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选自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
释义:
诗人要别有一种才能和素质,即形象思维的才能,而不在于读了多少书,有多么广博的学问。诗歌要有不同于理论概括的别种情趣,即有生动的美感形象,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发议论、讲道理。
古代诗人未有不读书、不研究道理的。然而他们却不在诗中讲抽象的理论、概念,也不为了追求辞藻、韵律,而淹没了诗人的真情性。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才是优秀的。
1. 别材:亦作别才。指诗人要别有一种才能和素质,即形象思维的才能。
2. 别趣:与“理”相对,指诗人和诗歌要有不同于理论概括的别种情趣,有生动的美感形象,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发议论、讲道理。趣,亦称兴趣,兴致,指诗歌必须具有美感形象,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
3. 不涉理路:就是不以议论为诗,不在诗中讲抽象的理论、概念。理路,指书理议论。
4. 不落言筌:就是不因单纯追求辞藻、韵律,而淹没了诗人的真情性。筌,本义为捕鱼的竹器。庄子有“得鱼忘筌”之说。这里指文字和书本功夫。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诗歌跟书、理无关,跟悟性、悟性有关。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试述这段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观点的理论价值及其影响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出诗有“别材”,“别趣”的诗歌理论。
第一,“别材”:指诗人对诗歌创作要有独特的才能。要在书,理中积累,而高对文章,义理的境界。是一种“妙悟”的体现,而非是对文章,义理的搬弄和说教。
第二,“别趣”:指是个要有自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是是个审美特征的表现,是诗人的“兴趣”所致,所以盛唐诗歌多是理在其中而更有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与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理性、议论有天壤之别。
第三,诗歌要有“意无穷”的特征,即是诗歌语言可以完结,可以平淡,而诗歌的意境却是无尽的,是妙趣深远的。
影响:严羽以“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不良倾向。提出是个要有意境和诗人自己的审美情趣。要“妙悟”而非“穷章尽理”,,要有“别材”而不是搬弄文字。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
诗有别才 非关书也 的意思
陆游的话,意思是写诗是需要天分的,不是读书多就能写出来的。
这是宋朝严羽的沧浪诗话里的一段话不是陆游
写诗是一种特殊才能,不是靠读书就行的
你怎样理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
严羽把宋诗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沿袭唐人,至苏轼、黄庭坚“始自出已意”,变革唐风,南宋中叶以后又转向晚唐学习。它对于宋诗的变唐很不以为然,尤其反对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作风,谓其并不理解诗歌的特点,违背了诗学的传统。
与此同时,《沧浪诗话》特别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提出了“别才”“别趣”的中心口号。《诗辨》云:“夫诗有别材(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里所说的“别趣”,是指诗歌作品有别于一般学理性著述的美学特点;所谓“别才”,则是指诗人能够感受以至创作出具有这样审美属性的诗歌作品的特殊才能,也正是艺术活动不同于一般读书穷理工夫之所在。“别才”和“别趣”紧密相关。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非关书”“非关理”,或者也叫作“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这就是严羽论诗的基本宗旨。
在严羽看来,诗人的艺术感受和创造的才能,跟一般读书穷理的工夫是截然两码事。读书穷理固然有可能促进诗歌艺术的提高以“极其至”,而艺术活动的根柢则并不依赖读书穷理。
严羽《沧浪诗话》
简述严羽的文学思想是什么
严羽明确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对于“别材”,徐经说,是指“诗学自有一副才调,具于性灵,试观古人未尝不力学,而诗则工拙各异,则信乎才自有别,非一倚于学所能得也。
文章标题: 如何理解严羽的「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5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