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叶嘉莹先生在词的赏析方面有哪些好作品

时间: 2022-11-08 15: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叶嘉莹先生在词的赏析方面有哪些好作品

花与词、佛与悟——读叶嘉莹《荷花五讲》有感

在传统中国文人的心中,草木虽为物却亦有情: “一花一木总关情” 。生于荷月、小名荷花的叶嘉莹先生就对荷花有着不一般的情感,而由此带来的因缘际会更让人唏嘘感慨。合上《荷花五讲》,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荷花的美丽、诗词的点滴、佛性的启迪、人生的感悟等等都在我的心田荡漾,泛起阵阵涟漪。

叶嘉莹先生的著作雅俗易懂,往往可以带领读者进入艺术欣赏的国度,许多人就是因为读了叶老的文字而爱上了古典文学;许多人更是在目睹了讲台上叶老精神矍铄的风采,才相信了“美人不会迟暮”的神话。 然而当我读过《荷花五讲》才明白,在她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仪态之下却有着坎坷的过往。我想,能带着近90年的沧桑与坚忍走到今天,正是古典诗词给了她力量。 而与荷花有着不解之缘的她,正是沾染了荷的灵性,才能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恣意遨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性又让她修心后得以感悟人生。叶先生恰恰是借助了花与词、佛与悟度过了她此生的忧患、获得了心灵的疗愈,且以此谱写出了自己真实而审美的一生。

本书共收录了叶先生围绕荷花展开的五次演讲,以此展现了叶嘉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叶老先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荷花、诗词、佛悟,这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

花与词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于叶嘉莹先生的心中草木虽为物却亦有情,一花一木皆有世界也。她对古诗词的体悟与喜爱正是从爱荷而来。叶先生缘起缘落的一生似乎也与荷花时时相伴。荷花启迪了叶嘉莹的孩童时代,让她从小就与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古诗词,包含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骚客的品格、智慧与修养。那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篇章,都蕴藏着诗词作者美好的灵魂与愿景。古语有云:“诗言志,诗言情。”我对古典诗词的印象也大抵如此,诗歌曲辞多为抒情达意之用。很惭愧是,对于古典文学,我缺少了那种真挚、深切的热爱。

生于1924年的迦陵先生始终用生命在感悟古典诗词,她一生的使命就是为了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向人们诠释古典诗词中所渗透的那种感发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且不论理论研究、诗词创作,单就教书育人而言,叶先生就为祖国培育出了无数人才,如今九旬高龄的她仍执着于讲台,为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做着贡献。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的叶嘉莹愿作古典诗词的摆渡人,她曾坦言: “我之所以这么老还在教书,是因为中国有这么多宝藏,但现在的年轻人走不进去,如入宝山空手回,这是年轻人的悲哀。”

《荷花五讲》一书以荷花为线,通过围绕着荷花展开的五次演讲,记述了作者一生与中国古典诗词为伴的经历和与佛法不可思议的殊胜之缘。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小本,但文字优美,读来诗情画意、唇齿留香。合上书本,叶老先生的一片赤诚“诗心”最让我动容:学诗、论诗与教诗。痖弦曾这样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这样美好气质的形成与叶老先生从小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小时候的叶嘉莹在老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长大,深而封闭的庭院于她而言却是个幽静、自足的小世界,小时候的她日夜与修竹、菊花为伴,慢慢养成了内向文静的性格。再加上书香世家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让她能沉下心来去感悟古典诗词的美好。考入辅仁大学后,她更加珍惜自己所受的国文教育。即使是后来经过颠沛流离终于安定下来的她,仍能对诗词抱有十分的热情。这位走过了世纪之交的九旬老人,毕生都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她在古典诗词的“品评论”上更是驰名中外的研究大家。在阅读完《荷花五讲》后,有感于叶老先生治学之严谨、论述之精妙,我又翻阅了她的另一本关于唐诗论述的著作。我发现叶老先生品评、分析唐诗的几个绝招,可以用于日常的诗歌及古文教学。如:介绍古文文本背后的故事,品读深入文本,追溯汉字本源理解古诗词句、善用比较法品味诗词气韵等。

峥嵘的《诗品》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 就深得叶老的心,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早已融进了血液,是这些古诗词支撑、滋润、孕育、成就了她。诗歌带给了她无限的欢愉的同时,叶先生也用自己一生的深情回馈于它。她曾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南开大学等,六十多年教学不辍。经历过战乱、动荡、流离失所的叶老先生曾感言:“我平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但教书育人却是她今生的执念。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无论多苦多累,一旦站上讲台就神采飞扬。同样身为教师,叶老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勤奋着实让我汗颜。 “她能在一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就是此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下艺术和文学之美。” 观之叶先生,我发现自己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缺少了一种“兴发感动”的情怀。连自己都做不到真正地从心底热爱古典诗词,又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就在过去这一年的教学中,我过分注重于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词句的古今对译,而感性体会这一重要的一点却被我忽视了。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我也深感,学生难以从古代文言与诗词篇章中找到情感共鸣,正是因为在古代诗词曲赋的作者与现代的自己中间间隔了太多,而这也恰恰是我所需努力的地方。

 佛与悟

回想那些个留过洋、走过民国、跨过新中国的女子,大多有一种非凡的气度与学问。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我们爱慕、尊敬、崇拜她们,多因为她们的睿智与学识。但在这些众多名媛才女中,叶先生却更加伟大。比起我们往常看到的一些饱经风霜的女子,她的人生经历要坎坷的多。 不同于家世与婚姻都十分完美的张允和与杨绛,她的情感生活与诗歌的美丽清甜浑然无缘。 她1948年结婚,其后不久随丈夫前往台湾自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1949年丈夫被捕,叶嘉莹受牵连也被关押。她不久后获释带着孩子投靠亲戚,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三年后丈夫出狱但性情大变,脾气暴躁没有工作且动辄大怒,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的身上。

今天的我们以读者的身份旁观叶老先生的这段时光,很难想象那时她的辛苦与无助。叶先生是要靠自己吃苦打拼养家糊口的人,那种苦楚只能自己一个人承受:流离的苦楚、生计的艰难、病痛的折磨、感情的压力。此时她的生活昏暗阴晦、浓愁悲绪难以消散,孤独、绝望、无助让她随时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段艰难的岁月,是叶先生钟爱的古诗词稀释了苦痛,给予她精神的安慰。苦难非但没有打倒她,还让她的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叶先生从诗词中体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性与禅性,并将其融于自己的生活之中从而带了身心的和谐平静,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深的体悟。

叶先生在《荷花五讲》中讲荷花讲诗词,更讲与佛法结缘的一生。佛教传说中,佛的每一个毛孔都现着一朵莲花,每朵莲花亦现着一尊佛身,莲花与佛之间有着冥冥的关联。1943年在听完一位禅师的佛经讲座后她这样写道: “一瓣心香万卷经,茫茫尘梦几时醒。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 因秋荷的零落思考人生的价值,叶嘉莹自此与佛结缘。叶嘉莹的一生就好比荷花的一生,荷开、荷艳、荷落于她是青春的记忆,亦是佛性的启蒙与顿悟。

2021年11月的一天,我到天津的南开大学看望老同学,有幸听到叶嘉莹先生的演讲,依稀记得演讲的题目正是《我与莲花及佛法的因缘》。我原本认为,一个人自小与佛法结了缘的人,日后便阿弥陀佛,看破红尘、化业消孽、万念俱灰;前世行有恶果、心藏恶孽,一旦觉悟,遇见人就会讲等待来世、期待后身、心灵归宿、修福修慧……但让我十分以外的是叶先生讲的是却是她的悲惨身世,她一生羁绊却生活的坚韧而顽强。青年时代亲生母亲死在火车上、丈夫被捕入狱,人到中年后女儿女婿遭车祸身亡。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噩耗全都压在了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身上,那肩上所承担的伤痛沉重无比。面对一个个天灾人祸,她做出了怎样的回应呢?引用叶先生的原话: “也许我写的诗词或者论文,你们觉得也还有美的地方。可是我那一柱鲛绡,我是用多少忧愁和困难织出来的?海里的鲛人泣泪成珠,织成美丽的鲛绡,那是世界上最轻柔美丽的丝绸。”

九旬老人,一站一个晚上,兴致极高,令人钦佩。那一个晚上,南开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人头攒动,连走廊里也加满了折叠椅。如今忆起,也难以忘记那时听众群情振奋、兴致高昂的脸庞。旁人在大礼堂里听得痛快、唏嘘不已,我的内心也波涛汹涌。我从叶先生悠扬、飘忽的北京腔里,听不到哀伤,她将挥之不去的哀伤转移成为“滋兰”、“芳菲”、“雨重”、“风多”、“柳为谁青”、“花为谁娇”、“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生”云云,莲花诗词优美、空灵的意境一直贯穿了演讲的始终。 面对生活的不易,叶先生从诗词中找到了佛性的开悟 。她让自己释怀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我感到了内心澄澈的力量,只要内心纯洁,我们就皆不会为外物所动。感触最深的是叶先生填的一阕《踏莎行》: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这心境我虽学不来却着实十分向往。

水虽柔弱的,却明澈而坚忍,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叶先生就像水,从她的身上,我感悟到了诗词之美,更看到了花与词带来的佛性的开悟,她传递了一种像水一样柔弱却坚忍的力量。我合上书本,庄重地对这位百岁老人轻道一声:谢谢。

;

有关叶嘉莹先生的书

非常崇拜叶嘉莹先生,并打算收集她的著作,只是由于现金问题,想知道她的那些书最值得看的是那些?希望大家能够做一推荐,谢谢
中华书局的确出了出了一套,《迦陵说诗》系列,一共6册演讲集,为《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叶嘉莹说唐诗》(出版为三册)《好诗共欣赏》《叶嘉莹说诗讲稿》。
先生的书我都有收藏,硬要说那本更好,有些为难……
其中《叶嘉莹说杜甫诗》(说唐诗中的单册),最值得一读。先生早年著作《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不知您是否读过,是一本功力深厚的难得的佳作,能够体现出先生对於杜甫诗的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的讲演录,则更为易读,深入浅出。
另外,中华书局还出有《迦陵诗词稿》,装帧也很古朴,相信你会喜欢。
不过如果我只能买几本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北大出版社出的那一套《迦陵讲演集》,因为这套是讲词的。先生以词学大家闻名於世,在词学上的造诣颇高,想要学习先生的学术,这套书是上上之选。
这套书共七册,首推《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这本书是在天津电视台“名师名课”的讲录,我看过这一些列节目,也相信你会喜欢。
如果论价格,当然是老书更便宜些,内容差别不算太大,就是河北教育出版社那套。
欢迎光临百度叶嘉莹吧及叶嘉莹QQ群,群号:78126061
《迦陵论词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90年代有一价格偏低的版本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想收集,当然是多多益善.想了解哪些值得看,也不知道你看了多少.
唐宋名家词赏析,她的讲稿,网上有,不知道你看过没?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之十一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十分奇怪的一组诗,它们非常易懂,却又相当难解,艺术成就极高,却又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人人读了心中都觉得有所触动,却又很难说清受到触动的缘由。

这就是《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在写作态度上十分真挚诚恳,语言也相当平易浅近,丝毫没有后世诗人那种争新立异,逞强好胜的用心,但其意蕴之深微丰美却经受住了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反复挖掘,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所得,或有所感。

清人陈祚明在其《采菽堂古诗选》中说: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这段话说的极好,《古诗十九首》所写的内容涉及很多人生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写出了人们心灵深处最普遍也最深刻的几种感情的基本类型,这些感情来源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没有经历过,然而《古诗十九首》,却能把这些感情表现得如此低回反复,温厚缠绵,动人心弦,这也正是《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千古常新的根本原因。

今日小记:

叶嘉莹先生对《古诗十九首》的评论很高端,说它们易懂又难解,艺术成就极高却不知谁是作者,能让人有所触动,却又说不清触动的缘由。

我想,好的诗歌就是这样子的吧!能够从个性中找到共性,找到人性中共通的部分,表现大家共有的情绪。诗是诗人写的,但却感觉到就是写自己。

上周找了一个下午逃出学校,在民国风的街上逛了一圈后情不自禁走进书店。我随意看着书架上的各种书,眼光被一本书打动。《一个人的朝圣》。

不知道在千册书中怎么会选了这一本。很多时候我并不懂自己,但有些下意识的行为能够帮我认清自己。

一个人,说明我就是独自的,是渴望实现自我呢,还是渴望自由?不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朝圣,朝着一个神圣的方向而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翻开来,却是一部小说。作者的前言还是蛮打动人的,只是当时有很多人在我身边大声说话,家里长短,影响了我记住它们。只记住了一点那时的感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章里的一个细节。一个老人,为了给一个即将告别世界的女人回一封信,走出妻子的唠叨,躲过邻居的骚扰,他并不想很快把信寄出去完成这样一个任务。而是边走边嫌邮筒怎的那么快就到了。他没有把信放进去,而是继续走向另一个邮筒。

虽然这个细节跟我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跟这个细节有共同点的地方在于,有时候也想躲一躲红尘。在上班的路上,在回家的路上,有时候觉得,怎么那么快就走到了。走到了意味着又进入了红尘,又将失去了自己。

《古诗十九首》里的诗歌之所以能有千年不衰的魅力,估计也是通过感发,写出了共情。

游于“境界”之中——推荐图书:《人间词话》叶嘉莹讲评本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每每提起《人间词话》,最为人称道的大概就是这段“三境”说。此说是王国维思想的一个特殊标志,也是他的学问和人生的真实写照。

王国维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彻底的、毫无功利、毫不动摇的追求学问、探索真理的人。他生于1877年,正是清朝政权走向衰亡、欧美列国侵略中华的悲情时代。青年时期的王国维,亲身体验了旧中国社会之积弱、精神之困顿,毅然踏上追求新学之路,寻求治世良方。1898年戊戌变法之时,他进入了罗振宇主办的东文学社,开始研究西方文化。其间,他接触到康德、叔本华和尼采哲学,从此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哲学追问人生的终极问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王国维深深地被西方哲学的追问探索之美所震撼、所吸引,他意识到人的精神之崛起必须超脱世俗的物质追求,去探索人生的真谛、智慧的究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动机之下,他融汇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美学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评论之中,《人间词话》便由此诞生。此书一经问世,便如同一颗新星,照亮了国人沉寂的精神世界,激起阵阵涟漪,在时间长河里悠悠回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人间词话》以“境界说”为核心立论,以词话形式点评古词,不仅有着一种深刻的思想美,更有着一种独特的形式美。王国维先生的词话点评植根于东方古典诗词,熔炼自西方悲剧哲学,感悟之通彻、情感之真切、思想之深刻,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思想和形式上都有别于其他文艺理论,全无枯燥、刻板之病,反而如同诗词本身一样情感充盈、意境曼妙、文笔流美、风韵翩飞,深深触动和激发着人的全部精神和魂灵。

王国维先生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那么,何谓“境界”?“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这些理论语义精辟、立意深远、视界开阔,与中国古典文学评论大相径庭,独辟一界,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批评之先河,也引导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向外看去、向内求索。王国维先生之“境界”,毫无疑问是经验感知、理性思辨和精神超验三者高度的贯通融会,真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国维先生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可见,《人间词话》虽然表面上是一部诗词评话、文学批评,但却是以探索宇宙人生为目的的,能够开启性灵,使人感悟至真至情至性,词话不仅仅是词评文论,更是已经升华为关乎人生意义、关乎精神价值、关乎思想探索的大写的“生命之书”、“宇宙之书”,它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诗词领域,超出了美学研究。正如叶嘉莹所言: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正是这种求真意志,塑造了《人间词话》不同凡响的思想魅力与美学价值。

这次,我推荐的便是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讲评本。这本书根据王国维手稿影印本点校,原汁原味收录了王国维删改修订《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和未刊稿50则,每则都做了注解对译,由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叶嘉莹先生指点迷津,逐条讲评。同时,本书还随文附录145首原文提及的古诗词、叶嘉莹品读王国维词选、114位词人小传、46则常用词牌格律、王国维生平年表等内容。并由知名画家林曦绘制封面,可谓美轮美奂。

叶嘉莹先生生于1924年,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她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方面的研究,是一位用全部生命来研究诗词、体悟诗词的学者,虽已年近百岁,却依旧研究不辍、坚持讲学,孜孜不倦地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她以此为乐、以此为业、以此为志。她以为:“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这是先生的大事业、大学问。

叶嘉莹先生11岁便接触《人间词话》,并相伴一生、摩挲一生,她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获奖词中说:“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由此可见,王国维先生对她的影响之深、意义之大,也正因如此,她才能讲出《人间词话》的精魂,品出《人间词话》的深情。她这样评说“境界”:

四野寥廓,瞻顾苍茫,所追寻者竟渺不知其在何许,如果有人正在这种茫然无绪的感觉中,那么他无须困惑,也无须悲哀,因为这正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种境界呢……一个人要追求更高远的理想,就一定要先打碎眼前五光十色的繁华世界,经过一个“昨夜西风凋碧树”的阶段,才能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目光……如果说第一种境界是写追求理想时的向往的心情,第二种境界是写追求理想时的艰苦的经历,那么第三种境界所写的则是理想得到实现后的满足的喜乐……但愿每个追求理想的人,在经过“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都能够获有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一日。这种境界该是至完整、至美善、至真实的一种境界。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那么词呢?“词以境界为最上”。读词,不能不知何谓境界。让我们一起捧起《人间词话》,追随叶嘉莹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境界”之中、游于“境界”之中。

叶嘉莹《拆碎七宝楼台——谈梦窗词之现代观》的内容

查了很多网站的资料,都没找到。
那篇文章在cnki应该会有,最初发表在南开大学学报上。后见于先生的《迦陵论词丛稿》。另外先生的书《唐宋词名家论稿》里也有三部分是吴文英的词。我虽然有这几本书,但字数太多,没办法打上来,见谅。以下是叶先生《唐宋词十七讲》关于吴文英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主。

周济《宋四家词选》说:“梦窗立意高,取径远,皆非余子所及。”我个人以为吴词不是姜白石所能赶上的。张炎《词源》贬吴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是张炎的偏见。他又说吴词“质实”,“质实”的结果是凝滞。可我以为吴词能从质实之中跳出来,他的空灵是在高处的变化。周济还说他能“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穠挚”。他一方面有南宋的安排勾勒,时间与空间错综的跳接;另一方面又保存了北宋强大的感发力量。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成就。吴晚年是亲眼见到南宋逐渐消亡的。从他词里可以看出感慨故国残山剩水的亡国之音。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剪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三千年事残鸦外”。从吴文英所生的时代推回到夏禹王的时代,已经有三千年之久了。多么远的往事啊!“残鸦外”三个字,用空间的苍茫表现时间的历史的苍茫。“残鸦外”是说鸟的消失,“外”字表现远。三千年事,残鸦是消逝了,而万古的消沉更在残鸦的影外。“无言倦凭秋树”。在他的时代,距离南宋的败亡已是不久了,他觉得满心的悲慨,感到这么疲倦。这个“倦”,一方面是登上禹陵身体上的疲倦,一方面是心灵感到疲倦,即他觉得对于国家没有办法挽回这种局面。“秋树”是秋天凋零的树木,也正如南宋衰亡的国势。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千年万世,禹王开凿治水的功业,流到今天。人世间经过多少次的盛衰,山川都变了,你从哪里认识夏禹王的功业?什么是“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呢?“萍”,吴文英当年写的是不被人认识的“蓱”。这就是人们讥讽他用字晦涩的缘故。可是你要知道写诗要浅白或晦涩,是在于你要传达什么样的感发,这才是最重要的。吴文英要传达的是什么?会稽禹陵的旁边是禹庙,南宋时庙里边有一个木屋梁。相传南北朝时建庙,有一天大风雨冲下一段最好的楠木,就用它做了屋梁。传说每当有风雨的时候,这个屋梁就变成一条龙,跳到会稽镜湖与湖里的一条真龙相斗。斗完后它还飞回来变成梁,梁上带来很多水草。吴文英所要表现的是禹王的英灵不泯。他说“幽云怪雨”,一个真正的像禹王这样的英灵,死后在庙里边自然留有一些神迹。“翠萍湿空梁”,它变成龙跟镜湖的龙打斗,回来带的萍草还是湿的。为什么么?因为这个梁曾经“夜深飞去”。你如果不知道这个故事和他用字的险怪,句法的倒装,就会说吴文英的词不通。其实不是他不通,而是我们不懂。
不仅如此,禹陵不远地方有一座山叫宛委山,别名石匮山。这里有两个传说:一个说这是禹王藏书的地方;还有就是这里曾经发现了金简玉字的天书。吴文英说我今天来到这里,不见藏书,只见“雁起青天”。远方有一行鸿雁飞起来了,排成一个“人”字,或者“一”字。雁所写的那几行字,“数行书似旧藏处”,让我们想像那边的山头上,是果然有古代的藏书之所的。
他还有时间,空间的跳接。“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剪灯语”。这是回到家里,在西窗之下,我们寂寞地坐在一起。他跟冯深居是老朋友,故人相见应该是很欢喜的事情,可是吴文英所写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因为他们白天凭吊了禹陵,而他们所生的时代是南宋衰亡的时代,所以他们带着这种寂寥的心情在西窗下久坐。想到我们这些老朋友,“悭”是短少的意思,“会遇”是说我们见面,我们的见面是如此之少,很难得相见,今天见面就“同剪灯语”,一同剪灯谈话。剪灯相对语,有一种亲切的情意。
谈话就谈话好了,他又跳出来“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上面长满苔藓的那个残余的碑。碑有可能是那里果然有碑;还有就是禹陵那里有一个窆石,相传是埋葬禹王时,把他的棺材缒下去的一块大石头。“零圭断璧”,相传是当地人在禹庙地里发掘出来的。圭、璧都是古代表示礼节、祭祀用的玉器。他们的谈话,有千年古史的兴亡,也有他们生平经历的悲欢离合。“积藓残碑,零圭断璧”,是他们白天看到的古物,也是他们的生平。他们就“重拂人间尘土”,把几十年的尘土擦掉,重新温习往事。他是把个人经历跟千年的古史打成了一片。
“霜红罢舞”,周济说吴词可以“腾天潜渊”,高远的地方是果然高远,幽深曲折的地方是果然幽深曲折。“霜红”回到了他开头的“秋树”。秋树经过霜,树叶变红了,红叶飘舞地落下来,等掉光的那一天,它就不舞了。这是自其变者而观之,树叶有凋零,人间有寒暑。可是下面的“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二句,写的却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景象。满山青青的山色是不变的,早晨的雾霭,晚上的烟岚是变的也是不变的。“岸锁春船”,春天是怎么出来的,是从“雾朝烟暮”之中出来的,朝朝暮暮,雾霭烟岚。春天来了怎么样,在嘉泰的会稽县志上记载每年春天三月初相传是禹王的生日,当地人都用一年积存的钱财来庆祝。有的人是陆路来的,有的是坐船来的。“画旗喧赛鼓”,五彩缤纷赛会的旗帜,配合着祭神的赛鼓。每个村庄组织一队表演,看哪一队的表演最好,所以叫赛会。吴文英把“喧”字结合在画旗跟赛鼓之间了,一方面写鼓的喧哗,一方面写旗在风中的招展。那么他的感慨呢?
周济评吴词:“意思甚感慨,而寄情闲散,使人不易测其中所有”。他可以包含很深的感慨,而写的却只是外面的景物,感慨都是在言外传达的。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灵岩就是苏州的灵岩山,山上最有名的建筑是馆娃宫,这是吴王为西施所建的宫殿。“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是说你一望灵岩山,就会看到渺茫的天空,一片烟霭的笼罩,四望这么广远。“是何年”,是哪一年,“青天坠长星”,从那高远的青天之上,坠下来一个流星。他说灵岩山是流星的陨石化成的。“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这是大自然,有了流星,有了山和草木,然后就有了人世。有了这吴越的兴亡,于是就有了美丽的西施,就有了吴王给她盖的馆娃宫。“残霸”的宫城,他盖了宫不久,吴国就灭亡了。
周济说吴文英是“每于空际转身,非具大神力不能”。“残霸”放在“宫城”之上写出了宇宙,人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变化沧桑。现在剩下的是什么?是“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相传馆娃宫附近有一条小溪叫箭径(一作箭泾),说当我今天来到灵岩山游馆娃宫经过叫箭径的小溪,我所感觉到的是“酸风射眼”。他不是用思力,而是用锐感来修辞。风无所谓酸,但人的感觉有相通之处,所以你会感觉到风吹过来,眼睛有一种被风吹刺伤的感觉。而且吴文英的感觉是有出处的。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说汉武帝求仙,在宫中铸了一个铜人像,手捧铜盘接天上的露水拌药吃,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汉朝灭亡后,曹魏就把这个金铜仙人给推倒了。李贺说它被移走的时候是“东关酸风射眸子”,铜人怀念汉朝,就“忆君清泪如铅水”。“酸风”有感慨兴亡之意。
“腻水染花腥”出自杜牧《阿房宫赋》。秦朝有阿房宫,宫中住的都是美女,每天早晨这些美女一洗脸是“渭流涨腻”,渭水飘起一层油来。为什么呢?是“弃脂水也”。而且这水溅到两边的花草上,花发出的气味,他不说香,而说腥。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草木本有一种草腥气;还有是暗示经历了战乱兴亡,结合了吴王盛衰,败亡的悲慨。“时靸双鸳响”,“靸”是拖鞋。馆娃宫里面有一条长廊,叫“响靸廊”。这里的木板都是空的,西施穿着步屧在上面一走,就发出声音。他说我今天经过馆娃宫,仿佛时时地听到有拖着鞋走过的声响,好像西施穿着双鸳鞋走在当年“响靸廊”上的声音。是西施吗?不是,是“廊叶秋声”,是长廊上枯枝败叶随风卷扫的声音。
下阕“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是说当年吴国灭亡就因为吴王沉醉在歌舞宴乐之中,不重视国家的政治。词中的“倦客”指当时越国辅佐越王灭吴的大夫范蠡,他在灭吴以后就辞了官职,泛舟游于五湖。范蠡能够帮助越王打败吴王,但他也能洁身自退,保全自己。这里吴文英所感慨的,是说现在还有这样一个清醒的,有谋划的,能够为国家深谋远虑的人吗?有,可是没人用。
“问苍天无语”,他说我问苍天为什么有这些变化,为什么有盛衰,为什么吴王这样地沉醉?可是苍天无语。我一个词人连科第功名都没有,是“华发奈山青”。我的头发已经都花白了,对着那美丽的江山,无可奈何。这是非常深刻的感慨。他能为南宋做些什么?吴文英是感慨的时候写得很高远,使人不觉,所以他后边的感慨也写不下去,反而再跳出来写风景,说“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我在灵岩山上四面一望,底下的水,里面有倒映的天空。站在栏杆高处,向远处一望,所见的是乱鸦斜日。“连呼酒”,我只好用酒来消愁,“上琴台去”,我要上到最高的琴台上去。往下一望,是“秋与云平”,大地上的一片秋色,一直接到天上的白云。写衰亡的悲慨,写的却是那秋色直接到天边,表现了高远的境界。
文章标题: 叶嘉莹先生在词的赏析方面有哪些好作品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55486.html

[叶嘉莹先生在词的赏析方面有哪些好作品]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