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你又不是诗人,你怎么知道诗人写诗的意象

时间: 2023-02-23 22: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你又不是诗人,你怎么知道诗人写诗的意象

如何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你是如何理解的?

如何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你是如何理解的?古诗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古诗词的意境是由许多意象构成的。比如形象就像用砖和水泥盖房子,意境就是用水泥砖盖的房子。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设计理念,房子可以是西式建筑,也可以是中式园林。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图像是人脑有意识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在谈意象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在诗歌创作中写场景、写事物、写叙事的时候,已经加入了我的情感渲染。关键是诗人的情感投射是否合理,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否能得到全世界学者的认可。如果只是个人创作,是某一段时间的突发奇想,做了一个比喻,却不能被他人共同体现。虽然也可以称之为意象,但不能称之为诗意的意象。

诗歌的形象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这一点很重要。同时,由于诗歌是一种高于生活的文学修辞语言作品。美感和装饰都是必须的。因为诗歌这种作品,在得到普罗大众认可和赞扬的同时,也需要学者的认可。大多数诗人在写作中不会直接流露内心的感受,但通常会更加含蓄。他们往往爱用周围的事物来填充诗歌内容,以此来抒发感情,寄托情感。因此,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取自自然。

提到古诗词中的意象,很多人会想到古诗词。没错,意象基本上是献给古诗词的。虽然在其他行业和领域也有使用,但都是借用古诗词。不管形象怎么用,意思都是一样的,是古诗词里的意思。在一般的知识和理解中,意象是表达某种意义的东西;是意义的形象;是形象等的意思,而且各种说法基本一致。以上就是对如何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的解答。

利用一些周围的环境,一些周围的风景的描写,突出自己的心情,不同的环境描写代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意象一般都是通过景象来展现出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算是有着平仄之分也是不好的。
我觉得意象其实是为了来衬托意境的,一般的意象都是可以作为比喻的,象征了很多的情绪。

传统诗歌意象及其解释,你能说出几个?

  中国历代诗词中意象与意境选讲
  一.诗歌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1.解释:意象与意境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词汇,作为美学术语,意象与意境没有权威的标准解释。
  常见的解释: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
  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
  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
  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2.意象与意境的形成: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对于物象的感受由读者来完成,
  形成意象,不同的读者所感受的意象可能不完全一样。
  对于意境,可能要求更高一些,感受一首诗,有些读者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
  或者仅限于意象的感受上。
  凡是诗一般都存在意象,否则就没有诗味,但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创造意境美。
  意象美比较容易感受,而对于意境则不容易体悟,感受意境美对欣赏者的修养、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二.历代诗词中常见意象选讲:
  (一)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
  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代词人张孝祥《念奴娇》,
  注释: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二)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注释: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注释: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月下相思,情幽怨重;望月抒怀,思绪翩翩,自古皆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背景阔大,由景入情,意境雄浑,是千古传诵的佳句。它没有一个华丽的字眼,却自然天成。当我们望见一轮明月从海面上冉冉升起之时,这样的诗句就会脱口而出,带我们进入一个静美的境界。也许,这就是名诗名作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吧。诗人将思念远人的相思之情寓托于月光,月光脉脉无语却善解人意,牵人相思又给人抚慰。它把自己的光辉温柔而均匀地洒向天涯海角的每一处,让人在心中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注释:历来备受人们推崇,经久不衰,成为写月的千古绝唱。据《唐诗选注》解释:露无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适逢白露节,故曰,露从今夜白。月无处不明,但心在故乡,故曰,月是故乡明。两句诗情景交融,读来历历在目。从结构上,这两句是上一下四句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顿挫抑扬极富音韵美。即使到了现在,还常常可以听到人们发“月是故乡明”之感慨。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注释: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这首诗中所写的“ 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日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信约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 。“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三) 柳枝——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1.《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是一首隋代民歌。其悠扬的声调,宛然是唐代成熟的七言绝句,而意象的构置也层次井然:一、二句分别展示柳枝低垂与柳絮纷飞的情景,突出柳的形象特征。第三句总绾柳枝、柳絮,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末句逼出一篇正意:盼望离人早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2.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3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4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5.“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王实甫《西厢记》)
  (四)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诗为游历武侯祠时所写。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1.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3.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五)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高楼——登高怀远,思念远方之人
  1.李白《菩萨蛮》“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2.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3.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凭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6.欧阳修《蝶恋花》“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六)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1.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2.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芭蕉在南方几乎是四季常青,种植容易,山边水际,阶前墙阴,处处皆宜。
  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多,因此蕉阴之下,最为适意的小坐闲谈之处。
  1.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2.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3.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4“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吾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5《一剪梅•芭蕉》 何故闲来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竟悔当初未种桃,叶也青葱,花也妖娆。
  如今对镜理云髫,诉也无言,看也心焦。
  6.琼瑶:《一剪梅》春风吹梦洒林梢。鹊也筑巢,莺也心焦。
  忙忙碌碌且嘈嘈,风正飘飘,雨正潇潇。
  今朝心绪太无聊,怨了红桃,又怨芭蕉。
  怨来怨去怨春宵,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1.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七)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1.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2.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3.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4.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5. 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1.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2.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3.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八)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1.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3.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以上是我上课的教案
月,满月一般表思乡之情;残月代相思或忧愁之情。
日,代希望和活力。
门,闭门代隐世之心,敞开的门代建功立业之心。
花,代作者本人情操或思想寄托,代女人或心爱之人。
酒,痛饮代豪情,独饮多代苦闷思乡寂寞等,代怀古。
这些是最常出现在古诗里面的几个意象及其一般情况下的解释,参考资料是我的笔记~
我就是学文学的,这是我们教授讲的。
很多啊

如何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和语言

一、现代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艾青在《诗论》中对意象进行诗意的描绘:“意象: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这段话告诉我们:意象是诗人感觉到并写入诗中的具体事物。台湾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也给意象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意象的类别因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从创作方法的角度,可将意象分成以下三类: 1.比喻性意象 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一,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在诗歌中,用作比喻的意象可称之为比喻性意象。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别。明喻要求本体与喻体都在诗中出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如”“似”“若”“像”“仿佛”一类表示比喻的词语。在明喻中,本体与喻体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不是等同关系。 例如: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 这是艾青看了俄国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小夜曲》后写的诗。比喻中的本体是舞蹈家的“人体”,喻体则是“云”“风”等等。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通常使用“暗喻”(或说“隐喻”)和“曲喻”的手法。所谓暗喻,就是把喻体说成就是本体,暗示其相合的特性。至于“曲喻”,就是奇想,奇特而又大胆到几乎不近情理的联想、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变异的狂想,但是,如果在诗歌中处理得当,反倒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例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闻一多的《死水》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一沟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2.象征性意象 象征是指借助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 例如: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豺狼是残暴的象征,绵羊是温顺的象征,孔雀是骄傲的象征,玫瑰是美丽的象征,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 现代诗中,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狼可以象征残暴,但有的场合也可以象征野性、自由不羁等等。所以,现代诗中的意象,其象征性往往是不确定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来,可随着读者的不同角度、不同背景而转移,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例如,艾青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中的“礁石”,显然是一种拟人(有身体、有脚、站在那里、脸上含着微笑)的象征性的意象。但它究竟象征什么具体的事物,读者可以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没有唯一的、明确的界定。所以说,象征性意象能引发人们联想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拓出自由想象的空间。 3.描述性意象 写诗不能事事比喻,处处象征,所以在比喻性意象与象征性意象外,诗人用得最多的还是描述性意象。意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作用还是被诗人用来描述景物与事物,并借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康桥泛舟寻梦,潇洒而来,又潇洒而去。诗人展示了一系列描述性意象,有“云彩”“金柳”“夕阳” “波光”“青荇(水草)”“清泉—虹—梦”“星辉—歌—笙箫—夏虫”……这些意象都围绕、衬托着“寻梦”的主题,从开始“轻轻的”到结尾“悄悄的”,从“作别西天的云彩”到“不带走一片云彩”,展示了诗人无声胜有声的“沉默”“沉思”的情感历程。 二、现代诗歌的语言: 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的把握,也是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解读其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虽然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它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1.语序倒置。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由于押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 如杜运燮的《秋》: 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这里的“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为“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过去了”的倒置。这样写,突出了夏季过去的时间意识。 再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倒装后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 因此,在解读现代诗歌的时候,要善于将倒置的诗句还原,以便于把握诗歌的内容。 2.成分省略。日常表达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随意地省略,必备的成分必须交代清楚。而在诗歌中,为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诗句更硬朗、更坚实,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 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节):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这里,诗人将“神女峰”这一陈述对象省略。其意为,诗人对神女峰“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的“美丽的梦”(神话传说),却留给了神女“美丽的忧伤”,进行了历史反思:“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揭掉了“神”的面纱,将“神”还原为大写的“人”,和诗的结尾“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呼应,凸现了呼唤人性回归的主题。 3.词性转变。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 如闻一多《口供》: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句中的“坚贞”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转变成了名词。 又如余光中的《碧潭》写道: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 句中的“玻璃”“舴艋”本为名词,但在这里,诗人将其用作动词,其用语新奇,意蕴丰厚。

我所理解的诗歌意象

我所理解的诗歌意象

从古至今,自有文字记载起,诗歌就存在着,它让我们领略到了不同的意境和美感,是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所以,对于诗歌的喜欢,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久以来的累积,从古诗到现代诗,有着相通而独特的韵味。

古诗因离我们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大众接触得少,除了专门学习者或是特别爱好者,大都只会高中及以前所学的部分诗歌。然而,诗歌作为一种艺术之美,长久的流传并发扬下去,既是对古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代文化的完善。

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展现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唤醒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并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涵养当下生活。可见国人对古诗词越来越重视了。

诗歌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将一个个意象按美的规律,组合成有机的,有空间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以向读者传递诗的思想感情的信息。

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探讨诗的意象。

什么是诗的意象?《周易·系辞上》从哲学的角度谈到了意与象的关系: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写的不能把说的都表达出来,说的不能把想说的都表达出来。朱光潜先生的《诗的意象与情趣》中指出“意象是个别事物在心中所印下的图影,概念是同类许多事物在理解中所见出的共同性。”艾青在《试论·意象、象征、联想、想象及其他》中说“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并用诗的形式对意象做了解释:

意象:

翻飞在花丛,在草间,

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

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

它是蝴蝶——

当它终于被捉住,

而拍动翅膀后,

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

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台湾的余光中《论意象》也给它下了一个定义“意象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

诗是浓缩的故事,浓缩的情感,浓缩的意境,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事物,必须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也就是今天我和大家谈的要有意象,而展现意象亦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所以,意象又划分为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

比喻性意象,与日常所用的比喻类似,易于理解。即将某些事物像人一样赋予情感,并附带特有的意义,如: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思雨。“

象征性意象: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他本身来看,而是就他所暗示的一种较为广泛较为普遍的意义来看。”作为象征性意象,使用得最多的还是利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个或某些特征来表达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现成的感情事物本事就已具有它们所要表达出来的那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象征就不只是一种本身无足轻重的符号,而是一种在外表形式上就已可暗示要表达那种思想内容的符号。”

如张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落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描述性意象。写诗不能事事比喻,处处象征。所以在比喻性意象与象征性意象间还常用描述性意象。

如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意象让诗歌如画如景,给人无尽的美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诗人与爱好者们不懈追求的原因之一。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经典语录

1.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他一切东西。我心中的造化,就是创造了多少文化。

2.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3.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4.世间万千种宠爱,无数种人心,得之我幸,不得我也没什么不幸。我只认可一点,就是出门再匆匆,裤子拉链还是得拉好。

——《我所理解的生活》

5.除了利益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我们几乎对一切都冷漠。这种冷漠和荒诞所催生的新闻都被世界各地的报纸不停地放在头版,无奈地成了这个民族的注释。

6.我们所拥有的,他们都拥有过;我们所炫耀的,他们的纳税人不会答应;我们所失去的,他们都留下了;我们所缺少的,才是最能让人感到自豪的。

7.既然我们共享着太平洋的风,就让它吹过所有的一切。、

——《太平洋的风》

8.是,做人做事,如果没有了下限,可不什么都合格么?

9.中国的老百姓和小龙虾很像,最能忍最能扛,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生存,虽然有两只钳子,但常被人在背后捅刀,而且也夹不到对方。一有惊吓,第一反应就是往后退。

10.愿扛住了八级地震的人们,能扛住追打;也愿扛住了八级地震的政府大楼,能扛住追问。

——《什邡的释放》

11.在一个国家走向完善和民主的道路上,我们站起来,走出去,坐下来,并不一定是为了那些空泛的大词,可能只为了一件事、一个人、一棵树、一家厂。也许事关自己,也许无关自己,就像什邡的污染再怎么也飘不到上海,但是我知道,我们每个人,终会遇到这一天,我们一样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援,远方的朋友们。

——《已来的主人翁》

12.钱都是辛苦赚的,实惠总是排在第一的。

13.在这个一点就着、一煽就旺的社会里,每个人的私有财产都是不安全的。

14.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是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变成千夫所指。

15.跳出棋盘的棋子,哪怕披着旗帜,最终也只是个弃子。

——《跳出棋盘的棋子》

16.看见好的捧个场,遇见坏的冷个场,碰见傻的笑个场,等他们自己给自己砸个场,也只能这样。

——《我和官员的故事》

17.是的,面对特权,我们厌恶,当享用到一点假特权,心中又窃喜;面对吃特供的人,我们批判,但自己用到了那些特供,又会得意。很多人恨特权,因为特权没有在自己手中。我朋友觉得如果他掌权,必须从善如流。其实未必这样。我相信没有人会不沉迷其中,除非他的特权大到无需彰显,只用来表演一些低调的姿态。

18.没有人能控制自己不会凌驾在他人和法律之上,哪怕他再好再温厚。体制赋予特殊个体的特权是无法靠自我修行来美化和消解的。

19.我们的社会进步或者退步,常常只是特权与特权之间的争斗结果。人有善恶,权无美丑,所以去向何方,全凭运气。

20.如果一个地方充满着不被限制的权力,那么谁都不会安全,包括掌权者自己。

——《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

21.地表上的光鲜,地底下的不堪,正是我们周围很多东西的缩影。

22.城市里看得见的地方重要,看不见的地方更重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能让生活更糟糕。

——《暴雨行车指南》

23.文艺能不能复兴,其实也是人心的问题。如果人心没有复兴的话,那再多的基金、再多的口号,都没有用。有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个人比较悲观——过了就是过了。

24.思想,别谈那么远吧。

——《“文艺”没问题,“复兴”有问题》

25.世界上最成功最幸福的人,其实都有痛苦的一面,只是没有被大家发现而已。

26.不是每件事都能给人生带来什么,人生的时光,总需要去度过。我选择这样度过。

——《答台湾记者问》

27.这是一个什么都可以说的地方,所以我就没什么可说的。

28.事实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化,八卦也有八卦的文化,电影有电影的文化。

29.事实上年轻人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我相信任何的媒体从业人员都有他的新闻理想、媒体追求的。而且未来这根线一定会越来越远,最终会彻底消失,因为所有的线都有可以承载的分量,如果它太重了,就一定会崩溃。

30.无论作家还是别的行业,首先你要确定自己是真的适合这个行业,而不仅仅是热爱。因为如果发现你热爱这个行业但是你并不适合他,其实是一种更大的痛苦。

——《答香港读者问》

31.有些人的努力是为了摆脱自己原来的出身和环境,有些人的努力是为了证明无论出身和环境自己都可以,这都无可厚非。

32.对一辈子没搬过地方的老人来说,背井离乡的伤害会更大。

33.我迟早会回去,找一个河边的房子。虽然大家都走了。

——《答亭林镇青年问》

34.我相信这些迟早会到来,只是希望它早些到来。

35.政治不是肮脏的,政治不是无趣的,政治不是危险的。危险的、无趣的、肮脏的政治都不是真正的政治。

——《韩三篇》

36.从有了互联网开始,随着每个人的参与,曾经说出大家心里话的着名公知们被不停抛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抛弃一些人的名字不代表必须抛弃一个向善的名词。

——《就要做个臭公知》

37.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见证很多东西,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头皮屑。

38.一个不杀戮自己的人是危险的,哪怕被逼无奈戳了自己一下,也要报复。

39.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往往就是个什么东西。

——《这一代人(20xx版)》

40.我想我懂你了,Leslie。这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你改变不了。我也改变不了。

41.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我想我可以试着告诉你为何。因为,你一生没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

——《偶像:写给张国荣》

4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须强求。因为命里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有诞生和死亡,而中间的都是你要强求的部分。缘分不是走在街上非要撞见,缘分就是睡前醒后彼此想念。

43.世上唯有爱情,唯有想在一起的两个人。两个想在一起的人,便是最大,便是最正,他人皆是第三者。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须强求》

43.牢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

44.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在消费这个社会,就看你是向善的还是向恶的。

——《我不讨好任何人》

45.没有人永远和过去的自己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长。

46.人的性格未必只有一面,也未必需要符合其他人的设定。每个人的境遇和脾性都是不同的。你不能拿着标尺先裁量自己,再去宣判每个与你尺码不同的他人是伪劣产品。

47.红灯永远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前程的,是你的才能。

48.人,可以不上学,但一定不能停止学习。

49.只有阅读,才会进步。

50.我相信造物者一定赋予了每一个人特殊的才能,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而已。

做别人所不理解的事情!

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我爱你 你爱她 你特么是狗

3、十年磨剑三日锋,数载人生在其中。

4、你球衣前面的名字,比后面的名字更重要。

5、相信吧,总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以后的。

6、我将自己活成了你的样子

7、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8、[ 把所有的好话都说尽了也都不在于你的一句分手吧 ]

9、员工是笨蛋就要找到适合笨蛋的管理方法。

10、列夫托尔斯泰

11、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2、不要以你已经做过的事情来判断你的成败得失,而要以你将要做的事情来判断。

13、一种对工作和学习的冲击力及持久力会让你有特殊的魅力和个人实力。

14、做别人所不理解的事情!/caipu/

15、人永远在追求快乐,永远在逃避痛苦。

16、你,还记得那个不懂什么叫肚子痛,拉着你到食堂要开水的人么?

17、一个一味沉沦于旧事的人,是不能张开双臂去拥抱 的。

18、我现在所做的,只是为以后不会后悔。只是为以后那比之更加灿烂的人生。

19、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20、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21、[我也已经开始心无旁鹜地做着一些不愿做的事,开始安慰自己一切都为了让以后的自己心安]

22、批评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敌人,明天的朋友;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敌人。

2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24、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25、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清金缨

26、正确地认识自己,并自觉地用理智控制自己,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

27、万事万物,有所保留(才不可露尽,力不使尽,即若知识,也应适当保留)

28、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

29、挫折与不幸是人生的伴侣,但又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能使人清醒,催人奋进。

30、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

31、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清康有为

32、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

33、吵不散,骂不走,那才算爱 //

34、如果不想做点事情,就不要想到达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35、浸于腐世十数载,谈何速清自身浊?

36、失败的本质是这个失败根本就没有失败,只是暂时还缺乏成功的条件。

37、过去就像回形针,把青春一页页的固定,然后变成了一本不被出版的书。

38、莫做无情之人,莫行绝情之事!

39、缺乏对事业的热爱,才华也是无用的(尼柯拉耶维奇)

40、女人,别活的跟支烟似的,让人无聊时点起你,抽完了又弹飞你。记住,你要活的和毒品一样,要么不能弃,要么惹不起。

41、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42、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

43、守时。

44、才自清明志自高(清曹雪芹)

45、应该用加上10岁的心态考虑事情,然后再减去10岁面对现实。

46、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

47、多考虑应该做什么,少考虑能够做什么。

48、万物皆空、莫强求,只要努力过又何必在乎得失呢!祝你成功!金榜题名时,怜惜树下草!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也感谢我所没有的

1、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2、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轮回!

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6、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7、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8、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9、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10、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11、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2、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13、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4、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5、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7、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8、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19、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20、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什么是诗歌的象征手法?

  1.诗歌的基本元素:意象 意象,就是有意蕴、意义、意味的“象”.象是象形字,象长鼻大象之形.4000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大舜曾驯象耕田,可见当时人与象之亲密.后来中原气候变冷,象亦绝迹.古人很少见到活生生的象,只能见到图画中的象,于是汉语的词汇中就有了“图象”、“画象”,并由此滋生出形象、意象.图画中的象和活生生的象相比,多了认知(“知”)和描绘(“行”)两个环节,因而心灵中的万象就比现实中的万物多了一重空灵超蹈的虚拟性;从认知到描绘的递变是人的生命实践的基本格式,因而“象”又比“物”多了一份内省和传达的主体性.或者说象是属人的,作为活泼泼的生命体验的形式化,它天然是有生命的.《道德经》中有“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句子,其中“象”与“物”对举,可知“象”在先秦时代就是和“物”相区别的.这种区别在《周易》中有明确的阐释,那就是:卦象是对天地万物变化的虚拟象征.简略地说,“象”即是“物”的虚拟象征.“象”之特质正在于其有“意”:凡所谓意蕴、意义、意味,都是人从“物”中领悟出来的;而人的这种领悟正是内在于对“物”进行认知和描绘的全过程的心灵能力,是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没有“意”哪里会有感物于心的“象”?于是“象”也就必然是意象了. 意象作为诗的元素,提醒了诗在文学文体意义上的独立与自觉:它决定了诗人不能够像撰写论说文那样,离开“象”的框架而直陈其对事物的意蕴、意义、意味的识见.严羽论诗,早有“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之说,忌浅直、贵含蓄,是我国古典诗学的基本观点.辛弃疾《鹧鸪天》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桃李”在“城中”的“风雨”中,不得不“愁”,从而成为河山破碎的象征;“溪头荠菜花”是报“春”的使者,它是欣喜的,它意味着生命的希望.又如郭路生(食指)的《秋意》: 秋雨读着落叶上的诗句, 经秋风选送,寄给了编辑, 那绿叶喧哗的青春时代, 早装订成册为精美的诗集. 有一片秋叶竟飘进我心里, 上面还带着晶莹的泪滴, 款款落在我胸中的旷野, 伏在我心头上低声抽泣. 辨别得出,是你的泪水, 苦苦的,咸咸的,挺有诗意, 可滴在我心中未愈合的伤口上, 却是一阵阵痛心的回忆. “落叶上”本无“诗句”,“秋叶”上也无“泪滴”.“低声抽泣”的是诗人自己.“秋风”、“秋雨”皆是意象,“痛心”、“诗意”皆乃象征.流沙河《十二象》中引述了周发祥的说法,即“‘意’隐藏在‘象’的背后”.为什么“荠菜花”和“秋叶”是有生命的?因为它们的背后有诗人的深情.这种藏“意”于“象”的含蓄蕴藉的风格应该说正是诗歌的文体特征.
  2.诗歌的方式:想象 想象即是“象”在自由思维活动(“想”)中的创造性呈现.因此也可以说想象是形象思维的本质.陆机《文赋》所谓“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道出了想象的创造特质.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说:“诗人的眼睛在神奇的狂欢的一转中,便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想象会把不知名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诗人的笔再使它们具有如实的形象,空虚的无物也会有了居处和名字.”更强调了想象的自由精神.诗,正是文学文体中最富自由精神和创造特质的一种.有人把诗的想象又区分为联想和幻想.其实即便联想亦是颇富自由创造的精神气质的.李白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从“云”想到“衣裳”,从“花”想到“容”,让作为“物”的“云”与“花”顿时超越了“物”本身而意味深长了.这样的联想背后有一颗极富想象力的诗性心灵.因此诗人波德莱尔才说:“只有想象中才有诗.” 希腊人抵御波斯入侵,300名守卫托莫庇来关口的斯巴达人英勇抗敌,全部阵亡.诗人西门尼德为他们写了墓志铭: 过路人,请传句话给斯巴达人, 为了听他们的嘱咐,我们躺在这里. 这便是一种诗的想象.孙绍振先生的理解颇为精彩:“这里写的好像不完全忠实于生活,但是它却更忠实于感情.它的真实是生活的客观形态特征(死亡,躺在大地上)和感情的主观愿望特征(为国献身,永生)在一个交集上的会合(睡眠).……这里有死亡的特征(躺着),也有永生的特征(听觉仍然在起作用的睡眠),这自然不是现实的生活图景,它是来自于现实,又经过感情的改造的想象.通过想象,生活好像重新投胎一样,获得另一种形态和性状.它失去生活原型的一部分性状,它获得了感情的特征.生活的形象,在想象中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幻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规律.”李贺《梦天》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九州之广,四海之大,自天上视之,不过是点烟杯水.以滔滔海水置之“杯中”,无疑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这种“变幻”只有在狂放的想象中才是合理的.诗的想象宛如传说中的“点金石”,直接导致物象的夸张、缩小、幻化、变形,并从而创造出超越现实人生的动人美质.想象的美学本质是自由空间的生命感受,想象的思维本质就是路径思维(相似思维、因果思维、构成思维)的灵活展开. 想象,具有两个重要的品质,第一是强烈的情感性,它生成想象的强大动力,没有情感就没有想象.第二是想象的自由构象性,即为了表达情思而运用写作思维操作技术进行赋形性的形象组合和构造.这就是所谓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艺术思维.
  3.诗歌的文体重心:精神意境 诗,其实就是一种意境、境界.美国著名诗人卜润宁在谈到阅读诗歌的经验时说:“……这些诗人的诗,突然使我进入一种境界,而其语言便是诗.”意境,有时也称境界,要领会意境的真谛就必须清楚地把握“境”字的意蕴.“境”的本字为“竟”,是表示乐曲终止的时间概念,许慎云:“乐曲尽为竟.”后来转而引申为表示疆土终界的空间概念,《诗经》毛传云:“疆,竟也.”《说文》更释“界”为“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土地之所止,皆曰竟.”可见“境”字在文明的始源时期就积淀着丰富的时空感觉.我们认为,“意境是由人的打量、感叹、沉思,人的生命力量开辟出的一重独特的文化时空.换句话说,作为第三自然界的重要构成元素的意境,本来就是有‘人’内在地置身于其间的立体时空”.其中强调的正是意境的两要素:空间感觉和生命精神.其实这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空间感觉是生命生存的精神感觉,生命精神又是无限自由的精神空间感觉.就空间感觉而言,意境是产生于意象而又超越于意象的.意象是有限的,是融情(意味)于景(形象)的,其重心在于“景”.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赞美过“卢、骆、王、杨”诗中的“翩翩意象”;艾青《太阳》诗中有: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流沙河《十二谈》称他“创造了惊心眩目的意象”,“给读者以强烈的振奋”.意境是无限的,是意象的立体化和超立体化的无限化.意象乃画面,而意境乃精神空间,空间超越画面之处正在于它总有着深幽广远的立体感、生气感、无限感.如《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肤”、“领”、“齿”、“首”、“眉”等“象”的叠印还并不就是“境”,是“倩”和“盼”将画面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立体而成的满纸生气的无限感,从而创造出一派鲜活深远的动人意境.又如张橘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好问认为此诗“佳则佳矣,而有未安”,改“一树”为“几点”.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就此阐释说:“‘一树早梅’固定指一处,显得呆板;‘几点早梅’,着眼于广阔的空间,而且未限定数量,所以意境飞动.”台湾诗评家曾称许现代诗《风景》的“空间层叠”之美: 防风林的 外边还有 防风林的 外边还有 防风林的 外边还有 然而海以及波的罗列 然而海以及波的罗列 说它的妙处正在于“在读者心中产生无止尽的层层叠叠的感觉”.这奇异的空间感觉正是诗歌意境之秘谛所在. 总之,诗歌意象的立体空间的背后,是诗人熔铸在诗歌的字里行间的那极度自由超脱的生命空间.郑敏在《诗歌与哲学是近邻》中专门阐述了这种以精神自由为指归的境界追求:“词藻,技巧,主题,往往最后是用来建立一种境界,境界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种渗透人文史哲的精神追求,它是伦理、美学、知识混合成的对生命的体验与评价,它是介乎宗教与哲学之间的一种精神追求,也许是中华民族心灵的呼吸吧,既有形又无形,当诗歌里缺少境界时,它顿失光泽,只是一堆字词.……境界是不停的变幻,如同雷雨阴晴,它也是诗人的心态与精神的综合.诗人有时以一些具体的描述表达他的境界,他所真正要给读者的却不是那具体的描述,而是那恍然怅然的一种精神的领悟,既不是明确的教导,也不是可以名之的某种情感.……意境二字如果解释为情景交融的境界,就似乎浅显了.诗格之高低与诗中诗人的精神境界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诗与书、画确实以境界为其灵魂.不论诗中之具体内容是否有诗人自己本人的情,也即是否‘有我’,其境界必须是超我的,在抒情写物之外又有一重天,这重天是超我,超人世间的,其超脱、自由、潇洒的程度愈大,也就是境界愈高,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中国儒、道、释共同拥有的修行,它比西方的宗教修行要更虚、更空广.在境界中没有全能的主,没有权威,没有控制与被控制,人在境界中进入完全‘无待’的‘自在’状态,因此完全自由,完全的‘自在’意味着超我,超物,超神,也即完全超‘有’,与‘无’同在.或说:无在无不在.”所以,马正平认为:“在中国美学看来,‘境界’(‘意境’)是文学艺术的终极本体.在这里,不仅作为艺术形式的语言符号是艺术的载体,而且就连作为艺术内容的主题、形象也是艺术的载体,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艺术意境、境界.无论从写作的角度,还是从鉴赏、批评的角度来看,我以为‘意境’、‘境界’既不是文艺作品中‘情景交融’的图画,也不是西方文论中的‘典型’,既不是艺术鉴赏时的联想想象的艺术天地,也不是艺术形象和环境结合的立体化的艺术世界,而是超越于这一切艺术形象之上的一种抽象的高远无碍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是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艺术内容、艺术技巧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心灵(思想、情感、人格)的高度.这是艺术的高度,也是人的生命高度.”陶渊明的东篱采菊,诗化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忘言”境界;寇准的登山远望,凝结为“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宏大境界.诗人俞心焦的代表作《墓志铭》: 在我的祖国 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当你知道我葬身何处 请选择最美丽的春天 走最光明的道路 月光千里的祖国 只有你还没读过我的诗 只有你未曾爱我 你是我光明祖国惟一的阴影 你要向蓝天认错 来向我认错 这一天要下的雨 请改日再下 这一天还未开放的紫云英 请它们提前开放 在我阳光万丈的祖国 向白云认错 向青山绿水认错 最后向我认错 最后说 要是心焦还活着 该有多好 则创造了“在地狱般无人理睬的午夜,冷酷地揭露自身的光明面”(俞心焦《揭露自身的光明面》)的“激情”境界.我们所谈论的诗歌的“忘言”境界、宏大境界、激情境界,实际都如俞心焦所说,是“对梦想、生命力和宇宙秩序的瞬间显露”,是诗人生命精神的极致展现.而诗的这种“意境”就是马正平在其《生命的空间》中所谓的“境界”.
  4.诗歌文体的外形:节奏韵律 当有人问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穆尔的诗在特性和风格上是否有什么变化时,他说:“我最主要的关注本来是节奏感,此外没有太大的变化.倘若把盘踞在心头的节奏表现成功了我就心满意足了.”由此可见节奏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那么什么是节奏呢? 我们知道,所谓诗歌文体的外形,是指能够为读者呈现某种特别的听觉感受的语言形式,这种听觉感受的生成有赖于节奏和韵律的细致安排. 所谓的节奏,是指一连串的声音,具有一定的强弱、高低、长短变化或时间均匀间歇而形成的语言秩序感,用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的理论来说,它就是声音之“文”和“采”.它的本质是透过音调的运动变化而获得形式化的时间感觉、时间之美.在汉语诗歌中,节奏具体体现为音顿的规律.这样诗歌就获得了一种开合有致的时间美.汉语古典诗歌一般有严格的节奏规定,如“三字尾”,但这里不做介绍;新诗的节奏,一方面由音步的规律性停留形成的音顿时间的规律美,另一方面是由诗人的情感起伏的抑扬顿挫而定. 诗歌节奏的精神意蕴、诗句的长短组接、重音的平仄协调、段落的远近呼应,都可品味到相应的丰富情味.比如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那平和、幽婉而略显轻扬的节奏,读来给人一种清丽而又有些淡泊的伤感.诗歌节奏的妙谛呼唤着一对灵秀颖悟的耳朵. 所谓韵律,是指一连串的声音,具有一定的先后一致的反复回应的和谐与变化而形成的声音的秩序感.在诗歌中,韵律也即押韵,是指相同的语音在诗句的一定位置上,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古典诗歌的格律对押韵要求很严,要按既定的平仄结构填写,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新诗一般也要求押大致相近似的韵,而且绝大部分诗是在句尾押韵,但押韵的密度掌握得较自由.新诗是古典诗歌走向散文化(口语化)的产物,此乃新诗之“新”;但散文化(口语化)的诗句亦需要流畅有力的音乐感,这才使新诗不失为“诗”.如第广龙的《祖国的高处》: 祖国的高处 是我阳光割面的西藏 三朵葵花在上 一盏油灯在上 我爱着的盐 就像大雨一场 穿过肝肠 秋天到来,秋风正凉 路上是受苦,命里是天堂 歌手打开琴箱 把家乡唱了又唱 安塞的山多,驿马的水旺 一遍一遍的声音 是洗净嘴唇的月光 祖国的高处 长者慈祥 是我黄河出生的青海 一个是我的父亲 一个是我的亲娘 守着银川的米 守着关中的粮 一辈子有短有长 骨和肉都能抓牢 都能相像 窗花开放,岁月悠长 我心上的妹妹 身子滚烫 左手举壶口,右手指吕梁 你的温柔就是我的刚强 把银子装满睡梦 把生铁顶在头上 我的幸福,在泥土里生长 诗中的韵脚主要是“藏”、“上”、“场”、“肠”、“凉”、“堂”、“唱”、“旺”、“光”、“祥”、“娘”、“粮”、“像”、“长”、“烫”、“梁”、“强”、“长”.它们声调不同,韵母也不太一致,只是押了大致相近的韵.韵律能够造成并强化诗歌的音乐感,因此韵脚与诗的基调必须和谐.以此诗为例,诗人的情感是深挚雄放的,诗歌的题材又较宏大,因此选用了开口音. 此外,韵律的含义还包含一个句子内部所用的词汇语言的声音的平仄相间、变化.这就是说,一个句子内不能全是平声,也不能全是仄声,应该平仄大体相间,这样才具有诗歌语音的韵律之美.
文章标题: 你又不是诗人,你怎么知道诗人写诗的意象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64421.html

[你又不是诗人,你怎么知道诗人写诗的意象]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