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这首情诗写得怎么样

时间: 2023-01-03 08:00:1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这首情诗写得怎么样

我想找一首爱情诗以及对它的评价?

急。。。。
  第一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铺张的修饰,然而淡然中缓缓道来的誓言却震撼每一个人;轰轰烈烈也许是爱情的开始,但祥和总是爱情的归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简单,千古以来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几个时间飞逝,青春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第二 诗经·国风·召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朴实而直接,没有矫情的掩藏;对于美丽女子的渴慕自然流露,求之不得的淡淡焦躁,想象未来时的喜不自禁,让每一个暗恋中的男子或女子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第三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之所以倾倒众人在于它用虚幻而绝美的景色代替了爱情的描写;所有热烈的追求,焦急的渴望与艰辛的等待都化在一片水雾迷茫中;淡淡的忧伤和着萧索的秋后,让人不由自主地迷失。偶然间想起神话的歌词“风中摇曳炉上的火,不灭亦不休”,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不灭亦不休”,但是的确如同“风中摇曳炉上的火”,飘摇而难以捉摸。

  第四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首诗流传最广的应当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但带给我虽大感动与震撼的确是“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世上也许有很多人适合自己,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够与你终身相伴,朝夕相守;若是没有他,你的世界便会寂寞许多。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浩淼世界中何去何从?每每读到此句,心中无限凄凉。

  第五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人们或许对于“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句更为熟悉;但在我眼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白日苦苦思念不得,梦里际会,却看到夫人临窗装扮,如同十年前一样;旧时的温馨重又回来,十年的思念一时间齐上心头,欣喜与悲伤,不知哪一个会多一点?

  第六 离思 元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关于这首诗,不想再说些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古往今来能真正做到的也许为零,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可以爱上不同的人,但是还是让我们回忆一下理想中的坚贞与执著。

  第七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许多爱情诗歌都充满惆怅,桃夭的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现在的人也许对于婚姻嗤之以鼻,然而没有婚姻的爱情如同风中飘摇的风筝,让彼此缺少温馨与踏实。很多女生喜欢看婚纱,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新娘,在桃花盛开的灼人粉色中享受幸福美满,这就是桃夭带给我的感动。

  第八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距离不会割断爱情”这句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否决,看着有人因为距离而分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首词。关于永恒和瞬时拥有,不想在这里讨论,只希望朋友们读到这首词时能够唤起心底最原始的对于爱情的感动。最后,仍然希望世上的恋人们能够拥有朝朝暮暮的结局。

  诗:读十七日来信
  溯自忧患相仍的少年
  是你的悲欢
  从我的脚下迤逶成诗句

  这堆积的座座荒山
  层层黄土埋着我们走过的脚印
  我东土黄魂的恋情
  似血
  是血
  滴滴点点在流
  今天似心的红
  和几度夕阳红到明天

  朝阳似血朝霞是血
  血浸淫着将去的夜
  也浸淫着思念
  好痛
  痛得日子清醒透明
  ——选自《姚学礼爱情诗选》第47页
  简析:
  读谁的信?这似乎是一个前恋人来的信,先生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为什么能写这样的诗?写爱情诗的灵感来自哪个梦中情人?你是当代李商隐吗?那么你的柳枝姑娘是谁?你有你的夜雨寄北的意中人吗?如果一切都是否定的话,那这一首首的情诗又从何而来,又是凭什么写成的这首情诗。
  这首诗写得最朦胧又最清晰。
  诗从天黑写到天亮,“几度夕阳红,红到天亮”,既暗示他们以前的情感时间长久,又特指为了此信折腾的读信人几度夕阳红,这也符合读信时的情感氛围。读这样的信当然得要有特定的阅读环境的,天黑了避开家人读信就是最好的选择,也许啥都在信中说了,读信人想了很多很多,要不然就不会从天黑读到天亮。与其说是在读信,不如说是在阅读他们以前那些美好的往事,那是“溯自忧患相仍的少年”的往事,因为读信的人“朝阳似血/朝霞是血/血浸淫着将去的夜”,那一夜熬得通红的眼睛看初升的朝阳,朝阳自然是血红血红的。是朝阳血红还是眼睛血红?当然是先有血红的眼睛才有血红的朝阳,是因为“浸淫着思念/好痛”啊。信中也许啥都没有说,只是一次淡淡的平常问候,可就是这次平平淡淡的问候,竟让你想了那么多想了那么久。
  开头几句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可是后面几句,太让人伤感,太让人绝望:“我东土黄魂的恋情,似血,是血”,是啊,心儿已受伤,心儿在流血。是你们天各一方银河相望根本无法再聚首?哪还有必要来这封信吗?来这封信干什么?诉苦?叙旧?续缘?还是相问?也很复杂,也很简单。就是很想很想,彼此都是如此期盼,可又想不出个眉眼来。想也是白想,白想也要想,人如果没有感情的熬煎,那么人人都会成了木头石头,这世界也就变成了植物园。正因为人有感情,人生才是这样地让人可喜又可悲,情爱又是这样地让人欢喜让人断肠。
  人与人相通很难,有时在一起生活一辈子,也不一定就能相通,可能只是在一起共同合作完成了生儿育女并一起相伴走过了人生岁月的大半时间而已;一些人在一起工作了几十年,仅仅只知道对方的姓名而已,完完全全是熟悉的陌生人;男人与女人在情感上相遇相识更难,相知相爱就更加地稀罕,要不就不会人人都期待那难觅知音的出现。人类并不是随便与异性结合就能满足的动物,人的精神有更高更完美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丰富多彩的追求。一旦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与特定的人相遇相知相爱,必定就会生发出一些惊艳的故事让世人惊叹,这样的故事也不会全都是以喜剧收场的,但人们还是向往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就算与全世界为敌,只要有爱就能克服”,赤名莉香说。问题是人有时候缺少生活的动力,恰恰是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爱,这时候,不说全世界了,你与你自己为敌也不能。
  因为,永失你爱了,你。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
赏析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情诗写了什么,读起来朗朗上口?

李白的这首诗叫做《春怨》:“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其实从诗名就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首写爱情的快乐的诗,诗的大体意思是:那男子骑着白色骏马,黄金羁马头,奔驰在辽东半岛。我这里绣帐锦被,只有春风陪伴。月下西山,月光透过窗户偷窥,只见蜡烛燃尽,人还未入睡。落花乘春风飞入室内还笑:怎么只有一个人!

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是李白站在女子的角度写的一首诗。丈夫去遥远的辽东从军,留下妻子一人日日独守空房,这寂寞整奈何得了啊,思妇夜夜难眠,连飞进屋内的花瓣都感觉是在笑自己怎么孤独一人。诗中没有一个思字念字,却把妇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可见李白真的被这个妇人的思念成疾感动到了吧。

其实了解李白的人就会知道李白写闺怨诗绝非只是同情妇人的,他的主旨一定是在诗的暗线上。李白之所以要把思妇丈夫的去处写的明明白白就是为了表达当时是因为战争需要朝廷才会招兵买马的,而战争带来的就是妻离子别,李白站在女性的角度讽刺统治者只会用战争解决问题,从不知这样会拆散多少家庭。

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思妇的丈夫在第一时间选择从军,可见他也是个爱国之人。总之古人的心思都比较细腻,李白一个豪放派的诗人突然“小家碧玉”起来一定是有小心思的,毕竟直接说统治者的不好,像李白这样的大人物肯定是要判罪的啊,如此含蓄一点,既表达了不满也保了自己。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诗,是写个杨玉环的,诗的名字清平调,内容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却下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便是《春怨》,描写了一幅佳人在闺中苦苦等待战场杀敌的意中人尽早归还的急切心境。这首诗体现出的是李白对于战争的厌恶,对战争带来的亲人离散,爱人难见的悲剧的无奈、
李白最经典的情诗是清平调,内容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情诗怎么写?这首怎么样?

蓝色夏夜n在蓝色的傍晚出去散散步n趋步于林阴小道n青翠欲滴的树枝向上n天空中有一棵明亮的星星眨着眼n那是星星对月亮的思念nn你看,天可真蓝呀n忽然间树枝晃晃摇摇n风从远处吹过来n吹散一丝丝云烟n那微风中藏着隐秘的呼唤nn小草把自然香弥漫空中n沉浸在小青蛙的鸣叫n但空闲的你的视线n在这蓝色的夏夜n你的心装满了想念和难眠
  我客观的说下,还行。

  1、首先3段结构【启、承、专、和】,勉强说得过去。

  2、表达比较直白,感情是有的,想象也有,内容上感觉全诗没有延伸开。

  3、最后点睛,我也喜欢。

  建议多反复看看,灵感是千万次想象而来的。希望帮到你!继续努力!

  -----------来自知道团队《八千里路云和月》;团队贴吧《史志不渝》吧。很高兴为您答疑解难!
个人觉得情诗现代版不如唐诗宋词版的。韵味要浓厚一些。
把这诗给你的心上人,ta就成了你的前任 。
把蓝色全部改成清朗,夏夜不会是蓝色的。
大哥建议你百度一下,现在不流行写情诗了

秦观的《鹊桥仙》这首爱情诗表现出了和前人怎样的不同境界

“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秋云多变,流星传恨,牛郎织女在七夕渡天河相会。   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   温柔情感如水,美好时光如梦,不忍回顾各回鹊桥两头的路。   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还见过一篇评论,觉得也不错,在这里放下,可以对比着看看: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文章标题: 这首情诗写得怎么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60464.html
文章标签:情诗 写得 这首

[这首情诗写得怎么样]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