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请问这个算诗吗,它想表达些什么

时间: 2022-04-20 09:01: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请问这个算诗吗,它想表达些什么

这个诗词是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 求解释

有悲伤有转折有希望
大概表明就是事情看起来已经尘埃落定,大家都放弃了,但是忽然出现了转折,看到了希望开始了努力,然后有了好的结果
两年前,余秋雨把自己开设的文化硕士课程,放到网上播出。后来,又出版成书,名为《中国文化课》。
《中国文化课》中,开列了唐诗宋词必背目录。宋诗、宋文加起来,一共入选13篇,其中一篇,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有人看了就想问:这难道不是小学课文里的内容吗?为何学到硕士级别,还成了“必背”篇目呢?
很显然,余秋雨真心认为它写得好。所有有志于学文的同学们,都有必要重新阅读领悟,切莫去听钱锺书、臧克家二人的“谬论”。
前者嘲笑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炼字十几次,还得了一个平庸,而后者强行要把人家“炼”好的“绿”字,退回“到”、“过”之类,早就被作者抛弃的版本。
经学者吴小如考证:王安石一个“绿”字引发的争议,事实上还涉及传抄中的讹误。
不过,从诗歌的审美接受角度来说,“绿”字的最终定型,是千年来各路诗评家、诗选家共同认可的结果。读不出它的好,只能是钱锺书、臧克家二人的问题。

一、重读《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翻译:
我乘船从京口来到了瓜洲,两地之间,只不过是一水之隔。回望来时路,寓居的钟山,隐藏在数重山峦的后面。如今,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堤岸,不知道明月几时能送我回到家乡?
王安石的这首诗写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的二月,王安石第二次拜相。于是他很高兴地乘船,从“京口”,也就是如今江苏的镇江一带出发,赶往当时北宋的都城开封。
船行到瓜州的这个地方,王安石半带着愉悦,半带着矛盾写下了这一首诗。
这一首诗第一句说“京口瓜洲一水间”,意思就是在表达他当时的心情非常愉快,所以船也开得很。顷刻之间,就到达了。
第二句的“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他乘坐的船,夜晚停靠在瓜洲渡口。站在船上回望钟山,但是这个时候,钟山被几座山峦挡住了。
看不到自己的家,肯定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不过,王安石用了“只隔”二字,表明他此时的心情,还是愉快的成分更多。
因为宋神宗皇帝又重新起用他,那么他变法改革的理想,又有机会实现了。这样的喜悦,是大过一切的。
第三句就是争议的句子,“春风又绿江南岸”。当中的“绿”字是王安石修改十几次以后,得到的最终版本。
“又绿”,说明它以前也“绿”过一次,就是王安石第一次为相的时候,当时的宋神宗支持他进行变法。这是第二次起用他为相,所以就叫“又绿”。
为什么他要用这个“绿”字呢?是因为春风本来是透明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现在用了一个绿字,就让春风化无形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更能让读者体会到当时他对春风的感觉。
另外,这里的“春风”是一语双关,它既指现实中的春风,又指皇恩。但无论“春风”是实指,还是代指“皇恩”,这个用法都不算特别。
用“绿”字来写春风,在唐宋诗词中,同样是“泛滥成灾”的。李白、温庭筠等人,都用“绿”字写过春风。因此这个“绿”字用得好不好,才会在后来引发很大的争议。
王安石写诗,“炼”字是出了名的,这个事还被宋人收进《童蒙诗训》。书中教后学者向王安石看齐,“文字频改,功夫自出”。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虽然政治第一、文学第二,但是按理来说,他不可能在写诗上是一个“笨蛋”。为什么他“炼”字十几遍,仍然选择了老掉牙的“绿”呢?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可以增加“春风”的实体画面感之外,这个“绿”字其实是贯穿全诗的“诗眼”,它和第二句、第四句要表达的真实内涵,都有联系。
要知道王安石诗中“绿”字的潜在内涵,我们就得先弄懂“草绿”,在古诗中还代表了什么。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送别》,他在诗中说:“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里的草绿,含有“归隐”的意思。
传说淮南王刘安去世以后,他手下的人作了《楚辞·招隐士》,呼唤他的魂魄自山中归来。后来“王孙”和“春草”,渐渐和“归隐”的意象就联系起来了。
因此,王安石在这里用“绿”字,就是暗指自己有“功成身退”的愿望。诗中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对“绿”字最好的补充说明。
所以,这个“绿”串起了第二句中的“钟山”,带出了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都是在说明,当时王安石心中的喜悦与矛盾的情感是同时存在的。
一方面,王安石为自己能够重新当上宰相,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已经热爱上了隐士的生活。他想尽快实现自己的抱负,再学习前贤古人,退隐山林。
诗中没有提到“春草”,写下“绿”字,就等于写了“春草”;写了“春草”,就写出“归隐”的台词。因此,这才是王安石用这个“绿”字要表达真正的含义。
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一位古代贤人功成身退的政治理想,立意是很高的,它体现出了一个理想文人为人处世的高尚节操。
但是,如今的因为不通古代典故,不解王安石的用心,只是孤立地看待这个“绿”字,又没有联系前后文,于是就会错了意。
特别是这样的批评,出自钱锺书、臧克家这类大学者之口,争议当然就来了。

二、吴小如不想钱锺书挨骂

吴小如也是研究诗词的大家,因为钱锺书对“绿”字的批评、认为用“绿”写春风太老套,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吴小如又专门去研究了王安石这首诗的传播过程。
最后吴小如发现,这首诗在早期的版本里面,写的不是“又绿江南岸”,而是“自绿江南岸”。只是到了《容斋随笔》以后的版本里面,才被改成了“又绿江南岸”。
吴小如的意思是:钱锺书认为这个“绿”字用得比较陈旧,那么把它前面的“又”改成“自”,会不会就是比较新颖的呢?
然后,吴小如用非常翔实的论述,证明了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原版,里面就是“春风自绿江南岸”。但是,很多人对此仍然不同意。
这样的行为,显然和金庸替倪匡强辩“南极本来有北极熊,但是被卫斯理打死了”差不多。
其实,名人也是人,偶尔出错,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我们对于前人所作的诗词,实在没有必要去“挖出”最初的版本。
包括李白的《将进酒》、《静夜思》,还有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王之涣的名篇《凉州词》在内的,绝大部分的唐诗、宋词,元曲,在流传的过程中,都有字词改动的现象。
那些最后能够流传千年的版本,都是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公认的“最优”选本。
当然,王安石这首《泊船瓜洲》在流传过程中,也起了一些变化。不过他这个“绿”字,始终都没有被人改动过。
这就足以说明:古人在对这首诗的解说过程中,对这个“绿”字的用法,是持肯定态度的。所以并不是最原始的版本,就一定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版本。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有一个“集体创作”的习惯。从前我们老说,中国古代的小说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现在看起来,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同样有这种倾向。所以一味追求“原始版本”,实在没有必要。
王安石这一首诗在古代,看起来争议是不大的。主要的争议,还是集中在现代。大概是因为钱锺书做《宋诗选》的时候,工作量有点大,来不及仔细看。
而王安石这首诗,表面上写得很浅,但是事实上,“绿”字又用得颇为曲折。所以,钱锺书一时之间没有领悟。
臧克家显然错得更离谱,居然想把“绿”字,退回到王安石抛弃的旧版本上去。对此,只能说臧克家是现代诗人,对于古诗词,还是缺乏思考。
偏偏钱锺书和臧克家这两个人在现代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争议,就这么被带出来了。如果是两个不太出名的人这么说,大家顶多就一笑置之了。

结语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古代其实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主要的争议还是在近代,因为钱锺书和臧克家等学者,未能吃透王安石诗中的真意,产生了误解。
他们对于这个“绿”字,有不同的想法。普通人一早就接受了这个“绿”字,又反过来觉得他们的想法颇为“诡异”,于是就争议不休了。
王安石这个“绿”字,用得非常讲究。除了将“春风”进行了形象化,它还包含了更深刻的“归隐”意象。
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没有带一个“草”字,但是春风的“绿”,自然是要通过吹绿岸边的树和草才能实现。
“绿”字可以做多重解读,从实指的是“春风”,到虚指的是“隐士精神”,承上启下地串起了第二句和第四句。既说明了作者为何要回望钟山,又解释了他为什么盼着“明月照我还”。
如果把它按照臧克家的说法,改成“春风又过江南岸”或者“春风又到江南岸”的话,那么诗意就大打折扣了
虽然知道需求曲线自然产生于消费者选择理论得到了证实,但需求曲线的推导本身并不是提出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仅仅确定人们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并不需要一个严格的分析框架。但是,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极其有用的。正如我们在下一节要说明的,我们可以用这种理论更深人地探讨决定家庭行为的因素。
即问即答 画出百事可乐和比萨饼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说明当比萨饼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与消费者最优会发生什么变动。用你的图形把这种变动分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四种应用
我们已经建立了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现在可以用它说明四个关于经济如何运行的问题。但是,由于每个问题都涉及家庭决策,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刚刚提出的消费者行为模式解决这些问题。
所有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
一般来说,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购买量减少。第四章把这种正常行为称为需求规律。这个规律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但是,就经济理论而言,需求曲线有时也会向右上方倾斜。换句话说,消费者有时会违背需求规律,并在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购买更多。为了说明这种情况可以发生,请看图21-12。在这个例子中,消费者购买两种物品——肉和土豆。最初消费者预算约束线是从A到B的直线。最优点是C。当土豆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现在是从A到D的一条直线。现在最优点是E。要注意的是,土豆价格上升使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土豆。
两年前,余秋雨把自己开设的文化硕士课程,放到网上播出。后来,又出版成书,名为《中国文化课》。
《中国文化课》中,开列了唐诗宋词必背目录。宋诗、宋文加起来,一共入选13篇,其中一篇,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有人看了就想问:这难道不是小学课文里的内容吗?为何学到硕士级别,还成了“必背”篇目呢?
很显然,余秋雨真心认为它写得好。所有有志于学文的同学们,都有必要重新阅读领悟,切莫去听钱锺书、臧克家二人的“谬论”。
前者嘲笑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炼字十几次,还得了一个平庸,而后者强行要把人家“炼”好的“绿”字,退回“到”、“过”之类,早就被作者抛弃的版本。
经学者吴小如考证:王安石一个“绿”字引发的争议,事实上还涉及传抄中的讹误。
不过,从诗歌的审美接受角度来说,“绿”字的最终定型,是千年来各路诗评家、诗选家共同认可的结果。读不出它的好,只能是钱锺书、臧克家二人的问题。

一、重读《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翻译:
我乘船从京口来到了瓜洲,两地之间,只不过是一水之隔。回望来时路,寓居的钟山,隐藏在数重山峦的后面。如今,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堤岸,不知道明月几时能送我回到家乡?
王安石的这首诗写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的二月,王安石第二次拜相。于是他很高兴地乘船,从“京口”,也就是如今江苏的镇江一带出发,赶往当时北宋的都城开封。
船行到瓜州的这个地方,王安石半带着愉悦,半带着矛盾写下了这一首诗。
这一首诗第一句说“京口瓜洲一水间”,意思就是在表达他当时的心情非常愉快,所以船也开得很。顷刻之间,就到达了。
第二句的“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他乘坐的船,夜晚停靠在瓜洲渡口。站在船上回望钟山,但是这个时候,钟山被几座山峦挡住了。
看不到自己的家,肯定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不过,王安石用了“只隔”二字,表明他此时的心情,还是愉快的成分更多。
因为宋神宗皇帝又重新起用他,那么他变法改革的理想,又有机会实现了。这样的喜悦,是大过一切的。
第三句就是争议的句子,“春风又绿江南岸”。当中的“绿”字是王安石修改十几次以后,得到的最终版本。
“又绿”,说明它以前也“绿”过一次,就是王安石第一次为相的时候,当时的宋神宗支持他进行变法。这是第二次起用他为相,所以就叫“又绿”。
为什么他要用这个“绿”字呢?是因为春风本来是透明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现在用了一个绿字,就让春风化无形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更能让读者体会到当时他对春风的感觉。
另外,这里的“春风”是一语双关,它既指现实中的春风,又指皇恩。但无论“春风”是实指,还是代指“皇恩”,这个用法都不算特别。
用“绿”字来写春风,在唐宋诗词中,同样是“泛滥成灾”的。李白、温庭筠等人,都用“绿”字写过春风。因此这个“绿”字用得好不好,才会在后来引发很大的争议。
王安石写诗,“炼”字是出了名的,这个事还被宋人收进《童蒙诗训》。书中教后学者向王安石看齐,“文字频改,功夫自出”。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虽然政治第一、文学第二,但是按理来说,他不可能在写诗上是一个“笨蛋”。为什么他“炼”字十几遍,仍然选择了老掉牙的“绿”呢?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可以增加“春风”的实体画面感之外,这个“绿”字其实是贯穿全诗的“诗眼”,它和第二句、第四句要表达的真实内涵,都有联系。
要知道王安石诗中“绿”字的潜在内涵,我们就得先弄懂“草绿”,在古诗中还代表了什么。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送别》,他在诗中说:“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里的草绿,含有“归隐”的意思。
传说淮南王刘安去世以后,他手下的人作了《楚辞·招隐士》,呼唤他的魂魄自山中归来。后来“王孙”和“春草”,渐渐和“归隐”的意象就联系起来了。
因此,王安石在这里用“绿”字,就是暗指自己有“功成身退”的愿望。诗中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对“绿”字最好的补充说明。
所以,这个“绿”串起了第二句中的“钟山”,带出了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都是在说明,当时王安石心中的喜悦与矛盾的情感是同时存在的。
一方面,王安石为自己能够重新当上宰相,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已经热爱上了隐士的生活。他想尽快实现自己的抱负,再学习前贤古人,退隐山林。
诗中没有提到“春草”,写下“绿”字,就等于写了“春草”;写了“春草”,就写出“归隐”的台词。因此,这才是王安石用这个“绿”字要表达真正的含义。
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一位古代贤人功成身退的政治理想,立意是很高的,它体现出了一个理想文人为人处世的高尚节操。
但是,如今的因为不通古代典故,不解王安石的用心,只是孤立地看待这个“绿”字,又没有联系前后文,于是就会错了意。
特别是这样的批评,出自钱锺书、臧克家这类大学者之口,争议当然就来了。

二、吴小如不想钱锺书挨骂

吴小如也是研究诗词的大家,因为钱锺书对“绿”字的批评、认为用“绿”写春风太老套,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吴小如又专门去研究了王安石这首诗的传播过程。
最后吴小如发现,这首诗在早期的版本里面,写的不是“又绿江南岸”,而是“自绿江南岸”。只是到了《容斋随笔》以后的版本里面,才被改成了“又绿江南岸”。
吴小如的意思是:钱锺书认为这个“绿”字用得比较陈旧,那么把它前面的“又”改成“自”,会不会就是比较新颖的呢?
然后,吴小如用非常翔实的论述,证明了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原版,里面就是“春风自绿江南岸”。但是,很多人对此仍然不同意。
这样的行为,显然和金庸替倪匡强辩“南极本来有北极熊,但是被卫斯理打死了”差不多。
其实,名人也是人,偶尔出错,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我们对于前人所作的诗词,实在没有必要去“挖出”最初的版本。
包括李白的《将进酒》、《静夜思》,还有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王之涣的名篇《凉州词》在内的,绝大部分的唐诗、宋词,元曲,在流传的过程中,都有字词改动的现象。
那些最后能够流传千年的版本,都是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公认的“最优”选本。
当然,王安石这首《泊船瓜洲》在流传过程中,也起了一些变化。不过他这个“绿”字,始终都没有被人改动过。
这就足以说明:古人在对这首诗的解说过程中,对这个“绿”字的用法,是持肯定态度的。所以并不是最原始的版本,就一定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版本。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有一个“集体创作”的习惯。从前我们老说,中国古代的小说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现在看起来,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同样有这种倾向。所以一味追求“原始版本”,实在没有必要。
王安石这一首诗在古代,看起来争议是不大的。主要的争议,还是集中在现代。大概是因为钱锺书做《宋诗选》的时候,工作量有点大,来不及仔细看。
而王安石这首诗,表面上写得很浅,但是事实上,“绿”字又用得颇为曲折。所以,钱锺书一时之间没有领悟。
臧克家显然错得更离谱,居然想把“绿”字,退回到王安石抛弃的旧版本上去。对此,只能说臧克家是现代诗人,对于古诗词,还是缺乏思考。
偏偏钱锺书和臧克家这两个人在现代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争议,就这么被带出来了。如果是两个不太出名的人这么说,大家顶多就一笑置之了。

结语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古代其实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主要的争议还是在近代,因为钱锺书和臧克家等学者,未能吃透王安石诗中的真意,产生了误解。
他们对于这个“绿”字,有不同的想法。普通人一早就接受了这个“绿”字,又反过来觉得他们的想法颇为“诡异”,于是就争议不休了。
王安石这个“绿”字,用得非常讲究。除了将“春风”进行了形象化,它还包含了更深刻的“归隐”意象。
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没有带一个“草”字,但是春风的“绿”,自然是要通过吹绿岸边的树和草才能实现。
“绿”字可以做多重解读,从实指的是“春风”,到虚指的是“隐士精神”,承上启下地串起了第二句和第四句。既说明了作者为何要回望钟山,又解释了他为什么盼着“明月照我还”。
如果把它按照臧克家的说法,改成“春风又过江南岸”或者“春风又到江南岸”的话,那么诗意就大打折扣了。
两年前,余秋雨把自己开设的文化硕士课程,放到网上播出。后来,又出版成书,名为《中国文化课》。
《中国文化课》中,开列了唐诗宋词必背目录。宋诗、宋文加起来,一共入选13篇,其中一篇,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有人看了就想问:这难道不是小学课文里的内容吗?为何学到硕士级别,还成了“必背”篇目呢?
很显然,余秋雨真心认为它写得好。所有有志于学文的同学们,都有必要重新阅读领悟,切莫去听钱锺书、臧克家二人的“谬论”。
前者嘲笑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炼字十几次,还得了一个平庸,而后者强行要把人家“炼”好的“绿”字,退回“到”、“过”之类,早就被作者抛弃的版本。
经学者吴小如考证:王安石一个“绿”字引发的争议,事实上还涉及传抄中的讹误。
不过,从诗歌的审美接受角度来说,“绿”字的最终定型,是千年来各路诗评家、诗选家共同认可的结果。读不出它的好,只能是钱锺书、臧克家二人的问题。

一、重读《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翻译:
我乘船从京口来到了瓜洲,两地之间,只不过是一水之隔。回望来时路,寓居的钟山,隐藏在数重山峦的后面。如今,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堤岸,不知道明月几时能送我回到家乡?
王安石的这首诗写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的二月,王安石第二次拜相。于是他很高兴地乘船,从“京口”,也就是如今江苏的镇江一带出发,赶往当时北宋的都城开封。
船行到瓜州的这个地方,王安石半带着愉悦,半带着矛盾写下了这一首诗。
这一首诗第一句说“京口瓜洲一水间”,意思就是在表达他当时的心情非常愉快,所以船也开得很。顷刻之间,就到达了。
第二句的“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他乘坐的船,夜晚停靠在瓜洲渡口。站在船上回望钟山,但是这个时候,钟山被几座山峦挡住了。
看不到自己的家,肯定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不过,王安石用了“只隔”二字,表明他此时的心情,还是愉快的成分更多。
因为宋神宗皇帝又重新起用他,那么他变法改革的理想,又有机会实现了。这样的喜悦,是大过一切的。
第三句就是争议的句子,“春风又绿江南岸”。当中的“绿”字是王安石修改十几次以后,得到的最终版本。
“又绿”,说明它以前也“绿”过一次,就是王安石第一次为相的时候,当时的宋神宗支持他进行变法。这是第二次起用他为相,所以就叫“又绿”。
为什么他要用这个“绿”字呢?是因为春风本来是透明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现在用了一个绿字,就让春风化无形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更能让读者体会到当时他对春风的感觉。
另外,这里的“春风”是一语双关,它既指现实中的春风,又指皇恩。但无论“春风”是实指,还是代指“皇恩”,这个用法都不算特别。
用“绿”字来写春风,在唐宋诗词中,同样是“泛滥成灾”的。李白、温庭筠等人,都用“绿”字写过春风。因此这个“绿”字用得好不好,才会在后来引发很大的争议。
王安石写诗,“炼”字是出了名的,这个事还被宋人收进《童蒙诗训》。书中教后学者向王安石看齐,“文字频改,功夫自出”。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虽然政治第一、文学第二,但是按理来说,他不可能在写诗上是一个“笨蛋”。为什么他“炼”字十几遍,仍然选择了老掉牙的“绿”呢?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可以增加“春风”的实体画面感之外,这个“绿”字其实是贯穿全诗的“诗眼”,它和第二句、第四句要表达的真实内涵,都有联系。
要知道王安石诗中“绿”字的潜在内涵,我们就得先弄懂“草绿”,在古诗中还代表了什么。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送别》,他在诗中说:“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里的草绿,含有“归隐”的意思。
传说淮南王刘安去世以后,他手下的人作了《楚辞·招隐士》,呼唤他的魂魄自山中归来。后来“王孙”和“春草”,渐渐和“归隐”的意象就联系起来了。
因此,王安石在这里用“绿”字,就是暗指自己有“功成身退”的愿望。诗中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对“绿”字最好的补充说明。
所以,这个“绿”串起了第二句中的“钟山”,带出了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都是在说明,当时王安石心中的喜悦与矛盾的情感是同时存在的。
一方面,王安石为自己能够重新当上宰相,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已经热爱上了隐士的生活。他想尽快实现自己的抱负,再学习前贤古人,退隐山林。
诗中没有提到“春草”,写下“绿”字,就等于写了“春草”;写了“春草”,就写出“归隐”的台词。因此,这才是王安石用这个“绿”字要表达真正的含义。
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一位古代贤人功成身退的政治理想,立意是很高的,它体现出了一个理想文人为人处世的高尚节操。
但是,如今的因为不通古代典故,不解王安石的用心,只是孤立地看待这个“绿”字,又没有联系前后文,于是就会错了意。
特别是这样的批评,出自钱锺书、臧克家这类大学者之口,争议当然就来了。

二、吴小如不想钱锺书挨骂

吴小如也是研究诗词的大家,因为钱锺书对“绿”字的批评、认为用“绿”写春风太老套,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吴小如又专门去研究了王安石这首诗的传播过程。
最后吴小如发现,这首诗在早期的版本里面,写的不是“又绿江南岸”,而是“自绿江南岸”。只是到了《容斋随笔》以后的版本里面,才被改成了“又绿江南岸”。
吴小如的意思是:钱锺书认为这个“绿”字用得比较陈旧,那么把它前面的“又”改成“自”,会不会就是比较新颖的呢?
然后,吴小如用非常翔实的论述,证明了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原版,里面就是“春风自绿江南岸”。但是,很多人对此仍然不同意。
这样的行为,显然和金庸替倪匡强辩“南极本来有北极熊,但是被卫斯理打死了”差不多。
其实,名人也是人,偶尔出错,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我们对于前人所作的诗词,实在没有必要去“挖出”最初的版本。
包括李白的《将进酒》、《静夜思》,还有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王之涣的名篇《凉州词》在内的,绝大部分的唐诗、宋词,元曲,在流传的过程中,都有字词改动的现象。
那些最后能够流传千年的版本,都是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公认的“最优”选本。
当然,王安石这首《泊船瓜洲》在流传过程中,也起了一些变化。不过他这个“绿”字,始终都没有被人改动过。
这就足以说明:古人在对这首诗的解说过程中,对这个“绿”字的用法,是持肯定态度的。所以并不是最原始的版本,就一定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版本。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有一个“集体创作”的习惯。从前我们老说,中国古代的小说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现在看起来,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同样有这种倾向。所以一味追求“原始版本”,实在没有必要。
王安石这一首诗在古代,看起来争议是不大的。主要的争议,还是集中在现代。大概是因为钱锺书做《宋诗选》的时候,工作量有点大,来不及仔细看。
而王安石这首诗,表面上写得很浅,但是事实上,“绿”字又用得颇为曲折。所以,钱锺书一时之间没有领悟。
臧克家显然错得更离谱,居然想把“绿”字,退回到王安石抛弃的旧版本上去。对此,只能说臧克家是现代诗人,对于古诗词,还是缺乏思考。
偏偏钱锺书和臧克家这两个人在现代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争议,就这么被带出来了。如果是两个不太出名的人这么说,大家顶多就一笑置之了。

结语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古代其实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主要的争议还是在近代,因为钱锺书和臧克家等学者,未能吃透王安石诗中的真意,产生了误解。
他们对于这个“绿”字,有不同的想法。普通人一早就接受了这个“绿”字,又反过来觉得他们的想法颇为“诡异”,于是就争议不休了。
王安石这个“绿”字,用得非常讲究。除了将“春风”进行了形象化,它还包含了更深刻的“归隐”意象。
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没有带一个“草”字,但是春风的“绿”,自然是要通过吹绿岸边的树和草才能实现。
“绿”字可以做多重解读,从实指的是“春风”,到虚指的是“隐士精神”,承上启下地串起了第二句和第四句。既说明了作者为何要回望钟山,又解释了他为什么盼着“明月照我还”。
如果把它按照臧克家的说法,改成“春风又过江南岸”或者“春风又到江南岸”的话,那么诗意就大打折扣了。

这首诗的主要想表达什么意义?

我们且再看一例,杜甫的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通常的看法是:它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在人生道路上失意、落魄的悲苦之情。理由很明显:诗的末了两句点出了“中心思想”。但如此解释这首诗的艺术价值,终嫌狭窄,不能让我们称意。因为这样的解释还只是谈到了作品的“题材实事”,只是指出了它的“主题性观念”,还没有真正进入“作品存在”。我们读这首诗时的审美经验,主要地并不是共鸣于古代落魄文人的悲苦,而是被置入了一个雄浑、阔大、悲凉的意境之中。此意境展现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可以共同感受到的生存世界。由于这个世界被这篇诗作形象地构筑而成,中国文化之悲剧性的命运才得到了公开的展示。这是其一。

其二,在此意境中,有限、渺小之个人,面对苍茫之天地、无尽之历史而产生的深刻的孤独感,也得到了回味无穷的寄托。这又是这部作品不朽的魅力之所在,它远远超出了表现个人悲苦的范围。

请问这首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他的心境是什么?他写的怎么样?请认真回答!

不知何时、香烟燃烧到我的手指、 不知何时、酒杯空的只剩下我自己、 只有思念、在房间里寂寞盘旋、 只有我、如木偶般忘却了凌晨几点… … 好想妳、虽然未曾遇见妳、 好想妳、我从未偷懒忘记妳、 只有夜色倾听、千丝万缕、 是谁在导演、为何不剪切多余、让你我早点相遇、 是谁在牵线、为何不露一丝缘迹、可怜困锁等待、 夜色不懂为情轮回、又岂知情人为何发根一夜蹉跎斑白、 有些欣喜、时间毕竟在缩短着距离、 有些失落、妳到底在哪里、 有些期待、妳是否比我想象中还要可爱、 有些惆怅、思念难免夹杂一丝悲伤、 人生荒芜爱恋、我愿用一分痴迷而为妳等待、 如那流泪的红烛、只遇妳而甘愿走完一生对白、 真的好想妳、字里行间倾尽着刻骨柔情、 真的好想妳、我愿为妳付出不苟情愿、 落叶飘逸、波澜沉浸、人生无奈、这一夜有多了几分苍白、 把持思绪、邀寂寞作伴、挥泪乱舞、肝肠辛酸寸乱、 叙此诗、人悲凉、笔锋彷徨泪湿章、 天渐亮、人沮丧、抹嶒喁見在何方、 好想妳、抹嶒喁見的妳、 好想妳…………
为什么我读后的感觉和上面说的人都不一样呢?不过还是说一下吧! 首先我认为它是写给爱人的,也可以说是给心中的爱人,因为这个人从来没出现过,但是他爱她,想她,即使他甚至没见过她,也不影响他对她的爱。作者想遇到一个这样值得他爱的人。他没有失恋,或者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恋过,但作者给了自己一个假想的情景,他想象自己爱过这样以个女子,她美丽,温柔,但她却不属于他。所以他惆怅,伤感···· 这些都是我读后的真实感觉希望对你有用。呵呵 他写的意境还可以,但是语言不够精辟,表达的感情也似有模糊,不算一篇佳作,应该修改一下···· 呵呵 我刚刚给别人回答了这首诗,也给你一下吧。这是我的看法。而且我有理由,要吗?

记得采纳啊
文章标题: 请问这个算诗吗,它想表达些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36815.html
文章标签:些什么  表达  请问  算诗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