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红楼梦38回菊花诗两首 湘云 (菊影) 薛宝钗忆菊
忆菊(薛宝钗)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rn菊影rn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rn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rn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rn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七言诗的严格平仄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后面以此类推。这个诗有变化,比较复杂啦...宝钗那一首最关键在最后一句,宝钗的诗里出现过几次重阳,就像探春的诗里总有清明一样,后四十回原稿应该有重阳时节宝钗命运的大事件,但是原稿不在了,不可考证了。
你自己不是写出来了吗
我喜欢林的诗。
请问,三十八回,黛玉的,三首菊诗,为何为第一第二第三?
请问,三十八回,黛玉的,三首菊诗,为何为第一第二第三?rnrn好在哪里,有何种说法??? 黛玉:咏菊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社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黛玉:问菊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社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用的是“四支”韵。
在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按理说,这一首应该评为咏菊诗中的第一,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本来李纨自己也承认“不能作诗”,也就不必苛求了。
黛玉:菊梦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社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三。用的“八庚”韵。
诗题是《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在红楼梦38回中作者为什么有两回的篇幅写大观园中结社作诗的景象?
在红楼梦38回中作者为什么有两回的篇幅写大观园中结社作诗的景象?
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不缺满腹经纶的人才。在一起应该有些雅兴。成天除了吃吃喝喝,没有吟诗作画总不是读者希望的场景。有了吟诗作画,才显得这群人也是才高八斗,巾帼不让须眉。另外,通过这一次次的诗社成立、也让读者了解了他们每个人的心理活动甚至是将来的抱负。
附录:相关情节概括: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菊花社,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贾母带王夫人、凤姐及薛姨妈等进园。王夫人说贾母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贾母夸宝钗细致,凡事想的妥当。众人作菊花诗。李纨评潇湘妃子为魁,宝玉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宝玉带头作咏螃蟹诗,宝钗小题寓大意。“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文章标题: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以菊为诗题的十二首诗如何表现宝黛钗探春湘云各自的作诗特点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4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