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下面详述之.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如何快速准确的理解一篇文章
要快速准确的理解一篇文章,需要先了解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一篇合格的文章首先得有主题,其次得要围绕着主题来构建文章的逻辑架构,最后得有明确的思想感情。
因此要快速准确的理解一篇文章 首先 要学会寻找问题和结论 。一篇文章,作者总是要围绕某一问题作出一定结论。找到问题和结论,我们就已经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其次 学会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文章中的观点要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来支持。理由是信念、证据、譬喻、类比,以及其它支持及辩解结论的陈述。这些陈述共同构成了表明结论真实或正确的坚固基石。只有在弄清理由之后,才能够确定结论的价值。 最后 要学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篇文章,作者在表明观点的同时,一定带有个人的思想感情。或支持某一提案,或提出某种建议,或反对某一作法;或赞美、或鞭鞑、或悲哀、或激愤;或抒发强烈的情感,或流露淡淡的哀怨,等等。把握住这些感情,就能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如果每次读文章都是照着这样去阅读,相信很快你的读书量会越来越大,读书速度会越来越快,理解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你如何理解《登泰山记》这篇文章?
泰山,位于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日出奇观,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登临者,而这些登临者又以他们那绝妙的诗章为这位东岳尊者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之更加名扬天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登攀的人.在洋洋大观的登览诗文中,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很值得一读.在他的笔下,日观峰那雄浑的气势,泰山日出时那壮美而又柔和的色彩,作者那顶风冒雪的动人经历,得到了形象而准确的描摹,生动而细密的表述.因此,无论是构思还是文笔,它都是无愧于前人而对来者又有所启发的一篇杰作.
作者以登览为主线,以日观峰为主景,用移步换形之法,层层推进,引人入胜.本文题目名为《登泰山记》而不用一般的“游泰山记”,就意在表明,他着重写的是“登览”.事实上也是这样,作者就是按登览这条主线移步换形,组成四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而在这幅山水长卷中又以日观峰为主体,从而使整个长篇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隔,引人入胜.
姚鼐先生富有诗意,因而他的诗意在艰难中,不像我们在浮薄中.他是用他的足来丈量、来体会在绘画上我们所能够见到的中国传统的山水,他绝不像我们人为显示意识层的艰难意识而在家里挂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山行图”.在那个漫天风雪的时候,他与自然周旋着,在漫漫长途中,他快乐着,他也知道他的面前有可能要被风雪所吞没,但他还是从艰难中走出来.就我看来,只有这样方能领会泰山的美.
一个人只有亲身体验,亲身去观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美.这是我对登泰山记的感悟.
文章标题: 如何理解此篇文章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64316.html