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有没有韩湘子的诗答从叔愈的翻译

时间: 2022-05-06 20:01: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有没有韩湘子的诗答从叔愈的翻译

韩湘子吟诵并用以劝诫韩愈辞官隐居的两句诗是?

韩湘子吟诵并用以劝诫韩愈辞官隐居的两句诗是:“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文转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八仙中有位神仙叫韩湘子,他是八仙中长得最帅的,英俊潇洒,手持一把玉笛。其实历史上真的存在过韩湘子这个人物,他究竟成仙了没有笔者不敢瞎说,但所行的神迹奇事却一点也不比真正的神仙差。
唐元和年间(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年至820年),有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到长安城投奔亲戚,他所投奔的人不是别人,乃是他的叔叔——在中国历史及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当时的吏部侍郎韩愈。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韩湘。
韩愈见到韩湘,仔细打量他:衣服破破烂烂的,举止行为有种说不上来的怪异。心下不免略有些失望。跟他聊了阵,款待他吃了顿饭后,就让下人带他去家中的学院和诸位表兄弟交谈。过了老半天,韩愈让人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叫到身边,
问他韩湘都说了些什么。儿子撇嘴:“那家伙就跟个泥塑的土偶一样的,一句话都不说,尤其是我们向他请教诗书的时候,他竟然打鼾睡着了!”
“噢,我明白了,你退下去吧。”韩愈说。
第二天,韩愈就把韩湘送到跟他府邸在一条街道上的一所僧院中,叮嘱他好好读书。
过了十来天,僧院的住持匆匆来找韩愈,一见面就说:“大人,你那位侄子太不——太轻率了,把庙里的僧人都欺负了个遍,尤其是大家正在集体打坐的时候,他就总是在他们的头上爆栗子。还有——”
“还有什么?”韩愈问。
“他还经常跟街市上那些泼皮无赖们一起赌钱,有几晚都没有回来。”
韩愈脸色铁青,马上让人把韩湘从庙里叫回来,对他说以后再不要到庙里读书了。然后严厉地责问他:“你看长安城中,再下贱的人,就是那些到酒楼赶座子卖唱的、拉人力车、掏大粪的,人家都有个活命的营生干。你说你,你到底有啥长处呀?”
韩湘马上恭恭敬敬地向叔叔鞠躬道歉,然后慢悠悠地说:“我有个长处。”
“是什么?”韩愈问。
“我能穿铜钱串串。”
韩愈听后有些鄙夷,但也想开开眼界,于是就让他表演下。
外面,韩湘在地上插了根铁条,露出地面有一尺多,然后他站在一百步外,手拿着铜钱朝铁条上扔,铜钱都像长了眼睛一样套进铁条中,一共套了三百六十个,没有一个掉落在铁条外的。众人都看呆了。
韩湘又给众人表演了双钩写字的绝艺,五十步内,他手持双钩,龙飞凤舞,在地上写了“天下太平”四个大字,每一笔都极见功力。韩愈不由捻须颔首。

韩愈对韩湘刮目相看,于是与他深谈,发现这家伙懂的极多,不由佩服起他来。一日,两人正聊得高兴,韩湘忽然起身,指着台阶前的一株牡丹说:“侄儿能令牡丹变色,叔无论要它青,绿,黄,红,我都能办到。”
“啊。”韩愈眼冒亮光。在唐时,举国都是牡丹狂,牡丹有一株值数千金的,人们都以拥有极其罕见颜色的牡丹为荣。于是,韩愈就给韩湘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让他尽情施展本事。
于是,韩湘把牡丹用箔片围起来,不让人窥视。韩湘就在牡丹的四面挖坑,深及其根,坑里刚够坐一个人,韩湘就早晚用紫矿轻粉朱红来治理牡丹的根。韩湘一连治理牡丹根了七天,就用土把坑填了,然后告诉韩愈说:“一个月后,就能看到结果了。”
这时正是初冬时候,这株牡丹本来是紫色的品种,只开紫色花。一个月后,花开了,竟然是都变成红的黄的了,红一朵,黄一朵,煞是好看!最令人惊奇的是:每一朵花中竟然都有十四个紫色的字:“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看着这十四个字迹分明的字,陷入了沉思当中。

去年,皇帝派人把佛骨从凤翔迎回了长安,在御楼上观看,长安城万人空巷,举城疯狂。韩愈于是上书,劝阻这件事。结果遭贬,让他去潮州。
天空阴云密布,大雪纷飞,韩愈骑在马上,望着被云雾笼罩的秦岭,看不到家乡在哪里。到了蓝关,马突然不走了,原来前面积雪太厚,已经无路可走了。韩愈内心无比凄怆,于是就口占了一首诗,其中就有“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此时突然看到这两句诗,韩愈不禁百感交集:伴君如伴虎!功名富贵终是靠不住的。人生不过是一场梦!自己从四十岁起就头发花白,牙齿掉光,如今更是老眼昏花,还留恋这官场做什么呀!
韩愈被牡丹花所触动,不久就上表辞官,回家养老去了。而韩湘,据说后来去了江淮,不知所终。他究竟是否八仙中那位韩湘子,也成了永远的谜。
七上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论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论述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的语句是:
。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说:“ 。”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首都百姓喜迎八方来宾,《论语十则》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
”。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论语十则》中关于这方面的名句是: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2、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或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3、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两句诗是 。
5、《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春行”的两句诗是: ,
。 ,
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热闹景象,真让人觉得鸟儿也在忙着建设自己的美好生活呢。
八上
1、郦道元的《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
就是可以说这个圈子韩语,这个要一定要好好读书。

苏轼的《答李端叔书》全文翻译

翻译:

我向您致敬。听到您的名字已很久了,又在熟识的朋友那里常常见到您所写的诗文,虽然不多,也足可以大体知道您的为人了。

平常我们之间不通书信,怠慢的过错还可以宽恕;等到您痛苦地居丧,我也不曾写一个字来慰问;鄙人的弟弟子由来到这里,先承蒙您赐我书信,又一次因懒惰而没有立即回信。

笨拙迟钝,不讲礼貌,到了这种程度,而您却到底没有弃绝我。近来在驿递之书信中又收到您的亲笔信,对我如此情深义重,我读后真要脸上发烧惭愧而汗下了。

我年轻时读书写文章,只是专门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罢了。等到中了进士以后,还贪心不足,又参加了制策的专科考试。其实有什么实际意义?

而那次专科考试号称为“直言极谏”,所以常常谈今说古,考证评论是非,以求得符合“直言极谏”的名称罢了。人苦于没有自知之明,既然因为在这个名目下考中了,便认为确实在这方面有点才能,所以在文章中争辩、谈论,直到现在,因此而得罪差一点被处死,真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多么可笑啊。

然而世上一般人便认为我要想标新立异,那就太过分了。胡乱地论述利害,评说得失,这正是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的一种习气,好比候鸟和时虫,到时就叫,过时就停,对于当前的政治又有什么损害呢?我常常怪如今的人太过看重我,而您也这样地称扬我,更加不符合实际。

原文: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髣髴其为人矣。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独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览之面热汗下也。

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譊譊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

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己,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的《答李端叔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即给皇帝写了一封《湖州谢表》,但由于内容带有感情色彩,出现“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等字眼,被谏官李定、舒童等人弹劾是反对新法,而被捕入狱。

在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在朝为官的李之仪为苏轼鸣不平,积极联系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动,以求让苏轼早日返京,并寄书信表示慰问和思念。《答李端叔书》就是苏轼的回信。

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善用比喻说明道理。谈到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时,苏轼以“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作比,说明人各有所好,对一个人的评价也不可能众口如一。

苏轼还以“候鸟时虫,自鸣自已,何足为损害”作比,说明正制科人论说利害得失,就像春燕秋虫一样,该叫的时候就叫,过了季节就不叫了,对于他人,既无补益,也无损害,而由此引来杀身之祸, 既可悲,又可笑。

参考译文:
苏轼顿首再拜。(我)听说足下的名字很久了,又常常在朋友那里读到您作的诗文,虽然见的还不算多,也足以想象您的为人了。平常没有书信往来问候,(我对您的)怠慢之罪还可以宽恕,可是等到您卧病在床了,也没有只言片语来慰问您,(这就不可饶恕了)。倒是我弟弟子由来,先捎来先生的书信,(即便如此我)又犯懒没有立即回复,(我)愚顽迟钝没有礼貌,竟到了这个地步,可是您始终不抛弃我,不和我断绝朋友关系,从驿递中再次得到您的亲笔信,(您)对待我更加隆重,看了您的信真令我脸热汗流啊。
先生才华横溢见识高明,不应该轻易赞许一个人,莫非您是采纳了黄庭坚、秦观这些人的话,您真以为是这样吗?
我被别人憎恨,可是唯独这两个人喜欢赞扬我,就像一个人喜欢吃昌歜羊枣,是不容易问他这样的原因的。如果认为这两个人的口味不对,那样不行,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口味强加为众人的口味,又更加不行了。
我年少时读书写文章,不过专门为了应对科举罢了。进士及第之后,又贪得无厌,去考什么制策,我实际上有什么才能?制策的科号叫“直言极谏”,所以我常常纵论古今,评论是非,不过是来应和这个科名罢了。做人苦于没有自知之明,我已经得到了这个官,于是就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所以到现在,因此犯罪几乎死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齐人娄敬凭借能言善辩得到官职”,实在可笑啊!然而世上的人于是就认为我苏轼直言进谏是想要确立(与变法派)不同(的政治主张),那就错了。虚妄地谈论为政的利害得失,这正是制科人的不良习气。譬如候鸟时虫自鸣自唱,(对于治理国家)哪里谈得上什么损害和帮助。我常常惊讶于人们对我苏轼过于看重,而现在足下又像这样称赞我,这就更加不是我的真实情况了。
获罪以来,我努力地封闭自己。常常穿着草鞋,驾着一叶扁舟,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乡野的樵夫渔民一起,常常被路上碰见的醉汉推搡诟骂,(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很高兴自己渐渐不被人认识了。平生亲友没有只言片语寄给我,即便我写信给他们,他们也不回复,大多还在暗自庆幸免受我连累。(在这种情况下)您又开始来赞扬我,这特别不是我期望的。
树上有木瘤,石头上有晕斑,犀角有洞腔,以此来取悦于人,这都是事物的病态表征。
被贬以来,无事可做,我默默地深自反省,回首我这三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大多都是这种病态啊。先生知道的都是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恐怕是只听到我名声没有考察我的实情,只采取了花朵没有摘取果实?还是想要从我的这些“病态”中有所收获?这件事不当面讲不能尽言其详。
自从我犯罪后,就不敢再轻易提笔作文。这封回信虽算不得什么文章,但信笔写来也已不知不觉累积成篇,先生也不要给别人看,一定要明白我的这个意思。
一年快过完了,现在十分寒冷。希望您千千万万要节制悲伤的情绪努力饮食。好了,不再一一地说了。
有点长😳

答李端叔书

苏轼

【原文】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仿佛其为人矣。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犹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①,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②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览之面热汗下也。

    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

    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③、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谗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甚非所望。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乎?抑将又有取于此也?此事非相见不能尽。

    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觉累幅,亦不须示人。必喻此意。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不次。

【注】①斩然在疚:卧病在床。②递:驿站传递。③昌歜: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

【参考译文】

苏轼顿首再拜。(我)听说足下的名字很久了,又常常在朋友那里读到您作的诗文,虽然见的还不算多,也足以想象您的为人了。平常没有书信往来问候,(我对您的)怠慢之罪还可以宽恕,可是等到您卧病在床了,也没有只言片语来慰问您,(这就不可饶恕了)。倒是我弟弟子由来,先捎来先生的书信,(即便如此我)又犯懒没有立即回复,(我)愚顽迟钝没有礼貌,竟到了这个地步,可是您始终不抛弃我,不和我断绝朋友关系,从驿递中再次得到您的亲笔信,(您)对待我更加隆重,看了您的信真令我脸热汗流啊。

    先生才华横溢见识高明,不应该轻易赞许一个人,莫非您是采纳了黄庭坚、秦观这些人的话,您真以为是这样吗?

    我被别人憎恨,可是唯独这两个人喜欢赞扬我,就像一个人喜欢吃昌歜羊枣,是不容易问他这样的原因的。如果认为这两个人的口味不对,那样不行,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口味强加为众人的口味,又更加不行了。

    我年少时读书写文章,不过专门为了应对科举罢了。进士及第之后,又贪得无厌,去考什么制策,我实际上有什么才能?制策的科号叫“直言极谏”,所以我常常纵论古今,评论是非,不过是来应和这个科名罢了。做人苦于没有自知之明,我已经得到了这个官,于是就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所以到现在,因此犯罪几乎死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齐人娄敬凭借能言善辩得到官职”,实在可笑啊!然而世上的人于是就认为我苏轼直言进谏是想要确立(与变法派)不同(的政治主张),那就错了。虚妄地谈论为政的利害得失,这正是制科人的不良习气。譬如候鸟时虫自鸣自唱,(对于治理国家)哪里谈得上什么损害和帮助。我常常惊讶于人们对我苏轼过于看重,而现在足下又像这样称赞我,这就更加不是我的真实情况了。

    获罪以来,我努力地封闭自己。常常穿着草鞋,驾着一叶扁舟,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乡野的樵夫渔民一起,常常被路上碰见的醉汉推搡诟骂,(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很高兴自己渐渐不被人认识了。平生亲友没有只言片语寄给我,即便我写信给他们,他们也不回复,大多还在暗自庆幸免受我连累。(在这种情况下)您又开始来赞扬我,这特别不是我期望的。

    树上有木瘤,石头上有晕斑,犀角有洞腔,以此来取悦于人,这都是事物的病态表征。被贬以来,无事可做,我默默地深自反省,回首我这三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大多都是这种病态啊。先生知道的都是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恐怕是只听到我名声没有考察我的实情,只采取了花朵没有摘取果实?还是想要从我的这些“病态”中有所收获?这件事不当面讲不能尽言其详。

    自从我犯罪后,就不敢再轻易提笔作文。这封回信虽算不得什么文章,但信笔写来也已不知不觉累积成篇,先生也不要给别人看,一定要明白我的这个意思。

    一年快过完了,现在十分寒冷。希望您千千万万要节制悲伤的情绪努力饮食。好了,不再一一地说了。

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geren/wzck/202103/233262.html

答李端叔书
苏轼
【原文】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仿佛其为人矣。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犹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①,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②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览之面热汗下也。
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
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③、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谗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甚非所望。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乎?抑将又有取于此也?此事非相见不能尽。
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觉累幅,亦不须示人。必喻此意。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不次。
【注】①斩然在疚:卧病在床。②递:驿站传递。③昌歜: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
【参考译文】
苏轼顿首再拜。(我)听说足下的名字很久了,又常常在朋友那里读到您作的诗文,虽然见的还不算多,也足以想象您的为人了。平常没有书信往来问候,(我对您的)怠慢之罪还可以宽恕,可是等到您卧病在床了,也没有只言片语来慰问您,(这就不可饶恕了)。倒是我弟弟子由来,先捎来先生的书信,(即便如此我)又犯懒没有立即回复,(我)愚顽迟钝没有礼貌,竟到了这个地步,可是您始终不抛弃我,不和我断绝朋友关系,从驿递中再次得到您的亲笔信,(您)对待我更加隆重,看了您的信真令我脸热汗流啊。
先生才华横溢见识高明,不应该轻易赞许一个人,莫非您是采纳了黄庭坚、秦观这些人的话,您真以为是这样吗?
我被别人憎恨,可是唯独这两个人喜欢赞扬我,就像一个人喜欢吃昌歜羊枣,是不容易问他这样的原因的。如果认为这两个人的口味不对,那样不行,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口味强加为众人的口味,又更加不行了。
我年少时读书写文章,不过专门为了应对科举罢了。进士及第之后,又贪得无厌,去考什么制策,我实际上有什么才能?制策的科号叫“直言极谏”,所以我常常纵论古今,评论是非,不过是来应和这个科名罢了。做人苦于没有自知之明,我已经得到了这个官,于是就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所以到现在,因此犯罪几乎死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齐人娄敬凭借能言善辩得到官职”,实在可笑啊!然而世上的人于是就认为我苏轼直言进谏是想要确立(与变法派)不同(的政治主张),那就错了。虚妄地谈论为政的利害得失,这正是制科人的不良习气。譬如候鸟时虫自鸣自唱,(对于治理国家)哪里谈得上什么损害和帮助。我常常惊讶于人们对我苏轼过于看重,而现在足下又像这样称赞我,这就更加不是我的真实情况了。
获罪以来,我努力地封闭自己。常常穿着草鞋,驾着一叶扁舟,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乡野的樵夫渔民一起,常常被路上碰见的醉汉推搡诟骂,(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很高兴自己渐渐不被人认识了。平生亲友没有只言片语寄给我,即便我写信给他们,他们也不回复,大多还在暗自庆幸免受我连累。(在这种情况下)您又开始来赞扬我,这特别不是我期望的。
树上有木瘤,石头上有晕斑,犀角有洞腔,以此来取悦于人,这都是事物的病态表征。被贬以来,无事可做,我默默地深自反省,回首我这三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大多都是这种病态啊。先生知道的都是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恐怕是只听到我名声没有考察我的实情,只采取了花朵没有摘取果实?还是想要从我的这些“病态”中有所收获?这件事不当面讲不能尽言其详。
自从我犯罪后,就不敢再轻易提笔作文。这封回信虽算不得什么文章,但信笔写来也已不知不觉累积成篇,先生也不要给别人看,一定要明白我的这个意思。
一年快过完了,现在十分寒冷。希望您千千万万要节制悲伤的情绪努力饮食

韩湘子·曹国舅家世

请教这二位仙人的家世
韩湘其人及其家世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韩愈有一侄孙名韩湘,即《祭十二郎文》中“韩老成”之长子。后韩愈因谏迎佛骨事贬潮州刺史,韩湘曾赶至蓝关相送,韩愈为此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宿曾江示侄孙湘》诗。贾岛有《寄韩湘》诗,姚合有《送韩湘赴江西从事》、《答韩湘》诗。从现存资料看,韩湘绝无半点出世思想,故俞樾称其“故功名之士,世传为仙,非其实也。” 二、韩湘子仙事的形成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九首次记载后世韩湘子传说雏形,言韩湘能使牡丹变色。但这位侄子似乎确有其人。韩愈遗集有《徐州赠族侄》诗: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可能就是赠给这位侄子的。但段成式将此事收入《草木篇》中,意图在于记载与牡丹花染色有关的园艺知识而非神仙事迹。 杜光庭《仙传拾遗》更敷演此事,然侄子变成了韩愈外甥,且增加外甥度文公一事。杜言韩湘仙师为唐代著名道士洪崖先生张氲,后世则言韩师为吕洞宾。 宋刘斧《青琐高议》中《韩湘子》条首次将韩愈侄、甥事移植到韩湘身上,更于其名后加“子”字,以示人与仙及小、老神仙之别。文中第一次出现韩湘诗,一言志一赠别,实则皆言志咏怀,颇见其出世情怀。《全唐诗》卷八六零采录,题为《言志》、《答从叔愈》。其诗可能出于唐五代小说诗话,并经刘斧连缀而成。如《言志》有“琴弹碧玉调,炉养白朱砂”“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句,五代沈汾《续仙传》卷下殷文祥条亦有“能醉须臾酒,能开顷刻花。琴弹碧玉调,炉养白朱砂”句。 三、加入八仙、仙事演变及仙迹 宋人书会中讲小说已有韩湘子故事,后又有《蓝关记》剧本。元代山西永乐宫“大纯阳万寿宫”壁画中《八仙过海图》已有韩湘子,可见最迟此时韩已加入八仙行列。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有八仙对子上场,其中携花篮者即韩湘子。元至元年间岳伯川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和范康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中八仙对子亦有韩湘子。 戏曲中韩湘子除作为八仙之一出现,如上述三剧及谷子敬《吕洞宾三度城南柳》、佚名《争玉板八仙过海》(佚)、明周宪王《群仙庆寿蟠桃会》、《吕洞宾桃李升仙梦》、来集之《蓝采和》(佚)等外,还有专演其仙事者。如元杂剧纪君祥《韩湘子三度韩退之》、赵明道《韩湘子三赴牡丹亭》、无名氏《蓝关记》等,皆不存。元南戏有佚名《韩文公风雪阻蓝关记》、《韩湘子三度韩文公》等,皆不存。明传奇有佚名《韩湘子升仙记》、《蟾蜍记》、永恩及绿绮主人皆有《度蓝关》等。 《韩仙传》是第一篇讲述韩湘子成仙得道及点化韩愈一家飞升的长篇文言小说,全文一卷,八千余字,署“唐瑶华帝君韩若云自撰”,明人陈继儒《宝颜堂秘笈》及《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卷二四七收录,当是元明见人托名唐代韩若云所作。在记叙韩湘子成仙得道时首次提及韩湘子师从吕洞宾。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三十、三十一回专述韩湘子仙事,亦讲韩湘子为吕洞宾徒弟。 明末杨尔曾将《韩仙传》扩演成三十回、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韩湘子全传》,为突出韩湘子仙事之不妄,刻意塑造了韩愈这一典型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入世而出世的思想过程。 清末柴萼《梵天庐从丛录》卷三十引《道缘汇录》则认为成仙者为韩愈另一从侄孙韩(氵柏)。疑系为解决史实与仙话之冲突,既不愿违背事实以为韩愈侄孙韩湘为神仙中人,又不愿撕破道家仙话以为韩愈有族人为仙之虚妄,亦不忍此族人与大众所传韩湘子无关,遂折衷诸说取其中道,妄造出湘有从弟(氵柏),成仙者即此人,后世因湘(氵柏)二字极像而误传为湘。 关于韩湘子成仙,《绘像列仙传》、《列仙传》有不同说法:韩愈侄湘子放荡不羁,后随吕洞宾周游,登桃树坠死而尸解成仙。关于其法宝竹箫,民间传说云韩湘子为舜妻女英生下的一黄龙所变,黄龙先为小虫,为躲避娥皇追杀而躲入空心竹中。后黄龙于崂山黄龙洞修炼成仙,即韩湘子,其不离手的竹箫即当年藏身的湘竹(见《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279页)。 韩湘子仙迹以西安地区最为集中。西安蓝田县南四十五里处有湘子洞,相传韩湘子于此修炼成仙。西安市内南门附近至今还有湘子庙街,旧时街内有湘子庙。黄山北麓谭家桥村旁有石桥一座,传为韩湘子游黄山时所造。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的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传为韩湘子所见,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八仙中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曹国舅,因为这位皇上的小舅子本无仙风道骨,原是一个无法无天的花花太岁!一种较体面的说法是,他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兄弟,名景休。其弟叫景植,是个依仗权势恣意妄为之徒,皇上常常训诫他,然而他毫不悔改。 后来二国舅非法杀人,被包公审治伏法。大国舅深以为耻,便隐居山林,葛巾野服,矢志修道。这一天,汉钟离、吕洞宾来了,问他:“闻子修养,所养何物?”大国舅道:“养道”“道在何处?”国舅指了指天问:“天安在?”他又指了指心。钟、吕二位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认识本来面目啦?”于是授以秘旨,嘱其精炼,没多久就功成道满了。

曹国舅 关于曹国舅的身世,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在《包龙图神断公案》中记述如下: 曹国舅系宋仁宗朝之大国舅也。时有广东潮州府潮阳县秀才袁文正,携妻张氏,往京赴试。二国舅贪张氏姿色,邀袁生夫妇入府,绞死袁生,要迫张氏。不从,蓝幽深房。袁生魂诉包公,包公准究。时大国舅虑二国舅杀袁生之事被包办,乃令告知二国舅,务将张氏置死以绝后患。二国舅令投张氏下井。张氏逃逸,太白金星化作老人途遇大国舅,误以为包公,投呈诉冤。大国舅接呈大惊,罪以冲道,执铁鞭击之。疑其已死,弃尸僻巷。张氏醒后,往诉包公。包公廉得其情,诈病,赚大国舅来府问疾。包公令张氏出诉,遂将大国舅长枷监禁。又作假书骗二国舅来府,令张氏面诉冤情,遂将二国舅枷入牢中。曹皇后暨仁宗亲来劝释。包公不从,即令将二男舅押赴法场处决。仁宗颁诏,全赦天下罪犯。包公领诏,令开大国舅长枷。大国舅释回,自称死中复生,遂入山修行,得遇真人点化,引入仙班。 在后来的八仙形象中,曹国舅身着红官袍,头戴小纱帽,脸上涂着豆腐块,活生生的一个小丑知县模样。当八仙装扮整齐出场的时候,人们只是把曹国舅当成一个可笑甚至可爱的小丑,至于他的高贵门弟和恶少的行径,倒早已淡忘了。
韩湘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087.htm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曹国舅: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078.htm相传为宋仁宗朝之大国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国舅的弟弟贪赴京应试秀才之妻的美色,绞死秀才,强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诉,包公准予查究。曹国舅告知其弟,务必将秀才的妻子置于死地,以绝后患。于是二国舅投秀才的妻子入井,被她逃脱,途遇曹国舅,误以为是包拯,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大惊,令手下用铁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以为她以死, 把她弃尸于偏僻的小巷。
  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后,向包公叫冤,包公问明真情后,就诈病,曹国舅来探望包拯。包拯令秀才的妻子出诉,逐将曹国舅监禁。又作假书将二国舅偏来开封府,令此女面诉冤情。又将二国舅枷入牢中。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她的两个弟弟,包拯不从,命令将二国舅处决。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将曹国舅放行。
  曹国舅获释后,入山修行从此遁迹山林,矢志修道学仙,有一天,钟离权和吕洞宾问他说:「你所养的是什么 ? 」曹国舅说:「我所养的是道。」仙人笑着问:「道在那里呢?」曹国舅指着天说:「道在天。」仙人又问:「天在那儿 ? 」曹国舅指着心。钟离权和吕洞宾满意地说:「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逐授以《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练,不多久,曹国舅就成仙了

无为无事散仙人,空去空来空中真。是啥意思?

《全唐诗》收吕洞宾诗四卷。小传云:“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一名蒲坂)县人。咸通中举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得道,不知所往。诗四卷。” 俗话说:神仙也是凡人做。读吕洞宾诗,感到吕洞宾是一个大俗人,大真人,天性豪迈,直追李白,于豪迈中得道成仙。其实,仙是假的,活得自在,活成一个与世俗无关、无碍的大自了汉,“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才是真的。 吕洞宾“中举士,不第。”怀才不遇,一腔愤懑,假作疏狂。《七言》诗云:“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光里隐元神。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这是一首炼丹诗,但前提却是“落魄红尘四十年”。四十岁了,人不识我,官不识我,老子只好去做“出世人”。 名诗《闲题》,是这种情怀的进一步发挥:“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何其落寞乃尔。满城士民皆不识我(不是神不识,是人,凡俗之人),只有老树精知道。世人尽皆眼瞎!骂得痛快。老树精识洞宾,神话故事中有专章讲述,已经过演义。 同类诗甚多。如:“闷来醉眠三路口,闲来游钓洞庭心。相逢相遇人谁识,只怨冲天没处寻。”“轩辕世代横行后,直隐深岩久觅难。”(《七言》)“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日角头。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么愁。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真人行巴陵……》)“云中闲卧石,山里冷寻碑。夸我饮大酒,嫌人说小诗。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赠江州太平观道士》)仙衣笼罩下的,还是一颗士子不得志之心。你不识我算求,老子“一任辈流嗤”,老子“却驾云归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由佯狂,游戏人间,渐入真境,发而为真狂——大豪放。这类诗,第三卷中最多,充满人世间的真信。《绝句》一组,字字珠玑:“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月还孤”,即我还孤。孤在荡尽黑云,直上高峰之后。高处不胜寒,谁能与我同游?诗人不免发出“几个男儿是丈夫”的千古浩叹。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偶因搏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何等气势。 “朝游百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这又是一首吕洞宾的名诗。要在“三入岳阳人不识”,与第一类诗同调。 “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起来旋点黄金,不使人间作业钱。”结句理想极高。但“不种田”,“日高眠”,指望点石成金,不免有点二流子思想。一笑。 充分显示吕洞宾疾恶如仇,雷霆之威的,是那些赠侠客诗。 《绝句》:“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连喝三回急急去,属然空里人头落。”“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貌狞恶”,心纯善,容不得人间半点肮脏事。“仗剑千里去”,须臾取仇人、恶人、鸟人人头归来,大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气势。 《七言》:“发头滴血眼如 ,吐气云生怒世间。争耐不平千古事,须期一诀荡凶顽。蛟龙斩处翻沧海,暴虎除时拔远山。为灭世情兼负义,剑光腥染点痕斑。”“雨雪霏霏天已暮,金钟满劝抚焦桐。诗吟席上未移刻,剑舞筵前疾似风。何事行杯当午夜,忽然怒目便腾空。不知谁是亏忠孝,携个人头如座中。”两首均直书《赠剑客》。以剑客、剑仙源头论,世人多举李白诗、唐宋传奇,不知“仙人”吕洞宾处,大有潜力可挖。 豪放中劝世,指点迷津,发而为许多隽永小诗。 《警世》诗众口喧腾,已不辨原作者乃洞宾。诗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洞庭湖君山颂》:“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郊小圃碧莲开。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题永康酒楼》:“鲸吸鳌吞数百杯,玉山谁起复谁颓。醒时两袂天风冷,一朵红云海上来。”抒情。诗中有画,在动感中敷色。 《六言》:“春暖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独携玉津丹诀,闲踏青莎碧苔。古洞眠来九载,流霞饮几千杯。逢人莫话他事,笑指白云来去。”自在潇洒。 吕洞宾在八仙中故事最多,界乎正邪之间,深受众喜爱。我以为“秘密”就在:他不是神,不是仙,是真人,一个个性鲜明,好走极端的豪士、诗人。八仙中,也以他留诗最多最好。 《全唐诗》还收有八仙中其他几位的诗,一并介绍如下: 张果老。小传云:“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山登真洞往来。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礼致之,肩舆入宫,擢银青光禄大夫。赐通玄先生。未几还山。”原来张果老不是蝙蝠精,是唐时真人。收诗一首《题登真洞》:“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野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蓧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第二联甚佳。 韩湘子。小传:“韩湘,字清夫,愈之犹子也。落魄不羁,愈强之婚宦,不听。学道仙去。”存诗两首。引《答从叔愈》一首:“举世都为名利醉,伊予道向道中醒。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春。”小序云:“愈谪蓝关,湘来逆,同传舍。愈仍留之,作诗云:木为世用古来多,如子雄文世孰过。好待功名成就日,却收身去卧烟萝。湘答此诗,竟去。”已经贬为流官,还要劝来视的侄儿韩湘“好待功名成就日”,韩愈不免坠入贾宝玉所讥讽的“禄蠹”一流。韩湘诗,不是就叔教,而是教育叔,想见更高。“冲破秋空一点春”句,是好诗。 钟离权。小传:“钟离权,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云先生。后仙去。”存诗四首。选《题长安酒肆碧三绝句》之一:“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钟离权是“八仙”中的老大,俗称“汉钟离”,似为汉朝人。曾传吕洞宾仙术,集中有《赠吕洞宾》诗一首,实际是吕洞宾。他的身世也最神秘,小传等于无传。“遇老人授仙诀”,不知“老人”者何?无师承,用今天的说法,乃自学成才。 蓝采和。小传:“蓝采和,不知何时人。常衣破蓝衫,挎黑木腰带,一脚著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每行城乞索,持大拍板踏,似狂非狂。词极多,率皆仙意。以钱与之,或散失,亦不顾。见贫人,即与之,及与酒家。后踏于濠梁间酒楼,乘醉轻举,云中掷靴、衫、腰带、拍板,冉冉而去。”传说多于史实,乃一井奇人。收诗一首《踏》:“踏踏蓝采和,世界转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八仙”乃散仙,不受玉帝、王母节制,最是自在,也最为我羡慕。八仙的根基在民间,有广泛包容性:谐趣,幽默,也饮酒,也好色,游戏人间,但不失正义感,惩恶扬善,爱憎分明。 “八仙”多唐时真人,隐而有鲜明的人间性,此点以吕洞宾最突出。观其剑侠诗,洞宾更类侠客,而非仙人。 神仙也是凡人做。凡人能超凡脱俗,能造福一方子民,能在或一领域有所创见、创造,能保持童心真心不变者,即可成仙。
说散仙法力无边,上天入地逍遥自在,
文章标题: 有没有韩湘子的诗答从叔愈的翻译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37926.html
文章标签:的诗  翻译  韩湘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