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生称被男友PUA后跳楼自杀,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事件经过
23岁的武汉女生小小从35楼跳下。次日,小小的学长受到小小生前寄出的邮件,里边有她的遗书、与男友的聊天记录等信息。小小在遗书中写道,自己受到了男友的pua,她为了男友抵押房子、花钱给他买宝马车,而之后钱要不回来,小小压力非常大。
有了解的人士称,小小去世前肠胃炎一直在呕吐,曾两次求助男生让带去医院,男生以要睡觉为理由拒绝她,然后她让朋友来接她,还没等朋友到她就选择了那一条路。网友质疑这难道不是男生见死不救?直接造成了这场事故?还有人爆料男生曾引诱小小从吃安眠药开始到后面抑郁症的药,后来导致小小要一次吃十几二十片安眠药才能睡着。小小生前好友称,小小2021年8月的时候就曾有过一次自杀过,她当时就对这段恋情表现出了很大的压力。
小小的家属称,小小去世后被鉴定为抑郁症自杀,但家人对她有男友、身患抑郁症、为男友抵押房子买宝马车这些事都一概不知。
二.何为PUA
PUA是舶来品,一开始只是一种钓妹子,为了让自己拥有无数伴侣的手段。但传入国内后渐渐妖魔化,成了诈骗工具。PUA不是一招鲜就制人,是一套系统的心理控制手段和方法, 1、操控你的情绪;2、不断灌输思想;3、公开羞辱你的尊严让你怀疑自己;4、被pua后开始怀疑自己;5、死亡威胁,而应对PUA最重要的是找到心灵的自由,自我的意志还有行动的力量。
三.反对PUA
pua 能得手,还是基于一个前提,就是使用这种技巧的人他的能量和信息复杂度比你要略高。否则你马上可以证伪他的谎言,一脚把他踢开,或者干脆就直接无视。提高自身知识体系和对外连接的复杂度,才能治本。大家都要远离让自己变得不快乐的人,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双方在一起都不断变好,都能获得快乐,如果你和对方在一起时还不如原来自己一个人快乐,那就要好好想想要不要继续这段关系了。
其实PUA不仅仅存在于情感问题上,还有职场,家庭等各个领域,都有PUA的存在。防止被pua,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自己需要认可自己,需要爱自己。外界怎么说都是外人。自己心向阳光就可以慢慢走出来。
她们两个主要是因为这个女的觉得自己被她的男朋友给骗了,因为这个女的把自己的房子给抵押了,而且用这抵押的钱为她男朋友买了宝马,加上她现在还欠了贷款,而且她觉得这个钱要不回来了。所有的压力全部加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不想活了,最后选择了自杀这条路。事情发生在2021年的1月1日,在湖北省的武汉市里面有一名仅仅23岁的女生从高达35楼上面跳了下来。
这名年轻的女孩从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第2天里面该女孩的一个学长收到了她发送的一封邮件,这封邮件是在她自杀之前设置了延迟发送的邮件,这里面也有她自己写的遗书,还有她和她男朋友的聊天记录。这份遗书主要的内容是说她被大她8岁的男朋友给欺骗了,所以现在选择死亡,因为自己被她抵押房子,而买宝马的钱,现在已经要不回来了,自己感觉压力很大。
目前记者有去联络过这名自杀者的男朋友,但是对方的手机一直是没有人接听的状态,所以也联系不上,而从法律上来说这种事情,没有办法直接让她的男朋友承担责任,如果想让她承担责任的话,那么只有出去这名男朋友又找她去自杀,或者刺激她去自杀,让她的男朋友和它自杀,这两者关系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的时候,才能让男方自杀,而没办法只凭一方的文件起到让对方承担责任的作用,至于目前情况来说,家族可以用给该男子的转账记录或者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提起诉讼,因为这件事情主要是因为借贷而引起的,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也有间接关系。
而这名自杀者在自杀之后还写下了一些遗言,她的一些内容主要是交代了这些事情,她语言上是这么写的,她说她已经吃了很多安眠药,可能自己马上就要随时过去了,所以现在交代几件事情,第1点,我的自杀的遗嘱务必要找到。当时她把她的房子除了抵押贷款了79万,而且是10年还清的。第3点是她的男朋友之前一直想买车,所以花了50万全款买了一辆宝马,但是这位女生她本身不会开车,所以现在按照之前的约定,还款是每个月需要还钱,而这位女士还1500,其她的她男朋友还。
23岁的女生被男友pua后跳楼自杀,其实这件事情从表面来看,好像是情感纠葛。实际上是这名女生为自己男友抵押房产,有钱以后,给男友买宝马车。之后她面对债务以及忧郁症等因素自杀的。
男友本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过擅长包装,给女生造成了他是富贵人家的假象,致使女生被假象所欺骗,最终导致女生抑郁跳楼自杀。
他们之间主要是通过认识,然后建立了男女关系,男朋友对女生进行了思维洗脑,造成女性的一些思维方式发生改变,进而跳楼自杀。
关于23岁女生称被男友PUA后跳楼自杀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23岁女生称被男友PUA后跳楼自杀,我很痛恨这种以狩猎女性情感为目的的渣男们,也为这个女孩子感觉到惋惜。
一、渣男没有任何的同理心。
PUA文化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学教程,他的目的是帮助那些不懂得如何和女孩子交往的羞涩男孩。虽然搭讪技巧的扭曲发展,慢慢变成了专门欺骗女性的手段。这些渣男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分享搭讪的技巧,通过狩猎女性的多少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他们对女性完全是物化和羞辱的心态,开始的时候会花言巧语追求到女性,然后挑女性的毛病,最后让女性服务于自己。在心理上对女性进行碾压,完全控制女性。
二、美好的年华被毁掉,很痛心。
这个女孩子刚刚23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他本应该享有美好的人生,但是被渣男伤害之后,一时无法接受跳楼自杀,生命戛然而止。我无法想象这个女孩子的父母该如何度过余生,他的朋友又该如何缅怀这个女孩子,痛恨那个男性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惋惜,同时也觉得这女孩死的非常不值。
三、相关资料。
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其原本是指男性接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并不断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 。目前我国比较广为人知的PUA案例受害者大多为女性,但目前尚未有权威研究证实从人口学角度PUA的女性受害者多于其他性别受害者。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万分感谢。另外你有何看法呢?欢迎您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
PUA致死事件频频发生,多数为女性受害者,被男方不断洗脑致使女方产生抑郁症,严重时会使人产生自杀倾向。对于这些事情,个人认为在同情受害者的同时,应该多想想如何防止被PUA,还有对使用PUA的人要有一定的惩罚,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女生一定要注意辨别。第一,保持警惕心,不要轻易相信男生的花言巧语;第二,一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及时抽身,不要留有幻想。
让人感觉到十分的悲痛,所以很希望pua这种东西要消失在这个世界。
明知道自己被pua了 却还是忘不掉那个人怎么办?
不知道你是男生还是女生,但是不管男女,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不管晚上还是白天都工作,可以找两份工作,通过忙碌来让自己忘记那些不好的东西和人,然后尝试重新找一个伴侣,以此来冲淡或者磨灭以前那些不好的记忆。
既然对方是pua了你。就说明人家并不是真心跟你在一块的,所以你没必要这样子折磨自己,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尽力的去忘掉他,比如充实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时间去想它。
如果明知道自己被这样了,还忘不掉那个人,是因为心里付出了真心的感情,付出了爱,而且还在于一个由于恨而忘不了,因为心里觉得那个人太恨了。
首先一定要远离这个人,当你摆脱他的控制时,说不定就会变得清醒。然后加入到其他圈子接触到更优秀的人,当你喜欢上其他人的时候,就可以轻易的把它忘掉了。
这个时候是你对于对方的花言巧语,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到。既然对方也有优点,但是这样对你是对你的伤害,你还没有悔改。那以后会受到类似伤害。
为什么有的女孩明明知道自己被pua了却不愿离开?
先来看看什么样的人容易被PUA。
1. 缺爱的原生家庭环境
由于原生家庭的教育过于严苛、经常性打压孩子,或是父母双方都非常忙碌、疏于照顾,导致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形成。
讨好型人格的人非常不自信并惧怕表达,不敢表现自身的情绪,将自己的姿态降得很低,表现卑微,认为只有顺从听话才能获取爱与关注。
这类人群的悲观主义心态,让他们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周围人给予的爱与关怀。有时他们逃避这个世界,却反而认定世界抛弃了他们。
长期缺爱的环境甚至扭曲了日后的爱情观,认为爱很难得,打压也是一种关怀。虽然无时无刻都在反抗,但又会不自觉地将打压归为一种爱。
2. 反抗无效的思维定势
受思维定势的心理影响,PUA的受害者往往认为即使反抗也是徒劳,甚至没有尝试就会放弃反抗的念头。
这种心理状态和印度人调教的大象很像。幼象被长期被栓在柱子旁,任凭它怎么挣脱也逃不开绳索。当小象成年,只要看到旁边有柱子,也会一动不动。
容易被PUA的人群也往往处于这样的长期暗示中,虽然感受到不适,但已经习惯顺从,形成定势思维。
3. 夸大结果而害怕失去
容易被PUA的人群害怕失去,好像失去的话整个世界都会崩塌,充斥着沮丧和无力感。
伴随对被夸大后果的惧怕,在爱情里,这类人群更加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怕提一点要求,对方就会离开。
极度不自信的亲密关系里,当对方表现强势时,被PUA的人第一时间会怀疑自己,并否定自我。因为无法接受失去的现实,而逃避现实,甚至不愿意好好思考,依赖外界的反馈来判断事物的对错。这样不独立的人格导致主观判断能力的不足,多数时候选择顺从与屈服,似乎是个相对容易的选择。
在这里非常推荐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简单易读。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里面提到,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的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或者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问题不在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如果真的想要逃离PUA,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要明白,无论之前你经历了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诠释”。
2 勇于改变。人是有巨大潜能,且可以做出主动改变的。我们不是机器,而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
3 尝试表达,不要害怕出错。不要逃避现实,不要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
4 要相信自己是个有魅力、有价值的人,接纳自己不足的同时更多关注自己的优点。
5 克服自己内心的厌损心理。虽说我们需要尽量规避损失,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做到坦然面对。不要因为厌恶损失,而将就或妥协。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愈能力,只不过有时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无力做到。做到自愈的首要前提是接纳,正视自己的优点,直面自己的缺点,不要逃避现实的伤害和挫败。要明白,你经历的所有不幸都是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击倒你的永远是自己本人,别人根本无法击垮你。
请相信,人人都拥有幸福的能力。
我想把心理学给出的结论放在开头:「在认为自己会遭受痛苦后,人们会为遭受痛苦寻找合理性,并且更主动选择遭受这样的痛苦。」
听起来可能有点绕,我们慢慢解释。
针对一些PUA的事件,很多人看到后对受害者惋惜的同时,也会问说,有很多被PUA的人明明优秀且独立,在感情中经历了不公的对待后,为什么不分手呢?
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中难很多。
心理学上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分别给三组人各一项不同的任务。任务一:预估杯子的重量;任务二:受到一定的电击;任务三:吃一只死蚯蚓
如果可以选,你选择参与哪个任务呢?看到这里你会心一笑,傻子才选后两个吧?
Tricky的部分在于,首先工作人员告诉50位被试者,你要做的是任务X:按照分组,分为吃虫子或者称重任务。如果你不想接受这个任务可以随时离开。47位被试者选择留下来继续任务。
接着工作人员请被试者等待了一段时间,又告诉他们说,哎呀规则弄错了,任务有更新且可以由你们二选一。可选项如下:
不同分组的被试者做出了不同选择:
组1 原本被告知要吃虫子的15人中,12人还是选择了吃虫子的任务,而不是称重任务;
组2 原本被告知要吃虫子的20人中,10人选择了电击任务,而不是称重任务;
组3对照组,原本被告知做称重任务的15人,全部继续选择了称重任务,没有人选择吃虫子。
也就是说,当被试者准备好要参与一个“受苦“的试验,之后即使他得到其他更舒服的选项,他也更偏向于“选择受苦”。
看到这个试验结果的时候,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做这个试验的心理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论:
被试者主动选择吃虫子的行为令人震惊,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人们竟会为了让生命中的一些偶然事件变得合理,而改变自己的认知体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当人的行为或所处的环境与自己的认知产生矛盾,ta就会经历“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出现时,我们会极力想办法缓解冲突,会为自己的处境找到合理的解释方式 ——
于是我们告诉自己: “其实这件事/这个人也没有那么糟糕。“ “我应该足够坚强,可以面对。“ “这是我应该遭受的处境。“
因此在一段不好的关系中,或者在一个不好的处境中 —— 如果我们已经身在其中,就会想办法为自己的这个处境寻找合理性,把“受苦”变成一件“甘愿”的事情。
大部分人可能和我一样,一直觉得认知决定我们的行为和处境。但在行为心理学上,行为和处境会反过来改变你的认知。
有时候我们好像并没有那么了解自己。
学习更多心理学知识,帮助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也许会出现另一种转机。
我想把心理学给出的结论放在开头:「在认为自己会遭受痛苦后,人们会为遭受痛苦寻找合理性,并且更主动选择遭受这样的痛苦。」
听起来可能有点绕,我们慢慢解释。
针对一些PUA的事件,很多人看到后对受害者惋惜的同时,也会问说,有很多被PUA的人明明优秀且独立,在感情中经历了不公的对待后,为什么不分手呢?
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中难很多。
心理学上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分别给三组人各一项不同的任务。任务一:预估杯子的重量;任务二:受到一定的电击;任务三:吃一只死蚯蚓
如果可以选,你选择参与哪个任务呢?看到这里你会心一笑,傻子才选后两个吧?
Tricky的部分在于,首先工作人员告诉50位被试者,你要做的是任务X:按照分组,分为吃虫子或者称重任务。如果你不想接受这个任务可以随时离开。47位被试者选择留下来继续任务。
接着工作人员请被试者等待了一段时间,又告诉他们说,哎呀规则弄错了,任务有更新且可以由你们二选一。可选项如下:
不同分组的被试者做出了不同选择:
组1 原本被告知要吃虫子的15人中,12人还是选择了吃虫子的任务,而不是称重任务;
组2 原本被告知要吃虫子的20人中,10人选择了电击任务,而不是称重任务;
组3对照组,原本被告知做称重任务的15人,全部继续选择了称重任务,没有人选择吃虫子。
也就是说,当被试者准备好要参与一个“受苦“的试验,之后即使他得到其他更舒服的选项,他也更偏向于“选择受苦”。
看到这个试验结果的时候,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做这个试验的心理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论:
被试者主动选择吃虫子的行为令人震惊,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人们竟会为了让生命中的一些偶然事件变得合理,而改变自己的认知体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当人的行为或所处的环境与自己的认知产生矛盾,ta就会经历“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出现时,我们会极力想办法缓解冲突,会为自己的处境找到合理的解释方式 ——
于是我们告诉自己: “其实这件事/这个人也没有那么糟糕。“ “我应该足够坚强,可以面对。“ “这是我应该遭受的处境。“
因此在一段不好的关系中,或者在一个不好的处境中 —— 如果我们已经身在其中,就会想办法为自己的这个处境寻找合理性,把“受苦”变成一件“甘愿”的事情。
大部分人可能和我一样,一直觉得认知决定我们的行为和处境。但在行为心理学上,行为和处境会反过来改变你的认知。
有时候我们好像并没有那么了解自己。
学习更多心理学知识,帮助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也许会出现另一种转机。
因为陷入了赌徒黑洞——这是PUA的核心奥秘
“它就如同一个黑洞,哪怕你只是试探性的靠近一点,也会不由自主的越陷越深加速坠落,只要参透它,你就能参透爱情那血腥的本质。“
记得几年前,我有幸跟着我以前的导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座谈会,那个座谈会最核心的人物就是亨利鲍尔森,他就是高盛集团的CEO,亦曾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部长。那次座谈会上针对投机心理学鲍尔森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这个概念深刻与泛用到什么地步呢?它除了拿来解释投机者的一些心理,还能拿来解释大部分的情感问题,通过利用这种概念能来让你喜欢的人喜欢上你;野心大或心术不正的人,甚至可以利用它掌控人心,骗财骗色,甚至创立一个邪教。
这个概念叫“赌徒黑洞”。
你尝试回想下:你是否曾经玩过腾讯的氪金游戏,为了抽到一个道具不断的投入金钱?小时候是否玩过路边抛圈圈,为了套住某个奖品,却投入了远超出那奖品价值的金钱?是否进过赌场,或参与过赌局,牌局,或是足彩,福彩?亦或是最简单的,曾否遇到一个你明知道是很愚蠢的手机小游戏,但一旦开始,你就执着的要把它通关,为此耗费了大量时间?
你可曾见过一个在经历电话诈骗的人,只要投入了第一笔钱,骗子让他投入第二笔,他照做不误,即使旁边有朋友在劝说他,他也执迷不悟,为什么?其实他不是没想过自己已经被骗的可能性,只是他不敢面对一个真相,面对自己之前的投入是毫无意义、自己所预期的结果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真相,为了逃避,他不断的自我麻醉,越陷越深。
可能有人要说了,你想说的不就是富兰克林效应跟沉没成本嘛。确实富兰克林效应跟沉没成本说有涉及到同样的内容,但却只是解释到表面没有深挖,而赌徒黑洞说则是更加直指本质,这本质是什么?我们接下来继续深挖。
可以这么说,大多数嗜赌成性的赌鬼,一开始都只是小赌怡情,投入一点过过瘾,见好就收,没有一个赌鬼一开始就说老子就是冲着一夜暴富成为人生赢家去的。然而有些自制力差的人,不肯接受自己是亏的事实,他们想哪怕赢一点也好——一旦有这样的心态,就是陷入了赌徒黑洞,他们不断的投入,然而越投入输的越多,而输的越多就越不肯面对沉没成本的现实,就越是痴迷于那不可能实现的期望,于是就越投的更多,如此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世界上存在着一些人,利用赌徒黑洞来掌控人心:如一些邪教创立者就是利用了赌徒黑洞,要说他们的套路也很简单,设立一个平缓梯度的奉献要求,只要信徒踏入了那简单的第一步,为了得到教主的反馈就自然会走第二步,奉献的越多则越是希望能从中得到反馈,于是就越是忠诚,越是对教主言听计从;一些企业家,通过画大饼来引导员工不断的付出,利用的也是赌徒黑洞;你一定也看过这类新闻,一个渣男,同时对几个女的骗财骗色,为什么那些女的心甘情愿的献出金钱?因为她们也是陷入了赌徒黑洞,不肯面对自己爱上的是一个骗子。
我们时常会自信自己一定能识破陷阱,然而赌徒黑洞之所以是黑洞,是因为哪怕你只是靠近一步,就会陷入它的引力当中,让你陷进去的不是陷阱本身,而是你自己不断编织的网罗,真正的黑洞不是那让你陷进去的对象,而是你那人心的弱点。
先来看看什么样的人容易被PUA。
1. 缺爱的原生家庭环境
由于原生家庭的教育过于严苛、经常性打压孩子,或是父母双方都非常忙碌、疏于照顾,导致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形成。
讨好型人格的人非常不自信并惧怕表达,不敢表现自身的情绪,将自己的姿态降得很低,表现卑微,认为只有顺从听话才能获取爱与关注。
这类人群的悲观主义心态,让他们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周围人给予的爱与关怀。有时他们逃避这个世界,却反而认定世界抛弃了他们。
长期缺爱的环境甚至扭曲了日后的爱情观,认为爱很难得,打压也是一种关怀。虽然无时无刻都在反抗,但又会不自觉地将打压归为一种爱。
2. 反抗无效的思维定势
受思维定势的心理影响,PUA的受害者往往认为即使反抗也是徒劳,甚至没有尝试就会放弃反抗的念头。
这种心理状态和印度人调教的大象很像。幼象被长期被栓在柱子旁,任凭它怎么挣脱也逃不开绳索。当小象成年,只要看到旁边有柱子,也会一动不动。
容易被PUA的人群也往往处于这样的长期暗示中,虽然感受到不适,但已经习惯顺从,形成定势思维。
3. 夸大结果而害怕失去
容易被PUA的人群害怕失去,好像失去的话整个世界都会崩塌,充斥着沮丧和无力感。
伴随对被夸大后果的惧怕,在爱情里,这类人群更加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怕提一点要求,对方就会离开。
极度不自信的亲密关系里,当对方表现强势时,被PUA的人第一时间会怀疑自己,并否定自我。因为无法接受失去的现实,而逃避现实,甚至不愿意好好思考,依赖外界的反馈来判断事物的对错。这样不独立的人格导致主观判断能力的不足,多数时候选择顺从与屈服,似乎是个相对容易的选择。
在这里非常推荐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简单易读。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里面提到,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的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或者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问题不在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如果真的想要逃离PUA,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要明白,无论之前你经历了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诠释”。
2 勇于改变。人是有巨大潜能,且可以做出主动改变的。我们不是机器,而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
3 尝试表达,不要害怕出错。不要逃避现实,不要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
4 要相信自己是个有魅力、有价值的人,接纳自己不足的同时更多关注自己的优点。
5 克服自己内心的厌损心理。虽说我们需要尽量规避损失,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做到坦然面对。不要因为厌恶损失,而将就或妥协。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愈能力,只不过有时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无力做到。做到自愈的首要前提是接纳,正视自己的优点,直面自己的缺点,不要逃避现实的伤害和挫败。要明白,你经历的所有不幸都是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击倒你的永远是自己本人,别人根本无法击垮你。
请相信,人人都拥有幸福的能力。
文章标题: 为什么有些女生明知道被 PUA 了,还是逃不开悲惨结局 如何自救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7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