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19 07:59: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诗人,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被后人广为流传。苏轼的诗作,题材内容丰富,词句清丽硬朗,用词清新脱俗,特别擅长使用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法,可以说,其风格独树一帜,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之一。
对于苏轼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造诣,人们了解的比较多,但是,对于苏轼的感情生活或许就知之甚少了。自古风流才子配佳人,像东坡兄这般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其内心的情感自然也是颇为丰富的了。
所以,他的情感之路必然有很多故事,而他也多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波澜融入自己的诗作当中,比如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我夫妻二人分别已经整整十年了,虽然,我试图不去想你,但是,终究还是难以忘怀。你葬在远在千里的地方,而我却没有地方去诉说对你的思念,以及心中的悲凉。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便我们再见到彼此,怕你也认不出我来了。因为如今的我,由于终日的奔波劳苦,早已经变得满面尘土,两鬓斑白了。
昨夜,我在睡梦中又回到了故乡,正好看到你在窗前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你与我四目相对,执手无言,双双泪目。想必,你也同我一样,年年因为思念而肝肠寸断,在无数个凄凉的夜晚里,在那个孤单、寂寞、冰冷的松冈之上。
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城子》,是苏轼较为出名的诗作之一。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苏轼在写这首诗时候的悲凉与凄婉,整首诗作都饱含着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哀伤的心情,而这首诗,正是苏轼写给自己过世发妻的作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诗句,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耳边萦绕,引发出无数人的情感共鸣,也让我们不禁产生了好奇之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够让苏轼在数十载的日子里这般怀念;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段爱情,能够让人如此铭心刻骨,难以忘怀呢?
王弗16岁嫁给苏轼,是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而他们夫妻二人结缘也是源于文字。
王弗的父亲名叫王方,是乡里的进士,在当地也是颇有名望的人家。在王弗的家乡有一个天然的鱼池,每逢游人路过鱼塘,只要一拍手,鱼儿便会应声游过来,颇有灵性。
王弗的父亲有一天就突发奇想,觉得这处风景如此特别,应该起一个名字才是,于是,便邀请周边的青年才俊前来题字命名,当然,苏轼也是其中的一位。王方此举,不仅是为了为鱼池题名,更是有意在众多有为的男青年中,为自己选一个乘龙快婿。
话说,前来给鱼池命名的才子还真不少,不过,虽然起了众多个名字,但是,王方都不是特别满意。当苏轼来到鱼池,看了看周围的景色,拍手感受了一下鱼儿闻声出水的奇观,然后,便提笔写出了三个字“唤鱼池”。
坐在一旁的王方,听到这个名字连忙起身拍手,并一再称赞“妙哉,妙哉!”而此时,躲在窗后的王弗也写出了“唤鱼池”三个字,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也正是因为这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缘分,让二人走到了一起,而苏轼,更是放弃了自己“不宦不婚”的想法,将娇妻王弗娶回了家中。刚刚成亲的时候,苏轼对这位小娇妻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外貌姣好,能够操持家务的层面上,对于其才学方面并没有过多的了解。
苏轼只是觉得,她可以做自己的一个伴读,在读书乏累、厌倦之时,有人能够在自己旁边提个醒儿也就够了。但是,让苏轼没有想到的是,王弗其实也是位饱读诗书的才女,家中藏书的内容,妻子都能对答如流,这让苏轼十分惊奇,也对王弗有了新的认识。
自此,苏轼每每读书,均让妻子在旁陪伴,才子佳人,红袖添香,偶尔吟诗作对,应声附和,皆是一片恩爱景象。
苏轼的妻子王弗不仅是他生活上的好伴侣,在苏轼的是事业上王弗也给予了他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但凡有才之人,多少都有点傲骨,也有些不拘小节,苏轼也不例外。而与他比起来,妻子王弗就显得心思缜密,性格沉稳多了。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等诸多方面,她都考虑周详,也总能给苏轼提出一些合理、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也正是因为妻子的鼎力支持,为苏轼搭起了非常坚实的后勤防线,让其能在纷繁复杂的官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王弗不愧为是苏轼事业上的好搭档。
由于苏轼性格耿直、率真,说话也是直来直去,不加掩饰,有时候自己得罪了人,自己都不知道。这让王弗非常担心,毕竟官场如战场,伴君如伴虎。所以,为了给丈夫“提醒儿”,王弗还会躲在会客的屏风之后,“偷听”丈夫与客人的聊天内容,然后,再帮助苏轼分辨其中的善恶之人,以及真假之话,这种凡事过问的举动,其实,在古代的“女戒”当中是不允许的。
但是,即便如此,王弗还是坚持这样做,而她慧眼识人的本领也是颇高的,多次给与苏轼意见,而事实也证明了王弗的先见之明,曾经与苏轼“交好”的一些人,后来,的确成为了迫害苏轼的恶人,比如:张、章二人。
苏轼曾经在《苏轼文集》中的《先夫人不发藏》里,对于妻子在自己事业上的帮助,给予这样的描述:
“某官于岐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积;雪晴,地坟起数寸。轼疑是古人藏丹药处,欲发之。亡妻崇德君曰:‘使吾先姑在,必不发也’。轼愧而止。”
苏轼在凤翔的时候,由于受到《集古录》的影响,对于收藏古物还曾经痴迷过一阵子,而对于道人炼造仙丹的事情,那更是心怀迷恋啊。王弗为了劝解丈夫,不要玩物丧志,于是,便借婆婆的话,提醒丈夫不要再胡乱挖掘了,这让苏轼觉得十分惭愧。
由此不难看出,王弗对于苏轼,不仅仅是娶进家门的贤妻良母,更是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对于自己不端行为的监督者。苏轼生性自由,犹如脱缰野马,却可以在王弗的石榴裙下如此听话,想来,也是因为他二人情投意合的缘故。
这样的婚姻,绝不是单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生生捏在一起的包办婚姻。二人在多年的相处当中,磨合了性格,升华了感情,成为了心心相惜,关系融洽的伴侣。
王弗在于苏轼结为夫妻的这几年里,可以说是红袖添香伴君左右,陪伴苏轼熬过无数个挑灯苦读的夜晚,而在苏轼金榜题名后,王弗便与夫君恩爱相处,相融以沫。所以说,他们二人不仅仅是夫妻,更是长期生活在一起,共同成长的伴侣。
但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般难以预料,在大家都以为二人会相伴终老的时候,王弗突然身染重疾,一病不起,并在北宋治平二年的时候,在开封病逝了,年仅26岁。王弗的死,可以说,对于苏轼来讲打击巨大,更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使其依然难以释怀。
对于妻子王弗的离去,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这样描述:
“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苏轼用平和的语气,将妻子去世的时间,地点,葬在哪里一一描述清楚,看似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默默无声,欲哭无泪的情愫,才足见其丧妻之痛颇深,隐忍的悲伤更叫人心生怜悯。
在公元1075年,苏东坡独自一人来到密州,同年正月二十日,他在梦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子王弗,于是,便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诗。
与妻子离别十年,已经被岁月风霜和丧妻之苦双重打击下,变得“尘满面、鬓如霜”的苏轼,却在梦中,见到了自己思念的妻子。
梦中的妻子依旧是青衣罗衫,娇人面容,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秀发。再见妻子的百感交集,欲言又止,让苏轼从梦中惊醒,而此时,妻子的身影已经消失,留下的只有被泪水打湿的衣襟。这种悲伤不言而喻,这种深情令人动容,字字句句都让人肝肠寸断,无语凝噎。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虽然不能白头偕老,但“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厚谊,足以超越生死,为彼此的感情刻上深深的烙印,而这段深情也不会因为妻子的离去,被贴上休止符。
其实,关于悼亡诗的历史,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可以追溯到《经》。
悼亡诗从诞生,再到北宋苏轼的这首传世之作完成,经历了众多朝代,而写悼亡诗最为出名的,当属西晋的潘岳,以及中唐时期的元稹,晚唐时候的李商隐写悼亡诗也是颇为知名的。
西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中有: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中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赖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晚唐李商隐《楚宫》: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这些诗人,用悲切的话语,凄凉的词句,来描写自己独处孤室的悲伤,失去爱侣的痛心,睹物思人的伤神,追忆往事的不舍等等。但他们都是用诗的写作形式来撰写的悼亡文章,而苏轼则是第一个用词来撰写悼亡文章的。而且与前人的悼亡词相比,苏轼的作品更具有艺术特色。
苏轼词作以“梦”为背景,明确告知这是一场梦。但是,对于梦境的刻画,苏轼却并没用用太多的词语,仅仅五句话就把整个梦境刻画地生动、真切,跃然于纸上,余下的篇幅,他便开始了借词抒情。
苏轼利用分合顿挫,梦境与现实相互结合的写作手法,叙述了自己梦见妻子的情形,和自己思念妻子的心情,词句朴实无华,却字字精准,句句深情,作者痛彻心扉的感情让人一看便知,一读便懂。
宋神宗死后,宋哲宗继承皇位,司马光被任命为宰相,珍视人才的哲宗将苏轼召回京城,担任龙图阁学士,并且,做了小皇帝的老师。这个时候的苏东坡深受宣仁皇天后和12岁小皇帝的欣赏,在政坛之上的他,此时如沐春风,得意非常。
但是,即便是事业上的成功,也没有冲淡东坡对亡妻的怀念。
其实,苏东坡能够得到皇家的赏识,多少还是有些运气在里面的,毕竟,作为颇有傲骨的大文人,大词人,在政治的道路上,通常都走得并不那么轻松。多少喜怒形于色的才子们,都是急躁有余而沉稳不足的,他们高兴就把酒言欢,生气就用自己的诗作抒发情怀,苏轼也不例外。
他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些敏感论调,也因此让很多麻烦找上门来。帮助苏轼“戒掉”这些毛病的人,也是他的妻子王弗。处事聪明、办事周到、为人圆通的苏夫人,成为了苏轼以往生活中成为了苏轼最信任的人。
当然,也是妻子王弗帮助苏轼在官场上不至于因为自己的性格而得罪太多人,才得以为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积累下人脉,得到被任用的机会。所以,这也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苏轼对于王弗会如此眷恋,十年离别依然念念不忘。
因为他们之间,不仅仅是举案齐眉的爱侣,也是心心相惜的知己,更是相濡以沫的亲人,这样的深情厚谊,是融入生命,化入血液,是伴随一生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像苏王这样的感情,更令人们心生羡慕,为之向往。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