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有哪些使用反向落笔的诗词 救急

时间: 2022-11-14 21:01: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有哪些使用反向落笔的诗词 救急

赤壁中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

《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rn 《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须臾的诗句

1. 关于须臾的诗句
关于须臾的诗句 1. 带有须臾的诗词
1、《落花图咏》——明 唐寅

忍把残红扫作堆,粉粉雨里毁垣颓。

蛤蜊上市惊新味,鹈鴃催人在洗杯。

肯唱骊歌送春去,悔教羯鼓彻明催。

烂开赚我平添老,知到来年可烂开。

2、《无题》——明 唐寅

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

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

3、《天池寺》——明 张时彻

我向空中拾瑶草,翩翩使节来何好。

白云迷路合复开,星河挂户夜长晓。

朝来风雨暮来晴,曲岭回回碧草迎。

芙蓉昼见金银气,宝塔宵看舍利明。

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诘曲盘虬龙。

松根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

滚滚长江白练飞,岩石壁青天围。

神仙洞口一经过,丹砂却上绿萝衣。

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

俄然吐作山下云,疾风化雨三千里。

4、《嘉兴留别诸友》——明 卞荣

春波门外上春船,春涨葡萄绿浸天。

共君细细酌篷底,西望落日横孤烟。

倚篷横玉彻三弄,飞花谁遣回风送。

须臾月出光满座,杯光滟滟金波动。

美人相逢良不多,美景岂可成蹉跎。

为欢未久又为别,空劳春梦落春波。

5、《九月十四日集东麓亭》——明 蔡羽

凉风飒江介,云日弥城邑。

玄宫冠隆坻,爽林秋气裛。

右瞰灵波长,左拱朝寺袭。

红兰委神皋,华薄冒原隰。

晨往苦夕归,孤怀忌群集。

卑枝迕高盖,促席妨长什。

雅投幽翰期,讵宜悲丝泣。

顿辔东轩中,缓带曲阿级。

松游翠阴重,桂动香露湿。

槛高睇营营,巢返听戢戢。

托身本难稽,超景嗟未及。

临发耽须臾,青骊解还絷。

1,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生的钟摆,须臾停止不得;希望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光芒四射;是优美动听的歌;是奇丽无比的小诗;是令人神往的意境;是朝露、晚虹、是阳光。

2, 人的价值,在接受诱惑的一须臾被选择。

3,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

4,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5, 须臾,太阳出来了,万道光芒驱走了淡淡的晨雾,照耀在丰硕的田野上,照耀在每一张收割庄稼人的笑盈盈的脸上。

6,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8, 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望慎罚之义。

9,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0,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2. 带有须臾的诗词
、春归不得驻须臾明唐寅 《落花图咏》2、古春去也怅须臾明唐寅 《无题》3、松根云雾须臾起明张时彻 《天池寺》4、须臾月出光满座明卞荣 《嘉兴留别诸友》5、临发耽须臾明蔡羽 《九月十四日集东麓亭》6、须臾忽惊别明高启 《梦钟离两兄》7、须臾众散晓虫急明高启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8、须臾颜热起叫噱明高启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9、须臾衔得上平沙明高启 《鸥捕鱼》10、须臾甘澍何滂沱明高启 《赠炼师祷雨》11、哀薄躯之须臾兮明葛高行文 《伤落花》12、麟符鹊印须臾事明顾璘 《塞下曲》13、须臾丸尽隐明顾清 《安山待闸憩大柳下见蜣螂转丸及窟穴埋藏之状》14、须臾齑粉渠休恨明郭登 《土牛》15、须臾蔓草萦枯骨明韩邦靖 《玄明宫行》16、须臾檐雨乱沾席明何景明 《雨夕行》17、桑田须臾变沧海明何景明 《玄明宫行》18、我观百岁须臾尔明解缙 《答胡光大》19、成毁真须臾明瞿汝稷 《发齐安偶成》20、须臾云破日光吐明瞿佑 《乌镇酒舍歌》21、须臾皆破冰雪颜唐刘禹锡 《桃源行》22、须臾还复生唐孟郊 《感怀》23、使我年少不须臾唐张籍 《短歌行》24、磨踪灭迹须臾间唐卢仝 《月蚀诗》25、须臾痴蟆精唐卢仝 《月蚀诗》26、时来本须臾唐元稹 《苦雨》27、须臾觅得又连催唐元稹 《连昌宫词》28、须臾日射燕脂颊唐元稹 《离思五首》29、须臾十来往唐白居易 《燕诗示刘叟》30、年少须臾老到来唐白居易 《短歌行》。
3. 带有“须臾”的诗词有哪些
离思五首其一 唐代: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浪淘沙九首其六 唐代: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燕诗示刘叟 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有所思 两汉:佚名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4. 含有须臾的诗句
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

——唐·孟郊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红似燕支腻如粉,伤心好物不须臾。——唐·白居易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 其二】五字号城真莫敌,百春为咏只须臾。

——明末清初·陈恭尹 【得王立安讣音哭之三首 其二】徵还何郑重,斥去亦须臾。——唐·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渐台暨郿坞,变灭才须臾。

——宋·刘克庄 【访李公晦山居】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宋·苏轼 【客位假寐】即遣子长重到此,不过探胜立须臾。

——明·徐渭 【禹陵】兴来扩以酒,草具来须臾。——宋·刘子翚 【新凉】人情喜闲暇,卒卒无须臾。

——当代·陈永正 【人情四首 其一】东西南北皆可尔,梦幻泡影真须臾。——宋·周紫芝 【群不逞乘时纵火以病良民有捕于官者辄送遣之或厚与之金使之出境二月二十八日敝庐为恶少见焚虽复仅免而官不为直不能言安(诸本作安居)三月六日徙居寓舍】于焉思继绍,不敢离须臾。

——元·吴当 【辛巳秋初归田有期喜而成咏因感今怀昔赋成一百五十韵】绝无粉黛假颜色,俗眼曾不留须臾。——明·沈周 【为匏庵临秋山晴霭卷】群欣被光灼,何能待须臾。

——明·何景明 【杂诗二首 二】黄昏天公下种榆,百万星点成须臾。——宋·刘弇 【次韵和彭道原元夕】李白上天不可呼,阴晴变化还须臾。

——宋·陈与义 【邓州城楼】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宋·苏轼 【瑞鹧鸪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莫谓竺乾天样远,片云归去祇须臾。

——宋·黄裳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初祖】夷鬼细事耳,披攘直须臾。——宋·陆游 【禹祠】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一作斯须)。

——唐·杜甫 【草堂】士卒待晨炊,孰能缓须臾。——明末清初·施闰章 【湖西行】弹指雷鸣三霹雳,举头云起一须臾。

——宋·白玉蟾 【美周都监祷雨验】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宋·欧阳修 【百(一作柏)子坑赛龙(庆历六年)】而况天地间,万变同须臾。

——宋·岳珂 【将发琵琶亭】危行终哀世澌灭,胜天聊缓死须臾。——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病起读经会】安危在一割,汉道争须臾。

——明·释函可 【咏古二首 其二】狂歌忘寒饥,消流惊须臾。——宋·苏泂 【耕堂弟雪中效宛陵仄字平字诗各次韵一首 其二】流萍断梗谁复数,长林巨石曾须臾。

——宋·苏辙 【送刘道原学士归南康】别来王阁老,三岁似须臾。——唐·白居易 【河南王尹(一作王仆射)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昏鸦栖鸡欲敛翼,兴尽将去犹须臾。

——宋·刘攽 【过王氏弟兄】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宋·苏轼 【舟中夜起】高宴鸿门气概粗,兴亡两字决须臾。

——近现代·冯誉骢 【鸿门阪】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宋·周邦彦 【曝日】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

——宋·朱松 【坐睡】酒醒落笔洒风雨,当时所就皆须臾。——宋·孔平仲 【李太白】岂无青霞志,不得闲须臾。

——宋·王灼 【再游云灵】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宋·曹彦约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宋·王灼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其二】至今卧游想共(四库本作其)处,但觉云涛烟瘴千里行须臾。——宋末元初·戴表元 【赠天台潘山人(号秋崖)】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脩竹聊须臾。

——宋·释宝昙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日月跳两珠,回旋但须臾。——明·李梦阳 【仙人好楼居三首 其一】厥貌虽美好,厥疢勿须臾。

——宋·梅尧臣 【送韩八太祝归京师求医】獬豸峨冠久尘醭,星辰听履即须臾。——宋·杨万里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 其一】潘壁庄盆事未殊,人间哀乐总须臾。

——明·郭之奇 【悼内二绝 其一】大臣交荐擢,荣召计须臾。——宋·彭汝砺 【上刘推官一首】勿云情难堪,且复安须臾。

——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三月初十日夜直 其二】河山归惨淡,天地失须臾。——明·王世贞 【阻风湖口 其一】谁能厌朝市,来此共须臾。

——宋·陈文蔚 【赋叶茂卿泉石轩】吾闻东海之鲤能变化,湖山飞越唯须臾。——清·李锴 【鲤石行】莫把良宵轻过去,却教辜负此须臾。

——近现代·谢龙升 【仲夏与星叔愚得震宇存雪亭共饮醉后遣怀即席分韵四首 其四】斯恩未及报,不敢忘须臾。——明·杨基 【发衡州(一本题作《白发》)】欲向痴龙询故史,奈何雨过祗须臾。

——当代·吴金水 【雨中过岳麓书院】梅真从羽化,万古是须臾。——唐·张乔 【书梅福殿壁二首 其一】阴阳无停机,百年谅须臾。

——元末明初·张昱 【饮马长城窟行】此意倍寥廓,时来本须臾。——唐·元稹 【苦雨】轻车就长道,千里看须臾。

——明·钟允谦 【送同年寇体乾如广平】虽欲求暇逸,何能幸须臾。——宋·韩维 【答和叔城东寻春】忽然随高风,千里各须臾。

——宋·释道潜 【静舍与蔡秀如承事会话】欲离湖边别卜居,每亭随意坐须臾。——宋·。
5. 带有“须臾”的诗词有哪些
1. 离思五首其一

唐代: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2. 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3. 浪淘沙九首其六

唐代: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4. 燕诗示刘叟

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 有所思

两汉:佚名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6. 落落《须臾》中值得收藏的句子有哪些
1.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2.一晃神,一转眼,我们就这样垂垂老去 。 3.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4.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5.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有风的,寂寞的森林 。

6.本以为念念不忘的东西却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遗忘 。 7.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8.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9.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10.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11.寂寞的人总是记住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正如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 12.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

13.每当我看天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再说话,每当我说话的时候我却不敢再看天。 14.破牛仔裤怎么和晚礼服站在一起,我的吉他怎么可以和你的钢琴合奏。

15.我每天都在数着你的笑,可是你连笑的时候,都好寂寞。 16.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17.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 18.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19.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20.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21.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22.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23.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24.我的第6个愿望就是:我想和你作一辈子的朋友。

25.可能是我的性格过于消极吧,只要是那些忧伤而凄美的,我都喜欢。 26.如果回忆象钢铁般坚硬那么我是该微笑还是哭泣,如果钢铁象记忆般腐蚀那这里是欢城还是废墟 ? 27.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一辆车开来,只有一只羊没去看车静静地吃草,这只羊显得特别孤独。

28.有些事情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29.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30.老婆大人什么时候回家? 31.如果我爱一个人,我可以为他舍弃一切,包括我的生命 。 32.不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死去,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

33.小A说:让我死吧让爱情留下。而我要说:让爱死吧我要卑贱地活着! 34.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35.只要知道你还活在这个世上,我就可以了无牵挂。

36.我再怎么着,你也要把我当个人不是? 37.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38.我们微笑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 ,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 39.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40.我会等你 41.哥,请你自由地,自由地———— 42.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43.我没有奢望,我只想你快乐,没有哀伤。 44.朋友总是为你挡风遮雨,如果你在远方承受风雪,而我无能为力,我也会祈祷,让那些风雪降临在我的身上。

45.不知不觉,我已泪流满面。
7.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谁的诗句
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赤壁赋》中的一句。

二、扩展知识:

1、原文欣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作品简介:《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而《后赤壁赋》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虽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3、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对面落笔的唐诗有哪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从军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侧面落笔的古诗有哪些

意出侧面所谓“意出侧面”就是从侧面落笔。

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不写所咏的形象本身,而通过与此有关的人或物去映现,可称之为“取影法”。
如王昌龄《青楼曲二首》之一: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整首诗描写了一位青年将军凯旋归来的形象,但全诗没有一句提到“将军”一词,诗人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白马金鞍”写其坐骑的华贵,以“从武皇”来写其地位的煊赫,以“旌旗十万”写率军众多,以“建章”来写宫殿。全诗无一句写将军,又无一句不在写将军,可谓巧妙。

意出侧面的第二种情形是不下面写人的活动,而是落笔于人所活动的环境。
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全诗刻画了一位投笔从戎的爱国青年形象,其中第三联着力描绘了征战的情境:大雪纷飞,天气昏暗,使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狂风大作,风声与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此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烘托了艰苦的战斗气氛,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壮志豪情。

第三种情形是不下面写人的情思,而落笔于外在客观景物。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意在抒写兴亡之感,但这种感受并非从诗人口中直接述出。作者巧妙地通过山、潮、淮水、月亮等景物表现出物是人非、今非昨日的箫索与落寞。
(去繁从简)

赤壁
杜牧
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高手请进:关于对面落笔

中国古诗中(特别是诗经中)有许多涉及对面落笔的手法,请举例说明(要题目与具体的涉及到的句子),多多益善,但不要随便敷衍,谢谢。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
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诗人“辞亲远游”,仗剑出蜀的见闻感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前六句写舟行江上的远观近察,着重描绘荆楚古国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结尾两句抒写故园之思。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万里相送,如影随形,情真意切,如此从对面落笔,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着一“仍”字,韵味悠长,本来诗人放舟东下,一路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依相伴,可是出了荆门,山势平缓,视野开阔,只见一江绿水,滔滔向前,相比之下,可见“故乡水”一如既往,绵绵不尽的深情厚谊。
(二)、兄弟之思。
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抒写作客他乡的思家念亲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句直抒胸臆,以漂泊异乡的孤独落寞来反衬佳节思亲的焦灼、深挚。不经迂回,直奔题旨,形成高潮,出现警句。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但是,三四两句作者却跨越时空,落笔对面,不写自己,而写兄弟,遥想兄弟们重阳登高想念诗人的情景,远隔千里的兄弟们佩带茱萸,携手登高,有说有笑,好不开心,突然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种构思,曲折有致,出乎常情,不写己思人,而写人思己,更见己思之深、之切。
(三)、夫妻之思。
杜甫的《月夜》写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月自己对妻儿子女的深切思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陷身长安叛军之手,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女,焦心忧虑的不是自己失去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担忧、牵挂,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妻女。首联写妻子望月怀人,只一“独”字活现异地相思的凄苦悲凉,颔联写女儿未谙世事,天真幼稚,反衬妻子刻骨铭心之“忆”,呼应上联的“独”字。“忆”字跨越时空,勾联现在和过去,鄜州和长安,充满辛酸和忧虑。时局动荡,战火纷飞,谁能保证妻离夫散的各自安全呢?颈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的凄苦,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让人伤心落泪呢?前面三联落笔妻女,全是诗人的想象之辞,末联抒写诗人的希望,希望妻离子散的痛苦生活早日结束,希望夫妻子女能够团圆美满,安享天伦之乐。全诗通过对面设想妻子望月怀人,女儿稚趣无知来烘托诗人对妻女的忧虑和牵挂,中秋怀人之中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
(四)、家人之思。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抒写羁旅怀人之情。“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二句写诗人自己。寒冬腊月,长夜漫漫,诗人客居驿馆,彻夜难眠,抱膝而坐,形影相吊,一股凄清落寞之情涌上心头,冷清暗淡的画面烘托出诗人的思家念亲之急之切。三四两句转换角度,不写自己,改写家人,系诗人的想象之辞。家人围炉夜坐,深更半夜还未休息,只是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啊,着一“说”字,不见对象,不道内容,具有旅途奔波经验的人们不难想见,这份思念和牵挂多深,多苦!全诗四句,后两句写家人“说”自己,实际上是为了表现“远行人”对“家中人”的思念。对面落笔,含蓄深沉。另外,高适的《除夕作》也是采用对面落笔写家人之思,同样具有语短情长,耐人寻味的特点,“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伤心悲苦,凄怆忧愁,情调比白居易的诗作更为沉痛。关于送别的诗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短幅有无限蕴藉,无数曲折。前两句写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凛然生寒,此处不尽写景暗用蒹葭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了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发现情意的执着。末句美梦难得,一句之中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此诗化用前人一些名篇成语,读来感受丰富,诗意层层推进,愈转愈深,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清空与质实相对立,却与充实无矛盾,耐人寻味。

作者:月半人青提交日期:2021-04-0719:33:27

所谓“落笔对面”,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而是反弹琵琶,从对方着笔,这样,就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形式上,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归结起来,在具体创作实践中,“落笔对面”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可以通过把写自己与写对方结合起来,相互映衬;也可以通篇纯从想象对方展开艺术构思。两种形式,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下面,笔者试对此分别进行例说。一、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映衬。这种写法,可以说滥觞于《诗经•周南•卷耳》。该诗表达的是女子对在远方服役的丈夫的殷切思念之情。却着力描写女主人公对丈夫在行军途中一重重艰苦的旅程的设想。细致入微的刻画,很好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与沉痛忧思。“宛转关生,摹写曲至。”(戴君恩《读风臆评》)《诗经》中还有两首,就是《豳风•东山》和《魏风•陟岵》,也运用了这种写法。《东山》描写一位还乡的征夫,想念久别的家园,想念妻子,有意味的是,在诗的第三章,诗人转换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倒过来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怀念:“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并且对着柴堆上俩人的结婚纪念物瓠瓜,在睹物伤情……这样一写,就将征人的情思表现得更加丰满而深切。《陟岵》写的是远役之行人,登高瞻望,想象父母兄弟对他的思念和希望: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对此诗的分析,我们可以借用汪梧凤的一段话:“此诗孝子至情全在瞻望二字,其亲念己祝己俱从瞻望中想象出来,不言己之念亲,而反言亲念己;不言己之慎,而反言亲之欲其慎,则所以念亲者益切,而所以保其身者益至矣。”沈德潜也评之曰:“《陟岵》,孝子之思亲也。三段中,但念父母兄之思己,而不言己之思父母与兄,盖一说出,情便浅也。情到极深,每说不出。”皆为的论。《诗经》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启迪着一代又一代诗人,这种“落笔于对面”的写法也不例外。秦汉而后,借鉴这种写法并施诸创作实践的诗人可谓代不乏人。唐代王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前两句直写客中思乡思亲之情,而后两句却写了自己的“遥想”,仿佛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似乎并不值得诉说,兄弟们的缺憾反倒更需体贴。出乎常情,曲折有致,更显深厚与新警。将这种写法推向极致的当属宋代词人柳永,他有一首著名的词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该词抒写的是羁旅行役中怀乡思亲的愁情。上片全系写景,景中含情,寄寓了离别之思。下片妙处,在于既写了自己“登高临远”“归思难收”,更有摹拟“对想”。由于自己思归心切,因而联想到故乡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的盼望自己回家,自己在外漂泊了这样久,她必然想望得很久了。词人借用谢脁“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句,为怀念自己的妻子创造了一个生动的形象,他想象她定会经常地在妆楼上痴痴地望着远处的归帆,而几次三番的误认为这些船上就载着她的从远方回来的丈夫。正所谓“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本是词人自家登楼,极目天际,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之归来。本是自己倚阑凝愁,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真是曲折而空灵,情至而感深。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过这首词:“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此词境颇似之。”确实,此词言己又言“佳人”,相映交辉,极具美感。当然,采用这种写法的名篇佳什还有不少,像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都是先写孤寂凄冷的“客心”,再从对面写来,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确是“愈有意味”(沈德潜评高诗语)。南唐词人韦庄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也充分而蕴藉地表现了词人郁积在心头的离愁别恨,前承《诗经•东山》,后启柳永之《八声甘州》。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该词抒发的是旅人浓重的离愁别恨。作者既实写了行者即游子在早春时离家远去,因春色无限而生离愁,又虚拟了居者即思妇在闺中凭栏远眺、思念行者之情境。从抒情而言,这也是透过一层,落笔对面的手法,把游子与思妇的闺怨别情相沟通,使抒情更为深挚。二、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思,宛转曲达。运用此法最为娴练的当推“诗圣”杜甫。在被安史叛军俘虏而困于长安时,诗人曾写下《月夜》一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的是作者在长安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室儿女之情,这不是一般的思念之情,处于俘虏生活中的杜甫,月夜思亲,其情之凄切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诗人并非直抒其情,而是推己及人,从妻儿落笔,诗一开篇,便用清冷忧伤的笔调勾绘出一幅闺妇思夫的动人画面,创造了一种凄清冷落的气氛。先想妻子“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再思儿女“未解忆长安”,用妻子的脉脉深情和儿女的稚气天真来反衬诗人满腔的儿女情长和绵长的相思之苦。全诗抒的是杜甫的真情实感,这是实,但却是虚写,用妻儿衬托;妻儿对己之思念是设想,这是虚,但却是实写。这种写法,虚实相生,使自己之情和妻儿之情融注为一体,更具感人力量。字字句句,俱饱含夫妻儿女的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清人许印芳认为“少陵此等诗从《陟岵》篇化出”,笔者认为,此诗更相似于南朝徐陵《关山月》“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的写法,当然,对《诗经》传统有继承,更有创造。南宋诗人学杜风行,故而,当时出现了不少与《月夜》章法接近的诗作。像南宋词人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之四:“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意入灯花。”也是纯从对面写来,先以悬想之笔略作点染,继之以“小窗春意入灯花”这一富于诗意的画面,想象家中春意般的温馨,笔致空灵,隽妙。南宋诗人郑会《题邸间壁》:“酴醿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通过对妻子心怀远人、难以入睡、计算着旅途中丈夫的行程等情态的描写,委曲地表现了诗人思家之情。既有杜诗之章法,又深得《诗经•卷耳》之意蕴。不难看出,无论哪种样式,“落笔对面”都可以弥补直抒胸臆那种一泻无余之不足,别有风致,既明快有力,又含蓄委婉,耐人咀嚼,是一种富有余味富有意境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所以倍受诗人垂青,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亲情与乡情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永远都是醇厚的,如果表达得过于直露浅白,必将索然无味。而这种写法,则完全合乎中国古典诗词崇尚含蓄的原则,宛转曲达,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登彼太行,翠绕羊肠”之境界。其次,这种写法,实质应是一种反衬,而反衬又比一般的陪衬更曲折有致,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三,在这类作品中,主体客体,相互思念,这是现实,也是抒情的基础,而这,又恰恰最易引起共鸣,使读者感到情思深长,余味无穷。最后,因为思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将思念的客体移远就近,就会产生一种恍惚迷离的景象,这种景象既是诗境,也是画意。它能很好地体现出“距离”的美感效应(比如,杜甫《月夜》中写妻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与其实际有一定距离,杜甫在其写于大约与此诗同一时间的《北征》中曾这样描写其妻:“妻子衣百结”,“瘦妻面复光”,可是个身容饥瘦的人啊)。
“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一、落笔对方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对写”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清人浦起龙谈到这首诗时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这两句话,突出点明了此诗所采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对写法”。天宝十五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作者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此诗之妙,在于从对方(妻子)写起,使意思深入一层。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闺中”指代自己的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流落到长安的自己;颈联进一步猜想妻子在夜已深的情况下,凝神久久望月的情景: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的祝愿作结,意味隽永。备受欣赏的是颈联描绘的情景:妻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自己也不禁伤心落泪。作者巧用“对写法”,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将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无怪后人称《月夜》:“五律至此,无忝称圣矣。” 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往今来,漂泊异地的游子,羁縻他乡的旅人,读这首诗时,都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它的质朴、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同时,也来自于它的超乎寻常的“对写法”。前两句是“直写法”,使“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人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后两句作者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对写法”,笔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曲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 二、移情于物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事、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而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对写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有人评说“主客移位“是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借景抒情,移情于物,通过对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再如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对蜀中山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国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怎能不无限眷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山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三、反弹琵琶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歌创作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这其实也正是“对写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抒写作者登临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之情,而作者的情思在诗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是“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该句也最为人称道。在这里,诗人借山寄愁,运用“对写法”,一反古人“登临送目”“登高望远”的惯常技法,独辟蹊径、琵琶反弹: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诗人通过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出了国耻难忘的极度悲愤的感情。 再如韦庄的《菩萨蛮》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中运用“对写法”的是“未老莫还乡”一句,这里作者正话反说,写得“似直而纡,似达而郁”。说“莫还乡”,实则正是由于想到了还乡,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蕴涵的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郁结的感情。因为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所以,“未老莫还乡”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另外,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同样运用对写法,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不难看出,无论哪种样式,“落笔对面”都可以弥补直抒胸臆那种一泻无余之不足,别有风致,既明快有力,又含蓄委婉,耐人咀嚼,是一种富有余味富有意境的表现手法。

意出侧面所谓“意出侧面”就是从侧面落笔。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写所咏的形象本身,而通过与此有关的人或物去映现,可称之为“取影法”。如王昌龄《青楼曲二首》之一: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整首诗描写了一位青年将军凯旋归来的形象,但全诗没有一句提到“将军”一词,诗人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白马金鞍”写其坐骑的华贵,以“从武皇”来写其地位的煊赫,以“旌旗十万”写率军众多,以“建章”来写宫殿。全诗无一句写将军,又无一句不在写将军,可谓巧妙。意出侧面的第二种情形是不下面写人的活动,而是落笔于人所活动的环境。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全诗刻画了一位投笔从戎的爱国青年形象,其中第三联着力描绘了征战的情境:大雪纷飞,天气昏暗,使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狂风大作,风声与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此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烘托了艰苦的战斗气氛,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壮志豪情。第三种情形是不下面写人的情思,而落笔于外在客观景物。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全诗意在抒写兴亡之感,但这种感受并非从诗人口中直接述出。作者巧妙地通过山、潮、淮水、月亮等景物表现出物是人非、今非昨日的箫索与落寞。(四)对面落笔本欲写“我思人”,却偏写“人思我”,以已度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从对方落笔,通过虚拟的幻觉来使情感翻进一层,这就是“对面落笔”的手法。请看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天宝十五年(756),安史叛军攻陷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囚禁长安。本诗即写作于此时,抒发了诗人月夜思家的情怀。诗人没有按照常规思路来写对妻子、儿女的思念,而是从对面落笔,假想了一幅此时异地妻子怀念自己的图画。鄜州月夜,妻子一个人眺望着月亮,怀念着远方的丈夫,儿女们还小,不理解母亲为何遥望长安。夜色渐浓,轻雾渐起,浸湿发妻子的秀发;月光如水,泻落在臂膊之上,顿生凉意。遥想至此,诗人不禁感叹,什么时候能同妻子团聚,让月光映照在擦干泪水的脸上呢?全诗角度独特,耐人寻味。“对面落笔”实际上是古诗中常见手法,稍加留意,即可发现很多,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等等。
文章标题: 有哪些使用反向落笔的诗词 救急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55964.html

[有哪些使用反向落笔的诗词 救急]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