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新作一首七律,不知写的如何 能入三流吗

时间: 2022-10-28 01:00:1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新作一首七律,不知写的如何 能入三流吗

七律诗的写作要点?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

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律诗

复制半天这么一大段,楼上你到底想不想告诉人家“要点”……
不知这位朋友什么水平,先说点最基本的。
第一,七律诗四种格式必须烂熟于心(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不太清楚的话去百科查一下。
第二,颔联和颈联要对仗,词性和句子成分要相对应。就像“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名词动词都要对的。
第三,每个上半句的最后一个字(仄),不能是叶韵。就是不能有是本诗的韵的字。
以下是进阶的。
第一,开头的句子一定要“稳”,不用很精辟,但一定要“立得住”能“统领全诗”。
第二,“起承转合”虽然是主流,但是没必要在写每一句的时候都拿这个当框架,诗重在抒情立意。
第三,对仗的时候最好使用自己的风格,比如用颜色,典故,某些喜爱的意象等等,不然会很不自然。
第四,尾句不能收得太随意,要么写精辟的句子,要么就归于平淡,让人慢慢玩味,最差最差也要把前面总结好,并且抒发自己的胸臆。
第五,全诗一定要有个亮点,可以是抓人眼球的地方,可以是跟前人不同的地方,可以是“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那种绝妙的对子。如果一样都不占,重新写吧……
就这些啦!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写诗的要点,以上说的是我的方法,请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四、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1、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就是说: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句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

这样,五言的首联成为:

(1)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2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2字相一致。具体来说要使第3句跟第2句相粘,第5句跟第4句相粘,第7句和第6句相粘,律诗的标准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

中唐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存在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路,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故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这里第3句和第2句不粘。到了后期,失粘的情况十分罕见。至于失对,就是诗人应留心避免的了。

五、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时对词性的要求

词性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概括起来,词大约可分为下列九类:

1、名词;2、形容词;3、数词(数目字);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7、副词;8、虚词;9、代词。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单”“双”等字也算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以上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d)不及物动词常常和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和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形容词连绵字(逶迤、磅礴等)、动词连绵字(踌躇、踊跃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1、2句叫首联,3、4句叫颔联,5、6句叫颈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3、4句和5、6句。(首联对仗可用可不用,五律首联对仗应用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用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用韵的较少,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但切记不能因为首联对仗了,就减少颔联、颈联的对仗。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它不利于做结束语。

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减少为两联,一般用于颈联(5、6句)。

(三)、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好多讲究,现在拣重要的谈谈。

(1)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因此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属不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的工整就是工对。例如: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虚词的同义词一般可用,而实词的同义词相对容易犯“合掌”。合掌是对仗中的大忌,例如鲲鹏对苍鹰、高山对俊岭等。

(2)宽对:诗人不能一味求工而损害了思想内容。相邻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都属于宽对。

稍微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是最普通的情况。例如: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毛泽东)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的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例如: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

(3)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又利用它的乙义来和另一词相为对仗叫“借对”。

有时不是借意义而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等。例如: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杜甫)

(4)流水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两句说,其中出句(对联的上联)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必须有对句(下联)补充,这叫流水对。例如: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象平仄要求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有很大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成功的运用工整的对仗,来更好的表达思想内容,必要时,可以摆脱对仗的束缚(但要有原则)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境。而不是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
23句对仗

征集一首七言律诗

严格按照格式要求,八句,内容不限
(一)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赏析】
皇佑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写下这首诗。这时的诗人正患着病,身体十分虚弱,诗中提到了这一点,所谓“病中最觉风露早”,写出了病中行役又值晚秋夜寒切肤透骨的感觉。全诗以客行为线索,从乡思到忧时,既贯穿一气,又推转变化。前半写景,感觉真切,后半抒情,笔力充沛,是王安石七律中的上乘之作。

(二)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赏析】
嘉佑五年(1060),王安石出使辽国,临行前与妹妹话别,写下了这首诗。多年来,王安石仕履匆匆,其妹也随夫远宦,两人离多会少,此番又是短聚,也不知后会何期。诗人只把这番情景娓娓道来,言语浅显寻常,道出了兄妹间真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草草”一联写相聚闲聊的情景,最为亲切生动,十分感人。

(三)
送吴龙图知江宁
王安石
才高明主睠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
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四)
安丰张令修芍陂
王安石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五)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
王安石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余。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且复弦歌穷塞上,只应非晚召相如。

(六)
和祖仁晚过集禧观
王安石
妍暖聊随马首东,春衫犹未著方空。
烟霞送色归瑶水,山木分香绕阆风。
壮发已输尘外绿,衰颜漫到酒边红。
日斜归去人间世,却记前游似梦中

(七)
登宝公塔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八)
酬吴仲庶小园之句
王安石
旧年台榭扫流尘,职闭朱门岁又新。
花影隙中看袅袅,车音墙外去辚辚。
相逢岂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
只向东风邀载酒,定知无奈帝城春。

(九)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十)
乙未冬妇子病至春不已
王安石
天旋无穷走日月,青发能禁几回首。
儿呻妇叹冬复春,强欲笑歌难发口。
黄卷幽寻非贵嗜,藜床稳卧虽贫有。
二物长乖亦可怜,一生所得犹多苟。

(十一)
陶缜菜示德逢
王安石
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
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荆棘。
陶生养目渠养腹,各以所能为物役。

(十二)
示四妹
王安石
孟光求嬁得梁鸿,无下相随不讳穷。
卓荦才名今日事,萧条门巷古人风。
五噫尚与时多忤,一笑兼忘我屡空。
六月尘沙不札贷,泫然搔首又西东。

(十三)
登越州城楼
王安石
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
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
浮云缥缈抱城楼,东望不见空回头。
人间未有归耕处,早晚重来此地游。

(十四)
寄致政吴虞部
王安石
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参考资料:http://tenyensoft.com/scwk/rw/was.htm

自创的七言律诗

创作要求:严格按照格律,八句,内容不限

1、

闲弹危弦在窗前,

轻柔心血流指尖。

黄鹂识曲穿竹笑,

紫燕知音拔云赏。

解语蝴蝶花间醉,

辨言蜻蜒叶底眠。

三弄梅花情何限,

引领风骚数百年!

2、

寒夜冷秋暮砧急,

强拉帘拢祭酒旗。

楼头独送千里雁,

枕边已闻五更鸡。

醉中不磨攀桂斧,

醒来难登上天梯。

而今围炉煮良药,

权借弱柳半枝栖。

3、

琼压秋枝玉碾门,

才探西窗就手拢。

花残桂苑悲白叟,

叶落田家怒黄童。

秦人悯默颜巷陋,

汉使咨嗟阮途穷。

忽见村姑指天笑,

来年春风格外红。

4、

萧疏白发不轻颠,

联播荧屏已废眠。

小品相声消夜酒,

曾孙压岁抢春钱。

子燃爆竹童心动,

媳抉桃符老兴偏。

枝上梅花添一醉,

争相对讲拜新年。

5、

夜来漏尽莲花纽,

爆竹鞭声响户牖。

料峭晓寒争赏梅,

苗条春态竞看柳。

村姑锦缎舞霓裳,

柏叶椒花芬翠绶。

旧雨新朋送健康,

推杯共醉酴酥酒。

雨落天沉心纷飞,
浮云往事落天雷;
风卷叶落花沉醉,
阴雨连绵甚凄美;
落花随风皆是非,
残叶苦等尘世悲;
有情怎奈天作对,
只愿化蝶与尔飞。
《七律,介休客栈》
枫红叶茂绵山聚,
酒宴茶浓别样装。
丽麓环廊秋雨冷,
拱桥涌洞暖风香。
前厅野鹭追家鹤,
后院笙箫赶夜场。
日暮温泉岩下水,
月华招手送呈祥。
2021.11.7.晚
拂晓忽来一梦,父亲不测于意外,极力断梦而醒,大悲.卧床中,神绪跌尽极至,方知父亲与我恩情之重无可掂量.感慨而悲极,原来犬子如此不肖!深责何来这般衰废之想.血肉之所存,恩之所存,虽千里千年不可消逝.作来此文,以慰父亲浩荡之恩.

七律.致父亲

晨来乍醒惊魂定,幸是伤神梦一篇.
以往不明恩几重,如今方晓情万千.
身担五众腰如铁,劳苦一生体成莲.
不肖犬儿今习道,为尊寻马至大渊.

(渊者,宛也)
文章标题: 新作一首七律,不知写的如何 能入三流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54315.html
文章标签:一首 新作 不知

[新作一首七律,不知写的如何 能入三流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