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红楼梦中的诗什么水平

时间: 2022-06-17 06:00: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红楼梦中的诗什么水平

红楼梦中黛玉宝钗的诗词,能比得了唐诗宋词吗?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中各个不同人物的诗词,更是美奂美轮,读之口齿生香。

其实,曹雪芹曾多次批评过同时代的其他古典小说,是作者借笔下人物之口,炫耀自己的诗才。换是他自己,当然不屑这么干。因此,《红楼梦》人物的诗词水准,绝不会代表曹雪芹本人诗词的最高水准。

从创作心法而言,古风考验的是联想能力,律诗考验的是结构能力,绝句考验的是对瞬间诗性灵光的把握能力。

所以,长于古风乐府和绝句的李白,被誉为“诗仙”,正因其卓尔不群潇洒飘逸。杜甫称颂他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而长于律诗、五言律和七言律天下独绝的杜甫,被后人誉为“诗圣”,正因其结构工整无隙可击。五言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七言之【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皆是独步古今的名篇。

对林黛玉这个人物而言,她从来不缺乏灵光一现,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感性的人物,她的诗性灵光显得太多了,所以对她自己来说,诗性灵光并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东西。

这就造成了林黛玉在写作绝句,比如《五美吟》时,往往显得随意和潦草,甚至有些漫不经心,并不特别重视意象和字句的锤炼。

当然,从体例上来说,绝句本也并不特别适合用来咏史。当然,经典诗词中,不乏优秀的咏史绝句,但这更像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好比咏史古风10首里可能有一首佳作,咏史律诗里100首可能有一首佳作,咏史绝句里可能1000首才有一首佳作。

如《红楼梦》中“姽婳词”一节的描写,贾兰咏绝句,贾环咏五律,贾宝玉则咏古风。固然是曹雪芹在表现三人才华的高下,但恐怕在作者曹公心里,也觉得绝句这种体例易学难精,拿绝句用来咏史,更像是贾兰这种蒙童的所为吧。

因此,如林黛玉作《五美吟》时,只不过是作者根据情节设定中,“林黛玉无聊时随意创作的草稿”,而刻意拟制,绝不代表林黛玉的最高水平。

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王昭君: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竹: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女: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但林黛玉的《题帕三绝》,水平要胜于《五美吟》。但就诗论诗,即使是《题帕三绝》,在剥离情境之后,也算不得很好的诗。

从小说角度,这些诗是对林黛玉个性、心态的描摹,非常高明;但从诗词本身角度,无论遣词造句还是学识见解,都只能算中平之作。

而另一位女主角薛宝钗,其诗骨力健壮,和黛诗的气象清隽,风格截然不同,简单地说,钗诗近宋,黛诗近唐。

如宝钗黛玉的两首海棠诗,大体上水准相当,瑕瑜互见,一则“含蓄浑厚”,一则“风流别致”,约莫相当于唐宋诗中二三流间的水平,这并非刻意贬低她们,其实这个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一般通常人认为宋诗不及唐诗,那是就第一流诗人的最高标准而言。

实际上整体来看宋诗风格更成熟,法度更严谨,虽不能说宋诗的平均值或中位值一定高于唐诗,但至少也是“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的。

唐宋以诗赋科举,文人的诗词水准自然出色,明清以八股科举,导致诗词不兴,沦为文人附庸风雅的雕虫小道,随手拿本《明诗三百首》一翻,除了《石灰吟》等寥寥经典外,和唐宋比更是寒碜,清诗虽然水准略有回升,仍然远不能与唐宋相比。

曹雪芹既不幸生于诗词平均水准偏低的清朝,凭他个人的笔力,纵然想要为笔下人物写出堪比李杜的华彩诗篇,也是力有未逮。

然而,曹雪芹的最厉害之处,并不在于他在《红楼梦》里创作了多少水平极高的诗词作品。而在于他是真真切切代入每个人物角色,“按头制帽”,为角色拟制符合他们身份、背景、气质、才情、见识、情境的诗作。这才真足以令人称羡。

惟其如此,才令书中诗词完全和笔下人物混而为一,不愧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菁华和集大成者,值得每个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中国人,视若珍宝,爱不释手。

当然,那一曲阅尽人间百态的《好了歌》,那一曲太虚幻境演绎的《飞鸟各投林》,才真正代表着曹雪芹咏诗作词的最高水准,纵上溯诗经乐府唐诗宋词,亦足可无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造诣,比起古人如何?

我觉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和古人的诗不能做比较,因为古人的诗多数是古人在此时此景的真实体会和描述,诗情画意主题明确。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但主要还是在刻画人物、写景和隐语方面多一些。

一是在刻画人物方面。曹公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真是出神入画、入木三分,个个鲜活。在诗中、谜语中、猜酒令中、做游戏、玩耍、集体活动、心理描绘等等方面,表现得淋漓致尽,活灵活现,举不胜举。曹公在小说中的大部分诗词是通过书中人物表现出来的,有的是作者的描述,有的是通过书中人物自已的诗、谜、歌、赋、言行表述出来,前后一致,相互照应,各有千秋,妙不可言。

关于写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第十八回《题大观园》;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春夏秋冬即事》;第四十八回香菱的《无题》、《咏月》;还有菊花诗、海棠诗、即兴诗等很多很多。这些诗表面上是在写景,但作者的真实意图是在写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命运、性格、遭遇和忐忑人生。这和古人单纯在一首诗中表现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关于隐语。《红楼梦》开始几回都是神神迷迷的,里边许多话、许多诗都是隐语。比如介绍四大家族、十二金钗等都是假语称,真事隐。还有《好了歌》、《太虚幻境美人赋》、《题石头记》,还有一些如引子、唱曲、令等都饱函着隐语。这些隐语怎么能和古人的诗比较呢?完全是两码事,就不是同一类产品。

《红楼梦》中大多数诗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尤其是刻画林黛玉、贾宝玉的较多,如二十六回《黛玉伤感》、二十七回黛玉《葬花吟》、四十五回黛玉《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六十四回黛玉咏西施、虞姬、明妃、绿珠和红拂,七十九回宝玉的《紫菱洲》等等,这些诗深刻描绘了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深度完全可以和古人的诗比美。

《红楼梦》的诗还有很多方面是在描绘或暗示其他方面意义的。单从诗的字面上看,是没有超过古人,但作为文学巨著,在书中诗的意义大大超过了诗的本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比起古人来说还是稍逊一筹的,虽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文笔很好,但是红楼梦中的诗词并不是特别经典。
他的诗词造诣还是非常高的,虽然无法和一些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进行比较,但是结构和用词都是非常好的。
比古人更加的厉害。含金量特别的高。有很多词汇的字面意思都特别的有意思。
一般般。他的诗词造诣并不是非常的高,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说还是相差很远的。

林黛玉的《葬花吟》,论诗词功力的话是什么水平?

可以说曹雪芹不仅是个卓越的小说家,也是个大诗人。《红楼梦》里有大量的诗词,还有曲赋诔等文学形式的作品,这也是其文学性评价高的重要原因。

他的好友敦诚就这样评价其诗歌水平:"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赞他的诗,有李贺般奇特之风。实际上《红楼梦》的诗词可圈可点者甚多,但单独流传于世的并不多。

《葬花吟》诗,堪称《红楼梦》全书唯美的经典之作,离开《红楼梦》单独看却并不太出色。

以最著名的《葬花吟》为例,单独看并不出色。莫说李白李贺,杜甫杜牧,哪怕与前朝拎出来的任何一位大诗人作品比较,论技巧与立意都算不上太出色。

即便和他自己书中,贾雨村中秋吟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低头看。"以及凹晶馆联诗之"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等妙句比起来,都显得不够惊艳。

一般专业研究古典诗词的学者教授,都少有叫好的。

叶嘉莹

他们认为《葬花吟》诗与林黛玉的《桃花诗》一样,唯美浮华过于注重词藻之艳。其结构略显松散,且韵律节奏技巧都不够完美。叶嘉莹先生就说:

"如果说把《红楼梦》的诗词放在那些诗人、词人中去衡量,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

但作为为小说内容服务原创诗词,《葬花吟》应当是相当完美的一首佳作。

《红楼梦》的读者,会对《葬花吟》产生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简直就是女主林黛玉量身定制的广告词,非常凄美动人。

木心

因为《红楼梦》里的诗是为小说服务的,不能尽显作者之才。这就要说到木心先生的评价了。他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葬花吟》代表的是林黛玉的水平。她不过十二三岁的闺阁少女,虽为才女但见识有限。正如叶嘉莹先生接着说了:

"但这样的衡量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不是曹雪芹自己的诗词,而是曹雪芹的小说里面的诗词。而如果作为小说里面的诗词来看待,那我觉得《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

《葬花吟》正是如此,所以非常符合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殒有谁怜?"林黛玉寄人篱下,年幼失怙形单影只,加上又是天性敏感之少女,这落英缤纷的季节,见花伤情,触景而生悲?

林黛玉

其诗哀而艳,虽有南朝靡丽之风,兼晚唐五代的颓靡情绪。如果理解为贵族少女,诗词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正将其精致华丽,没落之柔弱审美写到极处。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在大观园养尊处优的贵族少女,闲愁幽恨自然是难免的,"风霜刀剑",则是体现少女柔弱心性的词,并非夸张。

黛玉葬花之所以成为《红楼梦》最唯美的经典片段,《葬花吟》诗功不可没。

《红楼梦》的春天描写很多,赏花斗草、放风筝和起诗社等。黛玉葬花虽悲凄虚无的愁怨,不是写实具体的惨痛,却符合闲愁幽恨文人气质的审美标准。

春终将逝去,鲜花终将飘零的伤感意象,通过林黛玉的葬花之举,配以《葬花吟》如泣如诉,仿佛一句高过一句的咏叹调,成为将伤花及伤春至伤人的凄美情绪,渲染到了极致的经典场面。

林黛玉

堪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恰似李商隐《曲江》之名句: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了。

人随花飘零的诗句,不仅仅是林黛玉的自伤,也代表着整个大观园中女儿命运。

所有如鲜花般美好的生命,都会随着春逝渐渐凋零残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也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写下了注脚。

论诗词功力的话我觉得林黛玉水平相当的高,并且可以从她这首《葬花吟》中感受到她的作词功力非常的厉害,而且也可以看出他她语言能力相当的强,非常的有文采。
林黛玉的《葬花吟》,是她借花喻已的一首悲诗,结合《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人物特点等,这一首都算是诗词的功力极佳的。字字句句是黛玉的心声,为花的落亡的哀,也是对自己孤苦的身世的悲。这首诗用词很符合黛玉的性格,是一首哀绝的诗。
这个葬花词,比起当时的诗词强太多了。我觉得放在唐代估计也可以排在一流的水平。
是第二回中的博览群书,引经聚典之大承功力。若是非要以才论曹雪芹的诗词功力;那看看曹雪芹除红楼梦之外,还留下什么墨迹。若说曹雪芹还会糊沙燕?哪山东维坊人都会。😹😹(八卦一下)。
文章标题: 红楼梦中的诗什么水平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41279.html

[红楼梦中的诗什么水平]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