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一首诗词的好
(1)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内容、思想情感
一、诗歌内容分类
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
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季羡林曾专门论述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诗,这既可以是古典诗词好坏的评判标准,也可以是部分新诗好坏的评判标准。他援引印度古老的文艺理论,印度古人认为词汇有三重功能,表达三重意义:
一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义,本义)
二指示功能,指示义 (引申义,转义)
三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
第三种暗示就是他们所谓的“韵”,而韵是诗歌的灵魂。
他们把诗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真诗,以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暗示的东西为主;
第二,价值次一等的诗,没有说出来的只占次要地位;
第三,没有价值的诗,一切重点都放在华丽语言、雕琢堆砌上。
举例来说: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 古诗十九首
受印度古老文艺理论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以暗示为主的、有重意的诗为好诗,何为重意?就是指诗句的多重意境。中国诗僧皎然认为两重意以上,皆文外旨。如“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有三重意境。后人的解释为:
第一重意:句中的本意,
第二重意:文外之意,如《文选》李善注:‘浮云之蔽白日,以喻奸佞之毁忠良,故游子之行不顾返也’;
第三重意境:《佛教与美学》一书释为:“当人之皎皎如白日的本心被世俗之风尘、云翳所遮蔽的时候,人就不能返本归真了。”
这种诗歌审美理论其实也印合了中国古代以含蓄美为主的审美理论。
如何判断一首诗的好坏?
古诗 比如说 rnrn侯门少女泛春情rnrn坐车引马散花菱rnrn少年不知花菱意rnrn敢捡花菱献殷勤rnrnrnrn这个我写的rn但是一点都不知道是不是好 rn我想了解详细一点 rnrnrn比如说 现代人 写古诗 和古代人有什么差距 rn还有 意境的问题 是不是要自己培养 rn信手拈来的诗 判断不出来好坏现代人写诗都只追求压韵,用语也更贴近通俗,缺乏一种意境。
像平仄关系吧,你写的这个就属于相当简单的。但不仅仅是平仄,比如韵律、四声、平仄、对仗,都是需要注意的。
而古人写东西是很有节奏感的,压韵的看法也和现代人不同。你这个作品拿到古代也就属于不入流,但在现在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东西了。
你看,你写的是这家小姐思春了,在马车上扔香包。一个少年不知道她扔这个是为啥,贸然的就把这个香包捡起来了。
除了这个意思以外,你的诗中并没表现出其他的意思。可古诗不同在于什么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一句话就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通过整句,是叙物,另一种呢,就是动态的,拆分成两句来看了,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动态看这就直接是分四个角度了,上句是两个视角,这句是四个视角,形成对仗。
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句只有一个意思,但又有多个意思。直接意思就是说出自己第一次来庐山,又点出了这是庐山,更和前两句配合说出了你来几次只要看的角度不同都认不出这是庐山的意思。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就比较类似于点缀了,把上面的总结下说完了。告诉人家,我为什么敢这么夸口呢?就因为我现在正在看着这庐山,所以我才有这种感慨,这种赞美。
一首诗,富含了多个意思,而且对仗工整,韵律合适。这是现代人无法表现的,不过现代中也有了新的写法,像毛主席就是个非常好的代表,用通俗的话描述了很悠远的意境。
给你个软件的下载地址,这个软件是很专业的,里面有所有写诗词应注意的以及历代名家作品
好诗歌的基本判断【白羽千千见解,仅供交流】
1、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2、
具有一定欣赏价值。
3、
具有独特的创新技巧。
4、
其他的知识和积累,表达方式和思想意境等属于综合素质,需要时间和经验。
就本首诗歌而言【白羽千千分析,仅供参考】
侯门少女泛春情
坐车引马散花菱
少年不知花菱意
敢捡花菱献殷勤
1、
没有社会意义。
2、
具有一定欣赏价值。
3、
没有独特的创新技巧。
4、
其他方面:
是不是打油诗?缺少幽默感,不是打油诗。
诗歌定位:艳诗。
写作态度:比较严肃。
知识积累;有一定语言基础。
成功之处:前两句,铺陈比较自然。
失败之处:后两句,没有独特的东西和上两句呼应,缺乏升华。
关键问题:后两句不是简单的用词问题,而是需要画龙点睛。
处理:写好后两句,全诗仅有一定欣赏价值,因为没有社会意义,只好放到电脑“回收站”。
当然,如果你生在古代,如果出门遇见侯门少女,可以把诗歌送给她,从这个角度来讲,才有点意思。
诗可以因意境而流芳,也可以言辞而见长。
此诗第二句三动三名颇有意境,但三四句频现“花菱”实为敝处,在古人,这只算一首打油诗或偶记。此诗意当如少女怀春般欲说还羞,不应向现代流行歌般毫无遮拦。
总的来说作者诗意明朗, 还行吧! 呵呵〉。。
现代之人写古体诗,不如古人般有文字底蕴,但现代人亦有现代人的优势,毕竟前辈留下了那么多的好诗。
诗的感觉么,还是那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无诗也能吟几首。 有底蕴才有内涵,多读书 读好书 。读书破万卷,信手拈成诗!
这也太……山寨了。
建议楼主先挑唐宋名篇苦读一两年再尝试创作,这样对于积累典故和语感、格律都有好处,不要读太多清朝的诗词,元曲也要在读过唐宋以后加以涉及,否则您的薛蟠体就真的没救了~~~~
清纯人儿学写诗 出口便是调侃词 问我写得怎么样 皆看用它在何处
怎样读懂一首现代诗,怎样知道写的好与坏?
有否隐喻 主题高度 言辞是否精炼 材料是否精巧 是否能使读者与之共鸣 是否给人以美的享受 押韵与否 韵普通或精致 如压i韵就不怎么样 压ou什么的就不错 是否有化用前人语句得当的
首先要了解诗写作背景,作者为人及其生平事迹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加以分析。
诗的好坏可以看其文笔是否优美,写作技巧是否娴熟,内容是否深刻。
想要评论已首诗,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唯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看清其内涵,看出深度,所以多读,多学,多写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是初三学生,翻语文《复习指导》有关诗歌的赏析
记得余光中有过橄榄诗一说,这是从诗歌的耐咀嚼性说的,好诗耐咀嚼。诗歌的鉴赏需要有耐心,初读是一个味道,再读又是一种味道,玩味再三,以至无穷。橄榄诗就是说诗如橄榄,需要慢慢地品。反复咀嚼,会有不同的感觉。
诗歌是多解的,才能称为好诗。
用现在的思想去读,关于好坏就要看个人的认知程度了。
文章标题: 如何判断一首诗写的好不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1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