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17 21:28:42 | 作者:美诗美文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如果杜牧这首《清明》排第二,那没有哪首能称第一。其实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读来很简单,没用任何生僻字、没用任何典故,只淡淡写来,就流传了1000多年。小杜,非浪得虚名。
但谁又能想到,这首诗传到了如今,硬是被当成了一首伪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关于《清明》的“伪诗说”,最开始是当代著名民俗学专家施爱东提出来的。他提了两点:第一,这首诗的作者极有可能不是杜牧;第二,这首诗也并非清明诗,作者写此诗时并非是去上坟。
施教授是文学和理学双博士,对我国民俗有很深的理解。大家都知道,研究民俗很多时候都要从诗歌里找历史渊源。为了研究清楚古人在清明节有什么传统,他对杜牧这首诗做了大量的研究。
他之所以认为《清明》不是杜牧写的,主要原因是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的典籍里,但像小杜这么有知名度的文人,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他的个人诗集了,而这些个人诗集里都没有包括这首《清明》。因此施教授认为这首诗极有可能是宋朝某个人无名氏写的,然后给生生安到了杜牧名下。
笔者个人认为单凭这一点,就认为它是一首“伪杜牧诗”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事实上很多诗词作品都是后来才找全的,因为诗词往往存在着遗失一段时间的可能。比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遗失了几十年才找到。而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许多词,都是在清朝才找全的。李清照的《新荷叶·薄露初零》一词,更是近些年才有学者从一份明代手抄本里找到的。这种例子,在文坛不要太多。
而施教授之所以认为,这是一首“伪清明诗”,主要是因为诗中提到了“借问酒家何处有”。他通过研究唐宋时期扫墓的习俗时现,那时候的人们去上坟都会带上酒和肉。而这些孝敬过先人的酒,扫墓者往往会自己拎回家喝掉。
其实咱们现在也仍有吃掉祭品的传统,这样做被认为能沾上先人的福气。虽然这样做没什么科学道理,但说明了古人对先辈的敬意。施教授认为如果诗人是去扫墓的,那他自己肯定就有酒,用不着找别人讨酒喝。从这一细节来看,施教授认为诗人极有可能只是在春天的某一日,去四处郊游了一番,跟清明节以及上坟没有任何关系。毕竟,清明二字可以是指一个节气,包括这个节气前后的一段春季时光。
那么问题来了:杜牧有没有可能是喝完了祭品的酒,然后还想再喝呢?没有确切的证据,施教授似乎很难证明自己的理解是对的。
而且诗中写道“路上行人欲断魂”,如果不是清明诗,那路上的行人为何会如此伤怀?关于这一点,近些年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行人伤怀可能是因为前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的人突然遇到一场大雨确实心情会受到影响,但似乎不太可能直接就“欲断魂”了吧。
近些年来,很多诗词受到了现代人的质疑。本着追寻事实的精神去探讨它们,显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给出的质疑理由要够充分,要有史料依据,而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推测。一己之见,欢迎讨论。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