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18 12:01:4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意思是: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出自周代无名氏《国风·鄘风·相鼠》,原文节选: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看那老鼠还有齿,做人行为没节制。做人如果没节制,还等什么不去死?
看那老鼠还有体,做人反而不守礼。做人如果不守礼,赶快去死别迟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讽刺诗,其讽刺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承此说。
全诗主旨:
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
作品出处: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鄘风·相鼠
解释: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原诗:
国风·鄘风·相鼠
先秦: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出自:周 佚名《诗经·国风·鄘风·相鼠》
扩展资料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
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
此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
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此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
《诗经·国风》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农奴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劳动和痛苦和生活。《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抗议。《魏风·硕鼠》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国风》亦表现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揭露。如《秦风·无衣》反映战士们在国难当头为保卫家园,慷慨从军,团结御侮,同仇敌忾的豪情。
解释: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国风·鄘风·相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原文:
国风·鄘风·相鼠
先秦: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讽刺诗,其讽刺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承此说。
赏析:
《诗经》是周代先民思想情感的优美表达,其中不乏对美好事物的尽情赞美,更有对丑恶事物的无情痛斥,而《诗经》的所有怨刺之诗中,《相鼠》要算是骂人骂得最痛快、最尖刻的一首。
至于所骂何人,历来观点不一。《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承之。今多从毛序郑笺之说。统治者饱读诗书,满口尊卑礼仪。
暗地却做出许多卑劣的勾当,这当然会遭到百姓的怒骂。其实,无论是何种人,只要品行龌龊,就会使人侧目,哪用得着分什么贵族士大夫、平民老百姓。
这么来看此诗,也许更有典型意义。全诗三章重叠,语义相似,以鼠起兴,反覆类比,但绝不是诗人重复啰嗦的谩骂。每一章都比前一章更进一步,言辞逐渐激烈。
情绪逐渐加强。“仪”、“止”、“礼”,一字之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一些卑鄙龌龊的品质揭露无遗。从“不死何为”到“不死何俟”,再到“胡不遄死”。
一问比一问尖锐,一问比一问怒不可遏,直有立即将德行败坏之人从人间清除的架势。从人的角度看,老鼠的品行确实恶劣,但也有例外。
《关尹子》中有“圣人师拱鼠”的记载,这也许为解释《相鼠》提供了另一个角度。传说孔子云游天下,来到潼关,看见田边有群鼠拱爪站立,对日作揖。
孔子见秦地老鼠尚懂礼仪,便不去秦地游说。南朝刘敬叔的《异苑》记载:“拱鼠形如常鼠,行田野中,见人即拱手而立,人近欲捕之,跳跃而去。秦川有之。”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相鼠有皮”、“相鼠有齿”、“相鼠有体”不仅是说老鼠皮毛俱全,也有老鼠虽形容猥琐却有礼仪之心,人虽衣冠堂堂却不行礼仪的意味。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