达了诗人于困境之中对追回美好事物仍存坚定的信念。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宋•刘克庄《莺梭》掷(zhì)柳迁乔:在柳树之间飞来飞去。掷,撒下;迁乔,飞迁。交交:黄莺的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的声音。吟颂黄莺的活泼和勤劳,把黄莺穿梭和阳春三月构成一幅重彩花鸟画。
●轻鸥欲下寒塘浴,双双飞破春烟绿。
宋•赵令畤《菩萨蛮》轻:矫健。春烟绿:春雾迷蒙的碧空。描写一双轻鸥展翅飞翔的起落的姿式。动态逼真,色彩鲜明。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
元•张养浩《双调•庆东原》玉:比喻象玉石般的雅俏。弦:比喻象弦乐一样的悦耳。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元•揭傒斯《画鸭》雏:幼禽。渐成:渐渐成长。解;懂。自呼名:指小鸭发出的“呷、呷”的叫声。寥寥数笔,便把小鸭的可爱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王恭《春雁》写雁春来北归,感慨自己漂泊生涯。两句可用于游子思乡的咏叹。
●笑藩篱,翩翩斥鷃,焉敢论高低!
明•薛论道《黄莺儿•大鹏》藩篱:篱笆。鷃:小鸟。耻笑那在篱笆里飞来飞去的小鸟,怎敢同我大鹏比高低呢!
●鹰鹯巢林,鸟雀为之不栖;松柏在冈,蒿艾为之不植。
明•宋体濂《演连珠》鹯(zhān):象鹰的一种猛禽。蒿艾:两种草本植物。比喻在强大的事物下,弱小者很难生存。
●鸳鸯自是多情甚,雨雨风风一处栖。
清•季淑兰《消夏词》写鸳鸯的多情与衷情,实是在寄托人间之情。
●两岸画眉声不断,催送蒲帆风急。
清•陈澧《百字令》写夏日风雨将至情景,气氛紧迫而从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迁:升。乔:高。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及:给。蝼蚁:蝼蛄、蚂蚁。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排云:展翅冲云的姿态。碧霄:碧蓝的高空。活画出生机勃发、意趣盎然的秋景,表现了激越向上的积极感情,一反昔人的悲秋的调子。
●水禽嬉戏,引吭伸翮;纷惊鸣而决起,舍彩翠于砂砾。
唐•刘禹锡《楚望赋》翮(hé):羽的根部,这里指鸟的翅膀。决起:突起。彩:彩色的织物,这里形容羽毛的美丽。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唐•贾岛《宿山寺》山顶历来是游人稀少的地方,高山的松柏也从来不遇群鹤。写出山寺的幽雅清静,表现了诗人的清高、慎独的品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暖树:向阳的树木。啄春泥:衔泥垒窝。新春刚到,乍暖还寒,所以莺仅“几处”,燕飞“谁家”;是早莺,故争栖向阳的暖树;是新燕,故为筑巢而啄新泥。渲染出西湖一派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色。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籍员外》字一行:指雁在高空中一字排开。这是诗人寄给张籍的景物诗。张赞叹白诗把景写活了:“乍惊物色从诗出。”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唐•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红衣:比喻鸳鸯的羽毛。诗人创造了一个鸳鸯对浴红衣的毫无拘束、自由自在的脱俗境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鸟儿在山间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人们在溪边过着欢乐和悲苦的生活,苦乐对比鲜明。
●莺啼燕语报新年。
唐•皇甫冉《春思》语意生气盎然,语言概括力强。
●万项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唐•皮日休《秋江晓望》运用多与少、碧与白、静与动、天与水的强烈对比,组成一幅调和的秋江晓望图。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碎:间断而细密,形容唧唧喳喳的叫声。重:重叠。从风暖日高,鸟啭花繁,写出明媚的春光,反衬出宫女的幽寂和苦闷。而“声碎”、“影重”,摹状花香,绘影绘声,遣词工巧,境界活泼,至为动人。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傍晚鸟下绿草丛,那曾是昔日的秦宫苑;秋天蝉鸣黄叶林,那曾是繁华的汉皇宫。写景抒情,慨叹历史的盛衰,世事的变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并禽:双栖的鸟。暝:日落。破:被透过。弄:摆弄。写落日后的水边恬静幽雅的景致,并禽、花影,静中有动,颇有韵味。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翳(yì):遮蔽。形容树的茂密。去:离。景美情浓,描绘出林荫、鸟唱、人去、禽欢的自然生态。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原来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子里,比不上它在树林里自由啼鸣动听。诗句写出了万物贵自由,难得自然美的道理。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宋•欧阳修《采桑子》涟漪(lián yí):微细的水波纹。沙禽:水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是首“春江晚景”的题画诗。写桃花只写“三两枝”,写水暖,从“鸭先知”下笔,显示这是优美的早春景象。后一句往往被后人比喻为对新消息或新事物的最先敏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不肯栖:不栖树枝是鸿雁的习性,这句是双关语。比喻作者高洁自赏不肯与世俗同流,宁愿在贬谪中过着冷寂的生活。
●千林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
宋•黄庭坚《宜别元明用觞字韵》密林中的莺鸟在风雨中需要朋友帮助,我与兄长分别,象高空中的离群孤雁。诗中的离愁别绪,通过禽鸟的形象流露出来,可谓棋高一着。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宋•秦观《还自广陵》十百为群:成群结队的样子。落晖:西下的夕阳。这是诗人回家途中摄取的一个小景:依偎、嬉戏、自如、骤飞,情态有趣,又跌宕惊心。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宋•秦观《如梦令》黄莺啄花,瓣儿纷纷落下;燕子掠水,绿波泛起皱纹。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宋•石延年《金乡张氏园亭》相关:相互鸣叫。此递进写法,鸟尚因花而乐意相关,人当更为鸟语花香而心醉。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宋•晁冲之《春日》写动物不知时光,只会快活。既有天趣,又有人意。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老:作动词用,哺育之意。肥亦为动词,滋养之意。午阴:正午时的树荫。嘉:佳、好。分别融汇了杜牧的“风蒲燕雏老”,杜甫的“红绽雨肥梅”二句,把初夏景物写活。莺老梅肥,绿荫如盖,其境可思。“老”、“肥”、“清圆”等词用得精巧。
●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宋•曾慥《乐府雅词•张机》言语:莺鸣,指与人说话。不说人流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意甚浓,措词妙甚。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只余:只剩下,只有。北去南来:指当时淮河两岸宋、金对峙。借水鸟的自由自在地飞翔,影射宋王朝之屈膝于金人,丧权辱国,不得自由,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只余”两字有弦外之音,暗示其悲愤。
●笋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
宋•杨万里《春尽感兴》争作竹:竞相生长成修竹。别成窠:分别作巢,把雏燕作不同安置。前句可比作人才茁壮成长,后句则比喻培养人才、爱惜人才。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鹈鴂(tí jué):鸟名。一说为杜鹃。一说为鴂(jué),即伯劳,该鸟的啼声令人讨厌。鹧鸪:鸟名,啼叫声象是“行不得也哥哥”。杜鹃:鸟名,啼声似“不如归去”,故又称“子规”。写三种鸟儿的凄切的啼声,它们叫得春归花尽,使人听了发愁,渲染了一派离别气氛。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许恨:指人间离别的恨事枣荆轲刺秦王前燕太子丹在易水饯别、汉将李陵为苏武南归饯别等事。茂嘉十二弟:作者的族弟,被贬至广西桂林。啼鸟如果还知道人间这么多的恨事,料想它们啼叫时流下的不是泪水而是血。作者以此寄寓别弟时沉郁悲凉的感情。
●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宋•辛弃疾《鹧鸪天》琼瑶:形容梅枝上的雪。蹴(cù):踩。后人常用此词比喻无能缺识之徒糟蹋人才。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宋•辛弃疾《浣溪沙》无赖:玩皮。撩人:逗人。写生物与人通话,实际是写人的心境。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红楼:燕巢高筑之处。看足:赏够。柳昏花暝:指黄昏天黑前的杨柳花草。用拟人法咏燕,细腻,甚为传神。争飞夸俊,看足游罢,极富人情味。词句暗喻远方的夫婿在外忘却家眷。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送春》子规:杜鹃鸟。啼血:啼叫。东风:春风。描写暮春景色,表达了诗人于困境之中对追回美好事物仍存坚定的信念。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宋•刘克庄《莺梭》掷(zhì)柳迁乔:在柳树之间飞来飞去。掷,撒下;迁乔,飞迁。交交:黄莺的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的声音。吟颂黄莺的活泼和勤劳,把黄莺穿梭和阳春三月构成一幅重彩花鸟画。
●轻鸥欲下寒塘浴,双双飞破春烟绿。
宋•赵令畤《菩萨蛮》轻:矫健。春烟绿:春雾迷蒙的碧空。描写一双轻鸥展翅飞翔的起落的姿式。动态逼真,色彩鲜明。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
元•张养浩《双调•庆东原》玉:比喻象玉石般的雅俏。弦:比喻象弦乐一样的悦耳。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元•揭傒斯《画鸭》雏:幼禽。渐成:渐渐成长。解;懂。自呼名:指小鸭发出的“呷、呷”的叫声。寥寥数笔,便把小鸭的可爱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王恭《春雁》写雁春来北归,感慨自己漂泊生涯。两句可用于游子思乡的咏叹。
●笑藩篱,翩翩斥鷃,焉敢论高低!
明•薛论道《黄莺儿•大鹏》藩篱:篱笆。鷃:小鸟。耻笑那在篱笆里飞来飞去的小鸟,怎敢同我大鹏比高低呢!
●鹰鹯巢林,鸟雀为之不栖;松柏在冈,蒿艾为之不植。
明•宋体濂《演连珠》鹯(zhān):象鹰的一种猛禽。蒿艾:两种草本植物。比喻在强大的事物下,弱小者很难生存。
●鸳鸯自是多情甚,雨雨风风一处栖。
清•季淑兰《消夏词》写鸳鸯的多情与衷情,实是在寄托人间之情
聆
锦瑟
思年华往事,
庄周梦蝶,
望帝
死后化为
杜鹃
是用典,
颈联是朦胧的感情世界的体现,
尾联
是对感情世界的剖析,
往事不堪回首
,而当初又是何等地使人怅惘迷恋!
好
求问一首诗!!
大概是蛮久以前在SNS上看到的rn大概就是把主谓反过来写的那种rn就类似于写“你想我了”其实意思是“我想你了”这种感觉rn然后诗里似乎有什么叶子啊秋天啊 螃蟹剥了我的壳之类的。。是武汉大学一个女生作的三行诗,涉嫌抄袭
她做的:
寥寥仅三行 获千万人共鸣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原版:
这是微博名为“嗯媛子”的网友早在10月20日就发布过的一则三行情书式微博
或许平行世界里是基围虾在剥我的壳,练习册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想到了我。
三行诗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求一首古诗词
人无千日好,花无白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元曲《儿女团圆》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②茅檐:指茅屋。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
⑤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⑥织:编织。
⑦无赖:这里是顽皮的意思。
古词大意
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只有我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爬着卧着剥莲蓬玩。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前两句一反常调,标新立异,认为秋色更比春光好,以颂秋开篇。后两句写秋天万里无云,晴空里一只白鹤排云而上,“排”字使全诗的意境开阔,本句反映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借景抒情,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以及作者昂扬进取的精神。
排云:冲破云层
问:求一首诗,上面含有路成两字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不但秋原雨冒田,坐看平地【路成】川。
隔田山下青松外,不见人家只见烟。
《将谒延庐州行至板桥忽病而止复还建康以五诗》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欲前复却【路成】迷,冷日悲风为惨凄。
以口语心千万种,可能一一见书题。
《江南积雨叹》
年代: 唐 作者: 施肩吾
人厌为霖水毁溪,床边生菌【路成】泥。
雨师一日三回到,栋里闲云岂得栖。
《挽袁安人徐氏》
年代: 宋 作者: 何梦桂
政自伤悲叹纬嫠,可堪重赋柏舟诗。
鸠怜只影营巢瘁,乌喜孤雏返哺慈。
半世苦心生自媚,百年贞节死方知。
曼曼世【路成】孤愤,惭愧山前读墓碑。
《彭门春日》
年代: 宋 作者: 李石
不似闲人立道傍,岂将老眼眩韶光。
沟塍绿涨春容润,篱落红披晓吹狂。
薄有生涯随处是,苦无心绪逐人忙。
西归官【路成】迁次,回指江湖似故乡。
文章标题: 求问一首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6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