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有关写花的散文

时间: 2021-06-16 06:03:4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有关写花的散文

有关花的优美散文

有关花的优美散文,要唯美的,字数越多越好,或者是有关古人与花的情结或故事,或者和花有关的诗句,名言,等等,只要和花有关的,都要,重赏赏赏赏赏!
1,<<花拆》 张晓风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坏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浑淹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
花的美在于它的无中生有,在于它的穷通变化。有时,一夜之间,花拆了,有时,半个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于那份不可思议。我喜欢慎重其事地坐着昙花开放,其实昙花并不是太好看的一种花,它的美在于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给人的沙漠联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带给人的悼念,但昙花的拆放却是一种扎实的美,像一则爱情故事,美在过程,而不在结局。有一种月黄色的大昙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颤开一分,便震出轰然一声,像绣花绷子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蕊丝,顿时也就跟着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视——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说法。
我常在花开满前离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开始。
有一天,当我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
2.、《白色山茶花》 席慕容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探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端康成散文<<花未眠>>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搞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不仅限于花。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光这两件作品也能看出罗丹和玛伊约尔的风格是迎然不同的。从罗丹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中则可以领略到女人的肌肤。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

我家的狗产且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形象,我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 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场本繁二郎的画来。那是一幅小画。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人我的心。场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那时候,我去本能寺拜谒浦卜玉堂的墓,归途正是黄昏。翌日,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 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花的话》

春天来了,几阵清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它们聚集在一起了。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新栽。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广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镜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清望着一切,慢慢地舒展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
榆叶梅是个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
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
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
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嗅一嗅。
“要说出身名门,那还得算我了”芍药端庄地颔首微笑。当然,大家都知道芍药自古有花相之名,其高贵自不必说。不过这种门第观念,花儿们也都知道是过时了。
有谁轻轻嘟嚷了一句:"还讲什么门第,这是十八世纪的话题了。
芍药听了不再开口,仿佛她既重视门第,也觉得不能光看门第似的。
"花要开得好,还要开得早!"已经将残的桃花把话题转了开去,"我是冒着春寒开花的,在这北方的没有梅花的花园里,我开得最早,是带头的,可是那些耍笔杆儿的,光是松啊,竹啊,说他们怎样坚贞,就没人看见我这种突出的品质!"
"我开花也很早,不过比你稍后几天,我的花色也很美呀。”说话的是杏花。
迎春花连忙插话道:“论美丽,实在没法子比。有人喜欢这个,有人喜欢那个,难说,难说。倒是从有用来讲,整个花园里,只有我和芍药姐姐能做药材,治病养人。”她得意地摆动着柔长的枝条,一长串的小黄花都在微笑。
玫瑰花略侧一侧她那娇红的脸,轻轻笑道:"你不知道玫瑰油的贵重吧。玫瑰花瓣儿,用途也很多呢。"
白丁香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她是不大爱说话的,这时也被这番谈话吸引了,慢慢地说:"花么,当然要比美,依我看,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一"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的措词。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幽香。
盛开的玉兰也矜待地开口了。她的花朵大,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又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的神气。"丁香花真像许多小小的银星,她也许不是最美的花,但她是最迷人的花。"她的口气是这样有把握,大家一时都想不出话来说。
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
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小男孩预备把这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始终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有关花的散文怎么写

散文 对花的愧疚 养花者众。 家家好像都有少则一两盆多则七八盆的花,要么橡皮树,要么春芋,要么吊兰,要么月季花;要么摆在客厅,要么放在阳台,要么置于卧室之一隅。来了客人,还要比划一番,一副对花珍之爱之的样子。但我发现,在他们的眼里,花,只是一种摆设。 像摆在客厅里类似于地灯之类的饰物。他们虽然为其浇水、松土、施肥,但和拿上抹布擦去家具上的尘土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花和家具一起,只是装饰着家罢了,而没有从养一盆花的具体细节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面对一盆花,他们装在心里的是放在这儿好还是放那儿好,考虑着的是会让家里富贵,还是典雅。他们只看重了花的装饰性,而忽视了花的生命性。这种忽视,让养在家里的花如同囚在鸟笼里的鸟,如现在的大款们包起来的“二奶”,失去了自我!这样的养花人,不配叫养花! 花,有着更深的本质。 先说一则与花有关的事吧。一次,我去乡下,主人家里有一个小花园,土坯子垒成的,简单的很,但里面的花儿却开得很盛,样数也多。当时,我觉着一朵开着的月季花极好看,就想伸手摸一下,并没有摘的意思,没想到女主人并不顾及我是客人,赶快阻止了我,“别碰它,会弄疼的。”她随口说出的这句富有深意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好长时间内一直不太明白的一些有关花的道理,似乎一下子懂了。后来,我凭着这句话明白了,一朵花也有它的感觉、气质、性格以及情感。 甚至说和我们人一模一样,有着只属于它自己的隐私。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一个漂亮的陌生女人就不敢伸手,而面对一朵花就会有这种想法和欲望呢?我想,就在于我们把它只看成一种植物,一种只是用来装点我们居室的饰物罢了。这也就是我们的浅薄。我们养花,其实是尊重和爱惜生命,和我们养育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真正爱花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悉心照料的花轻易送给别人——这与送自己的儿女给别人有何区别呢? 爱一朵花,就是爱生命;爱生命,难道不是爱我们自己吗? 唐代诗人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打动人心,依我看,就在于诗人对花儿命运的关注。多愁善感的孟浩然整整一夜担心的就是昨夜风雨里落下的花朵。这些行走在春天大地上的小小精灵,带走了一个诗人整夜的睡眠。我想,孟浩然肯定知道花必有凋零,它的老去是非人愿非自然的;他也知道,在这样的风雨之夜,自己的担心根本就无法改变这些花朵的命运,但他还是一夜没有睡好觉。 孟浩然是一个真正的养花人。 ——养花人,多有诗意的一个词,可是在这个时代里,真正配叫养花人的有几个?我以为,我们都应该向花道歉,说出我们对花的愧疚,说出多少年来我们在花面前表现出的轻狂、无知和浅薄。 关于花 文 / 叶清寒 对于花儿,我有着无限愧疚的心情。 多年前,我刚学会写诗,花成了我许多诗的素材。 那时,我家是一个乡下的庭院。母亲不知从哪儿弄来些花籽撒在花坛里,到夏天的时候,竟长满了粉红色的花。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花。只是每天打开门,印入眼帘的便是满院的绚丽和灿烂。它们整个夏天不知疲倦地,很努力、很精神地盛开着。我每天摘下几支来,用一个瓶子插了,放在案头,于是我便拥有满屋子的清香了。它却不顾我们的采摘,只自顾自地越发茂盛了,到了秋天的时候,它便渐渐消退了颜色与花香,直到凋零。可见花是无心的,它既不会因了我们的喜爱与欣赏而改变花期,也不会因我们的眷恋与挽留而停止凋零。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因贪恋它的颜色与芬芳,将它摘取,只是加速它的枯萎与凋零罢了。 秋冬的时候,乡下的天气似乎异常寂寞和寒冷。家人买回一盆水仙。初见这水中的仙子,我便被它所洋溢的生命力震惊了。那翠绿的茎上开着鹅黄的花儿,像淡淡的笑容一样温暖着孩子的孤单的心灵。我找来从南京带回的雨花石,轻轻放到水里。那花儿越发地娇艳了。我曾写过几首关于水仙的诗,感觉它是一种很浪漫和诗意的花,总带给我许多的灵感。传说中水仙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竟爱上自己水中的倒影,于是容颜憔悴,在孤寂中死去,倒入水中化作这美丽的花儿。 多年以后的秋冬时节,装饰新居的时候,我们买来几盆花,其中也有一盆水仙。可是也许是长大后的我们,心里为各种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所烦忧,初时还记得每天给花浇水,后来便常常记不得此事。那花儿竟在我们不经意的冷淡中怅然凋零,等我们想起去呵护它的时候,已无能为力了。也不知是这个冬天不冷还是因了我的冷漠。那盆水仙的茎叶竟都倒下来,无论我们怎样扶助,它最终在郁郁中死去了。 我知我愧对那些花儿,只好去花店买一些假花来装饰居室。那些假花虽没有花的香气,但在颜色和形态上都能以假乱真,对于我这样一个不会养花的人,只能以这种方式来慰藉自己爱花的心了。可是心里竟对花生出几分恨意来,花会盛开,自是会凋零,花儿其实是有心的,可正是花的多情让我既爱它又恨它。不管我怎样怜它惜它,它却终究狠心地离我远去,让我抓不到它的半点芳踪。难道真花竟不如假花吗?我已难辨真假,只知道,花儿证明它来过了,花香纵逝,花身俱灭,那生命的过程却真真实实地存在过。

有关花的散文

想找关于花的散文、现代诗,都可以,不要太长,只限中国的花,不要有深刻内涵的(很奇怪是不是?)提到花的种类越多越好。
散文:

白兰花

幽香而恬淡,无玫瑰的浓艳,缺百合的高贵,更少薰衣草的娇嫃,但细小玲珑,一簇一簇,聚满枝头,平凡的树落满星星白濢,草香系兰幽,叶翠衬芳华,清风微拂,徐之牧也。

旧屋堂后载有数棵,枝丫毫无顾忌地向外伸展,然婷婷玉立,观左瞻右,已有一日之欢愉。近踱于道,见两三人围聚一摊前,原来是一而立之汉卖兰花,香气弥漫街道,顾识花之人皆不请自来。

不知其是否可入药,但衔于髻上或耳际间,虽有乡间民女之风韵,仍不失其端庄秀丽。凑而闻之,是世间繁琐轶事一扫而空,以宁静之心境享受周围的安谧。

每每见之,无不忆起小时采摘的兴奋,激动,家人说笑之情景。此间世上难有真爱花赏花之人,惜之怜之,已无撼……

(2)
白兰花

今天作业多得简直让人窒息,我靠在站牌上,无精打采地等着公车的到来。忽地一股白兰花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转过身定睛一看,只见一位约莫80来岁的老太太提着篮子走向车站。篮中装满了白兰花,嫩嫩的,鲜鲜的,像一位小姑娘羞涩地躺在绿叶中。我转过身,继续等车。“您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做生意?”“唉!……没关系的!”我这
人爱管闲事儿,听见有人与老太太说话,便不由自主地凑过去听。“您没有儿子或女儿?”那年轻人真是“百分百年轻”,问这种问题,太冒昧了。可老太太却十分轻松地说:“有个儿子。”“那您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万一……”这时老太太的双眸湿润了,噙着泪说:“我……儿媳……把我赶出来了。”我一怔,天底下竟有如此之人。

只见她佝偻着直不起来的背,一面掏出一块分不清颜色的手巾揉了揉干瘪的眼睛,一面数着手中的硬币。数了一会儿,她大概又想起了什么,颤巍巍地向车站旁的超市走去。

我守着那筐纯洁的白兰花,那花无瑕得让人怜爱,但我分明觉得沁人心脾的花香中似乎夹杂着一丝苦涩。“啊!小伙子,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小凳子?”不知什么时候,老太太又回到了车站,手里拎着两只粽子。哦,对了,今天是端午节,中午学校也给我们吃粽子了,外婆早上还嘱咐我早点回家,晚上给我做好吃的。这两只粽子大概就是老太太的晚餐了。“没看见啊,您来时,就没拿着凳子。”她的眼眶再一次湿润了,一面环顾着四周,一面自言自语道:“人老了,记性太差,不知又落在哪儿了。唉!5毛钱,又要花5毛钱,怎……怎么办?”

5毛钱?我真不忍心看下去,想立马给她5毛钱,仅5毛钱就让她如此伤心,可我若直接给她钱,她肯定不会收,每个人都有自尊,都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对了,我连忙掏出钱问:“这花怎么卖?”“5毛钱一对。”我心中窃喜,“买一对!”我爽快地说道。她笑了,我看见了最朴素的美丽。

车来了,她上了车。她住在哪?端午节的晚上和谁一起过?我好想问这些问题,可……对了,我还有白兰花,“以后我只要再见到她,我一定会再买她的白兰花,让她再卖一次希望,再露一次微笑。”


对花的愧疚
养花者众。
家家好像都有少则一两盆多则七八盆的花,要么橡皮树,要么春芋,要么吊兰,要么月季花;要么摆在客厅,要么放在阳台,要么置于卧室之一隅。来了客人,还要比划一番,一副对花珍之爱之的样子。但我发现,在他们的眼里,花,只是一种摆设。

像摆在客厅里类似于地灯之类的饰物。他们虽然为其浇水、松土、施肥,但和拿上抹布擦去家具上的尘土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花和家具一起,只是装饰着家罢了,而没有从养一盆花的具体细节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面对一盆花,他们装在心里的是放在这儿好还是放那儿好,考虑着的是会让家里富贵,还是典雅。他们只看重了花的装饰性,而忽视了花的生命性。这种忽视,让养在家里的花如同囚在鸟笼里的鸟,如现在的大款们包起来的“二奶”,失去了自我!这样的养花人,不配叫养花!

花,有着更深的本质。

先说一则与花有关的事吧。一次,我去乡下,主人家里有一个小花园,土坯子垒成的,简单的很,但里面的花儿却开得很盛,样数也多。当时,我觉着一朵开着的月季花极好看,就想伸手摸一下,并没有摘的意思,没想到女主人并不顾及我是客人,赶快阻止了我,“别碰它,会弄疼的。”她随口说出的这句富有深意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好长时间内一直不太明白的一些有关花的道理,似乎一下子懂了。后来,我凭着这句话明白了,一朵花也有它的感觉、气质、性格以及情感。

甚至说和我们人一模一样,有着只属于它自己的隐私。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一个漂亮的陌生女人就不敢伸手,而面对一朵花就会有这种想法和欲望呢?我想,就在于我们把它只看成一种植物,一种只是用来装点我们居室的饰物罢了。这也就是我们的浅薄。我们养花,其实是尊重和爱惜生命,和我们养育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真正爱花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悉心照料的花轻易送给别人——这与送自己的儿女给别人有何区别呢?

爱一朵花,就是爱生命;爱生命,难道不是爱我们自己吗?

唐代诗人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打动人心,依我看,就在于诗人对花儿命运的关注。多愁善感的孟浩然整整一夜担心的就是昨夜风雨里落下的花朵。这些行走在春天大地上的小小精灵,带走了一个诗人整夜的睡眠。我想,孟浩然肯定知道花必有凋零,它的老去是非人愿非自然的;他也知道,在这样的风雨之夜,自己的担心根本就无法改变这些花朵的命运,但他还是一夜没有睡好觉。

孟浩然是一个真正的养花人。

——养花人,多有诗意的一个词,可是在这个时代里,真正配叫养花人的有几个?我以为,我们都应该向花道歉,说出我们对花的愧疚,说出多少年来我们在花面前表现出的轻狂、无知和浅薄。

林清玄散文:野姜花

野姜花

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
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
块钱。
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
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
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
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总在一小时内就
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
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
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
显得韵味深长。
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
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
准备出航向远方。”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
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女孩并且告诉我:
“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然后我们轻轻的告别,从未再相见。
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
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
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
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
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
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
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
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
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
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动
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
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
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
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会路过复兴甫路,就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
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
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
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
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所有走苏花公路的车子都要在那里错车。
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
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沿海的窗口,
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突然兴起一种想法,这些百合开在深山里是很孤
独的,唯其有人欣赏它的美和它的香才增显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好的花开在山里,如果
没有被人望见就谢去,便减损了它的美。
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
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
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
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
我也不满意哦~~(本人LZ,特地为了说这句话,去注册了一个号~~)
文章标题: 有关写花的散文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09905.html
文章标签:散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