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朋友,这首诗进步了吗

时间: 2023-02-22 16: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朋友,这首诗进步了吗

试出内容和形式上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相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句分析】
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
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
熟悉汉魏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同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种联系。曹诗是这样的:“心悲动我神,弃置勿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王勃的诗,显然受到曹诗的影响,是从曹诗脱化而来的,但两者却大有不同之处。曹子建满怀幽愤,⑤他的上述一番话是极无聊赖,强作排遣之词,所以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王勃虽然也经挫折,但毕竟年少,他的一番话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矫健、语调明快。有人讲,王诗胜过曹诗,我看倒也不见得。但王诗并非简单的沿袭,而是自有独到之处,所以同样应当受到称赞。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⑧,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⑦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确实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必定曾使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拿五言律诗来说,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的诗对后来诗歌的贡献时,满怀激情地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我们不妨把王勃的这首诗看成黎明女神项链上的一颗明珠,这样看,会更能领受它的迷人的魅力。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①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又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他们那样重视离别是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
【赏析】一般说来,人们在同自己的亲威、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依依不舍,免不了要讲些祝愿一路平安、保重身体或者后会有期之类的话,有的甚至还要作出“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是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了进去,那就会显得俗套、平庸,没有味道了。王勃不愧是一位市斤,他才不去写这些呢!他的这首送别诗,别开生面,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把人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读后使人深受感动。
在这首诗里,开头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城阙辅三秦”,但见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风烟望五津”,再看朋友所要去的地方,千里迢迢,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一近一远、一明一暗的景物,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送别画面,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是点题的,下面讲明了朋友之间分别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筵席总是要散的,感情十分深厚的朋友也难免要分别,不可能永远会聚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办事的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决不会分别而疏远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诗人和杜少府分别的意义就在这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表现出诗人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不管到了何处,都会觉得好像仍在与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促膝谈心,那样的快乐、幸福。
说到这里,诗人还嫌余意未尽,再加上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他语重心长,勉励朋友在分手的时候,千万不要象小孩子那样掏出手绢来揩眼泪,悲伤难过,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这样的诗句,扣人心弦,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初唐四杰”的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束缚,勇于创新,但还不够完善。例如王勃的这首诗,三、四两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按照律诗的要求,应当是对仗,但却用了散调,不够合律。后来,有些轻薄的文人就讥笑他们。然而,这掩没不了他们的成就。杜甫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讥笑他们的人消亡了,而住院病人的诗则将千古流传下去。
【评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权威分析】
唐诗鉴赏大词典: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这是一首赠别友人的诗。上路的杜少府显然是郁郁不得志的。从城阙巍峨、畿辅广阔的京都长安,离别亲友,独自去往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的蜀川,此情此景自是难堪的。诗的发端,不但点明地点,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风烟”,写五津僻远,难以望见,也隐含仕途前程,渺不可知。关切之情,在“望”中流露。三、四句推进一层说,你此去固然如飘泊的孤舟,我也是多年沉浮于宦海的人;彼此分手,我何尝不同样黯然呢!以同情为安慰,已暗逗“知己”二字。然后转折出天涯如比邻的情怀。以临别不效儿女态为结,格调极高,使友人的精神也为之振作。这样的劝慰,自与一味作感伤语不同,在流行儿女笔墨的初唐诗中,尤为难得。
此诗立意显然受到建安诗人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的影响。曹诗中有这样的话:“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如果)不亏,在远分(情分)日亲。何必同衾(被子)帱(床帐),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热病),无乃(未免是)儿女仁(情爱)。”王勃诗借其意而措辞更为洗炼、蕴藉、从容。从初唐沿袭绮靡浮弱的齐梁宫体诗遗风中突破出来,本是“四杰”的历史功绩,在诗风革新上,反齐梁而学建安,更代表着诗歌发展的进步的时代趋势,
这是一首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的五律。不但字声平仄完全协调(第七句虽用“平平仄平仄”变式,亦律句通例,杜甫律诗中尤多),而起、承、转、合,章法井然,对仗的运用,也能注意到整散的变化,第二联用流水句法,似对非对;这是因为首联用严整的对偶起头,所以故意用散调相承,以免呆板。第三联凭空挺起,转折有力,是全首诗意最警策的地方。末了自然结出莫效儿女别泪沾巾情态,劝慰之中,又有勉励,读之令人胸襟开阔。可见,五言律诗到“四杰”笔下,已经基本定型了。

淮上与友人别
赏析: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是一手握别诗.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总结如下。
内容上:王勃重文辞,此诗重在写意,有安慰朋友之意。郑谷重情感,重在抒怀,咏叹。
形式上:五言律诗比七言绝句看来更为简洁,有明快的节奏感。七绝更为富于音乐感,韵味十足,多用于抒怀。
两诗虽创作手法迥异,但均为优秀的送别诗。王勃语言有力,诗句读来朗朗上口。郑谷词句优雅婉转,读来愁肠悠悠,怅然潸然。
但王勃的意境高远,从三秦五津想到海内,从宦游人写到知己毗邻,体现出胸怀天下的气度,和远大的人生理想,使平常的生活感悟得到升华,超越了别离情,洒脱自然高远。
郑谷的诗句固然悠扬精致,如杨柳摇曳生姿,但意境没有脱离封建士大夫的别离伤感,只是一位的伤心+伤感=忧愁,显得不洒脱,不爽快。

当然,赏诗见仁见智,一家之言,供楼主评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句分析】
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
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
熟悉汉魏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同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种联系。曹诗是这样的:“心悲动我神,弃置勿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王勃的诗,显然受到曹诗的影响,是从曹诗脱化而来的,但两者却大有不同之处。曹子建满怀幽愤,⑤他的上述一番话是极无聊赖,强作排遣之词,所以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王勃虽然也经挫折,但毕竟年少,他的一番话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矫健、语调明快。有人讲,王诗胜过曹诗,我看倒也不见得。但王诗并非简单的沿袭,而是自有独到之处,所以同样应当受到称赞。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⑧,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⑦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确实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必定曾使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拿五言律诗来说,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的诗对后来诗歌的贡献时,满怀激情地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我们不妨把王勃的这首诗看成黎明女神项链上的一颗明珠,这样看,会更能领受它的迷人的魅力。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①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又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他们那样重视离别是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
【赏析】一般说来,人们在同自己的亲威、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依依不舍,免不了要讲些祝愿一路平安、保重身体或者后会有期之类的话,有的甚至还要作出“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是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了进去,那就会显得俗套、平庸,没有味道了。王勃不愧是一位市斤,他才不去写这些呢!他的这首送别诗,别开生面,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把人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读后使人深受感动。
在这首诗里,开头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城阙辅三秦”,但见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风烟望五津”,再看朋友所要去的地方,千里迢迢,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一近一远、一明一暗的景物,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送别画面,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是点题的,下面讲明了朋友之间分别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筵席总是要散的,感情十分深厚的朋友也难免要分别,不可能永远会聚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办事的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决不会分别而疏远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诗人和杜少府分别的意义就在这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表现出诗人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不管到了何处,都会觉得好像仍在与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促膝谈心,那样的快乐、幸福。
说到这里,诗人还嫌余意未尽,再加上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他语重心长,勉励朋友在分手的时候,千万不要象小孩子那样掏出手绢来揩眼泪,悲伤难过,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这样的诗句,扣人心弦,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初唐四杰”的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束缚,勇于创新,但还不够完善。例如王勃的这首诗,三、四两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按照律诗的要求,应当是对仗,但却用了散调,不够合律。后来,有些轻薄的文人就讥笑他们。然而,这掩没不了他们的成就。杜甫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讥笑他们的人消亡了,而住院病人的诗则将千古流传下去。
【评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权威分析】
唐诗鉴赏大词典: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这是一首赠别友人的诗。上路的杜少府显然是郁郁不得志的。从城阙巍峨、畿辅广阔的京都长安,离别亲友,独自去往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的蜀川,此情此景自是难堪的。诗的发端,不但点明地点,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风烟”,写五津僻远,难以望见,也隐含仕途前程,渺不可知。关切之情,在“望”中流露。三、四句推进一层说,你此去固然如飘泊的孤舟,我也是多年沉浮于宦海的人;彼此分手,我何尝不同样黯然呢!以同情为安慰,已暗逗“知己”二字。然后转折出天涯如比邻的情怀。以临别不效儿女态为结,格调极高,使友人的精神也为之振作。这样的劝慰,自与一味作感伤语不同,在流行儿女笔墨的初唐诗中,尤为难得。
此诗立意显然受到建安诗人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的影响。曹诗中有这样的话:“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如果)不亏,在远分(情分)日亲。何必同衾(被子)帱(床帐),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热病),无乃(未免是)儿女仁(情爱)。”王勃诗借其意而措辞更为洗炼、蕴藉、从容。从初唐沿袭绮靡浮弱的齐梁宫体诗遗风中突破出来,本是“四杰”的历史功绩,在诗风革新上,反齐梁而学建安,更代表着诗歌发展的进步的时代趋势,
这是一首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的五律。不但字声平仄完全协调(第七句虽用“平平仄平仄”变式,亦律句通例,杜甫律诗中尤多),而起、承、转、合,章法井然,对仗的运用,也能注意到整散的变化,第二联用流水句法,似对非对;这是因为首联用严整的对偶起头,所以故意用散调相承,以免呆板。第三联凭空挺起,转折有力,是全首诗意最警策的地方。末了自然结出莫效儿女别泪沾巾情态,劝慰之中,又有勉励,读之令人胸襟开阔。可见,五言律诗到“四杰”笔下,已经基本定型了。

淮上与友人别
赏析: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是一手握别诗.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总结如下。
内容上:王勃重文辞,此诗重在写意,有安慰朋友之意。郑谷重情感,重在抒怀,咏叹。
形式上:五言律诗比七言绝句看来更为简洁,有明快的节奏感。七绝更为富于音乐感,韵味十足,多用于抒怀。
两诗虽创作手法迥异,但均为优秀的送别诗。王勃语言有力,诗句读来朗朗上口。郑谷词句优雅婉转,读来愁肠悠悠,怅然潸然。
但王勃的意境高远,从三秦五津想到海内,从宦游人写到知己毗邻,体现出胸怀天下的气度,和远大的人生理想,使平常的生活感悟得到升华,超越了别离情,洒脱自然高远。
郑谷的诗句固然悠扬精致,如杨柳摇曳生姿,但意境没有脱离封建士大夫的别离伤感,只是一位的伤心+伤感=忧愁,显得不洒脱,不爽快。

当然,赏诗见仁见智,一家之言,供楼主评判。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ái):扬州。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至今湖南一带。秦:今陕西境内。
⑤杨花 柳絮。
⑥秦 长安。
⑦风笛 分中传来的笛声。
〔解说〕
潇湘在南,秦在西,诗人与朋友从此分别,谁知何时再能相会?暮春的杨花,更增添了诗人的愁思。
诗词大意:
扬子江渡口,岸边的杨柳枝叶青翠,一派浓郁的春色,时近暮春,天空弥漫着如絮般的杨花,像我心头滋长的愁绪,煎熬着即将分手渡江远去的人。晚风中,传来几声短促凄清的竹笛曲调,暮色苍茫,渡口旁的离亭里两位朋友正在告别。从今后你走向遥远的南方,那潇水湘江之畔;而我却要向北旅行,到三秦之地去。
作者简介: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鹧鸪》等。
赏析: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是一手握别诗.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请朋友们帮我解释一首诗.

杨王久谢瑶池赏,rn豪酒原非命世才。rn杰有闲行犹得在,rn赠君珍重抵琼瑰。rnrnrn这是个朋友送我的,但我不是文学系的。所以要请高人指点。谢谢。
  首先这是首藏头诗,想必你应该知道,即“杨豪杰赠”。
  名词:1.瑶池: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本诗引申为神仙
  2.“琼瑰”应该不是一个词,我查了古汉语词典也没找到这个词,我感觉应该是分开解释的。琼:美玉;美好的事物。瑰:美石。这样看“琼瑰”就是指价值很高的珍奇石头玉质品,或直接解释成珍贵或昂贵的东西。
  3.“豪酒”:我认为也应该分开解释。“豪”字在我斟酌多遍后感觉应该翻译成“奢侈”。
  4.“杰”:才智出众的人。
  5.“闲”:通“娴”文雅。解释为自由也可以,(这个地方我很矛盾)
  6.“犹”:仍然。“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有印象么?)
  7.“抵”:比得上。
  8.“谢”:推辞
  9.“久”:持久(我在文中把他引申为努力或尽力的意思)
  以上的词语都不是我瞎编的,好在高中时候的古汉语词典没扔,查了一下。大体的意思我还真怕说不好,但我把我认为通顺的翻译告诉你,一起切磋吧:杨王(暂且称之为姓杨的大王,要不就是你姓王,王指你,杨指作者)尽力地推辞神仙所赏赐的酒(联系下问的“豪酒”,猜想到神仙赏赐的东西应该是酒)/这么奢侈的酒酿本来就不是为我们这样普通人准备的/才智出众者的文雅品行(文雅品行或翻译为自由自在的行为)仍然存在于他们的身上/我把这个愿望赠予您(君是尊称),这可比得上价值连城的宝贝。
  这首诗是勉励你与作者共同进步的,写的好!我水平有限,只能解释到这个地步啦,希望会给您带去一点点帮助,我挺喜欢古诗词,所以希望您有不同意见的话可以指教一下。
就是个藏头诗,什么意思也没有,就是凑出来的,没法解释,写这个的人的水平不怎么样,呵呵,随便的给你写个你看看,我水平也很差,比他的好些
杨槐舒展惠成荫
豪放高歌荡碧心
杰士流连风晚处
赠君万语品如金
第一句杜撰,瑶池事跟姓杨的没一毛钱关系
第二句浅白,于全诗意却无关
第三句不通,就没见有诗里用单字的杰的
第四句一般,琼瑰生造的词勉强能用吧
才和瑰倒是押古韵
全诗散乱不可解,也就糊弄人的玩意,一定要看把前三句无视掉好了
说你俩感情好

鼓励孩子进步的古诗句

1. 关于鼓励孩子的古文古诗句
关于鼓励孩子的古文古诗句 1.鼓励孩子的经典古诗句
1、《观书》——明代 于谦bai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du忧乐每相亲。眼前直zhi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dao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解释:这首诗说了书籍是我们的朋友,让书籍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多看书就会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不要只会去浪费大好的时光,书房里才是真的好风景。

2、《读书有所见作》——清代 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解释: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3、《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宋代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解释: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扩展资料:

鼓励孩子的名言

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3、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6、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7、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中国:鲁迅
2.鼓励孩子的古诗词
原发布者:李鹏亚

写给孩子励志的古诗词【篇一:写给孩子励志的古诗词】儿童励志唐诗宋词1、《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4、《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5、《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8、《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9、《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10、《与小女》【唐】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孩子励志诗词1、《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2、《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3、《田家》【宋】
3.鼓励孩子的经典古诗句
1、《观书》——明代 于谦bai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du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zhi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dao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解释:这首诗说了书籍是我们的朋友,让书籍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多看书就会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不要只会去浪费大好的时光,书房里才是真的好风景。

2、《读书有所见作》——清代 萧抡谓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解释: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3、《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宋代 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解释: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扩展资料:鼓励孩子的名言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3、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克 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6、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7、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中国:鲁迅。
4.表达“鼓励孩子”的古诗词有哪些
1.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金缕衣 唐代: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4.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周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重新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5.明日歌 明代: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若 一作:苦)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版本一 钱鹤滩)

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5.“鼓励孩子”的诗句有哪些
1、《观书》——明代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解释:这首诗说了书籍是我们的朋友,让书籍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多看书就会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不要只会去浪费大好的时光,书房里才是真的好风景。

2、《读书有所见作》——清代 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解释: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3、《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宋代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解释: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扩展资料:

鼓励孩子的名言

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3、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6、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7、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中国:鲁迅

8、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9、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0、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美国:吉格斯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2、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6.鼓励儿童的诗句
1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2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3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4树雄心掌握一技之长,增自尊苦练创业本领.

5 少年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6脚下行程千里远,腹中贮书万卷多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标语

1把握现在,赢得未来

2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3人因梦想而伟大,人因行动而成功

4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发挥优势,补上弱点,高考必胜!

5时间诚有限,拼搏价更高

不求千年凤凰涅磐,

只为三载壮志冲天。
7.鼓励“孩子”经典诗句都有哪些
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自:李清照《夏日绝句》

释义: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2. 天生我材必有用。

出自:李白《将进酒》

释义: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出自:钱福《明日歌》

释义:一天又一天,明天到底有多少明天这样日子,如果我生存在世间上是等待,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郑板桥《竹石》

释义:竹子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

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警世贤文》

释义: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

7.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出自:孟郊《赠别崔纯亮》

释义:镜子就算破了也可以发光,兰花就算凋零了也很芳香。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离骚》

释义:道路遥远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

9.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出自:屈原《离骚》

释义: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1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释义: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文章标题: 朋友,这首诗进步了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64289.html
文章标签:这首诗 朋友

[朋友,这首诗进步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