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5-25 16:41:14 | 作者:基础颜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大噶好,我是LeeAnn。刚开年,美妆圈一声巨响——那个“春风拂槛”的露华浓,竟然要破产了???吓得我马上屯几支口红!
最终这品牌居然又一次“死里逃生”,因为有“大佬”出手相救(花旗银行已替其偿还债务)。但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化险为夷,雅诗兰黛花了2个亿的Becca,就将于今年九月最终关停。这种提前好多个月的谢幕,按照雅诗兰黛这种大厂的习惯,很可能是真的要发生了:“不是訇然巨响,而是唏嘘一声”。写这篇文章前,我从没想过自己的钱包竟是以这种形式被掏空,真·入坑即停产。
Beeca官方网站发布了即将关停的公告
花大价钱收来的品牌,为啥说不做就不做了?
收购: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美妆公司想“可持续发展”,得先有吸引年轻人的本事。被收购的品牌,常常能“掀起年轻消费群体讨论度”,在市场迅速攻城略地。比如最近被雅诗兰黛控股的Deciem。
虽说Deciem知名度不高,但它旗下的The Ordinary(TO)算得上家喻户晓手头没几瓶TO的产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成分党”。对于美妆巨头跨国公司来说,自身体量太大,很难敏捷地抓新机会,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怎么办?OMG,买它!!!
近年来体量迅速扩大的新“小众品牌”越来越多,比如卡戴珊家族小妹的个人美妆品牌Kylie,新品唇釉开售即售空,吸粉带货两不误,妥妥的网红创业成功代表。
这样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美妆巨头们立刻闻风而动,该品牌最终被coty(科蒂)收购。金小妹旗下的护肤品牌也被coty掌握51%控股权。
而颇受年轻成分党欢迎的成分品牌醉象(Drunk Elephant),被资生堂集团以8.45亿的美元(约合人民币59.34亿元)收入囊中。
而即将停产的彩妆品牌Becca,当年被雅诗兰黛光速收购的原因,除了当时该品牌备受年轻人追捧,很大程度上是被欧莱雅刺激到——她们以12亿美元收购了类似的彩妆品牌IT。
看看雅诗兰黛的品牌地图,你就知道大厂的胃口有多好:
雅诗兰黛旗下拥有becca、Dr.jart+等新兴品牌
停产: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收购后停产又是啥操作??说回咱们前面提到的Becca。能被雅诗兰黛这样的美妆巨头企业收购,说明它曾被消费者喜爱过。按理说,在市场应该是很能“打”的品牌。可为啥自2021年至今,不过短短五年时间,从大牌企业争相收购,到现如今惨遭关停?
这几款都八错从Becca2021年到2021年不断下滑的营业额,就能看到端倪。
加上疫情的冲击,雅诗兰黛颁布“疫情后业务加速计划”(Post-COVID Business Acceleration program),包括关闭业绩不佳的零售门店、旅游零售柜台和拉丁美洲的柜台等。Becca很不幸成为“被加速处理“的品牌之一。
看着官方放出“在我们的长效遮瑕消失前,购买它”的文案,很难不让人唏嘘。红极一时被收购,而后被关停或被甩手卖掉,这样的美妆品牌不在少数。比如欧莱雅先后收购小护士和羽西,后者每年还能冒个水花,前者早就不知所踪。2021年被科蒂收购的丁家宜,00后的盆友可能压根儿就不造它是谁……惯用的收购或大额控股, 只能“暂时”掌握当下话语权,辉煌过后,如何继续保持光彩,是个问题。
导致被关停的原因,往浅了说是品牌开始“赔钱”。往深了说是品牌开始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尤其以年轻人为代表的市场。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样的:收购后,没了品牌创始人的“调性维护”,加之运营团队的大换血,很难保持粉丝原有认知印象。新团队与品牌过长的磨合期,很明显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迭代。
这些品牌用它自身的结局再次印证市场规则:不存在常胜将军,除非跟着市场一路成长。否则对于大众来说,再顶呱呱名字也只能 “爱过”。大集团对待“干女儿”尚且如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它们对待自己的“亲骨肉”也没好到哪儿去。虽念及情分,但并不手软。
大规模裁撤:大难来时各自飞
2021年6月,美妆企业coty正式与私募巨头KKR达成协议,出售旗下美妆美发品牌60%的股权。包括专业美甲品牌O·P·I、专业美发品牌WELLA等。
2021年2月,资生堂宣布将出售旗下“大众品牌”在内的个人护理业务给欧洲私募投资巨头 CVC Capital Partners,包括丝蓓绮(TSUBAKI)、珊珂(SENKA)等品牌。
资生堂旗下个护品牌
洗颜专科洗面奶,鼎盛时期几乎人手一支
紧接着,联合利华透露要削减平价线品牌,尤其“暂无代表性地位”的品牌。尽管暂未披露具体品牌,但撇去文绉绉的表述,这些美妆巨头的操作,说白了是掐去营业额上的“差等生”,全面扶持“优等生”发展。
联合利华部分品牌说来说去,令“家长”狠心抛弃“亲生骨肉”的深层原因,很可能和国货的崛起相关。新进入国内市场的“洋品牌”,在国内运营时常遇到的瓶颈便是“水土不服”——难以踩准用户需求点。比如于2021年退出中国市场的洗发水品牌淳萃,作为欧莱雅旗下美发品牌,主打“自然”理念,和当时以“防脱、无硅油”等为卖点的品牌相比,未能形成有效记忆点。虽然推广经费足够,还有鲜肉刘昊然背书,最终在中国市场试水25个月后,淳萃还是潦草清仓退场。相比之下,国产创新品牌和本土用户沟通有着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国产品牌的价格优势,对国外开价线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价格差不多,甚至更低,质量更优,为啥不选国产呢?更何况,市场变化多端,大企业下的品牌想要快速迭代,实在是难。更别提是资源倾斜本就少得可怜的开价品牌。可惜了本身质量能打的品牌,碍于优化速度太慢,或“0”优化,最后惨遭市场淘汰。而轻装上阵、价低质高,踩着用户需求顺势而为,快速迭代的国产品牌,在这个阶段有着不可比拟的竞争力。尽管现在中高端美妆市场仍被美妆巨头们“霸占”,但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国货品牌抢占国际市场。
以往市场可能更多被资本主导,但如今消费力越来越强的年轻一代,是真真实实的在这场市场变革中引导着风向标。
仅靠营销赚钱的时代就要过去了,拥有产品实力、懂得与年轻人对话的品牌生命力更强——我们不好糊弄着呢~
彭老总说过:
帝国主义在东方的一个海岸线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面对“入坑即停产”的品牌,还有哪些值得买的产品?请大家留言交流,大家一起去薅一薅。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理性探讨不撕逼~
参考内容来源:[1].https://www.ft.com/content/12233f7f-e9e6-423e-9608-0d49600c7bc1[2].https://www.beccacosmetics.com/becca-important-brand-announcement[3].史上最大手笔!雅诗兰黛142亿拿下The Ordinary母公司. 化妆品报[4]. 联合利华与资生堂开启“瘦身”模式.执牛耳传媒[5]. https://www.elcompanies.com/en/our-brands[6].https://media.elcompanies.com/files/e/estee-lauder-companies/universal/our-commitments/2021-cs-report/elc-fy20-citizenship-sustainability-report.pdf?_gl=1*d7mze9*_ga*OTAzNjk0ODA0LjE2MTU0MzIxMzk.*_ga_V9QZ4PSDRY*MTYxNTc4MDI1Ny4zLjEuMTYxNTc4MTE1OS4w[7].https://www.coty.com/our-story/luxury-brands[8].估值高达12亿美元!Coty以6亿美元收购Kylie Cosmetics控股.LADYMAX[9].欧洲第二大洗护品牌、欧莱雅旗下淳萃败走中国市场.品观网[10]. 私募巨头 KKR 正式收购美妆集团 Coty 旗下专业美妆及美发品牌60%股权. 华丽志
文字编辑:羊羊
版式编辑:miumiu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