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诗歌中景象,物像,意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时间: 2022-11-11 12:00: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诗歌中景象,物像,意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在诗词中,物象与意象的关系

物象与意象

古代诗文理论中,"物象"与"意象"是两个较为常见的审美范畴,而"意象"更为当代诗论所推重。
物象,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如曹植《七启》:"独驰思乎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物象"一词用于诗文理论,见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称李白:"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南宋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卷四谓:"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可见,模写物象所要求的,不仅有外观的形似,更有内在的神似。

诗文创作,离不开模写物象,"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乐记》)。物象的获得,不是凭空虚构;凭空虚构,是创作不出生动具体的物象的。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生活,是获取物象的源泉。但物象并不等同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状,"物象"所指,是艺术作品中模写的事物形象或景象,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浸透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文赋》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这揭示了:由于作家才性气质各不相同,因而观察事物就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出现在作品中的物象也就千变万化,复杂多样,即刘勰所谓:"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殊。"(《文心雕龙·物色》)

物象的创造,离不开艺术的想象,只有借助想象的翅膀,才能"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文赋》)。否则,刻舟求剑,只能是一堆死物体、死景象。

物象既离不开艺术的想象,同时也离不开情感的注入,前者出乎外,后者游乎内。刘勰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物象的色彩和音响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情感,而不是随便的涂抹和搭配。梅尧臣《答裴送序意》:"安取唐季二三子,区区物象磨穷年。"物象创作之艰苦,由此可以想见。

在诗文作品中,物象是通过语言文字而呈现的。以语言文字刻画模写物象,则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技巧。"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哗哗而更新。"《文心雕龙·物色》)物象的创造,要做到既有"味"又有"情",就需要文字的熔炼剪裁。刘勰还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所追求的就是超出文字之外的物象之"味"之"情"。唐末司空图也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极浦书》);清代王士禛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蚕尾文》)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象的外观,而且包括内在的神韵。这些都是对物象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比物象更高一个层次的是意象。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或谓化意义为形象。在古人看来,"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易略例·明象篇》)意变,象也变,故意象非同物象之普通可见,而常常显得独特非凡。"白发三千丈"就是一个典型的意象,读者获得的是诗人心中痛苦持久的愁恨感觉,所以白发三千丈的"象"就显得次要而易"忘"。

物象注重于外观,故修辞上多运用比喻;意象强调在心内,故修辞上常运用夸张。物象的视角关注是由外及内,而意象则更多的是由内向外。由外及内易陷入摹仿,由内而外则需要创造,所以元稹的提法是"模写物象"。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首次用"意象"一词论述陶钧文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可见,意象不是一般庸才能够创造的。唐末司空图《诗品》也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新奇与意象是紧密相连的。岑参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极富新奇的夸张,所以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评道:"郊、岛辈月锻旬炼而成者,参谈笑得之,辞语壮浪,意象开阔。"宋代姜夔也提倡作诗要"意中有景",正是意象的另一说法。

结合具体作品来看物象与意象的差别,宋代范温有一段话可以举隅反三。他说:"形似之意,盖出于诗人之赋,'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是也;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是也。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也。故老杜所题诗,往往亲到其处,益知其工。激昂之语,孟子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初不可形迹考,然如此乃见一时之意。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潜溪诗眼》)写法上,物象常表现于赋,而意象则表现于兴。

物象,要在写物;意象,重在达意。物以象明,意以象传,两者都离不开象。但物象如画桥碧荫,容易绮丽;意象却如悠悠花香,追求蕴藉。物象偏于露,意象侧于藏。露之过甚,变为浅显;藏之过深,反生晦涩。前者如白居易、元稹的某些诗,后者有李商隐的《锦瑟》可为代表。

无象,也无以成境界;得象,境界始以开拓。模写物象,易生实境;创造意象,常变虚境。王国维所谓的"写境"与"造境"之分,实际上还是基因于"象"的不同。

物象与意象的区别不是绝对的。模写物象,不能不托物寓意,以求生动活泼。创造意象,同样要借物达意,以免空洞无味。
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神宗时任宰相,
不大清楚,回答一下收藏,我也想知道 呵呵

意象和物象的区别

1、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2、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3、借物抒情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扩展资料:

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根据说文解字来说,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信息的形象”意象可以通过抽象来升华达到更有深度的意象,这是人类大脑做出的信息处理的智能活动。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象

百度百科-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tai 深奥了

古诗词中意象与意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
海:辽阔,力量,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
暴雨:残酷,热情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狂风:作乱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飘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
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其它类】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古诗词中意象与意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

  海:辽阔、力量、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

  暴雨:残酷、热情。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狂风:作乱。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飘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

  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其它类】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简单来说:
意境是意象的灵魂,所有意向构成意境。
然后举个例子……可看可不看~!
《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
现在应该懂了吧~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1.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诗歌的意境简单的说,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可以是写作时的场景,也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心中所想,实际却达不到的场景。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文章标题: 诗歌中景象,物像,意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55790.html

[诗歌中景象,物像,意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