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7-12 03:49:36 | 作者:金笛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一千八百年前,刘备东下联吴抗曹,途经江城武汉的东湖时,登上一座郁郁葱葱的无名山。无名山山峦六峰插入湖心,峰峰形状如磨盘。刘备一时兴起,便给这座无名山取名为磨山。磨山由此罩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名播四方。
毋庸置疑,磨山的魅力不单单是“夏荷冬梅、春鹃秋桂”的韵致,也不单单是“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的精妙,而是隐藏在这一架山中的众多楚文化景观。这些景观不事张扬地行走于楚地的精神空间,用自己栉风沐雨的故事演绎着楚文化的灿烂辉煌。
说到楚文化,不得不说赫赫有名的《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楚辞》之于《诗经》,可以说是一次浴火重生,它在《诗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融合交汇,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
隆冬时节,我们走进名声籍甚的磨山,登高望远,吊古寻幽。古朴恢宏的楚天台,大气磅礴的楚城门,被人们视为真善美化身的凤凰铜雕,楚国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国天文学家祝融的塑像……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的景观像一枚枚耀眼夺目的珍珠,在我眼前次第闪现,拓展着我的想象空间。我的思绪仿佛也穿越时空,走进了磨山往昔的峥嵘岁月里。
山作为高地的概念,海拔越高则越气势磅礴、雄伟俊秀。然而其貌不扬、海拔高度只有百余米的磨山,像施了魔法般地迷惑住了刘备,使他对磨山情有独钟。有一种说法是,刘备的时来运转多亏了设在磨山东一峰的郊天坛。东一峰三面环水,风景迤逦。东面隔湖可远眺东湖落雁景区,西面与楚天台遥遥相对。坛高104.5米,分设广场、神道、祭坛、关圣祠四部分。神道石阶360级,达到天数至极。
明明是祭天台,为什么又叫郊天坛呢?原来刘备在此祭天的时候,还不是皇帝,只是一个诸侯。按照祖制,诸侯是不能直接祭天的,只能祭地,刘备祭天是违制之举。为了达到既祭天又合法的目的,刘备便把此举命名为郊天,也就是乡野祭祀之意。
有了郊天坛,刘备先后两次在这里祭天。第一次祭天是赤壁之战,刘备攻取膏腴之地荆州,孙权和周瑜想伺机夺回。东汉建安十三年,刘备夫人亡故,孙权许诺以其妹为嫁,想把刘备诱骗到南许(今镇江)围困。在多谋善虑的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将计就计,乘船南下。船行至武昌时,刘备心情骤然不安,再加上美景吸引,便弃船登山。不料,忽然一阵狂风大作,吹得刘备马失前蹄、官帽飘飞。刘备大惊失色,顿足不前,心中扶摇起不祥之感。后来,刘备便在磨山东一峰搭台祭天。这是刘备前程迷茫困顿时,第一次问天问未来。
“周郎巧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后,鸿运高照的刘备二度登山临水,在磨山东一峰隆重搭台祭天,感谢苍天的垂爱关注。由于刘备两次在这里祭天,这里便被当地百姓称为福地,也是时来运转之地。现在的郊天坛,不但成了游客趋之若鹜的观赏景观,也成了一些虔诚游客祭天祈福,以其在某一个时日摆脱困境的朝拜地。
我们站在磨山郊天坛上极目迥望,碧波粼粼的东湖历历在目。不时有湿润的冷风刮过来,让人顿感清醒。湖面上的轻波细浪一层一层地铺开来,甚为壮观。几只水鸟在水边上戏谑,不时地盘飞觅食。更远处,有几叶小舟在湖中荡漾。难怪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东湖时写出“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这样深沉睿智的诗句呢,这一泓风鬟雨鬓依旧不失天生丽质的湖水,确实氤氲出诗一样的美妙韵致呢!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